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這5個道理,就千萬別教孩子畫畫!

2021-02-19 畫啦啦美術小班課


本文由畫啦啦(ID:hualala61)原創編輯

歡迎授權轉載和分享

昨天一位媽媽向媽隊吐槽了好久

說她滿懷期望送孩子去學畫畫

但幾周下來,她覺得孩子是學不好畫畫的

媽隊一聽,不對啊

沒有不會畫畫的孩子,只有不會欣賞的家長

想要教好孩子,其實很簡單

教不好,是因為你不懂得這5個道理

臺灣著名畫家蔣勳先生曾說,孩子小時候,總會覺得媽媽有一雙魔術師般的手,因為:

蓋的被子,是媽媽繡的;

舊毛衣拆掉重織,就成了新衣服;

摺紙折錯了,可以很耐心地重新折出來;

任何菜,經過媽媽的巧手,都變得十分可口.

這些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將會成為孩子日後美學情調、敢於動手創造的養分。


美的感受,是需要時間的。很多藝術大家的媽媽,本身並沒有多少藝術基礎,不會畫畫更不會教孩子畫。

她們只是用心經營生活,帶著孩子充分體驗生活的樂趣,讓孩子感受「美」,讓孩子敢於動手示範,養成對「美」的鑑賞能力

有了這些堅實的生活基礎,才能爆發出蓬勃的藝術張力。


媽媽就是孩子的第一個美學老師,你陪孩子一起玩遊戲時的耐心,一起玩手工時的專心,一起畫畫時的大膽嘗試……

孩子都將「有樣學樣」,跟著你的步伐。所以,請不要減少用你的雙手,施展各種「生活的魔術」給孩子欣賞!

媽媽:老師,我孩子畫的跟同班同學畫的水平差別好大呀,這可怎麼辦呀?

老師:您別著急,孩子其實畫得非常好,他在畫面中融入了自己的想法,您看著是「四不像」,可裡面藏著可多故事了!

媽媽:我不是學畫畫的,我不懂。老師,我看他就是鬧著玩,不認真練習!!您儘管告訴我,我回去收拾他!

老師:這……你真的誤會孩子!


藝術其實是一門」慢」學問,急於求成,往往難以得到好結果。而很多父母恰恰不懂這一點。

有些家長見孩子畫幾次還是畫不好,就會抱怨老師,而老師為了搪塞家長,會立馬要孩子照著畫一張像模像樣的畫作,但這樣真的有意義嗎?


這種為了讓家長滿意,將意識強加於孩子身上的做法,孩子的創造力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實際上,當孩子接觸新的事物時,會有一個適應期,這段時間裡,家長不要糾結於孩子有沒有取得進步,只要他畫得開心,並願意畫下去,突然有一天,你就會發現孩子有了很大的改變。

一個一線城市的幼兒園入學面試現場,有這麼一段對話:

老師:小朋友,你知道猴子長什麼樣的嗎?

小朋友:我知道,媽媽讓我看過很多孫悟空美猴王!是金黃色的毛,桃子一樣的臉蛋……

老師:好棒!那你還認識其他不同猴子的樣子嗎?能畫出來看看嗎?

小朋友:咦?不是只有一種嗎,媽媽太忙了,沒帶我去過動物園,我只知道這樣畫猴子……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孩子對生活沒有感觸,才會造成靈感的匱乏。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曾說:「畫一小時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東西還多」!

家長必須多陪孩子看看周圍的真實事物,多鼓勵孩子畫畫生活中發生過的事情,如「賽龍舟」、「我的暑假」、「遊樂場的一天」、「動物園」...

通過這些日常的練習,加深孩子對生活的印象,培養他觀察能力,看多了,自然腦子就活伐多了!畫的越多對生活的認知越好,對生活的認知越好越會畫,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在畫的時候,家長不要告訴孩子應該畫什麼,而應多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回憶、構思,讓孩子畫出自己眼中的世界。

這是兩對母子在同樣事情下的不同結果……

A仔:媽媽,你看我剛畫的動物園,我超滿意的!

