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家長忍不住罵了又後悔怎麼辦?可以用這三個辦法補救

2020-12-24 兩口育兒

不同的家庭每天都上演著吼孩子、罵孩子、甚至打孩子,往往家長打罵完就開始後悔,然後跟孩子道歉,而孩子也保證不再犯錯誤。可結果常常是孩子又繼續犯事兒、家長繼續吼的一個死循環。

小莉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可是還不會自己穿衣服。於是為了鍛鍊她,小莉就選在某天臨出門的時候讓她嘗試自己穿衣服和鞋子,結果孩子跟沒長耳朵一樣完全沒反應,小莉又叫了她幾回還是沒反應。

霎那間小莉的火氣就起來了,忍不住吼了她:「媽媽叫你半天了,你怎麼都沒有反應,你是沒有長耳朵嗎?」

孩子被嚇得嗷嗷哭,而小莉也有些後悔剛才自己的語氣太重。

其實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常常是家長傳達出去的信息,孩子可能接收「失靈」了。原因在於孩子已經習慣了每天媽媽給穿衣服,如果突然變成要自己穿衣服就會感到難以接受。

首先,穿衣服這件事情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每天堅持的練習。

而練習的時間一定不要選擇在急忙的早上或者出門前,這很容易讓家長著急,同時,孩子也會因為家長的壓力而手足無措。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經驗去衡量孩子的行為,因為過高的期待只會讓自己的情緒崩潰,最後忍不住衝孩子發火。

可「罵」完孩子了家長後悔了想補救該怎麼辦呢?

可以試試這三個方法:

1、要用真誠的心去道歉

有些家長所謂的「道歉」並不真誠,他們只是想要彌補孩子而非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常常是一邊道歉一邊埋怨,比如:「我錯了我不該吼你,但是如果你做事不磨嘰,誰能找到你的茬」。

像這種就是不真誠的道歉,而正確的「道歉」方式應該是對孩子認真且真誠地說:「我錯了,我不該吼你,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好好克制自己的情緒。」

2、召開家庭「批鬥」大會

家庭會議是家長正式且有儀式感的「道歉」方式,還能增加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互動,能夠徹底替代那種「打一巴掌,給一顆棗」敷衍的道歉方式。

家庭會議需要家裡的每一個成員參與,並且每個人都要有發言的機會。另外時間上不能拖沓,儘量圍繞「中心思想」以15分鐘為限,該批評的批評、該表揚表揚。

當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重視後,無論以後遇到什麼困難,都會願意跟父母說。

3、補救和補償

有些家長「罵」完孩子立刻就後悔,然後從物質上對孩子進行補償,比如:給孩子買玩具或者帶他吃一頓大餐。但是最有效並且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家長從行動上進行的補救,例如:減少對孩子的大吼大叫。

很多家長吼叫的本意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聽話,但是吼叫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卻遠遠大於他犯的錯誤。

