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6歐盟國家加入INSTEX結算機制,美國對伊制裁封鎖即將崩潰?

2021-01-18 古姿觀察

為了能夠規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方面歐盟企業與伊朗進行貿易。在今年1月德、法、英建立了「貿易交換支持工具」(Instrument in Support of Trade Exchanges簡稱INSTEX)。這個結算機制在今年6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INSTEX主要面向歐盟國家,目前有17個國家籤署了協議,德法英為創始股東,在11月30日比利時,丹麥,芬蘭,荷蘭,挪威和瑞典等六國正式加入INSTEX。這是該機制首次擴大,德法英隨即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增加六個新成員「進一步加強了INSTEX,並顯示了歐洲為促進歐洲與伊朗之間的合法貿易所作的努力。」

(宣布INSTEX投入運營)

INSTEX究竟是怎麼運作的?

INSTEX究其本質就是一種易貨貿易結算機制,由於美國本身對伊朗進行制裁金融制裁,伊朗金融體系無法與SWIFT(環球金融同行業協會)對接,沒辦法進行外匯結算,所以才採取這種方式進行。雙方通過這個結算機制進行貿易時,所使用的資金都只在各自己方銀行內進行流動,並不會越過伊朗境內或者境外。比如歐盟一企業向想從伊朗企業購買某種商品,需要將錢打入INSTEX的帳戶,INSTEX再折算成某一標物出口至伊朗的商品。伊朗企業收到的貨款其實是另外一家伊朗本土企業進口歐盟商品所支付的資金。

(INSTEX框架)

INSTEX運行意味著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的破產?

事實上INSTEX從其啟用至今,還沒有完成任何一筆結算,這個機製成立本身其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其旨在向外界展示歐盟對于堅持「伊核協議」的決心。事實上由於美國本身所制裁的對象是伊朗的相關實體,其中不僅僅是金融機構,還包括其他的實體企業。歐洲企業即便通過INSTEX與不存在現金交易的情況下,也存在被再猜的風險,因為伊朗的很多實體都有革命衛隊的背景(佔到90%),而革命衛隊本身已經被美國列為恐怖主義清單之內。INSTEX目前本身也僅支持糧食、藥品還有其他人道主義物資交易,並不支持其他產品。人道主義物資本身並不在美國的制裁之列。

(對伊制裁)

美國對於INSTEX的態度

美國制裁伊朗其實就是增加外界與伊朗交易成本。歐盟建立INSTEX機制其實就是為了降低歐盟企業交易成本。美國其實也就是讓歐洲企業在伊朗和美國之間做出抉擇,很顯然歐洲企業會選擇美國,這是企業理性反映。美國對於INSTEX持否定態度。原因在於它本身是開源存在的,其旨在建立一種繞過美元的平行機制樹立了危險的先例。其正在試圖挑戰以美國為中心,以美元為基礎的國際金融體系。很顯然其如果真正運行發揮作用,必將會招致美國的抨擊和制裁。美國在其投入使用之初就已經發出了警告。

(貨幣是關鍵)

伊朗對INSTEX態度

伊朗雖然也建立與INSTEX對接的辦公室專門負責這項工作。然而其對INSTEX以及歐盟並不信任,因為事實也表明INSTEX根本就不會發揮什麼作用。要不然伊朗也不至於上調國內的燃油費,還引發了持續性的騷亂。伊朗經濟預計在今年將萎縮6%。所以為了反制美國制裁以及歐盟無法兌現承諾維護與伊朗的經貿關係,伊朗開始逐步突破INSTEX限制,撤銷對相關「伊核協議」條款的承諾,目前已經突破四次,最近一次就是11月4日,當時伊朗工程師開始將六氟化鈾氣體送入德黑蘭以南的Fordow地下工廠的封存濃縮離心機中。

(伊朗騷亂)

綜上所述,其實INSTEX存在並沒有改變伊朗的處境,在美國的施壓下,其也從未真正發揮效果。伊核問題,仍然需要美國與伊朗直接對話,才能真正解決,歐盟夾在其中非常尷尬。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讚!

