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割捨「沉沒成本」,方能及時止損

2020-12-27 妙人梅子

最近在電視劇裡看到一對情侶面帶苦笑地彼此牽手,走進婚姻的殿堂。

看到他們痛苦的表情,婚禮現場一度陷入尷尬局面,有些客人還連連搖頭或嘆氣。

劇中的「情侶」其實性格不合,沒有共同語言,平時相處雙方都很累,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情,小矛盾而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到了動手的地步。

既然性格不合,沒有共同語言,他們為什麼要選擇走進婚姻的殿堂呢?難道他們就不擔心結婚以後焦頭爛額的日子嗎?

而劇中的他們卻因為已經在一起相處了八年,感覺彼此為對方都付出了太多太多,即使沒有了感情,也要勉強在一起。用劇中的原話說:「既然彼此都耗到了今天,那就將就著過吧。」

我想這種情況不光電視劇中有,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抓一大把。

其實這就是《墨菲定律》中所講到的由於難以割捨「沉沒成本」,而選擇將就。

那什麼是「沉沒成本」呢?

所謂「沉沒成本」就是說已經投入但不可能再拿出來的付出或支出,比如情感、時間、金錢等等。

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往往因為不能割捨「沉沒成本」,而選擇默默忍受,默默將就。不少人還將整個人生陷入「沉沒成本」的泥潭裡無法自拔。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人會因為花了錢買電影票,在發現所看電影是部不好看,自己不喜歡的電影時,也要勉強,將就著把它看完;

有人因為買了一件昂貴的衣服,可買回來後,所有的朋友,也包括他自己也覺得那件衣服不適合自己時,卻仍然帶著糾結的心情穿了好久好久;

也有人因為已經失去的東西,而一直耿耿於懷,甚至還沉浸在失去的痛苦中……

作為一個理性的人,或者從理性的角度看,「沉沒成本」已經產生,如果因為已經無法挽回的「沉沒成本」,長期被「沉沒成本」裹挾著往前走,這是非常不明智的舉動和行為。

其實,我們應該承認現實,把已經無法改變的「失去」或「錯誤」視為昨天已經發生的損失,再怎麼也於事無補,我們要正視的是當下的時間,精力,方向,而不是被所謂的「沉沒成本」拖著,綁著,不敢邁開腿走自己應該走的路。

割捨「沉沒成本」向前看,才能及時止損。

失去的已經失去,用一個詞來比喻就是覆水難收,潑出去的水還能收回來嗎?

既然有些事情已成定局,不能更改,那就隨它去吧,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我們應以博大的胸襟坦然面對自己的「失去」,這才是對待「沉沒成本」的最佳態度。

你還在為你的「失去」而裹足不前嗎?不要再為「沉沒成本」的定局而計較得太多了,用全新的面貌面對今天,這才是健康的、積極的、向上的人生態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人生,才能輕裝上陣,勇往直前。

