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和資本:如何在同樣市場環境下獲得更好的投資體驗

2020-12-23 好買基金網

好買說:情緒常常影響著我們的投資行為,而投資者的情緒變化也就成為了短期市場走勢的催化劑。漢和認為,在充分了解權益類投資內在屬性和自己的風險收益目標之後,投資者或能以長期的眼光來看待和評價管理人的投資業績,從而最終取得滿意的投資回報。

據中金公司財富管理白皮書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偏股型公募基金作為整體的年化複合收益率是10.5%,跑贏同期滬深300年化5.9%的收益,這無疑振奮了市場及廣大投資者。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甚至身邊的朋友卻都是虧錢的。此時大家一定會產生一個困惑:權益類基金收益這麼好,為什麼我還是沒賺到錢?

了解以下幾點,投資者也許會在加深對權益類基金理解的基礎上,獲得更佳的基金持有體驗。

比起做什麼,有時候不做什麼可能會更加有效

很多投資者或許都聽說過「黑色星期一」,而在全球股票市場中最廣為人知的 「黑色星期一」莫過於1987年10月9日。在這天,美國股市忽然開始暴跌——在一天之內美國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約合22.6%左右。

在接下來的10月20號星期二,市場拋售的恐慌情緒迅速蔓延到了世界其他國家。包括德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多個國家的股市相繼出現暴跌,且下跌幅度都在20%以上。有趣的是,據統計美國歷史上股票出現最大跌幅的日子總是周一,難道僅僅是一種偶然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黑色星期一」這種現象的出現並不是偶然,回溯80年年代的歷史背景,當時的國際市場波瀾不斷:伊朗革命引起的石油二次危機,美國經濟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深受「滯漲」影響,甚至是1985年秘密籤署的《廣場協議》等等接連發生。那麼站在今天這個時點,我們或許可以為1987年10月19日股票的「神秘下跌」還原一個真相:到了周末,人們有了大量的空閒時間來思考從電視或者報紙上看到的「新聞」:全球變暖、經濟衰退、地震、洪水、海嘯、疾病、戰爭等等「壞消息」不斷衝擊著人們脆弱的神經。

這些事件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人們容易忽略到的是,大眾信息都是被媒體精心選擇過濾過的,甚至有時候媒體需要根據人們情緒化的思維本能來捕獲大眾的注意力。從傳播學的角度,緩慢的社會進步往往不會吸引到大眾的注意力,而焦慮和恐懼極易吸引到人們的目光。而正是在這種悲觀情緒的擾動下,許多投資者產生了種種最極端的聯想:如果愛滋病會消滅一半消費者,臭氧層的破壞會消滅另一半的消費者,而全球氣候變暖會使熱帶雨林變成荒漠,甚至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也會毀於一旦。

在這種情況下,誰還願意繼續持有股票呢?例子雖然極端,但是很多投資者正是由於在閱讀悲觀性的文章後,產生了類似的邏輯推理,進而紛紛選擇在周一拋售手中的股票,造成了周一股票市場的大幅下跌。

情緒確實常常影響著我們的投資行為,而投資者的情緒變化也就成為了短期市場走勢的催化劑。由此往往產生這樣一種投資者現象,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市場的情緒並不明朗,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此時投資者往往也會抱著猶豫的情緒觀望。而隨著市場開始慢慢上漲,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報導市場環境向好之後,投資者的情緒開始樂觀起來,大部分的投資者會選擇在此時買入;隨著市場的進一步上漲,投資者的心態甚至有可能從樂觀轉變為貪婪,只能接受希望自己持有的股票股價節節攀升。當市場開始有向下的勢頭時,投資者的情緒則由貪婪轉為了懷疑,因為他們不確定此時的股市是短暫的回調還是出現了趨勢性的反轉。而接下來,當市場繼續下跌時,投資者的心理狀態從懷疑變成了驚慌。尤其是在經歷股市大幅下跌後,或者經濟形式看起來每況愈下的時候,投資者的情緒就更容易被負面新聞所影響。

知易行難,現實情況下,能夠在股市斷崖式下跌的時候堅定的持有看好的標的,甚至大膽加倉的投資者很少見。大多數的投資者由於過於擔心股市進一步下跌而不敢趁機以低價買入好公司的股票;但是在行情開始上漲的時候,卻又因為害怕錯失賺錢的機會,以較高的價格追漲,然後在下一次股市回調時灰心喪氣,匆忙低價賣了。這恰恰是因為很多時候市場參與者的購買行為和市場估值無關,只跟漲跌趨勢有關係,漲了才買,跌了才賣,結果就讓自己變成了反向指標:一賣就漲,一買就跌。

