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管教的孩子怎麼辦?用對「正面管教」3步驟,理解是關鍵

2020-12-20 閃電新聞

相信家長們都會好奇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總是不服管教該怎麼辦?

有的家長會認為只要打孩子幾頓就好了,只要下手足夠狠,孩子自然會聽話。

有的家長卻認為動手打孩子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樣孩子雖然可能表現得比較聽話,但是會越來越叛逆,還會慢慢疏遠家長。

孩子為什麼總是不服管教?

很多家長們都在糾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卻忘了關注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想要讓孩子乖乖聽話,家長自然要先明白孩子為什麼會不服管教。

原因一:家長說一套做一套,讓孩子很不服氣。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就是他的老師,在生活當中他也會不自覺地模仿家長的行為。

而有些家長自己有著不好的習慣,卻要求孩子處處都做得完美,這樣孩子怎麼能服氣呢?

比如說有的家長回到家之後,把鞋和襪子隨便一扔,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要是孩子放學回家之後也這樣做,家長就會一頓臭罵,覺得孩子邋遢又懶惰。

但是在孩子看來,他不過是做了跟家長一樣的事,為什麼就要挨罵呢?

原因二:家長一味地否定孩子。

不知道何時開始,家長們都認為「打壓式教育」才是最好的辦法,他們不管看到孩子做什麼都要否定,認為這樣才會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殊不知,孩子的心靈是很脆弱的,長期被家長否定,他們也會潛移默化地認為自己不行,從而失去了自信心。

原因三:家長錯誤利用了「物質獎勵」。

為了能讓孩子心甘情願的幫忙做做家務,就會選擇用物質獎勵來誘惑孩子,比如說孩子每次做家務就能獲得多少零花錢。

假如家長一直用這樣的辦法,那麼隨著要求的提高,孩子也會希望得到更多的獎勵,當獎勵沒辦法讓孩子滿意的時候,他就會完全不聽家長的安排。

「正面管教」會有怎樣的效果?

能讓孩子更加自信。

家長們都希望看到孩子變得自信且獨立,想要讓孩子完成這樣的蛻變,家長就要在一旁給予鼓勵和引導。

與「打壓式教育」不同,「正面管教」要求家長用積極正向的語言來引導孩子,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應該跟孩子說:「相信你自己,大膽的嘗試一下。」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

那些經常被家長否定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從而否定自己存在的意義。而「正面管教」要求家長肯定孩子的價值,讓孩子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以及自己的重要性。

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從小就聽著家長誇獎長大的孩子,會比同齡人更加自信,更擅於跟別人交朋友,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而且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當中,他們也會將溫暖和幸福帶給朋友。

家長如何利用「正面管教」,實現共贏?

理解孩子的感受是第一步

當孩子犯錯之後,大多數的家長第一反應就是指責孩子,而不是考慮一下孩子是否覺得內疚和傷心。

在這個時候,家長要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為他考慮,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也能讓他更好地接受自己犯錯這個事實,而且之後不用家長多加引導,他就知道自己絕對不應該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告訴孩子犯錯是人之常情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把自己同樣的經歷告訴孩子,這樣孩子就會知道犯錯並不是不可原諒的事情。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都會犯錯,這樣他才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更加積極地改正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己選擇解決方案

孩子犯錯了之後,家長總是會說:「你給我這樣做!」「你馬上......」這些話完全沒有給孩子留下商量的餘地,會讓孩子很是反感。

與其這樣說,家長不如說出幾個解決方案,讓孩子從中挑選一個自己能接受的,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是家長在懲罰自己,因為這個方案是他自己選擇的。

家長想讓孩子聽自己的話還是很簡單的,只要家長能夠做到不「雙標」,怎樣要求孩子就能怎樣要求自己,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能保證多一份耐心,孩子自然會慢慢變得聽話又懂事。