朝前看,不回頭,忘記「沉沒成本」,珍惜當下,你的人生有無限可能。

今日話題:你有過難以割捨「沉沒成本」的經歷嗎?歡迎評論區交流。

我是愛讀書愛寫作愛分享的梅子,喜歡我的文字就關注我吧,歡迎點讚,轉發,評論,收藏。

讓我們一起自律,一起讀書,一起寫作,一起成長吧。

相關焦點

  • 墨菲定律:「難以割捨已經失去的,只會失去更多」,愛情也是
    01在生活中,我們有不少人對過去的人和事,難以忘卻,也很難割捨,這是因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在「墨菲定律」中有個叫「沉沒成本」:「難以割捨已經失去的,只會失去更多」,我們做過的事,談過的愛,已成過去覆水難收。一切都已成定局,再不能更改。就好比你家小雞被別人家大狗咬死了,如果你去打死大狗也無法挽回,且可能還要賠償大狗家主人的錢,那是得不償失。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首先讓我們看看墨菲定律是什麼。我們所謂的墨菲定律實際上是很偶然的。這是墨菲和一些同事進行實驗時得出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只有一個小環節出了錯,並且該實驗完全失敗,因此墨菲得出結論,只要一件事出錯的可能性大於零,那麼它一定會出錯。今天,這四個最重要的規則和效應能否解決你當前的一些困惑?
  • 生活中,沉沒成本如何影響你的選擇?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從經濟學角度看,你已經進入「沉沒成本謬誤」。生活中關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今天帶大家了解關於沉沒成本的那些事,用經濟學角度去看待一些事,幫助大家關鍵時刻做到及時止損。  什麼是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原本是個會計學上的術語,是指由已經發生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 有多少人能避免賭徒心態?大多數人被「沉沒成本」拖垮
    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那些「你付出後卻沒得到相應回報的成本,例如金錢、精力、時間或者情感等」,都能算作沉沒成本。比如前文裡提到的看了一部自己不喜歡的電影,在不少影片的差評區都能看到類似於「強忍著看完」、「很想走但沒走」、「看了一半就開始玩手機了」等等言論。
  • 時間的沉沒成本
    此時它就是沉沒成本,無論你是否離開影院,錢都不會被退回。這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之一的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在解釋沉沒成本的時候舉的例子,這個例子不但生動地說明了什麼是沉沒成本,而且還指明了我們對待沉沒成本應持怎樣的態度。沉沒成本指已發生的無法收回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誤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資。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會影響當前行為或未來決策。
  • 《墨菲定律》:不可不知的4個法則和效應,人生路上有方向不迷茫
    平時我們常說墨菲定律,今天無意中翻起了《墨菲定律》這本書,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作者李原還寫到了很多定律和法則,清晰地解釋了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是一本可以啟迪智慧、改變命運的枕邊書。簡單來說說其中最重要的5個法則和效應,這些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
  • 【魔都絮語】生活中遇到的「沉沒成本」(作者:繆迅)
    這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所謂沉沒成本,簡而言之,就是由於過去的一個決策造成的、已經發生的、無法再對其進行改變的成本。要想搞明白何謂「沉沒成本」,不妨說一個發生在甘地身上的「與其丟一隻鞋,不如把另一隻也丟掉」那個故事。
  • 《隱秘的角落》:3招處理「墨菲定律」,避開職場「隱秘的角落」
    那一刻開始,墨菲認識到如果某項工作有很多方法,有一種方法會導致事故的發生,那就一定會有人按這種方法去做。換一種說法,墨菲定律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一件事:犯錯誤幾乎是我們每一個人無法屏蔽掉的宿命,就像死亡一樣。特別是當我們有如下的想法的時候,更應該加倍重視,」墨菲定律「要出現了:」這應該不會發生吧?
  • 金晨與張繼科分手:「沉沒成本」告訴你:果斷的結束,更利於開始
    金晨的果斷,恰恰是對「沉沒成本」的及時止損在《自然社交,讓情緒不再敏感》中,闡述了一個觀點:沉沒成本。 重視「沉沒成本」,及時止損12月2日,玉林一女子當街攔住婚車:大喊:我不會跟你分開的。當對方沒能滿足預期,就會因巨大落差而陷入抑鬱、委屈或憤怒的情緒中。所以,重視沉沒成本,有助於,讓我們不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用的事物上。
  • 《與愛同居》又名《真愛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
