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青木瓜之味》

2021-02-08 文藝批評

《青木瓜之味》是法籍越南導演陳英雄向國際化進軍的首部影片,在1993年獲得法國坎城金攝影機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影片獨特的越南風光、顏色鋪墊以及人性刻畫都堪稱經典,這並不是通過語言完成的,而是通過對家鄉景色的展現以及極致的人物關係和地位呈現的。

影片主要圍繞被送去一家大戶人家做幫傭的10歲小女孩梅展開,講述了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越南民間的日常故事。隨著緩慢有度的敘事鏡頭,我們的視線隨著梅慢慢來到了有著明顯熱帶雨林氣候特徵的越南。在這戶人家,梅每天幫著老傭人給主人家們做飯打掃,而鏡頭掃過最多的,卻是她窗外那棵青木瓜。

青木瓜在越南,是一味最常見也最普通的菜品。當家裡沒有菜時,多以青木瓜切出的絲代替。木瓜從青澀到成熟,味道也從苦澀慢慢轉為甘甜,而電影中梅、夫人和老太太三人所經歷的感情,也極貼切地分別對應著這一過程,就像陳英雄在接受訪談時表達的那樣,「電影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他的童年記憶,最主要的是他對於母親的回憶,所以導演想拍一部關於女性的故事,以展現越南女性的生活狀態,講述女性的各個階段,該片描述的是陳英雄理想中的越南人和他們的生活」。

影片中的對話極少,推進劇情發展的一是時間的自然演進,另一個就是人物在這個家庭的發展變化,陳英雄對於細節的掌控相當精準,他沒有依靠複雜的敘述結構讓影片呈現出更具魅力的呈現方式,而是忠實展現這個家庭中的生活場景和人物形象,以此來表現社會的發展變化和一家人的命運走向。

小梅作為傭人,大量的時間是在勞動,因此與大自然進行了最親密的接觸,影片不惜筆墨展現了小梅弓著的姿態,並用畫外音的方式來描述小梅從初來乍到十年改變,視角採用了主客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呈現,第一視角的主觀代入感極強,很好地刻畫出小梅寄人籬下的心酸無奈和委屈無助。

小梅的艱辛與東家的富有形成鮮明反差,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會發現東家的境遇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原先的豐衣足食變為了無米下炊,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男主人帶著錢跑了,而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在這個故事中,小梅既是直接參與者,面臨餓肚子的情況,也是事件的見證者,看到這家人的雲泥之別,這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真實人生寫照。