相關焦點

  • 美封鎖宣告失敗!歐盟27國一致決定,馬杜羅贏得最後勝利
    委內瑞拉是個小國,卻因為境內豐富的石油資源被美國盯上了,為了控制委內瑞拉,美國不僅將自己「代理人」瓜伊多推上選舉臺,還不惜用經濟封鎖給委內瑞拉施加壓力。然而,最近跟美國站在同一立場的歐盟卻突然翻臉,歐盟27國聯合宣布稱不承認瓜伊多的「合法總統」身份。
  • 封鎖朝鮮、搞殘伊朗經濟!美國金融制裁那一套,對中國不管用
    近日,美國格信律師事務所統計的數據顯示,自2017年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已實施的制裁措施超過3900項,相當於每天要揮舞3次「制裁大棒」,用「制裁成癮」來形容也不為過。而伊朗、朝鮮、俄羅斯等被美國制裁的對象可謂深受其害。有分析指出,美國政府離換屆的時間已經不遠了,本屆政府接下來可能會上演「最後的瘋狂」!
  • 南斯拉夫被美國和歐洲一分為七,為什麼塞爾維亞還想加入歐盟
    這樣看來,美國和歐洲列強,對於塞爾維亞來說,應該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才對。可是為什麼,傷疤還沒好的塞爾維亞,卻在2009年提交申請,強烈要求加入歐盟呢? 南斯拉夫解體後,獨立出去的原加盟共和國紛紛倒向歐洲陣營,成為歐盟和北約的馬前卒,這時,被徹底肢解為內陸國家的塞爾維亞,深陷歐盟成員國包圍之下,不僅在政治外交上受到重重封鎖,對外貿易也阻力重重。 面對被分裂肢解的既成事實,塞爾維亞人知道,仇恨並不能解決經濟發展問題。為了民族未來,一切還得向前看。
  • 德國擬協同歐盟以制裁反擊美國
    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導 德國官員證實,默克爾政府正在考慮對美施壓方案,希望在歐盟層面展開協調一致的行動應對美國新的制裁威脅。外媒稱,華盛頓與布魯塞爾之間的衝突隨時可能引爆。據俄新社莫斯科6月28日報導,美國媒體捕捉到比在火星上找到生命或是在木星上看見花開更令華盛頓震驚的東西。彭博新聞社於德國政治精英的身上嗅到了維護民族尊嚴的氣息,這解釋了柏林為何會醞釀包含對美制裁條款的文件。倘若華盛頓執意制裁北溪天然氣管道二線項目的參與者,德方便會通過制裁方案。
  • 歐盟和美國:幾乎同時制裁土耳其,但埃爾多安不會屈服
    對於土耳其來說,美國和歐盟(儘管土耳其也是歐盟成員國)決定幾乎在同一時間對其進行制裁,對於土耳其來說,這個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畢竟全球霸主美國不好惹,歐盟單個成員國土耳其都不會鳥26個成員國抱團取暖一致對付土耳其則就成了不可小覷的重量級選手,但安卡拉手中也有反制手段,不會屈服與於美國和歐盟的制裁。
  • 美國對伊朗趕盡殺絕 伊核協議命懸一線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則表示,美國在退出協議的同時試圖決定其未來的做法"荒謬、不負責任"。伊朗總統魯哈尼呼籲俄羅斯和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採取措施阻止美國的單邊行動。歐洲國家也看不下去了。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爾表示,"他們(美國)退出了,這很清楚,他們退出了"。
  • 歐盟這回緊跟美國,高調舉起制裁大棒,然而這還只是剛開始
    近日土耳其外交部長向記者坦明,土耳其在東地中海區的所有權利都不可能因為歐盟所謂的制裁而得到削減和否認。事情起因是,歐盟在美國向土耳其施壓之後,緊隨其後,也向外界釋放出了制裁的信號,且態度異常強硬。
  • 不跟隨美國了?歐盟外長稱除了美國,沒有成員國提出對中國制裁
    撰文:小王在近幾年,有些西方國家總是有意無意對別國進行遏制打壓,甚至明目張胆幹涉其他國家的內政,對此,中國始終堅持反對的立場,從而禁止其他國家幹涉內政,漸漸地,中方的策略好像有了一定的效果。近期,歐盟外交策略發言人博雷爾對媒體表示,歐盟成員國除了美國幹涉香港事務,對一些中國高官採取制裁措施之外,其他的歐盟成員國都沒有對中方進行制裁。中澳經貿停滯使其他歐盟成員國不敢輕舉妄動據了解,歐盟負責人所提及這個「制裁措施」是指對全球所有發生侵犯和踐踏人權的個人、實體或國家行為進行制裁。
  • 俄羅斯對歐盟借納瓦利內事件制裁實施反制措施
    資料圖:俄羅斯外交部此前,這三個國家的實驗室對納瓦利內中毒事件進行了「獨立調查」,並得出結論稱使用的是「諾維喬克」神經毒劑。俄外交部強調,這些提議對俄羅斯採取措施的國家,不僅沒有向俄羅斯提供「證據」,甚至也沒有向自己的歐盟夥伴提供其「證據」。
  • 伊朗,封鎖的四十年,為什麼能屹立不倒
    2018年,美國加大對伊朗的制裁,警告所有參與進出口伊朗的企業都將受到美國的打擊。歐盟表示將力挺伊朗,並告誡歐盟企業不要屈從於美國的威脅,而應該繼續與伊朗的投資和貿易往來,甚至歐盟可以對這些企業進行補貼。但多數歐盟企業不敢去挑戰美國霸權,依然堅持撤離對伊朗的投資,並停止進口伊朗石油。伊朗的石油出口開始直線下滑。
  • 美國總統川普籤署制裁俄羅斯等三國議案
    2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對俄伊朝制裁法案。對俄制裁內容包括歐巴馬時期6項制裁俄羅斯的行政令,涉及能源、軍工、銀行等行業。根據議案,美國將以俄羅斯涉嫌幹涉美國2016年總統選舉和烏克蘭危機等為由,追加對俄相關個人和實體的經濟制裁,並以發展彈道飛彈項目等為由,對伊朗和朝鮮實施新制裁。
