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釋義 |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不予受理」分情形

2021-01-11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問:「一事不再理」原則與「不滿足受理條件不予受理」原則有何不同?

答:根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三十四條與第三十一條,兩者既有一定的關聯也有一定的區別。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

第三十四條規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申請人基於同一事實、理由和仲裁請求又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一)仲裁委員會已經依法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的;(二)案件已在仲裁、訴訟過程中或者調解書、裁決書、判決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

第三十一條規定

對不符合該規則第三十條第(一)、(二)、(三)項規定之一的仲裁申請,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並在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向申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對不符合該規則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的仲裁申請,仲裁委員會應當在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向申請人作出書面說明並告知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委員會逾期未作出決定或者決定不予受理的,申請人可以就該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兩條均是對案件不予受理的規定。

兩者的關聯在於

上述兩種不予受理的情形,如果仲裁委員會在立案階段未能審查發現而予以受理,則在案件審結前,均應當對案件作撤銷處理。

兩者的區別在於

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是不滿足受理條件而出具的不予受理,而第三十四條則是既包含已經依照第三十一條規定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而再次不予受理的情形,也包括案件已經經過實質處理而不予受理的情形。

此外,在上述兩種不予受理的情形中,是否應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有所不同。

依照《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三十一條規定應當不予受理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在法定時限內向申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

依照《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三十四條規定不予受理的,該條並未明確規定是否應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在實踐中,仲裁委員會不宜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主要理由如下:

一是案件已經出具了不予受理通知書或者經過了仲裁委員會或人民法院實質性處理,再次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明顯違背法律邏輯。

二是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會造成對方當事人訴累,造成司法資源浪費。在第三十四條規定的情形下,仲裁委員會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後,申請人可以憑藉該不予受理通知書向人民法院申請立案。在人民法院採取立案登記制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對方當事人訴累,浪費司法資源。