相關焦點

  • 《青木瓜之味》:青木瓜、少女、圍欄、光與寧靜
    就算是現在,《青木瓜之味》在國際影壇上面的影響力也是令很多電影作品望塵莫及,陳英雄的電影創作手法也對現在的影視製作產生很大的影響。《青木瓜之味》讓我讚嘆不已的點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六點。鏡頭的運用可以看出一個導演對於作品的態度,陳英雄在《青木瓜之味》對於移動鏡頭以及長鏡頭的大膽運用可以看出他的對於自己作品的自信,也讓我們從一些很少見的角度去了解文藝片,發現文藝作品另一種表達之美。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路邊野餐》
    影片最撩動情緒的不是時空交錯之迷,而是陳昇在漸上年歲之後對周遭的不適,年輕時犯下的錯中年無法償還,同母異父的弟弟老歪,始終視他為仇敵,動不動就要揭他的瘡疤,如果沒有衛衛,陳昇可能繼續消沉於日常,或者跟弟弟幹上一仗之後出走。天氣曖昧的午後,陳昇有些老了,喜歡斜躺在沙發上昏睡,鐘錶正在牆上遊走,火車穿牆而過,他的體內有某種酶在甦醒發酵。
  • 燃light也要有「青木瓜之味」
    名字之外,青木瓜的外表和氣味也讓人迷戀。越南導演陳英雄的代表作《青木瓜之味》的情節索然無味,但是厲害的是用視覺方式全面呈現了青木瓜給人的感受,包括氣味,觸感甚至是性幻想。前幾日看一本建築學理論書《肌膚之目》,作者表達了當今建築設計被視覺統治忽視其他感官的問題,甚有共鳴:「眼睛是有距離感和分離感的器官,然而觸覺卻是靠近、親密和愛慕的感覺。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西便制》(서편제)
    在喝下養父為其配製的盲藥後,失明的松華沒有痛哭,更沒有向命運宣戰,反而接受了命運的安排,還在閒暇之餘問養父天上的自然風雲,而且她還告訴裕風,她喜愛「潘索裡」,還想唱。當裕風問她是否知道他讓她致盲時,她欣然點了頭。俞本的徒弟,性格叛逆。在母親難產死去後,他開始跟著俞本學習「潘索裡」,由於用心不夠經常受到訓斥。
  • 《青木瓜之味》:越南裡的小愛情
    名字叫《青木瓜之味》,但在片中只出現過兩次青木瓜,一次是小女孩年幼時在庭院裡發現一個青木瓜伸手摘下切開,想要用手去觸碰木瓜籽的時候被喊停;一次是在她長大之後去到音樂家的家裡,為這個少爺做涼拌青木瓜的時候,她終於得以用手觸碰到那顆白色的木瓜籽,細細觀看,然後放進洗菜的水盆裡。所有的動作都像是被拉長了,慢得讓人不敢多喘息一句,慢的讓人忘記了時間。
  • 東方唯美詩意電影之《青木瓜之味》
    《青木瓜之味》獲獎記錄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
  • 男人眼中的女人——《青木瓜之味》
    《青木瓜之味》是陳英雄執導的成名電影,1993年6月在法國上映。《青木瓜之味》曾獲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和第1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處女作獎,並獲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紅雀》
    影片對美國和俄國的處理,採取的簡單粗暴的二元對立的方法,俄羅斯上至總統,下至官員將領,無疑不是奸險狡詐之徒。克格勃的訓練更是被簡化為了「發覺欲望」「熱愛國家」等洗腦式灌輸與一系列過度反人類的訓練(比如被命令脫光衣服當眾口交),而在深受這一切迫害,痛恨這一切,並堅守著「最後的底線」的多米尼卡面前出現的,是帶給她愛情和「光明」的美國CIA。
  • 電影影評《青木瓜之味》
    電影名:《青木瓜之味》電影導演:陳英雄主演;阮如瓊國家:越南上映年份
  • 影評《青木瓜之味》
    電影《青木瓜之味》這部越南電影,導演是法國籍的陳英雄。《青木瓜之味》是陳英雄1993年在法國拍攝的長故事片處女作,該片首映於法國坎城電影節,獲得&34;獎、愷撒電影節最佳外語片、1993年奧斯卡&34;提名。影片描寫1950-1960年代的西貢,整部片就如片名,讓人感覺淡淡的清香,雖然人物對話很少,但導演陳英雄通過大量鏡頭語言和唯美的音樂講述女主小梅的成長故事。
  • 《青木瓜之味》
    導演:陳英雄        這幾年陳英雄似乎有些江湖暮氣,遠不如世紀之交那麼紅火,《伴雨行》鎩羽而歸,《挪威的森林》又是一片惡評,
  • 影評《青木瓜之味》
    電影《青木瓜之味》這部越南電影,導演是法國籍的陳英雄。其出生於越南,12歲時為逃避越南戰爭,定居巴黎。《青木瓜之味》是陳英雄1993年在法國拍攝的長故事片處女作,該片首映於法國坎城電影節,獲得"金攝影機"獎、愷撒電影節最佳外語片、199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日本之恥》
  • 越南經典電影之三《青木瓜之味》
    【中越服務平臺&中越之家】:越南經典電影之三《青木瓜之味》
  • 越南電影《青木瓜之味》,甜蜜的雙向愛戀
    「你在窗戶裡面看我,我在窗戶外面看你」 "You look at me in the window, I look at you outside the window"—— 《青木瓜之味 》>最近看到一部越南的小眾電影《青木瓜之味》,豆瓣評分7.8,這在豆瓣評分中算是高的了。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童年的許諾》
    它不僅是上帝在大地植下的無數的根,也是上帝在人的靈魂深處植下的極其多樣的根,在小說中,出沒於荒原和叢林的大象成為人類之友,美的化身,自由的象徵。在1958年,也被翻拍為電影《天堂之根》(The Roots of Heaven)。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因父之名》
    導演:吉姆·謝裡丹編劇:特瑞·喬治主演:丹尼爾·戴-劉易斯,艾瑪·湯普森製片人:加布裡埃爾·伯恩,特瑞·喬治 等對白語言:英語中文名:因父之名外文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其它譯名:以父之名、以父親的名義製片地區:英國 愛爾蘭類型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烏鴉的拇指》
    被神秘的煙與火光驚嚇而輾轉幾次,收留了無家可歸的「小偷」河合真尋一行,在同一屋簷下的溫馨生活的情景,是萌生退隱之意還是自我贖罪?又當決意策劃一個驚天的詐騙計劃去對付那幫迫害他們走投無路的高利貸。迷了,前面的鋪敘就為一場復仇?劇情緩緩推進好不容易接近尾聲,壓根沒有看出懸疑的端倪。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漢密爾頓》(Hamilton)
    ……同時,嘻哈文化從野生、邊緣、底層走向主流,與漢密爾頓的奮鬥史有著異曲同工之處。Miranda創作《漢密爾頓》的靈感來源於2004年Ron Chernow撰寫的漢密爾頓傳記。他在這本傳記中看到漢密爾頓的人生與現代美國人的人生仍然如此相似。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雙子殺手》
    《雙子殺手》的最特別之處就在於這裡,一個演員同時飾演年齡跨度大的兩個角色。完完全全實現了真實明星克隆版的全片數位化,製造了一個鮮活的數字版威爾·史密斯,讓他跟真人威爾·史密斯在現實場景中進行長時間的對戲。影片拍攝還是120幀,但為了照顧觀眾以及實際播放的銀幕介質問題,同時做了60幀的版本(24幀的也會有,2D的也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