適度的打壓可能會讓孩子更有動力,但是長時間的打壓必定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蝦米·正面管教·家長課堂 開班啦!
    育兒知識落地難:學習了很多科學育兒知識,道理都懂,可到了關鍵時刻,還是基本靠吼,事後無奈又自責?   面對這麼多的困擾,當今的新一代父母知道:我們不喜歡傳統的「舊方式」,我們不想用命令、懲罰、獎勵、強制順從等方式來撫養孩子。然而,不這樣做,我們要怎樣做?
  • 不寵不苛,女孩正面管教的要訣
    寶珠從3歲起,每天就被逼著背誦古詩詞。從小到大,父母很少誇獎她、鼓勵她,總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她所做的一切。每當回想起童年往事,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經常在飯桌上批評她、指責她,她總是一邊哭一邊吃飯。即使寶珠長大之後成了出類拔萃的職場精英,還是會傷心流淚,幸福的感受力極差。可以這麼說,她今天的成功,是以父母對她心靈的傷害為代價換來的。
  • 【杭千正面管教2017年3-4月家長系統課信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正面管教,與懲罰或控制無關,而是意味著引導、教育、訓練、定規矩、技能培養,讓孩子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以及專注於解決方案。 正面管教的教養方式屬於所有0-18歲孩子的家庭。無論你是單孩或多子女的父母,還是正在等待新生命降臨的父母;無論你是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還是為人祖父母。
  • '布丁說畫'繪本與正面管教家長課堂開課了!——送給想走近孩子內心的父母
    這些命令式的口令比起來,孩子們從內心成長了更多尊重老師,尊重同伴,尊重課堂的禮節和傾聽、答問、思考的好習慣。同樣的,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思維並沒有被扼殺,舉手答問不等同於循規蹈矩欠活躍,在自己的位置上稍微動一動也能做到遵守紀律,這就是既放鬆又有規則的課堂。
  • 我們一起讀書然後就不孤單《正面管教》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本新書《正面管教》,這本書就是針對父母該怎麼教育孩子的問題寫出的。作者是簡·尼爾森(Jane Nelsen)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同時也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正面管教」鼓勵孩子學會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為自己的想法負責。讓我們來看看正面管教的好處。第一,和善與堅定並行「正面管教」看重對孩子的尊重和鼓勵。
  • 線上|7天正面管教實踐營
    加入7天正面管教實踐營, 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正面管教」是「positive discipline」的中文翻譯,以阿德勒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由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 簡·尼爾森博士和琳·洛特博士共同開發,是一套應用於兒童教育和個人成長的完整體系。
  • 睿智燈塔app-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
    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在家的時候,明明孩子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突然就又哭又鬧起來,搞的大人也一頭霧水,又想安撫孩子,又被孩子氣的不行。那麼,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呢?很多人認為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被家長寵壞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 正面管教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PD01課後感)
    我看那些學了正面管教的家長教出來的孩子也挺鬧心的,還不如我這種簡單粗暴的呢!和善過頭就是驕縱,堅定過度就是堅硬,這太難把握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到底改怎麼辦? 我見過一位媽媽,朋友來家裡做客,她家孩子(5歲)爬到桌子上,擅自打開客人的包,還把客人帶來的水果拿出來咬一口扔在地上說不好吃,然後把果盤打翻在地上,自己拿著杯子去倒水喝了。這個過程媽媽用手勢提示孩子這樣不好,孩子無動於衷,鑑於面子媽媽自己默默收拾地上亂糟糟的東西,看到孩子自己會去倒水喝,趕緊表揚孩子你真棒會照顧自己。
  • 陪讀媽媽賠上性命,正面管教避免悲劇重演
