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這個村的傳統好「奇怪」:女的做花燈,男的跳花燈舞

2021-01-18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 徐中成 周琳/視頻

「正月去看燈,正月去看什麼燈,正月元宵燈……」9月24日,在松潘縣鎮江關鎮五裡堡村,10多位村民圍坐一團,邊唱歌邊做手工花燈。「我們村前兩天在縣上拿了兩個一等獎,這兩天村裡人都很高興。」五裡堡村村委會主任許永峰說。

五裡堡村民手工製作花燈。周琳攝

許永峰口中的「兩個一等獎」,指的是在松潘縣第四屆古城花燈會上,五裡堡村代表鎮政府,派出參賽隊伍跳傳統花燈舞比賽,得了一等獎。另外一個一等獎是村民設計的「五穀豐燈」花燈,在花燈製作比賽中摘得一等獎。

松潘是四川民間花燈之鄉,花燈始於清代,主要以松潘的小調、曲子加以伴唱,仍保持著原始古樸的風格。如今,以花燈為核心的花燈舞也成了當地藏羌回漢民族共有的精神財富,村村都要跳花燈舞。

五裡堡村製作的獲得一等獎的創意花燈「五穀豐燈」。周琳攝

「五裡的花燈,鎮江關的龍。」許永峰告訴記者,據村裡老人講,這句話從清朝以前就在流傳。所以,我們五裡堡村的花燈也是松潘最有名的,花燈舞也是我們村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前幾天的比賽中,我們村的參賽隊伍是全縣唯一沒有電子配音的,就是打鼓、打鈸和人唱出來的『土味』音樂,很有民族特色。」

「我們村還有一個奇怪的傳統。」98歲高齡老人劉全珍說,在五裡堡村,花燈舞只能連續跳三年,第四年就不再跳要休息一年,到第五年,上一批參加跳花燈舞的人,就要在村裡找年滿18歲的新人,新人接到燈就要連續跳三年花燈舞。「這也是老一輩定下的規矩,還能保證了村裡花燈隊隨時都有接班人。」

五裡堡村民參加花燈舞蹈比賽。周琳攝

許永峰說,村裡的男男女女到了17、18歲後,就有長輩教他們做花燈和跳花燈舞。按村裡的傳統,製作花燈是女的做,花燈舞一般是清一色的男的跳。「因為男的跳花燈舞,能跳出不一樣的『豪邁』與『雄壯』感。」

所以,在五裡堡村,跳花燈舞的時候,唱小調就由女的來唱。「女的唱小調人數不受限制,但跳花燈舞的男的是有人數限制的。」劉全珍說,比如,在村裡跳花燈舞的話,一般是11人或13人,最多15人。俗稱11連燈、13連燈、15連燈。

在花燈的製作上,五裡堡村也有自己的「堅守」和「規矩」:市面上漂亮的塑料花不用,只用傳統的方法用手工做花燈。 「前幾天的花燈製作比賽,我們加入了青花瓷、羌繡、麥子、荷花燈造型等元素,設計出了『五穀豐燈』。」五裡堡村花燈設計者吳聲剛說,這不僅是五穀豐登,慶祝豐收,更是寓意我們村團結互助、和諧友愛。

五裡堡村是一個以藏羌回漢多民族聚居的村寨。許永峰透露,下一步,依託村裡的傳統花燈文化,將積極把花燈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焦點

