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他蒸了30年——VariCam LT記錄日本食神最後一天工作

2022-01-24 松下專業

本文來自影視工業網用戶waldenhu譯文 

原文作者:Matthew Allard 

原文地址:http://www.newsshooter.com

日本大阪有位50多歲的蒸米飯「大神」,每天蒸60KG米飯,供500多位顧客食用,數十年如一日。「今天」是他工作的最後一年,對中國情有獨鐘的他,退休後將選擇中國安度晚年。

本文作者和視頻的拍攝者是著名測評網站NewShooter的編輯Matthew Allard,他使用松下VariCam LT記錄並採訪了日本食神Tsutomu Murashima「退役」前的最後一次蒸米飯。Matthew對於LT評價非常中肯和專業,他也非常喜歡這臺機器。以下是他的個人感受。

LT是我很感興趣的一款機器,而且一直很想拿到手來拍攝。在很多人眼裡,他們希望松下能夠出一款AF103的升級版的機器,價格在3-5萬之間。 但是沒想到松下直接發布了一款更為高端的電影機VariCam LT。功能、做工、定價,都對標F55和Amira。

從數據上來說,LT是一款 4K S35電影機,跟V35相比,重量更輕,可換鏡頭卡口,但是它們用的竟然是同一塊傳感器,這也就意味著LT也有雙原生ISO功能、V-Log下的14檔寬容度。 升格方面,LT可以 4K 6P , 2K 240fps。

由於LT的目標市場之一是紀錄片和單兵作戰利器,我就決定實際測試下使用LT單人拍攝是什麼樣的表現。

如果你不想看這篇長文章,我會用簡短的幾句話來做總結:截至目前,松下的LT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機器,只是松下做到了85%,升級固件後會更加完美。機器人體工程學設計很不錯,畫質相當棒,有著優異的動態範圍,而且不用做過多設置就可以直接拍攝。對於紀錄片和單人拍攝唯一的困擾是重啟的時間和音頻設置。但是跟松下交流過後,我知道這些問題多將會通過固件升級來解決。

初印象

機器拿到手,我想看下設置是否夠便捷夠快。LT的物理設計表現不錯,開拍前的設置也很簡單。完整的配置附件,我要做的只是裝上快裝板,摁下錄製。

機器的做工相當結實,機身重量不重,但是加上大電池和PL卡口來說也不輕,但是肩扛來說,平衡做的很好,重量也適中,不像FS7和C300 Ⅱ那麼輕。

菜單和設置

第一次用LT的人可能會覺得LT的開機時間有點長,大概20秒,作為一個紀錄片攝影師和單人拍攝來說,這點確實有點不太友好,但是如果松下想吸引更多紀錄片攝影師就必須做出改變。拍完之後,我對松下的人說了開機時間這個事,他們說重啟時間會因內存卡裡的文件數量多少而改變。

用LT 要注意的是改變幀速率、編碼或者解析度,需要重啟,而且往往要重啟多次才能進入想要拍攝的設置。松下官方告訴我,他們正在研究如何提升菜單設置並減少重啟次數。

控制面板

LT機身有幾個物理按鈕,可以讓你在某些情況下不用控制面板的情況下來設置。 機器的控制面板簡單易用,可以安裝在機身後上方,可以上下左右傾斜,也可以取下來。控制面板上可以進行所有的操作,也能當監視器使用,監視器的色彩還原相當準確。

控制面板操控起來很舒服,簡單按兩下就能直接監看畫面,這點真的很實用,尤其是拍採訪的時候,這樣我就不用彎腰去看尋像器。就是小屏無法準確判斷焦點,需要通過輔助聚焦,而且在戶外陽光下無法直接看控制面板。

尋像器

尋像器很大,但是用起來很舒服,不想其他競品的尋像器,松下的這個沒有專用的接口。 一個SDI輸入和一個Lemo DC供電,你可以用在其他機器上,也可以在LT上用其他EVF。其他廠商應該好好看看松下的這個尋像器。

