正元二年,司馬師新亡,司馬昭接替大將軍之職。姜維認為正是伐魏時機,便奏明後主,率五萬人馬來取洮西南安,兵臨洮水,雍州刺史王經率七萬士眾迎戰,敗退狄道城。司馬昭料王經非姜維敵手,速命徵西將軍陳泰,兗州刺史鄧艾前來相助。鄧艾獻計王經:「等姜維大軍來攻狄道城時,在城東南山谷之中埋伏,帶旌旗、鼓角、烽火之類,專候蜀兵到來。」姜維大軍圍住狄道城,久攻不下,無計可施,是日黃昏,探子報陳泰、鄧艾殺來。姜維命夏候霸迎陳泰,自引軍抵鄧艾。忽聞東南一聲炮響,鼓角震地,火勢沖天,姜維見四下都是魏軍旗號,知是中了鄧艾之計,敗退入劍閣而去。
鄧艾字士載,河南新野人,三國時魏軍事家,將領,文韜武略於一身,在抵禦蜀漢北伐戰爭中表現突出,賜爵關內侯,加討寇將軍,升城陽太守。攻下成都後被姜維、鍾會陷害,與子鄧忠一起被害。
公元263年,司馬昭兵分三路伐蜀漢。鍾會統東路軍十三萬人出斜谷、駱谷,直取漢中;西路軍三萬人由鄧艾統領,由甘松、昚中向蜀軍發起進攻;諸葛緒統兵三萬負責切斷陰平橋姜維後路。
鍾會魏軍主力被蜀軍阻擋於劍閣,前進不得,後退不能,鄧艾向鍾會提出偷渡陰平,奇襲成都之計劃,得到鍾會的贊同。
鄧艾率部兩千餘人由陰平小道出發,他身先士卒,以氈自裹,推轉而下,自摩天嶺滾將下去,正是有了他的表率,士兵們都學他裹氈滾下,度過陰平,星夜搶奪江油,迫降馬邈。又馬不停蹄攻取涪城,敗殺諸葛瞻於綿竹,直逼成都。後主見大勢已去,聽光祿大夫譙周之言,寫降書,獻玉璽來降,蜀漢滅亡。
偷渡陰平,奇襲成都是中國入川作戰史上的奇蹟,也使鄧艾成為三國後期璀璨將星中最明亮的那顆。
細讀三國,為鄧艾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