  • 記憶貴州|劉勝楊和他的花燈戲
    其突出特徵是手不離扇、帕,載歌載舞,唱與做緊密結合。花燈戲源於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種地方戲曲形式。在流行過程中因受當地方言、民歌、習俗等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跳燈」是花燈戲表演的俗稱。劉勝楊所在的思南縣文家店鎮龍山村至今仍然保存著過年跳花燈的習俗。作為龍山村燈會的掌門人,劉勝楊打理著燈會的大小事務。
  • 戲曲·秀山花燈|古老的民間歌舞說唱藝術
    秀山花燈主要分布在秀山的蘭橋、溶溪、峨溶一帶,以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花燈藝術最具代表性而命名,又稱跳花燈、耍花燈、花燈戲,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歌舞說唱藝術,廣泛流傳於四川、湖南、貴州、湖北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地區。它起源於唐宋,延續於元明,興盛於清代,清末民初正式命名為『秀山花燈』。
  • 猜燈謎、舞龍、花燈、船燈 萬載傳統民俗鬧元宵(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楊昆報導:猜燈謎、舞龍、花燈、船燈、蚌殼燈、小品、舞蹈……2月19日,萬載縣在政府廣場舉行傳統民俗文化表演,歡歡喜喜鬧元宵。  當天上午,隨著一陣陣鑼鼓聲響起,兩條分別為黃色、藍色的「彩龍」騰空躍起,在廣場上時而左右擺尾,時而上下翻飛,令人眼花繚亂。
  • 劍門風物|為什麼名不經傳的白龍花燈,能成為四川四大花燈之一?
    每年的春節,白龍鎮的百姓都會通過耍花燈舞龍來慶祝和祭祀,成為白龍鎮的傳統習俗,故稱為白龍花燈。 △白龍花燈之《龍船調》也有種說法,是花燈在是在宋代的時候才開始興起,因為傳統唱段中有這樣一句: 燈是燈,燈是宋朝天子興。
  • 齊光瑞:正月十五鬧花燈
    別的做燈籠用不上,但那裝水果的罐頭瓶兒卻是做燈籠的極佳原料。  做時要先將罐頭瓶洗淨涼幹,截一段兒高粱秸稈兒,長度要以能放進罐頭瓶裡不鬆動為佳。在高粱秸稈中間扎個小釘兒,或摳個小槽兒,以能放進蠟燭為宜。再將罐頭瓶口處栓上繩兒,系在木棍兒上,這個燈籠就做得了。
  • 興寧永和:花燈迎客,白鵝展翅,雄雞啼聲…
    近年來,永和鎮以「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抓手,突破傳統農業瓶頸,破解傳統農業附加值不高、產業鏈單一、標準化程度不高等問題,持續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目前,永和鎮新寨村的蔬菜種植產業、三楓村和林場村的茶葉種植產業項目成效顯著,還入選了首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名單。
  • 「品味非遺 樂遊平山」 ,看花燈 聽民歌 嘗極品豆腐
    每年元宵節正月十四、十五、十六3天的晚上,田興村都會舉辦花燈會,每次花燈會約有一兩千人、3000多盞花燈登臨村南前嶺和穿走村內主要街道夜遊,登臨村南前嶺俗稱「上嶺」。最後,夜遊隊伍及花燈、火流球匯聚到村中戲樓前,演出自編自演的種地舞、舞龍燈、耍火流球、扭秧歌等各種民俗節目,燃放自製焰火。
  • 非遺廣東|「上元喜簇花燈」——忠信花燈
    河源市連平縣傳統賞燈習俗中的忠信花燈是一種以紅色調為主的民間燈彩藝術,已有200多年歷史,清雍正年間的《連平州志》即有「上元喜簇花燈,作龍獅各種戲舞」之記載,民間尚存有清代的花燈紋樣印版。忠信花燈以竻竹、苗竹和紅、綠、白等彩紙為主要材料,以扎、鑽、刻、剪、印、畫、糊、裱等手工技藝製作而成,有繚絲燈、參燈、狀元燈、秀才燈、五福燈、磨燈、龍鳳燈、寶蓮燈、伯公燈、紫燈、廊燈等。
  • 《江南百景圖》人工湖花燈持續多長時間 中元節活動彩蛋放置花燈攻略
    導 讀 江南百景圖這款遊戲一直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最近開啟了中元節的活動,各位玩家們可以放花燈祭奠先祖
  • 寒假看花燈日記600字範文
    看花燈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為佳節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那麼關於看花燈的作文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寒假看花燈日記600字,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你們有幫助。寒假看花燈日記600字12月3日我和媽媽乘車去福州,到五一廣場觀花燈。來到了五一廣場,映入眼帘的是人山人海,熱鬧極了。只見人們簇擁著,沸騰著,歡呼著……。