這款OLED尋像器的成像很棒,對焦也很容易,色彩準確並銳利,而且尋像器上集成了很多按鈕。有兩個自定義鍵,可以開關LUT、偽色和對焦輔助。

我還有一個喜歡這款尋像器的原因是,可以在尋像器裡看到拍攝參數,不用退出來看控制面板。但是尋像器裡看不到音頻表,但是松下官方表示後期固件升級後就能解決這些難題。好的方面是,可以有多種方式來判斷焦點,尤其是綠色的對焦方塊,方塊越大說明對焦越準。在多次實際拍攝中,松下的這款EVF是我用過最好的一個,分體相比的是艾美拉,阿萊mini F55的OLED尋像器。可能它們的價格不菲,但對我來說真的很有用處,相當值。

控制手柄

松下的手柄雖然似曾相識,但是設計和手感很好,標準接口,而且可以拉伸。手柄上有錄製/暫停鍵,兩個自定義按鈕,還有光圈控制撥輪。兩個自定義按鈕,可以分配25種不同的功能,來滿足你不同的快速設置需求。

EF卡口

LT標配EF卡口,但是你也可以選配PL卡口,松下在這方面做的太好了,卡口結實,而且換起來很簡單。大部分佳能鏡頭可以實現光圈控制,甚至支持部分鏡頭的IS防抖。如果你想用電影鏡頭或者佳能鏡頭,都可以在尋像器裡看到鏡頭信息。

聲音

聲音這塊,可能對於單兵作戰來說是這款機器的弱點。我前面說過尋像器裡看不到音頻表,而且機身上也看不多,需要通過控制面板來進行音頻設置,而且音頻設置不夠簡潔明了。你需要在主界面中進入系統設置。但是拍完這個片子之後,我下過幾次LT固件,改進了音頻設置後,操作得到了明顯提升。好的方面是,機器提供了48V幻象供電,而且音頻接口豐富,可以錄立體音。

ND濾鏡

在我看來,沒有內置ND的機器簡直不能稱之為紀錄片攝影機,LT的ND調整的位置設計我很喜歡,而且對於用過ENG的用戶來說,檔位也很熟悉,很多攝影師都是從ENG過渡到S35攝影機的,所以有ND很重要,LT的4檔ND很實用。

編碼

LT可以拍使用AVC-Intra 4K 422編碼拍攝最高30fps的DCI 4K 和UHD 4K視頻,用AVC-Intra 4K-LT編碼可以拍攝60fps 4K視頻;如果是錄2K,可以用2K 444 、2K 422拍攝最高60格視頻,如果要120-240fps,要選擇AVC-Intra 2K-LT編碼。 高清視頻可以選擇ProRes 4444和 ProRes 422 HQ,切換的時候需要重啟。

LT 的4K 和2K畫面很不錯,實戰中,LT的果凍、摩爾等都不大,不成問題。需要注意的是AVC LT的編碼目前來說非編支持的不是很全,松下需要跟進。我拍的是ProRes 4444,所以剪輯不成問題。

存儲和代理錄製

LT內置兩個卡槽,主卡槽是給 Express P2卡,副卡槽是給SD卡用的。Express P2卡是松下專用的高速存儲卡,雖然有點小貴,但是非常可靠穩定,索尼 256G SxS Pro卡更貴,RED 240G卡也很貴。

代理錄製是AVC-Proxy G6編碼,全高清 6M碼流視頻,看到這代理文件的時候,我被它的高質量給驚到了,甚至某些場合可以直接用代理文件。需要注意的是,你錄製ProRes編碼的時候,不能使用SDHC卡,要用SDXC卡。P2卡的讀卡器不小,用的是兩個USB 接口,一個是供電,一個是數據傳輸。

V-Log和色彩設置

LT提供了很多色彩控制,可以選擇V-Log,V-709,或用自己自定義的場景文件。如果現場沒時間或者沒條件用灰度模式,可以使用V-LOOK模式,這種伽馬曲線可以在電影的灰度模式的同時保留更多的色彩和對比。