  • 美國向歐洲盟友通報新舉措 英國憂美伊「擦槍走火」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13日警告,伊朗如果襲擊美方目標,將是「非常嚴重的錯誤」。國務卿邁克·蓬佩奧當天與歐洲盟友商討「不斷升級」的伊朗威脅。  英國外交大臣傑裡米·亨特擔心,美國與伊朗在海灣地區有「擦槍走火」的可能。
  • 美國內政部長聲稱:有必要軍事封鎖俄羅斯
    ,如果有必要,將通過美國海軍封鎖俄羅斯,以阻止其對中東地區的能源供應,進而將俄羅斯從能源市場驅逐出去。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津克稱:「美國海軍有能力確保海上通道的開放,有必要的話,我們將封鎖俄羅斯,使它的能源供應不能進入市場。」津克出席此次會議主要是解釋在水壓裂變技術和頁巖能源熱潮方面,為什麼美國比俄羅斯和伊朗更具優勢。
  • 納瓦爾尼中毒案俄羅斯反擊歐盟,擴大制裁歐盟官員名單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懷疑遭落毒的事件,引發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外交風波。繼歐盟制裁俄方人員後,俄國12月22日表示,歐盟做法斷然不可接受,決定擴大針對歐盟官員的「黑名單」,禁止名單上的人入境俄羅斯。
  • 川普還沒認輸,英法德已經準備拉拜登加入《伊核協議》
    按照協議規定,美國宣布正式解除對伊朗的全方位制裁。而伊朗也必須遵守伊核協定的相關內容。德國外長還特別聲稱,如果川普在自己"最後任期"內對伊朗核設施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歐洲將對此作出回應。
  • 俄總統新聞秘書:因納瓦利內事件俄羅斯制裁歐盟
    俄總統新聞秘書周二稱,納瓦利內患了「被害妄想症」,並宣布因為納瓦利內事件制裁歐盟。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外交部22日發表聲明稱,歐盟因為納瓦利內「中毒」事件制裁俄公民的做法「斷然不可接受」,因此俄方決定基於對等原則擴大禁止入境俄羅斯的歐盟成員國公民「黑名單」,把在歐盟推動對俄制裁的人加入該名單。
  • 技術封鎖中國?當初歐美國家間相互封鎖的結果是……
    【文/科工力量 柳葉刀】在華為公司被美國政府納入實體清單後,路透社市場分析師John Kemp發表了一篇文章,很有前瞻性地指出,禁運在強制對方改變行為方面很少奏效,因為此舉強烈刺激對手通過轉換貿易、建設本地產能或改變所用技術來繞開封鎖。歐美國家間也曾相互封鎖,但從歷史經驗出發,美國想利用科技封鎖的手段打壓中國高端製造崛起的企圖,恐怕難以實現。
  • 無視美國禁令,歐盟17國推出1450億半導體計劃,華為不再孤軍奮戰
    歐洲各國加大投資力度 據環球網報導,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將歐洲企業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導致歐盟企業損失慘重。歐盟為了打破美國的封鎖,直接無視美國禁令,歐盟17國推出1450億半導體計劃。歐盟將在未來的兩三年中國,投資一千多億歐元在半導體行業,讓歐洲掌握關鍵技術,能夠給海外顧客提供產品,其中的海外顧客就包括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這下華為不再孤軍奮戰。 美國在頒布了限制規定之後,仍舊允許三星以及臺積電還有一些本土企業繼續向華為出售晶片,這樣雙標的做法勢必引起歐盟的不滿。
  • 伊朗議長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行動以使美國對伊制裁失效
    新華社德黑蘭3月10日電(記者陳霖)伊朗議會議長拉裡賈尼10日在致各國議會聯盟和各國議長的一封信中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行動,以使美國對伊所有制裁立即失效,包括美對伊醫療方面制裁。他在信中對美國「非人道主義的制裁」表示遺憾,並稱對醫療、製藥和醫療設備的制裁阻礙了伊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拉裡賈尼說,世界正見證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帶來的空前威脅,受疫情影響的國家不斷增加,病毒越過國界威脅著全球各個地區。在這全球危急時刻,強調國家、地區和國際間努力與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 美軍核潛艇突然「封鎖海峽」,王毅火速發聲
    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行動產生的影響也相當巨大,值得一提的是,伊朗作為中東強國之一,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始終較為緊張,伊朗境內此前更是多次出現意外事故,其背後都有著美國的影子,而就在最近,美國一次新的行動引發了十分廣泛的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