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一次看《月滿軒尼詩》,大抵太久不見老頭接戲,便懷著滿滿期待,卻對平淡的愛情過程略顯失望。
便換了角度去寫那是一部大齡宅男成長記的故事,洋洋灑灑一大篇,卻對愛情細節描述甚少。
再然後,也不曾去重溫一次電影。
雖然,二分之一紅館場時,特地繞了幾個圈去找檀島,心心念念想要在電影裡的座位上找一找某人的感覺,卻只覺得奶茶還不錯,菠蘿包有點涼了,蛋撻也就一般般。
可還是有很長一段時間,很是喜歡香港的叮叮車,每每在銅鑼灣,步行過軒尼詩道,看著來來往往的叮叮車便是一陣駐足。
再後來,香港出了佔中事件,一片熱議加牴觸。
某次在SOGO幫人買東西,那幾日大概也是SOGO周年慶,人聲鼎沸,一片嘈雜,我在蘭蔻專櫃跟售貨員說著需要的物品,卻見售貨員微微皺起的眉,伸手捂住了一隻耳朵。
那時便想,大概我愛的香港已經漸漸變味了吧!
再後來,非必要很少過港,即使過去,也感覺甚是蕭條,尖沙咀人少了一半,銅鑼灣也不再人頭攢動,甚至酒店房價都下滑了一半有餘。
有時,作為生活在南方粵語區的人來說,多少還是可以理解香港如何會有這樣矛盾的情緒,會有這樣尖銳的態度。
可,到底還是國人,依舊會因為那些情緒漸漸減少往來香港的次數。
而TVB越來越沒落,便有很多年不曾看過港劇,香港電影,大多都是失望,再失望。
有時想,當年香港的輝煌回不來了吧!
這日能有機會重溫《月滿軒尼詩》,即使是大早,還是硬撐了爬起身,即使只能是國語版,依舊願意端坐看完。
還是得感謝廣州圖書館和廣州友迷俱樂部給了這樣一個機會。
老張軟糯的普通話甚是突兀,經常一句話說完,便是全場笑場,可還是覺得鏡頭下的香港,09年的香港,真好。
總能想起那一年,在香港街頭,地鐵站,各個公交站臺上大幅的粵語歌詞,全是一代港樂的代表曲目。
後來網易雲音樂在杭州也搞了一次類似的,還是不如香港那次給我的印象深刻。
大概在某個地鐵站裡看到《相愛很難》的歌詞,便駐足良久,心底默默把那首歌唱了又唱,很多不曾注意的歌詞含義在心頭縈繞,只得一聲嘆息。
《月滿軒尼詩》裡的香港,利東街還圍著在修,軒尼詩道人來人往,駱克道也是一片欣欣向榮,湯唯那張光潔如玉的臉龐,還透露著一絲王佳芝的堅毅和倔犟。刮掉鬍子的老張,還能有一絲不經意的稚氣。
由雙方都不願的相親開始,卻由一次次意外的接觸到走進彼此的內心,阿來是什麼時候動了心?只怕從給愛蓮送去抽溼機,見到了素顏的愛蓮,就已被驚豔了吧。
其實,人與人難得志趣相投,很多時候,能有一個點的相似,都應慶幸,而這二人竟能在偵探小說上找到共鳴,小說對愛蓮來說無非是消磨時間的事物,可人一旦有了愛好,如果能有個人和自己一樣,多少也是心理安慰。
於愛蓮來說,能有一個阿來傾吐心事也是難得,才能坦然告知自己已有正在坐監的男友,卻無法拒絕一次次檀島的下午茶,可以不顧形象嘎嘎大笑。
喜歡一個人,其實很容易,即使彼此都有牽掛於心的人,卻還是在一次次不適合的碰撞後,慢慢發現另一人的好。
一個半小時的故事,就如喝了一杯溫度適中的白水,在這陣子咖啡與濃茶,各式奶茶充斥的炎熱夏日裡,忽然喝到一杯溫溫的白水,真真解渴。
大概很久,沒有喝到一杯白水了,大概很久,真的很久沒有再看見這樣的香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