正如我們一再強調的,波動是權益類投資的固有屬性,股價的波動並不會造成直接的虧損,而在低點拋售股票才會給投資者造成永久性的損失。這是因為「資產的價格始終圍繞資產的價值波動」,價格終將反映價值,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企業的競爭力和長期基本面並沒有發生改變,這種波動會帶來價值投資者眼中的投資機會。

當基於充分的研判和分析買入後,以靜制動可能是更好的選擇;那麼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很多時候,什麼都不做可能最終效果會更好。正如彼得·林奇所言:「投資的竅門也許不是要學會相信自己內心的感覺,而是要約束自己不去理會內心的感覺。」

建立合理的收益預期

從歷史數據來看,投資於股票或權益類基金的收益率,遠遠超過債券、定期存單或貨幣市場基金。即使在罕見的債券收益率高於股票的年份,債券類投資者所獲得的超額收益也全然無法和其他年份股票投資者獲得的超額收益率相提並論。然而我們需要再次強調的是:權益類投資並不是債券類投資或者貨幣基金的替代品。如果僅僅因為不滿足於固定收益類投資的收益率而想轉向權益類基金,則極有可能因為造成收益風險目標不匹配而遭遇損失。換句話說,當投資者自身的收益目標與所投資的基金產品不一致時,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投資者由於無法承受波動而提前離場——基金產品可能賺了錢,投資者反而虧了錢。

那麼在投資權益類基金之前,投資者不妨多問自己幾個問題:

1)自己投資的這筆錢的資金屬性是什麼樣的?未來一段時間內是否有明確的用途?

2)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是否能接受一段時間內持有的基金跑輸指數,甚至收益為負的情況?

3)自己的投資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小富即安」,希望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還是長期來看真正改變自己的財富地位?

只有當投資者足夠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自己期待獲取收益的時間,以及投資本金的資金屬性時,才有可能從權益類投資中獲取長期收益。我們可以說,資本市場在未來10-20年的長期發展趨勢相對來說是可預見的,但至於未來兩三年內股票的價格是漲還是跌,能準確猜中答案的概率與擲硬幣無異。當我們把「長錢「用於權益類投資,把它當作是為長遠未來實現人生財富質的提升的積累,自然就不會過度擔憂短期的波動,也不容易在匆忙間作出非理性的投資決定。

以更長期的評價體系來審視投資業績

根據由景順長城基金聯合中國基金報、螞蟻財富2020年1月8日發布的《權益類基金個人投資者調研白皮書》調研數據顯示:權益類基金長期持有者回報較高,而持有時間越短,虧損的可能性就越高——無法堅持長期投資恰恰是影響投資者實際收益的重要原因。截止2019年末,在受訪的單支基金平均持有時間低於半年的投資者中,虧損人數過半,明顯高於總體39%的虧損概率。而持有半年以上,超過半數都能獲得盈利,且持有時間越長盈利人數越多。持有五年以上,勝率更是達到了80%以上。

數據來源:《權益類基金個人投資者調研白皮書》

回到權益類投資上,當我們以短期和長期的維度審視同一家公司,有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從本質上而言,股票代表的是上市公司部分所有權,因此股票價格上漲的本質是企業長期內在價值的不斷提升。如果真正把上市公司當作一門生意來考量的話,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是一個需要時間來兌現價值的過程。價格圍繞價值的波動,價格終將反映價值,只是時間的問題。但很多時候,時間並不確定,價值兌現的路徑也很難判斷,這也是為什麼股價的表現無法在每一個時點都戰勝指數。如果我們僅僅只著眼於那些能夠短期就有回報的投資機會,這會使得我們的投資範圍大大受限,甚至錯失很多長期看來相對確定的投資收益。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擁有長期優異業績表現的基金管理人都有跑輸指數的時候,甚至是連續數年跑輸指數的時候。還是以股神巴菲特為例,在過往的61年間,他獲取了77000倍以上的投資收益,大幅跑贏同期指數56倍的漲幅,但年度收益有7次跑輸了同期的標普500指數。如果投資者恰巧在這七年的區間內短暫持有了伯克希爾·哈撒韋,恐怕其也完全無法認同巴菲特的投資能力。但這仍然無法撼動巴菲特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家的地位,時間和複利滾出了最大的雪球。