    泰國BL劇《與愛同居》(《真愛墨菲定律》)從播出後就引起一陣熱潮,粉絲紛紛感嘆太上頭。繆糕CP更是讓劇粉們磕得停不下來。這部劇能大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劇情精彩,人物性格鮮明,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情節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另一方面是劇中主角顏值創新高,演員本身的魅力加分;同時,該劇以一段愛情中的人物之間的糾葛,闡釋了一個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的定律,就是「墨菲定律」,使得全劇能引人思考,有了深層次的哲學探討,不至於淪為口水劇。
  • 生活中的那些個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
    從經濟學角度看,這個免費點心就是沉沒成本。由過去的決策造成的已經產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講人話就是,那些發生在過去,我們無法去收回或改變的付出。這些付出包括但不限於時間、金錢、精力、感情等等。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埋伏著沉沒成本的陷阱。
  • 讀心人 墨菲定律
    兩人害怕力士會拳腳相加,起身逃離酒館。力士追了出來,起先只是不緊不慢地跟著。兩個男人越害怕,力士就追得越緊。當兩人招數用盡、恐懼到極點時,力士終於大開殺戒。 用榮格理論來解釋這個故事會有些深奧,用墨菲定律就淺顯了。
  • 讓人敬畏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主要內容是: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詳細一點的解釋:感覺會出錯的事,往往就會出錯;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所有的程序都有缺陷。
  • 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沒成本
    騙子們先利用人們不勞而獲的心理,許諾大家未來能拿到大錢,讓大家交個一百兩百的小錢; 然後利用這部分沉沒成本,一點一點收線,哄騙對方交更多的錢,達成詐騙的目的。 如果人們一開始,意識到不對就抽身退出,而不是盯著已經打了水漂的錢,就不會有後面更大的悲劇了。
  • 沉沒成本:結婚是兩個人的事,為什麼要舉辦隆重的婚禮?
    「剁椒魚頭」,結果你沒能及時認識到,既然這頓美食已經「沉沒」了,那麼它就不是成本。一個女孩子真要嫁給他的男朋友,男女雙方都會極盡其能,想方設法尋場地、訂婚宴、發請柬等等等等。一直要折騰,折騰到兩個人都不想再結第二次婚為止。其實這是男女雙方在用婚禮這種形式為婚姻這件事情設下了一個巨大的沉沒成本。結婚之後,如果真的有天兩人鬧彆扭了,嚴重到要分手的地步,他們都會認真的想一想,如果真的分手了,以後還要再辦一次婚禮,那真是太麻煩了。
  • 頂級思維-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起源 1949年,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對他的某位運氣不太好的同事隨口開了句 墨菲定律正是從強調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的角度明確指出:雖然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很小, 但在一次實驗中,仍可能發生,因此,不能忽視,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 ,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一種現象,是典型的墨菲定律——讖緯之說,也就是皇帝要倒黴的預言。
  • 快樂的秘訣:及時止損,別期待,別回頭
    經濟學裡有一個詞叫做【沉沒成本】,指的是那些發生在過去,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包括且不限於投入的金錢、時間、精力、感情等等。你對一個人/事/物投入的越多,你越看重。比如兩人在一起的時間越久、當感情面臨問題的時候越難分手。你在對方身上花的時間,買的禮物,生過的氣,都是你在這段感情裡面投入的沉沒成本。
  • 「我被老公氣病了」:婚姻裡懂得及時止損很重要
    而壞的婚姻卻讓你日漸枯萎,甚至能要了自己的命。1、52歲的劉姐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面容憔悴,顴骨高聳,消瘦得不成樣子,原本又大又圓的眼睛此時像兩個窟窿陷在眼窩裡。好的愛情、婚姻是錦上添花,而非人生的全部,懂得愛自己,就要學會及時止損、慢慢放下。3、蘇岑說過:女人的一生不只是為婚姻而準備的,那個名叫「丈夫」的男人,未必可保你一生美滿。
  • 46歲陳德容與結婚8年的富豪離婚:忽略沉沒成本,到底有多重要?
    沉沒成本,及時止損在周揚青手撕羅志祥後,羅志祥似乎毫無「反抗能力」,也讓大家深信周揚青所爆料的事情。無疑,羅志祥錯得離譜。無疑,自己9年的青春就那樣白費了的周揚青會萬般惱怒,心有不甘,但是,一切都已成事實。
  • 沉沒成本竟然是因為大腦懶!
    為什麼我們做決策更傾向於已經付出沉沒成本的選擇?是因為潛意識裡」不能吃虧「」一條道走到黑「的心理讓我們淹沒在「沉沒成本」裡。商家的這番操作就是利用了沉沒成本+划算效應!02區分沉沒成本和路徑依賴。「沉沒成本」的力量在於存量思維,主要取決於已經投入的資源比例和剩餘資源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