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惹粽子人人愛

2021-01-15 永好視界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但在亞洲,除中國外,過端午節氣氛最濃的恐怕要算新加坡,這與新加坡華人多有很大關係。



每年6月,東海岸公園都會舉辦國際龍舟邀請賽,來自世界各地的龍舟隊又要一拼高低。此外,喝雄黃酒、掛香包是老一代新加坡華人的風俗。


不過這幾年的端午節上,香包的蹤影不見,雄黃酒的銷量也和平時差不多。看來這些古老習俗正在從人們的生活中淡出。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南洋一帶有一種「娘惹粽」很受歡迎。所謂「娘惹」,實際上是指華人和馬來西亞人通婚的後代。男的被稱為「巴巴」,女的稱為「娘惹」。



「娘惹」秉承了中國人「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個個都是烹飪能手,她們平常做的菜就被叫做「娘惹菜」。「娘惹菜」融合了甜酸、辛香、微辣多種風味,是南洋最特別、最精緻的佳餚之一。



「娘惹粽子」是將蝦米和辣椒放在一起搗爛,然後和炒好的肉餡一併用糯米包裹而成。由於裡面還加了香料,因此口味較為濃重,吃起來又香又辣,頗具熱帶風味。



隨著新加坡逐漸現代化,有些習俗雖然慢慢簡化,但是吃粽子、塞隆舟等活動依舊保持。每當端午節到來時,總要買一些各種口味的粽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粽子,其樂無求。