由上可知,以短期的業績排名來衡量長周期的權益類資產是不合理的,對於短期排名的過分關注和宣揚對於投資者而言也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引導。從基金經理的角度而言,如果其投資業績只以短期衡量,基金經理自然可能有了為達成短期目標而犧牲長期利益的動機。 如果投資者的目的是想要有長期的投資回報,那麼與之對應的評價體系也應該是長期的。當優秀的權益類基金管理人追求的都是長期大概率獲勝的投資方法,投資者在評價基金時,也應該建立長期的考核機制。

寫在最後:

在充分了解權益類投資內在屬性和自己的風險收益目標之後,相信投資者可以在面對市場波動時多一分沉靜,以長期的眼光來看待和評價管理人的投資業績,從而最終取得滿意的投資回報。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漢和資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漢和資本:權益投資的本質
    權益投資的本質是企業價值投資者喜歡把股票看成籌碼,這是很形象的比喻,籌碼是博弈參與者本金的組成部分,延伸到股票也是同樣的道理。權益投資的本質是以現價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或股權,通過持有這家公司權益的一部分,來獲取未來價值提升的收益。
  • 漢和資本:短期與長期的矛盾性
    好買說:漢和資本認為,短期與長期的矛盾性不止是在個人決定中,在企業、國家的選擇中同樣存在。短期利益的顯而易見、容易兌現會弱化長期利益的存在,這也是因短視而導致長期利益受損的事情層出不窮的原因。
  • 漢和資本:投資的價值與陷阱
    對於第二個問題,我們認為短期市場無法預測,短期上漲和下跌的概率沒有差別,既然長期看會回調,下跌的風險會大於上漲的期望。答案同樣是否定的。短期股價是投票器短期股票價格由成交價格決定,上漲和下跌本身是買單和賣單的博弈結果。
  • 高敏感人群如何更好地適應投資市場
    後來進行投資時候,我發現這種敏感變成了一把雙刃劍,我可以更早地覺察到市場變化,更快地作出反應。不過,受到雜波的影響,我的快速響應很多時候都是無效的,盈虧帶來的體驗卻因此增加和放大,讓我疲憊不堪。我曾經以為這種狀態是由於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造成的,於是認真學習分析方法,但這些方法和理論卻無法幫助我處理心理波動帶來的損耗。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盛年。
  • 君聯資本王超:投資金融科技的邏輯
    君聯資本執行董事王超從網際網路金融的成長周期、投資關注點以及監管環境等角度解析了金融科技的投資邏輯。 2017年到2018年,整個金融領域,監管是一個關鍵詞,正是因為監管政策和環境發生的一些變化,所以市場對不確定性的擔憂表現在股價或者二級市場上。監管不會區別對待,在這樣的環境下,所有公司都會受到影響,短期內可能會有一些公司業務的波動或者振蕩反映在二級市場上,核心還是因為監管環境。一級市場二級市場投資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價值和價值投資。
  • 「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如何介入文化資本市場
    也就是說,在科技創新的強力推動下,傳統文化產業形態如廣電、演藝、新聞出版、娛樂業在繼續面臨轉型危機的同時,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併重組活動將繼續升溫,新三板、創業板、中小板和主板將逐漸構成我國文化資本市場的多層結構,文化企業直接融資的渠道進一步拓寬,各板間的聯動作用更加值得期待。
  • 資本市場三十年|陳靂:資本市場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而蓬勃發展
    展望未來,陳靂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更好行穩致遠。尤其通過全面註冊制改革,將資本市場改革的所有環節打通,為企業融資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通道,讓企業真正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陳靂認為,中國需要一個發達的資本市場,比如中國所面臨的貿易問題,解決方式是產業升級和企業高質量發展,以及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國富民強都離不開資本市場。當年就是通過資本市場實行股權分置改革有效的解決了當時中國產業升級中的部分難題,也奠定此後幾輪牛市的基礎。展望未來,陳靂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更好行穩致遠。
  • 漢和資本:溯古論今——從歷次深調中看波動
    但是,如果從一個相對長期的時間維度看,優秀上市公司的股價總能在經歷過各種市場調整之後不斷創新高,短期波動並沒有影響其價值逐漸兌現的結果。在市場動蕩的時期,作為超長期價值投資踐行者,我們更應該回歸初心,思考什麼才是資本市場長期走勢的決定性因素,才能確保投資行為不因短期市場波動而發生漂移。
  • 私募八月報:證券類私募進入增量時代,漢和資本突破百億,百億私募...
    由於宏觀對衝策略非常靈活,可投資的市場和品種非常廣泛,同時倉位可以在多頭與空頭間切換,因此只要特定市場有明顯的方向性趨勢,宏觀對衝策略就有獲利機會。無論是3月美股的熔斷,4月至7月A股的持續走高,市場都為宏觀對衝策略提供了良好的獲利機會,宏觀對衝策略位列第二,上漲31.30%。程序化期貨策略、組合基金、量化複合策略的上漲幅度均超過20%,表現靠後的策略仍為債券策略。
  •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助力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