雙原生ISO

和V35一樣,LT也有雙原生ISO功能,你可以直接選擇是800還是5000,也可以從800檔上下調,或者5000檔上下調。 800檔位是200-4000 ISO, 5000檔是 1250-12800ISO 在800和5000 ISO的時候,你都可以開啟降噪,200-12800都可以機內降噪雙原生這個概念是松下提出來的,非常有意思。雖然5000 ISO模式下還是會有些噪點,但是顆粒感很好,而且可以輕鬆在後期給降下來。

實拍

沒有比實拍更能檢驗一臺機器的了。在花了幾天時間熟悉LT之後,我自認為可以熟練地操控機器,我去了日本大阪拍攝一位50多歲的蒸米飯食神。從早上4點開始拍攝他們準備蒸飯,一天下來,機器在光照不好的情況下表現的很好,真正的挑戰在於拍攝時候的多光源環境。

整個拍攝是用現成的現場光,而且拍攝的時候我是不能喊停或者讓他重新來一遍,他做什麼我就拍什麼,我要不停的調整機位來構圖。這是他搬去中國前,最後一次在他的店裡蒸米飯,其他日本媒體也在現場拍攝,這讓我的拍攝更加困難。採訪的話是用了一個單管LED 燈。

這次LT拍攝是ProRes 4444 高清解析度,ISO 在400-5000之間,鏡頭是安琴16-40和30-76變焦電影頭,微距拍攝是圖麗的 100mm T2.9Macro。

不管是手持還是在三腳架上,我發現LT用來來都很舒服,機器的平衡感做的很好,肩扛的時候非常舒服。尋像器就更棒了,在用V-Log拍攝的時候我可以通過示波器來判斷,對拍攝真的很有用。

V-Log模式下的動態範圍令我也印象深刻,高光部分尤其舒服,機器拍攝的畫面相當棒,並且我認為松下的色彩科學已經達到第一方陣了。作為一個艾美拉擁有者,雖然它擁有最好的色彩科學,但是松下已經縮小了他們的差距。

總結

這篇文章基本介紹了在實戰中我對LT的看法,松下生產了一款非常棒的攝影機,但是還有需要改進的空間。一方面,對於紀錄片拍攝者來說,LT很優秀,但是另一方面機器的控制面板和音頻部分設計,感覺更像是面對高端電影市場。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方面,我真的很享受那幾天的拍攝。畫質一流,上三腳架和肩扛感覺都很舒服。

我認為LT是目前到手可以拍攝的最好的機器之一,肩扛方面比F55、C300Ⅱ都好的多。雖然對於單兵作戰來說,LT的重啟和音頻設置還不夠完美,但是松下會儘快通過固件解決這些問題。