  • 百縣千村行(341)丨村民家門口制花燈就業 還想當「網紅」
    12月24日一大早,鴻遠村花燈基地,村民文光林早早的來到這裡,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打開焊接機,焊接鐵絲,做花燈的框架,機器發出「哧哧」的響聲,不一會兒,一個花燈的框架呈現出來。而在隔壁,幾個村民正在手腳麻利的裱糊花燈。「快點、再快點。」該村黨總支副書記孫傳禮在一旁「催促」,因為這是花燈基地開張後接到的首筆外地訂單500個,要在春節前保質保量發往宜賓。
  • 《苗鄉花燈俏》摘得全國排舞冠軍賽特等獎
    《苗鄉花燈俏》代表湖南省參加比賽並摘得原創作品表演項目中級曲目特等獎。《苗鄉花燈俏》是懷化學院服務地方的文化合作項目,在麻陽縣委和縣委宣傳部大力支持下,譚偉平、劉武華、李奕霖、江虹、張錦芳等主創人員嘗試把麻陽傳統花燈與排舞融合,創作具有花燈特色新型全民健身排舞。
  • 非遺花燈鬧元宵
    元宵節來臨之際,我們帶你看花燈、賞非遺。願所有夢圓,所有愁消。  聽元宵,往歲喧譁,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大地回春……正月十五是新年裡第一個月圓之夜,又稱為「上元節」,此時,無論在都市商圈,抑或在郊區街頭,一場場慶祝元宵節的民俗活動將如期舉行,成為市民歡度節日的重要節目之一。
  • 花燈劇《月照楓林渡》:一部戲挽救一個劇種
    花燈劇《月照楓林渡》劇照以酒串戲二十世紀初葉,黔北楓林渡口,林、劉兩個釀酒世家聯姻了。正值妙齡的劉府小姐劉荷荷,懷著幸福憧憬進了林家大門,迎接她的新郎林玉儒卻冷若冰霜,冷漠的背後藏著新婚丈夫與丫鬟梅香的一段私情和一個私生女……《月照楓林渡》以傳統筆法,講述了一個充滿愛恨情仇的故事。
  • 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
    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時間:2020-02-08 09:54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 每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高高掛起紅燈籠,慶祝元宵節的到來。不少人困惑,元宵節燈籠名稱有哪些呢?
  • 元宵節彩燈有哪些 撿幾根竹棍用紙糊一下做個花燈超簡單
    元宵節彩燈有哪些 撿幾根竹棍用紙糊一下做個花燈超簡單時間:2020-02-08 09: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彩燈有哪些 撿幾根竹棍用紙糊一下做個花燈超簡單 春節隨著元宵節的到來步入尾聲,元宵節看花燈是中國的傳統習俗。
  • 雲頂之弈手遊S4.5幸運花燈怎麼得 花燈系統揭秘
    雲頂之奕S4.5將於一月中旬登陸手遊,這一次的更新帶來了獨特的花燈系統。花燈對遊戲的影響非常大,那雲頂之弈手遊S4.5幸運花燈怎麼得呢?下面就讓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下得到花燈的途徑吧。一、雲頂之弈手遊S4.5幸運花燈是什麼?  幸運花燈是S4.5的全新機制,玩家能從幸運花燈中獲得戰利品。
  • 手作江湖 | 只用針和紙,便能做出花燈的85後小哥哥
    不過,許賓的媽媽正巧是一位做花燈的好手。「每家每戶都會比較自家的燈籠,看誰家的更好,覺得光榮。我媽媽在她們那輩也算手巧,別人不會做的也會找她做。」據許賓回憶,其實他第一次見到許宅花燈,還要比2000年更早,那只是家裡的一片殘片,應該就是母親製作的。他記得紙片上戳了許多孔,覺得奇怪,家人告訴他,這就是元宵節花燈上用的。
  • 歌唱祖國,醉戀花城 | 今年越秀花燈有哪些主題花燈?一起來看看!
    2020年越秀花燈圖片來源:越秀公園點擊回顧想必不少街坊會好奇,今年花燈有哪些主題今天,讓小e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年花燈的主要主題燈組吧~燈組首次使用竹編手工和傳統花燈相結合,由扇面和數萬根竹條編織而成的迎客松為主體,白須老翁一手扶鹿杖一手託仙桃,身旁鹿鶴相伴,生動地展現出生態的自然環境,寓意著美好圓滿的生活景象,進一步升華了中國傳統文化。
  • 剪紙、年畫、花燈……非遺人「抗疫」接地氣
    「么妹,來呦……」正月初二,瀘州古藺,國家級非遺項目古藺花燈傳承人姚佔楷召集同伴,穿上花燈表演服,在姚家花燈傳習所的院壩跳起花燈。和往常不一樣的是,表演者都戴上口罩,唱的是自己作詞的「新冠防疫戰歌」,希望用非遺的形式宣傳抗疫,做好老百姓的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