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朝的總年
關於商朝的總年,有如下幾種觀點:
(一)約555年。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斷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認為商朝的起訖時間為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約555年。此外,《孟子·盡心章句下》說:「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可見,孟子也主張商朝總年有五百餘年。
(二)496年。《古本竹書紀年·殷紀》說:「湯滅夏以至於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今本竹書紀年》也從此說。
(三)629年。《帝王世紀·第四·殷商》說:「自湯得位至紂,凡六百二十九年。」《稽古錄》、《編年通載》、《資治通鑑外紀》皆從此說。
(四)644年或645年。
《綱鑑易知錄·卷二·商紀》說:「商二十八主,計六百四十四年。」《資治通鑑前編》、《文獻通考》也同此說。本章將商朝的總年計為644年,採用的就是這一觀點。
此外,《冊府元龜·卷一·帝系》說:「湯自乙未歲建國,盡戊寅,子孫十七代,三十王,共六百四十五年。」《皇極經世書》、《皇王大紀》也同645年之說。
二、古文獻記載的諸位帝王在位年數
表一
表二
[注]該表中某位帝王的在位年數標註為「-」的,有兩種情況。一是該史書對他未作記載,比如外丙、仲壬,在《綱鑑易知錄》中就是這種情況。二是該史書對他雖有記載,但未載明其在位年數,比如太甲、沃丁等,在《史記》中就是這種情況。
三、商朝世系圖
1)成湯(亦稱商湯,子姓,名天乙,一名履,是契之十三世孫,前1766年-前1754年在位)
2)帝太甲(子姓,名至,廟號太宗,前1753年-前1721年在位)
3)帝沃丁(子姓,名絢,前1720年-前1692年在位)
4)帝太庚(子姓,名辨,前1691年-前1667年在位)
5)帝小甲(子姓,名高,前1666年-前1650年在位)
6)帝雍己(子姓,名伷,前1649年-前1638年在位)
7)帝太戊(子姓,名密,廟號中宗,前1637年-前1563年在位)
8)帝仲丁(子姓,名莊,前1562年-前1550年在位)
9)帝外壬(子姓,名發,前1549年-前1535年在位)
10)帝河亶甲(子姓,名整,前1534年-前1526年在位)
11)帝祖乙(子姓,名滕,前1525年-前1507年在位)
12)帝祖辛(子姓,名旦,前1506年-前1491年在位)
13)帝沃甲(子姓,名踰,前1490年-前1466年在位)
14)帝祖丁(子姓,名新,前1465年-前1434年在位)
15)帝南庚(子姓,名更,前1433年-前1409年在位)
16)帝陽甲(子姓,名和,前1408年-前1402年在位)
17)帝盤庚(子姓,名旬,前1401年-前1374年在位)
18)帝小辛(子姓,名頌,前1373年-前1353年在位)
19)帝小乙(子姓,名斂,前1352年-前1325年在位)
20)帝武丁(子姓,名昭,廟號高宗,前1324年-前1266年在位)
21)帝祖庚(子姓,名曜,前1265年-前1259年在位)
22)帝祖甲(子姓,名載,前1258年-前1226年在位)
23)帝廩辛(子姓,名先,前1225年-前1220年在位)
24)帝庚丁(子姓,名囂,前1219年-前1199年在位)
25)帝武乙(子姓,名瞿,前1198年-前1195年在位)
26)帝太丁(子姓,名託,前1194年-前1192年在位)
27)帝乙(子姓,名羨,前1191年-前1155年在位)
28)帝紂(子姓,名受,一名辛,一名受辛。前1154年-前1122年在位。淫虐無道,為周武王所滅。)
參考書目:
1.《史記》 [漢]司馬遷著 韓兆琦譯註(中華書局,2010年6月北京第1版)
2.《帝王世紀》 [晉]皇甫謐著(訓纂堂叢書,貴築楊氏刊)
3.《竹書紀年》[梁]沈約注(上海涵芬樓影印天一閣刊本)
4.《欽定四庫全書 皇極經世書》[宋]邵雍著 [清]呂光復等校
5.《稽古錄點校本》[宋]司馬光著 王亦令點校(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12月第1版)
6.《欽定四庫全書 資治通鑑前編》[宋]金履祥著 [清]潘廷筠等校
7. 《冊府元龜》[宋]王欽若等編纂 周勳初等校訂(鳳凰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8.《欽定四庫全書 皇王大紀》[南宋]胡宏撰 [清]範來宗等校
9.《繹史》[清]馬驌撰 王利器整理(中華書局,2002年1月第1版)
10.《綱鑑易知錄》 [清]吳乘權等輯 劉韶軍等譯(中華書局,2012年2月北京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