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已經看到很多篇公眾號文章安利美劇《This is Us》,今日讀到的這篇其中一個細節尤其感動我。
過度肥胖的妹妹有歌唱家的理想,但是一直困在自己的驅殼裡,認為被選上的女生是因為美貌,沒想到導演告訴她,你多年不練,唱得也不如人家好。
摘錄幾段:
「也是在36歲,凱特決定重拾自己的歌唱夢想。凱特一直認為自己遭遇到的挫折都是因為體重。
在試唱被刷後,她鼓起勇氣挑戰不公。結果導演叫來一個替補歌手,凱特眼裡依靠美貌上位的死瘦子,但是人家一開嗓就把她虐成渣。
所以,你介懷的缺陷並不是你糟糕人生的藉口,只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不夠強大而已。」
真是當頭一棒。
在其中看到了我自己。
(附文章來源:
《請回答1988》之後,這是最想安利的家庭劇,太治癒!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09248363&ver=481&signature=eu1T4wE2-uT0GURUxIc1GBKOtoIUZ9gofWBuIdBrWf8fcEhJzzZfsWwqz7zKqPU9DUQI8i7SAn9U6PfCgb9bX*rW2iyfGAvN7PLWyDp5UIgODxhL8ysjgybRYsBK1XlR&new=1 )
二.
今日遇到的墨西哥小哥,今年申請商學院。
他說自己GPA只有3.05,GMAT現在成績是600分。申請商學院的選校清單是:UC Berkeley, UCLA, Darden, Yale, Tuck. 工作6年,Nestle公司OperationsTrainee 1年,Accenture諮詢5年。之後想做socialentrepreneurship.
有兩個方向的理想:
想做一個app幫助選民投給真正有才能的候選人,而不是被迫投票給某一個政黨。
看到美國和墨西哥的教育都極度不重視數學教育,想在這方面創業。
我十分佩服他擁有不被缺陷困住的雄心壯志。
這絕不是sarcasm.
他說自己GPA average, 我以為是3.5-3.8,結果3.05的GPA還可以泰然處之。GMAT目標是650分,覺得如果拿到了650分就可以了。
「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我從這樣的人身上汲取了很多精神能量。
有理想就是有理想,不需要是個完人才可以有理想。不需要有impeccable resume才可以有理想。
聽到了太多「也不掂量你自己幾斤幾兩」,漸漸自己也內化了這種聲音。就好像拴住小象的木樁,仍然可以拴住成年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