A媽:……這,怎麼畫成這樣啦?誰教你畫這河馬有翅膀的呀!

A仔:……是,是這河馬老是泡在髒泥水裡太可憐了,我想救救它……這樣不好嗎?

A媽:……這想法很好,不過我們還是改回來吧~

B仔:媽媽,你看我剛畫的動物園,我超滿意的!

B媽:哇塞,這河馬怎麼多了雙翅膀呀?為什麼呢?

B仔:我看這河馬老是泡在髒泥水裡太可憐了,我想救救它

B媽:善良的小寶貝,媽媽給你大大的贊!

看孩子畫時,家長請「管住口,多動手」,多說鼓勵的話,少挑無謂的刺,你必須知道,你的一個大拇指,就是孩子興趣的動力!


孩子的心很敏感,有著比大人更加細緻的觀察力,很多我們注意不到的細節,他們都記在心裡。

當孩子樂滋滋的給你看他畫的畫時,不要忘了及時表揚他,不要讓你失望的眼神打擊了他。多問問,先不急著否定!


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很奇怪,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我們平時不屑一顧的東西,在孩子眼中如此美好。

好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學「簡筆畫」,殊不知,這種老師畫一筆,孩子照著畫一筆的被動式教法,是孩子學習畫畫最大的敵人


簡筆畫的好處,當然是只要孩子耐心,色彩搭配的好,就能有很好的畫面效果,家長的虛榮心也就得到了滿足,但剩下的是什麼?

是孩子對繪畫興趣的喪失,是孩子對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否定!

畫畫是自由的,是思想和生活的表達,對孩子而言,也是這樣。

媽媽隊長

家庭手工達人,分享國內外優質創意手工教程,用藝術滋養孩子!