所以當家長忍不住要衝孩子發火的時候,記得讓自己冷靜個3到5秒或者暫時地離開,這樣能夠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在每次發火後都後悔。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後總是忍不住發火怎麼辦?6個技巧讓孩子更聽話
    一旦孩子犯錯,父母總是去懲罰孩子,這樣做不但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相反孩子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父母的懲罰行為上,甚至想方法去報復父母。所以,一旦孩子犯錯,父母的吼叫、責罵、嘲諷、譏笑甚至是懲罰,都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既然這些都沒有用,孩子犯錯後怎麼辦?難道要置之不理?
  • 孩子犯錯了怎麼辦?家長要用對辦法,「三明治效應」幫你輕鬆解決
    ""你就是找藉口,別人學的會,你怎麼就不會呢,說來說去還是你不努力"這是一位家長跟他自己孩子的對話,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家長的失望,也能夠體會到孩子的失望。所以,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就是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也要給予孩子愛與關心,肯定他們的努力,讚賞他們的付出。其實也很好理解,孩子們的世界是天真的,他們快樂地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成長,但是他們也有犯錯的時候,家長在他們犯錯的時候,批評他們的同時,也要用愛感化孩子,讓他們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錯誤。
  • 孩子犯錯時總忍不住發脾氣,事後又心疼又後悔,該怎麼辦?
    關注:【小妹變形記】讓我們更懂孩子!近日『史小談』粉絲朋友與我私信較多,從中做了一些調研,發現很大一部分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惑,今天寫一篇關於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老婆曾經就是這樣,事後不止一次的告訴我說:「以後你再看到我打罵孩子,你直接過來打我」,這都是事後心疼加後悔的一種表現。有個現象很有趣,孩子越小,父母的教育就越「囂張」,原因很簡單,孩子越小,犯的錯就會越單純,甚至在大人的世界裡根本無法理解。
  • 孩子做錯事,家長先別急著責備,巧用8個問題讓寶寶不再重複犯錯
    ——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孩子總是會在不經意之間犯下錯誤,其實那是因為他們正在試錯,需要每一個都嘗試了才能知道那些是正確的,那些是錯誤的,父母不要看到孩子犯錯之後就只想著責備孩子,他們不做怎麼知道這件事是錯誤的呢?所以家長要學會包容孩子犯錯,父母沒有擺正看待錯誤的態度,孩子怎麼學會改正錯誤?想讓孩子改正錯誤,方法是有許多種的,家長不用只糾結於用簡單粗暴的方法。
  • 孩子犯錯怎麼辦?家長了解「三明治效應」,讓娃不再輕易犯錯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可以說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小孩,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做父母的大多都是明白這件事情的,可是他們在面對孩子犯錯的這件事情上,卻往往不懂怎麼教育。他的父母就說了孩子幾句,孩子沒有理會父母,再後來這個玩具就被他偷回來了。就是這一次,孩子品嘗到了偷東西的快感,他從小的東西開始,越來越大,價格也越高。很快就被人發現了,等到別人過來投訴說著要處罰孩子的時候。這對父母這時才感到害怕,他們也不明白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好了。那犯錯不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 你吼的不只是孩子,而是孩子的未來,該何如補救呢?
    有寶媽做了這麼一件事情,當他小孩犯錯誤的時候,一時氣惱,直接就對孩子破口大罵,時候也後悔了,現在孩子處於一種很奇怪的狀態,不管是誰,都不說話,也沒有表情,不哭不鬧,這讓人感到後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很多家長對孩子破口大罵完全不是自己的本意,都是「被逼無奈」才說出來的傷人的話,只是因為孩子調皮任性不聽話。
  • 孩子犯錯時,聰明的家長會做好這4點,跟應採兒學育兒吧!
    導讀: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這是個很令人頭疼的問題,有的人以言語教育為主,有的人乾脆就是打一頓。孩子在犯錯誤以後,家長的反應和糾正體現出背後家庭教育的素養,而錯誤的教育方式也正是體現家長在對待孩子犯錯的錯誤認識。教育家烏申斯基有一句名言:愛才是教育的力量,這不是任何一本教科書,不是獎勵或者懲罰能夠做到的。
  • 孩子進入「可怕的三歲」,打也不行罵也不行?家長試試這3個辦法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三歲的孩子狗都嫌」,說的就是孩子在三歲的時候會進入一個新的叛逆期,會讓家長各種抓狂。
  • 【家教】孩子犯錯後,家長請參考這簡單的8句話!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綏化女性」一味指責孩子,不去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容易造成孩子牴觸情緒,遇到問題,家長先不要去關注結果,多分析下孩子產生問題的原因。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這樣那樣的問題,身為家長總是害怕孩子變成熊孩子,所以總是急著插手去指責孩子的錯誤,反而錯過了讓孩子自我認知的最佳時機。在遇到問題以後,家長可以嘗試先問問孩子這八個問題。01「發生什麼事情了?」