關注鄭永好平臺請點擊標題下方鄭永好或者直接掃描二維碼

相關焦點

  • 你今天吃粽子了嗎?是柬埔寨的布袋粽,還是新加坡的娘惹粽......
    在馬來西亞,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舉行包粽子大賽,參加大賽的有老有少,大賽還會頒獎。人們所做的粽子與廣東一帶的粽子有點相似,除了較常見的鮮肉粽子和火腿粽子等品種外,還有豆沙和椰蓉等幾種粽子,香甜可口,美味醇香。除了吃粽子,也一定會有賽龍舟。在馬來西亞有很多的會館,他們都會派出自己的代表去組隊,參加賽龍舟。
  • 文化丨廣西粽子vs東南亞粽子,你pick哪個?
    在中國,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盛行不衰。粽香香飄千裡,在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同根共源的東南亞國家,粽子種類和形狀雖然大體相似,但卻隨著人類的遷徙歷史、文化沿襲等因素形成了各自的味道特色。廣西作為與東南亞山水相連的粽子大省區之一,時逢端午,小編就給大家奉上一場廣西粽子VS東南亞粽子風物大賞。
  • 看過《小娘惹》以後,我對娘惹糕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要說2020年的夏天,最能引起小編食慾的一部劇,莫過於《小娘惹》了。《小娘惹》通過一個大家庭幾代人的恩怨情仇,融合娘惹文化精髓,講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撓的奮鬥史的故事。娘惹,是指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通婚的女性後代。早期馬來西亞人與華人通婚的後代,男性稱為峇峇(Baba),女性稱為娘惹(Nonya)。
  • 《小娘惹》:地道的娘惹糕,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讓我悄悄告訴你
    電視劇《小娘惹》播紅了娘惹糕,但你知道地道的娘惹糕,是怎麼做的嗎?傳統的娘惹糕有9層,也叫九層糕,製作的時候會用到:粘米粉,糖,香葉和水這些材料,把它們按適當的比例開好麵糊。廚師要細心地把麵糊逐層逐層倒入糕盤裡蒸。由下往上數,第一層是白色,第二層是彩色,第三層是白色,白色和彩色相間,到了最後的頂層,要用橙色的麵糊封頂 ,真的是一個很考廚師耐心的糕點。
  • 王冠逸開啟吃播模式 新加坡口味粽子大盤點
    今年端午節,王冠逸化身美食鑑賞官,在某社交平臺連續更新五條視頻,為大家分享了6種不同口味的新加坡風味粽子,其中包括蘭葉娘惹粽、娘惹辣蝦米粽、潮州鹹蛋黃肉粽、潮州雙拼肉粽、鹼水粽、白眉豆香菇6款「網紅」粽子。
  • 端午節去新加坡品嘗「娘惹粽」
    2、粽子是端午節的特色食品,新加坡的粽子據說是花樣繁多,我們遠隔千裡不能一飽口福,那能不能讓我們一享耳福?新加坡特色粽——「娘惹粽」 華人與馬來西亞人通婚產生的後代,女孩就是所謂的「娘惹」,男孩則被稱作「巴巴」。
  • 南洋風味:藍花娘惹粽
    今天(6月25日)就是端午節了,你們打算怎麼慶祝,吃什麼粽子呢?娘惹粽又稱藍粽。
  • 節前放送 -【保準亮眼的端午漂漂娘惹粽】
    端午節馬上要到了,網路上馬路上的粽子,都海了去了,雖然南北小夥伴每年要為粽子的甜鹹撕胯,然而親有木有覺著這種套路已經很悶?
  • 娘惹粽、槲葉糕、車輪餅……別國的端午怎麼吃?
    它們的慶祝方式未必是我們所熟悉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之類,然而在驅災闢邪、祈福納彩以及對於吃食的講究上,卻有太多相似於中國之處。一起來看看別國的端午餐桌都有哪些美食登場吧。蒸好的娘惹粽,擁有青花瓷般的靚麗外表。
  • 《小娘惹》舌尖上的電視劇?劇情不夠美食來湊,高清畫質口水直流
    近日,由肖燕,寇家瑞,戴向宇主演的《新小娘惹》一開播就廣受好評,該劇作為20年第二季度電視劇,拿下開門紅,6月5日在東方影視頻道首播,28日在中央八臺首播,並在愛奇藝、優酷視頻同步播出,不說別的,單單這部劇可以在央視播出,就已經表現了它的影響力
  • 第138頁 | 娘惹味道
    母親看了電視劇《小娘惹》後,饒有興致和我聊起娘惹飯菜。「娘惹」是馬來詞「Nyonya」的音譯,僅是那濃鬱南洋風韻的讀音,就讓她對馬來半島的美食遐想連篇。提到娘惹,還得從南洋的「土生華人」說起。娘惹傳統婚禮(網絡圖)從明朝開始,來自中國廣東和福建的華人勞工和水手們,陸續落戶南洋,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都是華人遷徙的目標。
  • 人人稱讚的娘惹菜,到底有什麼魅力?
    最早種下「娘惹菜」的草,是在一檔美食談話節目裡,臺灣美食作家莊祖宜表示她十分酷愛娘惹菜。即便當時的我對娘惹菜一無所知,可單是聽到「Nyonya」這個帶有濃鬱南洋風情的詞彙,就夠人產生一絲對馬來西亞的遐想了。Nyonya即娘惹,單從字面上來看,連想像力都找不到施展的入口。想要了解這門菜系,還要先從下南洋的華人說起。
  • 看新版《小娘惹》,領略娘惹文化的獨特魅力
    滿眼的異域風情,風格獨特的娘惹服飾,垂眼欲滴的娘惹美食,既陌生又新鮮,強烈的地域色彩,呈現了娘惹文化的無限魅力。 何謂 「娘惹」? 「娘惹」,就是古代中國移民和東南亞土著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
  • 《小娘惹》熱播,紅龜粿、卡峇雅了解一下
    近日,新版《小娘惹》電視劇熱播,引起人們對娘惹文化的好奇與關注。電視劇中,華麗的娘惹服飾與精緻的娘惹美食,更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想深入了解並體驗娘惹文化,新加坡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娘惹街區、娘惹住宅、娘惹美食。
  • 《小娘惹》飯菜比劇情還吸引人,網友:以為是美食節目
    好長時間沒有追劇了,最近被《小娘惹》迷住了。該劇通過一個大家庭幾代人的恩怨情仇,融合娘惹文化精髓,講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撓的奮鬥史的故事。娘惹文化受到馬來人、印度人、歐洲人的影響,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土生華人文化。
  • 電影聯盟:《小娘惹》翻拍播出引熱評,娘惹文化得到了極致呈現
    新版《小娘惹》正在熱播,由導演郭靖宇主導,肖燕、嶽麗娜等幾位演員領銜主演。相信很多人之前都沒有聽說過這部劇,但是很多人都看過新加坡版的《小娘惹》。而這次新版也是為了致敬經典,所以翻拍了這部時代經典之作,沒開播前就讓人不甚期待。
  • 這裡有全球15種最奇葩的粽子,而日本的居然長這樣......
    不過,據微妹兒了解,吃粽子這一稀疏還真不是咱大中國一家的習慣,全世界各地的人們對粽子都情有獨鍾,只是他們的粽子和咱們的粽子的確有些不一樣!要說最特別的,還是新加坡的娘惹粽,它的餡料很豐富,香料很特別,餡料很豐富,配上新加坡獨有的醬油和冬瓜條進行炒制,再將其包入軟香的糯米中,這味道,回味無窮!
  • 翻拍《小娘惹》再度走紅,娘惹文化引人矚目
    ,包括娘惹菜、娘惹糕點、娘惹珠繡、娘惹服飾,娘惹婚嫁等等。 娘惹雜菜:娘惹雜菜雖然普通,但也很考量做菜者的功力。《小娘惹》裡的玉珠因為食材被珍珠破壞,在月娘的幫助下完成了一道娘惹雜菜,結果頗受好評。
  • 《小娘惹》帶熱「娘惹文化」 什麼是峇峇娘惹?
    如今,該劇的熱播,讓歷史悠久的「娘惹文化」重新受到關注。什麼是峇峇娘惹?「Baba and Nyonya」,中文翻譯為「峇峇娘惹」,有人也把他們稱為「Peranakan Cina」,意思是「土生華人」或「僑生華人」。有關峇峇與娘惹的由來,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
  • 新版《小娘惹》再度走紅,娘惹文化引人矚目
    》故事情節一波三折,緊緊地牽扯著每一個觀眾的心弦;但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卻是斑斕多彩的娘惹文化,包括娘惹菜、娘惹糕點、娘惹珠繡、娘惹服飾,娘惹婚嫁等等。娘惹雜菜:娘惹雜菜雖然普通,但也很考量做菜者的功力。《小娘惹》裡的玉珠因為食材被珍珠破壞,在月娘的幫助下完成了一道娘惹雜菜,結果頗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