    很高興參加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藉此機會,向證券日報社成立2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本次論壇的主題是「雙循環下的資本市場創新與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下一個三十年 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
    (原標題:下一個三十年 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編者按:30年櫛風沐雨,30年春華秋實。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
  • 玉禾田環境:淨利潤增長創新高;資本市場備受矚目_產業經濟_財經...
    玉禾田環境始創於1997年,業務涉足「投資、運營、服務」全產業鏈的城市環境綜合運營服務供應商,為城市基礎管理和城鄉一體化運營管理服務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玉禾田環境是當前國內城市(城鄉)環境綜合服務運營行業的領軍企業。公司主營業務涵蓋了市政環衛運營、綜合物業管理、智慧環衛建設、垃圾分類處理、環保工程、園林綠化等,通過二十餘年的沉澱,已成為行業領頭企業。
  • 11月投融資觀察:國內資本遇冷 境外市場投資活躍
    2018年11月已結束,據可查詢市場公開信息統計,11月國內資本市場共計投資事件總數達483件,分別涵蓋18個行業賽道,相比10月投資事件率增加了28.16%,11月主要變化在於境外投資數增加,收購、併購事件增加。
  • 國內外創投風雲人物紛紛抵漢 武漢科創實力令創投資本怦然心動
    洪泰基金創始人、洪泰集團董事長盛希泰武漢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潛力巨大盛希泰認為,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剛剛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武漢首次躋身世界創新集群前強,實現了連續3年排名持續上升,「這顯示出武漢經濟在疫情影響下仍然保持了強勁的韌性與活力。進一步極大促進全球資本對武漢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興趣。」
  • 全球監管大年資本市場「被迫」變局和重塑
    金融危機推動全球資本市場進入到旨在防範系統性風險、加強監管的制度變革時期。但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變了全球經濟的運行軌跡,疫情的到來導致監管者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確保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以支持實體經濟,與維護國際公認框架下的市場穩定同樣重要。
  • 更高比例權益投資成「好險企獎品」 資本市場聽得懂
    上周五,有兩個消息引起了筆者的關注,一個是銀保監會將對保險公司權益投資比例實施差異化分類監管;另一個是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人民幣資產在全球範圍內有非常好的投資價值。這兩個消息的背後有一個共同的相關方,那就是資本市場。
  • 監管大年,全球資本市場「被迫」變局和重塑!中國怎麼...
    但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變了全球經濟的運行軌跡,疫情的到來導致監管者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確保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以支持實體經濟,與維護國際公認框架下的市場穩定同樣重要。「在相較以往更強的外部監管環境下,有利於倒逼中國企業規範自身的經營與資本運作,有利於倒逼企業強化尊重法律和規則、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意識,避免再度出現信息披露不實、財務數據造假、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打造中國企業誠信經營、遵守法律的正面良好形象,重塑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公司的信任。」王軍說。
  • 《三十而已》檸萌影業:估值75億 股東漢富資本已陷兌付危機
    截至目前,檸萌影業有19個股東,其中,深圳市騰訊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8.97%;弘毅弘欣(深圳)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第三大股東,持股15.49%;芒果文創(上海)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1.82%,為第11大股東,漢富(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即漢富資本)持股1.25%,為第14大股東。
  • 漢和漢華資本推出超長期產品:鎖定期6年 不收管理費
    刷新紀錄的6年鎖定期7月15日,北京漢和漢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漢和資本)在官微和官網發布最新公告,宣布自7月16日起,開始接受更長期鎖定期產品的申購預約,產品鎖定期限為6年。根據該公告,漢和資本原有的3年鎖定期產品於今年1月停止接受申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