  • 總是忍不住嘮叨孩子怎麼辦?學會這幾點,家長輕鬆告別嘮叨
    一、家長經常嘮叨孩子的緣由很多家長說,父母都是「愛之切,恨之深」,如果不是愛的深沉,哪會如此嘮叨孩子。但是嘮叨的太多,不僅沒有教育意義,反而招致孩子的厭惡。既然嘮叨如此招孩子厭惡,家長們為什麼還是忍不住嘮叨呢?
  • 孩子太淘氣 家長忍不住想打孩子怎麼辦?
    說起來打孩子,估計有孩子的都打過孩子,也都後悔過。小孩子調皮是天性,尤其做錯事情以後,還不吸取教訓,還犯同樣的錯誤,那家長就會火冒三丈,忍不住揍他了。以前我們小的時候,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老師就可以揍他,然後回家家長又會揍一遍,但那是時候的老師和家長關係好,老師揍了孩子家長一點也不會護著孩子,更沒有什麼所謂的打孩子,被家長告狀的情況發生。我發現有很多孩子,長大以後,記不得家長為他付出的事情,但挨過幾次打,卻記得一清二楚的,你說氣人不。
  • 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怎麼辦?原來可以這樣解決!
    當孩子犯錯,究竟如何做才更合適?原則有三個第一,要讓孩子自己承擔那個錯誤導致的自然而然的責任。比如弄髒了地面就要打掃;弄壞了東西,就要試著修復或賠償;打了別人或者弄疼了別人需要說對不起;在學校違反了規矩聽憑學校規章制度的懲罰等。
  • 不打不罵,父母教育孩子的 6 個正確方式(家長必看)
    在現代教育中,許多家長還信奉這個教育方法。打罵會對造成很大的傷害,為什麼父母卻還使用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呢?因為有效!孩子被打罵後,當時的表現似乎變好了,家長看見打罵有用,於是就認為打罵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 忍不住吼孩子、打孩子的時候,怎麼辦?
    我想家長最好還是學會調整情緒,學會控制自己,否則長期下去,孩子的自信沒了,你們的親子關係淡了,您的威信也就徹底失去了。最重要,您的孩子,要麼懦弱而膽小,要麼叛逆而暴躁,還怎麼談得上前途?父母為什麼會去吼孩子呢?
  • 孩子犯錯,你都是如何批評的?效果不好時,可以試試這三種方法
    如果家長沒有耐心,也不知道講究方法那結果可能就會像鄰家家那樣「兩敗俱傷」。要知道,這世上真正一直很乖又天生啥都會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所以關鍵的關鍵還是要學會批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我與孩子磨合三年半,發現這樣一個規律,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做,效果會更好!1、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很多時候,孩子犯錯是會意識到的。
  • 孩子出現這3個徵兆,在幼兒園可能被同學孤立了,家長要及時補救
    為了讓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幼兒園是否被大家孤立,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當出現這三個徵兆時,說明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了,家長需要及時給予孩子進行補救。 如果現實情況恰好相反,家長發現孩子在學校沒有什麼關係特別親近的朋友,在幼兒園像一個獨行俠,總是獨來獨往,那麼基本上可以判定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了。
  • 孩子犯錯不承認,家長別逼著認錯,常說這三句話孩子主動認錯
    不由分說,強迫孩子認錯,這是很多家長最常用的做法,看似圓滿解決了問題,實則留下了很大的隱患。家長總是逼迫孩子認錯,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常說這三句話,往往能夠讓孩子主動認識到錯誤1.你一定不是故意的孩子的閱歷淺,做事情往往沒有輕重,不知道這件事情可能會給對方造成的影響。只是一時控制不住,就做出了這樣的事情。
  • 「媽媽求你別打了」,6歲孩子痛哭求饒,脾氣暴躁的家長有多可怕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王女士有個6歲的女兒,幾乎每天晚上,她的鄰居在樓道口都能聽到王女士在罵孩子的聲音。可是對孩子動粗,實際上並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孩子被打多了,將來可能會變得非常叛逆。建議父母可以先暫時離開「事故」現場,等自己的情緒緩和下來之後,再回去好好和孩子溝通。
  • 孩子犯錯怎麼辦?教你幾招「邪惡」懲罰
    在不用一毛一毛攢錢買零嘴的今天,尤其在如今「富養孩子」的這種教育方式下,孩子們的需求也相較我們小時候精細了許多。我們小時候不缺玩的,上山下海、作天作地;現在的孩子不缺吃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是這也讓相對來說散養長大的我們不知該如何對現在的孩子進行管教。
  • 不服管教的孩子怎麼辦?用對「正面管教」3步驟,理解是關鍵
    相信家長們都會好奇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總是不服管教該怎麼辦?有的家長會認為只要打孩子幾頓就好了,只要下手足夠狠,孩子自然會聽話。有的家長卻認為動手打孩子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樣孩子雖然可能表現得比較聽話,但是會越來越叛逆,還會慢慢疏遠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