LT還是剛推出來,要知道很多機器都是不斷升級才更完善的,所以LT未來的升級空間會很大。

相關焦點

  • 神•驚奇帶您去測試•松下varicam lt踏青片
    朋友們~這次我們主要來測試松下varicam lt的升格120p、240p的效果呈現,v-709、v-log的顏色比較以及低照環境下的畫質體現
  • 平時蒸米飯不要直接光蒸米飯了,這種做法簡單省事
    導語:歡迎來到烈火美食生活,平時蒸米飯不要直接光蒸米飯了,這種做法簡單省事。碗中打入兩個雞蛋,一旦打散,把雞蛋均勻地澆在上面,輕輕晃動一下鍋,蓋上按煮飯鍵煮45分鐘,餵的米飯就做好了。平時蒸米飯不要直接光蒸米飯了,是這種做法簡單省事,不用另外單獨炒菜了,一鍋出方便快捷又好吃,特別適合上班族和學生。
  • 你真的會蒸米飯嗎?如何蒸出一鍋色香味俱全的好米飯!
    米飯,作為中國餐桌上最常見的主食之一,它的基本做法簡單易學,幾乎人人都會,但是想要做出一碗軟硬適中、粒粒飽滿、晶瑩剔透、鬆軟可口的好米飯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你真的會蒸米飯嗎?如何蒸出一鍋色香味俱全的好米飯?今天小編就分享幾個訣竅,保證你做好這幾步,蒸出的米飯人人都讚不絕口!
  • 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用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今天,就說一個平凡的「食神」的故事剛剛過去的國慶節是非凡的。除了因為國慶加中秋這史無前例的八天連假,還因為這是2017年最後的法定假期。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地準備放鬆一下。然而事實是殘酷的,在江南,這個十一幾乎伴隨著無盡的連綿陰雨——直到假期的最後兩天老天爺才稍稍給了些面子。九月底的時候,就有好友邀請老陳去吃一頓。我本來是沒什麼興趣的。
  • 賭王何鴻燊吃一碗米飯,花費5000元,食神到底用了什麼食材?
    賭王的這一生可謂是非常的傳奇,就比如說他的一生擁有4位太太,17名子女,而在他去世之前,仍有三位太太在世。這在普通人的生活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其實賭王是非常長壽的,當然這也得益於日常的鍛鍊與保養。
  • 兩個食神對決30年,能有什麼奇蹟發生?只為讓食物更美味那麼一點點︱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與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的情意
    這種挑戰還不講3局2勝一比就是30年哪怕有個傢伙78歲生病另一個還不放過他今天要講的是小野二郎和早乙女哲哉華山論劍的故事早乙女說「我不單單是為了吃小野二郎的壽司還有他反映在壽司中的生活態度和美學對待魚肉的用心對待米飯的用心
  • 食神同款黯然銷魂飯,被我發現了!
    肥美的叉燒和浸滿醬汁的米飯一起送入口中,真的會忍不住想露出電影裡佳燕姐同款浮誇表情!要選半肥半瘦的肚腩肉最佳,先煎後燜制2小時,最後收汁,火候掌握很重要。最愛斬得大塊的叉燒,瘦肉不柴肥肉不膩,還帶著點軟筋,肉汁在嘴裡迸開的感覺難以抗拒。
  • 他做Beyond經紀人7年,家駒最後一天他被拒之門外,日本人不讓?
    六月的最後一天屬於黃家駒,他離開27年了。陳健添在1985年籤下Beyond ,之後幫助這支地下樂隊迅速走紅,樂隊專輯的銷量從《再見理想》時的2000張,變成了《秘密警察》的雙白金100000張。1989年,他做了天后王菲在香港的第一個經紀人 。
  • 電飯煲不要只蒸米飯了,教你用「電飯煲蒸饅頭」,吃一次就上癮!
    蒸饅頭對於北方人來說太易如反掌了,不但蒸的好看還超級好吃。很多朋友喜歡吃饅頭卻不太會做,又要發麵又要揉面,看起來過程複雜,乾脆直接買著吃。自己會蒸饅頭後,你就發現賣的饅頭和自己蒸的口感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那麼有沒有簡單做法呢?這個必須可以有,電飯煲不要只蒸米飯了,教你用「電飯煲蒸饅頭」,吃一次就上癮!
  • 米飯的100種吃法,給我一碗米飯,能做一桌滿漢全席!