    經初步調查,12月12日上午,徐某兒子楊某(男,17歲)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其母死亡。12月13日19時許,公安機關將潛逃的楊某抓獲歸案。日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又一起悲劇!觸目驚心、發人深省。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我們的教育,尤其家庭教育怎麼了?各種質疑,紛沓至來。
  • 少年不服管教弒母,鄰居:孩子貪玩,母親摔死寵物狗
    少年不服管教弒母,鄰居:孩子貪玩,母親摔死寵物狗 王春、仝詩蝶、王婷婷/紅星新聞 2019-03-20 06:31
  • 教室裡的正面管教
    同理,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我們除了有愛心之外,還應該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懂得如何去愛孩子。做和善而堅定的班主任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和善而堅定,決定著我們對孩子管教的成敗。其中,和善主要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主要在於尊重我們自己,尊重具體情形的需要。
  • 鄭鈞是不是「正面管教」理論武裝起來的虎爸?
    我倒覺得,他挺靠譜的,不知道他有沒有讀過《正面管教》這本書或者受類似思想影響,正面管教的精髓——和善而堅定,我覺得他的表現可以算是正面示範了。這樣的回覆是真正把孩子的話聽進去了,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了孩子的焦慮;同時也很好地引向了自己要講的話題,尊重了自己;並把結果展示給孩子看,讓他選擇:是要吃飯速度第一名但肚子痛,還是要嚼得多第一名而且長得高呢?
  • 狗狗不聽話不服管教怎麼辦?用這幾招能治!
    狗狗天性活潑貪玩,不像貓咪比較慵懶冷豔,在養狗過程中,狗狗拆家搞破壞或者不聽話不服管教往往是許多狗爸狗媽比較頭疼的問題,下面跟大家分享糾正狗狗桀驁不馴性格的幾個招數,希望能幫到各位家長們!第三招:經常帶出去遛彎很多時候狗狗變得不聽話不服管教,是因為待在家裡憋瘋了,無所事事只能靠拆家搞破壞才能維持得了生活的樣子。換而言之,不讓狗狗出去釋放天性,會讓狗狗心情不好,狗狗心情不好還能聽得進去鏟屎官的逆耳之言嗎?
  • 正面管教踐行故事(28)
    我用手拍拍悠寶的肩膀說道:「打擾你一下哈,看在書呢,用螢光筆做標記,這個方法不錯👍。最近上課累嗎?老師講課,能聽懂嗎?有沒有需要媽媽幫忙的?」「上一整天的課,是比較辛苦,媽媽來幫你捏捏肩吧」一邊捏,一邊說道:「你是不是和爸爸鬧彆扭了,怎麼總是不和爸爸說話?」
  • ---讀《教室裡的正面管教》有感
    然後是在「落實立德樹人與創新型專業化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研修班上,聽秦望老師分享自己的帶班經驗時,再次提到「和善而堅定」,這是正面管教的核心思想。秦老師給我們推薦了《教室裡的正面管教》這本書,所以我下定決心研究到底什麼是正面管教,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秦老師是怎麼樣運用這樣的教育理念從帶差班中獲得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的。
  • 叛逆青少年管教學校_正心教育有口皆碑
    注意要「如此翻」我認為關鍵不在於怎麼度過叛逆期,而是度過叛逆期後該怎麼辦,我不認為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能有多大作用,因為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父母的一廂情願而已,做父母必須做到心裡清楚自己子女在做什麼,如果覺得自己子女做的事情並不是很壞的話就應該適當鼓勵,適當的提供條件,默默的支持。
  • 星空樹 0726上午 好爸•正面管教•公益講座
    於是,我嘗試著用粗壯的大手給你換尿布、用寬厚的胸膛給你當搖籃、用渾厚的聲音給你講故事。不過我懷疑這一切是否是你想要的,很多時候無論我怎麼努力,你還是哭哭啼啼,不論我怎麼扭捏著裝溫柔,你還是滿地打滾……我開始尋找各種通路表達我愛你,我猜測你總有辦法接收到這個對我來說最重要的訊息。
  • 孩子不聽管教逼瘋父母,情緒失控怎麼辦?從心法到方法為你解憂。
    是的,很多父母無意識地都使用過威脅的方式逼迫孩子就範。我也曾經用這種錯誤的方式懲罰過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那麼我就——」成了我們的口頭禪。我們竭盡所能,試圖控制我們的孩子。 大多數家長都會習慣於對孩子發布各種禁令。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沙法麗.薩巴瑞博士在《失控,孩子不聽管教怎麼辦?》一書中稱之為「囚徒---監獄長」的養育模式。
  • 孩子哭鬧讓他先靜一靜,是管教最大的誤區!
    可實際上,孩子發脾氣只是他們最本能的反應。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說過:「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們具有一種天生的、自然的本能,想要執著於實現全部的願望。」成人懂得控制,可孩子並不能理解。他們的表達能力有限,只能用這種過激的行為來表達不滿。父母的迴避和遠離,顯然無法教會孩子理解並且遵守規則,只能在焦躁中越發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