當媽的誰不知道要給孩子最好的

但如果給的是錯誤的

那就是在傷害,再也別這樣了

關注「畫啦啦」

畫畫,本來就應該奇思妙想

分享到朋友圈

家長的一個行為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軌跡

相關焦點

  • 不明白這5個道理,千萬別教孩子畫畫!
    >她覺得孩子是學不好畫畫的媽隊一聽,不對啊沒有不會畫畫的孩子,只有不會欣賞的家長想要教好孩子,其實很簡單教不好,是因為你不懂得這5個道理這樣的場景,媽媽應該不陌生:孩子在畫畫,畫了一會就纏住你:「媽媽,我不會畫,你幫幫我吧」?
  • 4-5歲孩子學畫畫時,不能忽視的10個小問題
    孩子學畫畫其實需要具備一些能力,畫畫看似簡單,但是一個能夠把畫畫好的人,一定是有很多的想法和很強的動手能力的。讓孩子學好畫畫,首先就是要讓他對繪畫感興趣,那麼家長就可以試著去讓孩子培養一下的能力。看看自己的孩子有哪個是非常契合,而哪些不足需要去進行培養鍛鍊的。
  • 5問5答,孩子學畫畫的常見問題
    很多家長都想給孩子學畫畫,希望孩子從小培養藝術細胞。今天我整理了關於學畫畫的常見5問5答。問題1:畫畫先學什麼?美術老師不提倡,所謂的畫畫先學什麼的說法。與其說是繪畫,不如說是手的運動軌跡,這樣的塗鴉對孩子而言很重要,千萬不要剝奪孩子釋放情感的重要渠道。問題2: 教小孩子畫畫注意什麼?回答是不提倡教孩子畫畫。小孩子應該多去感受,尤其是自然界裡的物體,比如形狀、顏色、動作、聲音、表情等。
  • 四十歲的女人,想明白這八個道理,也可以成為一枝花
    四十歲的女人,想明白這十個道理,也可以成為一枝花。1、要有一個愛好,不要再圍繞著老公孩子轉圈了,到了這個歲數,孩子差不多也長大了,對於老公你貼的越緊,可能還反遭老公的厭煩,不如陶醉自己的樂趣中,讓自己感受到快樂。2、好保持一個好心情,凡事想開點,千萬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今天的工作完不成,那就明天接著做,沒事的,天塌不下來。
  • 「沒有誰離不開誰」,戀愛中的人,要明白這5個道理,且行且珍惜
    之前,聽過一個朋友說自己的情感故事,告訴我,分手了千萬不要去試圖挽留,讓對方與自己破鏡重圓,因為,破鏡重圓的感情,已經有了裂痕,不可能完好如初。過去,家裡條件差,衣服扣子掉了,母親總會從收納盒中,找一顆顏色相近的扣子縫補上去。
  • 孫儷李湘海清孩子都在拼畫畫,千萬不要忽視孩子這項軟實力
    單是畫畫這一項,她就堅持學了有5、6年,還因為畫的好,作品在書畫展上獲過獎想像一下孩子上小學後做5分鐘作業就不耐煩的場景,就知道專注力是多麼重要的一項必備素養了。更別提在畫畫中手、眼、腦都要一起協作,觀察力、記憶力都比不學畫畫時高一大截,思維也會變得多元不會固化,學什麼都會快人一步。
  • 18個月-9歲孩子學畫畫的規律
    而我們現在做的更多的確實把這種孩子所具有的,大師所渴求的能力給逐步抹殺掉。是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畫畫,請閱讀下文。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畫畫,請認真閱讀下文。1、兒童學畫並不是為了培養畫家,而是培養兒童觀察、想像、創造、審美等各方面的能力。2、並不是兒童學什麼畫都可能培養這些能力的,要看教師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怎麼引導孩子。
  • 趙忠祥老師去世引發眾人緬懷,他用一生讓孩子明白這四個道理
    46年的職業生涯,他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主持事業,也用他的一生,教會了孩子們這四件事。家長不能把孩子總保護在溫室裡。 2、世間再無伴隨孩子快樂成長的《動物世界》 春天到了,塞倫蓋蒂大草原的第一場雨後,萬物充滿了生機,這是一個適合於交配的季節。 聽到這個聲音,就知道趙忠祥老師解說的《動物世界》開始了,很多小朋友表示:以後再也聽不到趙爺爺解說的動物世界了。
  • 《小王子》:大人就活該不快樂?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3個道理
    以前看《小王子》這本書,只看到了愛情的影子,如今再次重讀,才明白了扉頁上的那句話:「請孩子們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一位大人」。每一個大人都經歷過童年,但是卻很少有大人記得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小孩子天真浪漫、追求溫情、盼望奇蹟,而大人死氣沉沉、利益薰心、愛慕虛榮。
  • 這八部高分電影讓我明白八個道理