    對於喜歡日本美食的吃貨來說一定了解白米飯在美食界之王の地位愛較真愛鑽研的霓虹國人沒少研究米飯的吃法今天來梳理米飯的100種吃法咱先從材料少,步驟少的先入手材料:冷飯、玄米茶、梅子、海苔絲(沒有也可以)  方法  米飯、酸梅一起盛到碗裡衝一壺滾燙的玄米茶,澆上去最後再加一些海苔絲點綴米飯也能酸酸甜甜,
  • 同樣是米飯,日本人做壽司,韓國人捏飯糰,而中國就更厲害了!
    米飯這一玩意,我們天天都能吃到,作為主食的它,怎麼可能一天都不吃呢,就算有其他的主食可以替代,但米飯終究是我們最不會少吃的食物,一日三餐中,至少有一餐是得吃米飯的吧
  • 家常版蒸米飯新做法,學會這樣做,蒸的米飯粒粒晶瑩剔透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個蒸米飯的小技巧,蒸的米飯粒粒晶瑩剔透,比大飯店的還要好吃,還不會粘鍋,一起來看看。先把大米倒進清水中。好。烤洗大米的時候記住最多洗兩遍,如果洗的次數過多,大米的營養成分會流失,蒸出的米飯香味和口感也會差很多,洗的時候不要雙手搓,只需要攪拌幾下衝走大米裡的雜質就可以了,現在大米都是機器加工比較乾淨。
  • 為什麼日本人三餐都要吃米飯?
    像我一樣嗜好吃米飯的人,除了我們的同胞寶寶,還有隔壁的日本寶寶。日本人常用的「炊幹」,是將米加熱至吸乾水分後繼續煮,等到熄火之後還要再燜一會兒,這樣大米才能夠充分吸收水分,到嘴的米飯也是軟軟香香的;「去湯」,顧名思義就是需要將大米用水煮沸後,再瀝去水上鍋蒸,直至蒸熟,做出的米飯顆粒分明,尤其適合乾癟的秈米;「油炒再煮」指的是將米先炒制後用湯燉熟的方法
  • 沈騰版食神爆笑制敵,華帝「蒸水洗」成就一代宗師
    跨界營銷,「玩」得爐火純青面對兩個滿身油汙的高手的挑釁,沈騰飾演的食神用他一貫的開心麻花式的無釐頭風格語言巧妙回應,三言兩語之間就抖出了不少的笑料。從九煙神功到印度神油,這兩位高手誇張搞笑的形象和表演,生動地詮釋了傳統煙機的巨大弊病,為後面劇情的陡然反轉埋下了伏筆。
  • 在家用電飯鍋蒸米飯,為什麼老是粘鍋?教你一招,米飯香甜不粘鍋
    在家用電飯鍋蒸米飯,為什麼老是粘鍋?教你一招,米飯香甜不粘鍋!米飯成為了我們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的一種主食,我們都知道,在蒸米飯的時候,我們用到的都是電飯鍋來蒸米飯,尤其是剛買的電飯鍋,蒸米飯的時候一點都不粘鍋,但是等到我們使用一段時間以後,在家用電飯鍋蒸米飯,老是會出現粘鍋的現象,那麼接下來就跟大家教一招,這樣做出來的米飯香甜不粘鍋。
  • 松下4K Varicam LT 現場評測
    松下4K系列自2014年推出以來,目前共誕生了兩款機型,第一款是Varicam 35,另一款就是今年2月面世的Varicam LT。後者集成了前作的純正血統。軟體方面力度升級硬體方面外型更加小巧,操作便捷。她期盼未來繼續強化Varicam 系列,並在一般用戶中普及使用,使得4K真正走進行業應用。
  • 電飯鍋蒸米飯,為啥老是粘鍋?掌握這個小妙招,米飯更香甜不粘鍋
    米飯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一個主食,大家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做一些米飯來吃,但是有一些人在蒸米飯的時候,我會發現為什麼用電飯鍋蒸出來的米飯總是粘鍋呢,其實我們在用電飯鍋蒸米飯的時候也是有技巧的,掌柜之後就不會粘鍋,而且米飯也會更香甜。電飯鍋蒸米飯,為啥老是粘鍋?
  • 路邊攤裡也有大廚,《街邊有食神》展現街頭美食文化
    Netfilx在今年四月推出了一部美食紀錄片《街邊有食神》,講述了亞洲九個城市豐富的街頭美食文化,從日本大阪的居酒屋到印度德裡的餐車,不同地域的人們孕育出了各有特色的美食。更重要的是,這部紀錄片透過美食,把鏡頭對準了一個個隱於世的街頭食神,猶如攤開一部武俠小說,裡面全是各具特色,又實力莫測的高人。
  • 蒸米飯時,別只會加水蒸,多加這幾步,蒸出的米飯又香又軟
    ,一般清水比米飯高出食指的第一個關節就可以,但如果是糙米,就建議大家多放一點水,因為糙米比較容易吸收。,還利於存放吃不完的米飯。 蒸大米之前我們可以提前將大米用清水浸泡一個小時左右,這樣不僅容易蒸熟大米,並且蒸出來的米飯粒粒分明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