【法條連結】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

相關焦點

  • 申請仲裁,如何應對勞動仲裁委員會的無管轄權不予受理?
    但遺憾的是,實踐中存在一些勞動仲裁委員會在受理時明明自己有管轄權而藉助此種方式推脫給另外一家有管轄權的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情況。例如,勞動爭議案件一般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被申請人所在地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然而實務中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則有可能將案件「建議」到被申請人所在地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
  • 勞動仲裁庭審前自行撤訴,再申請不予受理?
    因2015年度的年終獎發放問題,三人與公司發生了糾紛,於9月4 日向濱城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勞動仲裁申請。     申請稱,他們三人分別於2015年的8月、9月退休。     對張先生三人的再次申請,仲裁委給予了不予受理的答覆,但未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細則》相關規定,仲裁委應當給予不予受理書面理由。」張先生三人強調。
  • 「常律師信箱」之勞動爭議篇:仲裁委以無管轄權不受理我的案件怎麼...
    【常律師信箱】常律師信箱是由勞動午報主辦,北京司法大講堂與北京市常鴻律師事務所協辦,常年推出的欄目,針對職工群眾關心的法律和維權問題進行解答。常律師:你好,仲裁委以無管轄權不受理我的案件怎麼辦?答:您可以就仲裁裁決向法院起訴,由法院審核其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是否合法。
  • 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程序是怎樣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有哪些程序?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那麼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程序是怎樣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有哪些程序? 網友諮詢: 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程序是怎樣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有哪些程序?
  • 勞動仲裁逾期未受理,向法院起訴不歸法院管?怎麼辦?
    勞動仲裁逾期未受理,向法院起訴不歸法院管?怎麼辦?根據《勞動仲裁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以及辦理勞動爭議案件10年的經驗,原則簡要解答如下 :一、因超過仲裁時效勞動仲裁不予受理的處理。小提示:當勞動仲裁不受理起訴到法院的時候,說明你在勞動仲裁程序處理是錯誤的。(一)。法院應該受理的4種情形。
  • 36個常見勞動爭議問題,這裡有答案!
    用人單位未繳、欠繳社會保險費或未按規定的工資基數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主張予以補繳的,告知勞動者不屬於勞動爭議案件的受案範圍,應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應裁定駁回起訴。22、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待遇的,應如何處理?
  • 棗莊市臺兒莊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公告(臺勞人仲案字〔2020...
    棗莊市臺兒莊區新龍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本委受理申請人張會同訴你單位要求支付拖欠工資爭議一案,現依據《山東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條例》第三十六條向你單位送達臺勞人仲案字〔2020〕第310號裁決書,限你單位自公告發布之日起30日內到本委(地址:棗莊市臺兒莊區興中路7號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二樓仲裁委員會
  • 勞動仲裁不願受理,勞動者該怎麼辦?勞動者是否可以去進行起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你作為當事人,對於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事項不屬於勞動爭議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者通知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法妞網友諮詢:勞動仲裁不予受理之後,勞動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問:法院可以無視勞動仲裁結果,直接受理該訴訟嗎?
  • 勞動爭議仲裁案這麼說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陳旭)為防範化解疫情期間勞動關係領域矛盾和風險,引導爭議雙方協商解決糾紛。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19日發布2020年涉新冠肺炎疫情勞動爭議仲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試用期延長、居家辦公、勞動合同續訂、輪崗輪休、勞動合同解除、共享用工等疫情防控期間較為常見的勞動爭議。某科技發展公司員工劉某按公司通知自2月3日起居家辦公,公司單方通知,決定自當月起將劉某月基本工資調整為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
  • 法院憑啥不受理我的案子?
    對於勞動爭議案件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處理的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應先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未經過仲裁委員會仲裁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1. 起訴人請求撤銷勞動仲裁部門的不予受理通知書,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22.
  • 2021,法院不受理這69類民事案件!
    20.對於勞動爭議案件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處理的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應先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未經過仲裁委員會仲裁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 法治微課程|人事爭議受案範圍的審判實務處理與把握
    初步篩查待處理爭議是否屬於法院應予受理的人事爭議的種類;2. 具體甄別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是否屬於法院所受理人事爭議類型的處理範圍;3. 條件把控,也就是核查仲裁前置程序是否符合法院實體處理的條件。故而,除了一般事業單位人事爭議之外,法院也受理涉及聘任制公務員和參公管理人員的人事爭議。只是在不同類型的人事關係下,法院所受理人事爭議的範圍存在區別:對於一般事業單位人事爭議而言,法院的受理範圍包括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發生的爭議。而對於涉及聘任制公務員和參公管理人員的人事爭議而言,法院的受理範圍僅限於因履行聘用合同所發生的爭議。
  • 也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均不服勞動仲裁向法院起訴如何立案?》
    【案情】黃偉 、尹小麗等與吉安東亞興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發生勞動爭議,經青原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各方均不服勞動仲裁而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應如何受理立案?【分歧】對於此情況如何立案的問題,有兩種不同的意見。
  • 2020年起,這10大類69種民事案件,法院不受理!
    20.對於勞動爭議案件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處理的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應先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未經過仲裁委員會仲裁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 大連在全省首推申請勞動仲裁可在微信上立案
    大連在全省首推    申請勞動仲裁可在微信上立案  7月26日,記者從大連市旅順口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獲悉,為順應網絡時代群眾多元的維權需求,該院創新推出的微信立案程序近日正式發布,這也是我省首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專屬微信立案程序。
  • 詹玉順不服北京市朝陽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不予受理投訴答覆案
    針對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形,勞動者要求社會保險管理部門予以處理的,相應部門應當作出相應的處理。2. 關於退休人員身份問題,法院認為,退休人員身份可能引起社會保險補繳實際操作方面的問題,但不能因此免除社會保險管理部門予以調查、核實、處理的相關義務,故該事由不能成為社會保險管理部門不予受理的理由。
  • 向人社局投訴公司未繳社保,勞動部門不予受理該怎麼維權?
    實踐中,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卻因為沒有達到繳費年限,不能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是很常見的情形。近年來,隨著勞動法律的完善,勞動爭議高發,大多數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才逐漸對社保重視起來,前些年給員工交社保的單位非常少。單位沒有給員工買社保,勞動關係解除後多久員工可以要求單位補繳社保?向勞動部門投訴,不予受理就不能補繳了?
  • 區勞動人事仲裁院開闢「綠色通道」 成功調解一起集體勞動爭議案件
    區勞動人事仲裁院開闢「綠色通道」 成功調解一起集體勞動爭議案件 發布時間: 2020-12-21 17:06:35 信息來源: 南通市通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哪些情形不屬於消委受理範圍?四川省消委會解答
    不一定哦,有些情形不屬於消委受理範圍……到底有哪些情形不屬於消委受理範圍呢?gt;gt;消費者協會對下列投訴不予受理:(一)有確切證據證明不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二)沒有明確的訴求或者沒有真實準確的被投訴方的;(三)經營者之間因購銷活動產生糾紛的;(四)因投資、經營、技術轉讓、再生產等以營利為目的活動引發爭議的;(五)公民個人之間私下交易或通過非法渠道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
  • ...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澄海區實現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法律...
    會議精神,近日,澄海區法律援助處駐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工作站掛牌成立,標誌著區法律援助部門與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部門的工作銜接進一步加強,廣大職工群眾權益將得到更好的保障。今年12月1日起,每周一澄海區法律援助處安排熟悉勞動人事爭議業務的志願律師入駐輪值,提供駐點服務,在仲裁立案、調解時告知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權利和法律援助部門的聯繫方式,並為當事人提供專業、精準的法律諮詢,保證應享受法律援助的群體得到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