    這十部高分電影,貫穿了我整個青春,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體會,每看過一部就深深記住了其中的道理,分享給你們。我一直在想,在納粹的迫害下,資本家出身的辛德勒能做出利用工廠變相保護猶太人的舉動實在令人敬佩,出淤泥而不染,跳出體制憑藉自己的良心做事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
  • 想要幸福的婚姻,女人應該明白的4個道理,別不知道
    仿若大部分女人都只會活在自己幻想的理想狀態中:她們眼中的老公對自己一心一意,只愛自己一個人;她們眼中的婚姻沒有爭吵,只有歡聲笑語;她們眼中的自己永遠快樂得像個孩子,無憂無慮……這一切看似幸福,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很難實現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讓我明白了這5個道理
    2019.03.19 GOODNIGHT文字© /  哈姐電臺© /  海音音樂© /  吾尊 - 當你走了最近去電影院看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的淚點很高,卻不得不感慨,這部電影戳中了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那部分,愛情從來都只有兩種結局,要麼殊途,要麼同歸,而電影中,卻是悲壯的同歸——一個病逝,一個殉情。
  • 孫儷又帶孩子畫畫了!懂藝術的父母,孩子到底有多優秀
    只見娘娘的身影打扮的挺像個藝術家的,看到娘娘畫的花還挺像。這藝術細胞真的是可以的了。一旁的小花妹妹也是很專注的看著媽媽畫畫,看來小妹妹也要繼承媽媽的藝術細胞啦呀。各位寶爸寶媽們您還真別小看孩子畫畫這件事兒!
  • 人生,懂得這四個道理,你就活明白了
    做人最怕的就是渾渾噩噩還樂在其中,等到走完這一生,才發現自己一無所獲,甚至都不明白人生的含義和真諦。雖然,有些路我們還沒來得及走,有些事我們還未曾經歷,但是有些道理,我們要及時明白它深層次的含義,然後努力把自己活得通徹,把人生過得明白。其實人生,懂得這四個道理,你就活明白了。靠自己,不要對別人抱有太高的期望永遠不要對別人有過高的期望。
  • 為什麼有錢人熱衷於讓自己孩子學畫畫?原來畫畫好處這麼多?
    黃磊女兒多多、孫儷兒子女兒、李湘女兒王詩齡等等,從小就開始學畫畫,而且繪畫功底不一般。我們開始思考為什麼有錢人從小就讓孩子去學畫畫?為什麼很多早教機構也讓孩子學畫畫?到底學畫畫有什麼好處?2、激發孩子創造力孩子隨意畫畫的過程,自己不受拘束,能創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畫作,對孩子創造力特別有好處。3、鍛鍊孩子專注力畫畫是一個手、眼、腦高度協調的事情,畫畫過程孩子專注力會得到提升。
  • 對老公、老婆、孩子不滿意的人,應該明白一個道理
    下面我從父母想要改變孩子,夫妻想要改變對方來談,這種想法是有害,不可取的,這類人應該明白一個道理——改變對方不如改變自己,改變自己才可以改變現狀。為了讓孩子不那麼愛哭,不那麼膽小,怯弱,他們寧願花大把價錢把孩子送去一些俱樂部培訓,強迫孩子接受「累「,」苦「,各種懲罰,甚至打罵,以期望他們經過類似於「軍事」的訓練,能脫胎換骨成為父母們心中期望的樣子。可是,這種強制性的改變對這些5歲到12歲的孩子會造成什麼影響?
  • 我再也不跟孩子講道理了.
    教育從來不是一個講道理的過程,不是說通過講道理就能讓孩子明白道理。我們跟孩子講道理時,常常是單方面的輸送信息,但是孩子的世界跟我們的世界是不一樣的。考慮的角度不一樣,看到的問題不一樣。所以有多少父母感嘆:我這孩子沒救了,不講道理。就有多少孩子心裡痛苦:我該怎麼辦?我爸媽根本不懂我,就知道說教。心理學家皮亞傑在「兒童自我中心論」中給了一個答案——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 塗鴉期的孩子能不能學畫畫
    概括講,12歲以下的孩子統稱之為畫畫塗鴉期,但其中要分為三個時期,0歲一3歲為初級塗鴉,4歲一7歲為中級塗鴉,8歲一12歲為高級塗鴉。4歲以下嬰幼兒還基本上處於一種無意識狀態,他們對很多身邊周圍的事物,似懂非懂,沒有明確的概念,加之生理髮育原因,不會正確執筆,也不可能讓線條和圖形流暢規範。
  • 我再也不跟孩子講道理了
    總是會有那麼一群大人,喜歡圍著孩子們,給他們不停地講道理。好像所有的爸媽都會跟孩子講道理。我也是如此,以前還跟三歲的兒子定過一個規矩:你講道理,爸爸就講道理,你如果胡鬧,那么爸爸也就不講道理了,會懲罰你。 可是我發現,很多的時候,講道理幾乎是沒有用的。 因為對一個充滿了生命活力,情感迅速發展的孩子來說。
  • 孩子畫畫黃金爆發期,你還趕得上
    不久ta就抓到了一支筆,和別的物件不同,這東西竟然能在紙上留下痕跡,這就是最初的無意識塗鴉,ta只是發現了手能控制筆在紙上留下自己動作的痕跡而已。雖然算不上是一種文化活動,但它也是孩子繪畫的起點,對小寶寶來說這是一種莫大的樂趣,這種樂趣也正是今後孩子熱愛畫畫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