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花·楊麗瓊
楊麗瓊,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表演獎」獲得者,「雲嶺文化名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雲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玉溪市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玉溪市一屆、二屆、三屆政協常委,玉溪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玉溪市花燈劇院原院長,現任藝術總監。
楊麗瓊師承著名花燈表演藝術家史寶鳳,主工青衣、花旦。她的戲路寬泛、表演細膩,嗓音似行雲流水,收放自如、唱做並舉、天然和暢,從而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的舞臺形象。先後在《金花銀花》《莫愁女》《七妹與蛇郎》《半把剪刀》《情與愛》《小姨妹過河》《金銀花·竹籬笆》《巧鳳》《卓梅與阿羅》《五彩河》《江姐》《古湄歌》《典妻》《踏搖娘》等劇中擔任主要角色。她天生麗質,既嫵媚明豔,又樸實端莊,清麗可人。特別是她從容大氣、形神兼備、獨具魅力的表演藝術特色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讚譽和喜愛。
曾榮獲第五屆中國戲劇節曹禺戲劇獎「表演一等獎」,全國現代戲匯演「表演一等獎」、第十屆中國戲劇節「表演一等獎」、第二十八屆伊朗「法加爾」國際戲劇節「金面具獎」,雲南省青年演員大賽「最佳表演獎」玉溪市「十大傑出青年」,玉溪市「三八」紅旗手,雲南省「青年表演藝術家」、「德藝雙馨藝術家」,雲南省首屆「五·四」獎章獲得者,雲南省「四個一批」人才貢獻獎。
楊麗瓊數十年如一日傾心於花燈戲的表演和堅守,視玉溪花燈藝術為生命,獻身地方藝術事業,守住了玉溪花燈的脈、守住了玉溪花燈的魂、守住了玉溪花燈的特,是雲南花燈界的一面旗幟,也是雲南花燈戲的領軍人物。在經濟社會空前發展,尤其是多元文化空前發展的今天,她依然在花燈戲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不斷堅守、不斷創新、以熱情飽滿而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再為玉溪花燈創佳績。
十個玉溪人
九個會唱燈
還有一個跟著哼
玉溪花燈戲音樂,從藝術表現特點上看,大約可以分為抒情性的、說唱性的、敘事性的等。抒情性的燈調,聽起來情摯意濃,柔情似水;說唱性的燈調則娓娓動聽,有板有眼;敘事性的燈調又是繪聲繪色,韻味無窮;歌舞性的燈調能載歌載舞,生動活潑,節奏感強;悲哀性的燈調,哀婉動人,催人淚下。
是個玉溪人都會崴花燈
在玉溪,無論你走到哪裡—公園、廣場還是庭院、村寨都能看到花燈表演,都能看到崴花燈唱花燈,因為它已成為玉溪人的精神食糧。「新燈」的問世,「五大調」聲腔的形成,不但開啟了花燈變革的先河,更對整個雲南花燈的發展形成產生重大的、決定性的影響,進一步確立了玉溪花燈在雲南燈壇中的地位,而玉溪,也有了「花燈之鄉」的美譽。
來源 玉溪市花燈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