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1/4烤鴨都賣,生鮮電商外賣推「一頓吃光」和「半份計劃」,線上...

2020-12-28 澎湃新聞

連1/4烤鴨都賣,生鮮電商外賣推「一頓吃光」和「半份計劃」,線上光碟用戶省錢

2020-08-15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昨天上午,家住浦東新區峨山路的80後周小姐又在叮咚買菜「一頓吃光」類目下,買了280克一袋青椒土豆絲、600克一份的「地三鮮」組合(青椒+茄子+土豆),又配上小份裝的蔥姜蒜等調味品,一頓「一人食」晚飯,原料只花了16.3元。

而那邊廂,叮咚買菜配送小哥已忙翻,近期數據顯示,以「地三鮮」組合為代表的「一頓吃光」系列產品,在上海單日就要賣到5000份以上。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每天有著億級流量的網際網路外賣平臺和生鮮電商,如何厲行節約並影響龐大的用戶群體?記者從美團、餓了麼、盒馬鮮生和叮咚買菜等滬上各大網際網路外賣和生鮮平臺獲悉,各平臺各出新招,打出「半份」「一頓吃光」等關鍵詞,將減少食材浪費理念落在實處。

在家做飯,線上買菜,「買少了不夠吃,買多了又浪費」。針對這一痛點,日訂單量突破60萬單的叮咚買菜基於消費大數據,篩選出消費者經常購買的食材搭配,「算」出分量配比,在今年7月已推出第一期兩款「一頓吃光」系列產品,包括地三鮮組合(600g/份)和家常蔬菜組合(400g/份)。目前,這兩款產品在上海的銷量單日已突破5000份,成為平臺銷量成長最快的品類。

此外,針對分量較小的調味品類,叮咚買菜也開發了貼心調味組合,以小分量裝的蔥段、姜、蒜頭、小米椒組合,來解決家庭做飯時的配料浪費問題。叮咚買菜商品運營負責人趙文濤透露,目前正加緊開發「一頓吃光」系列更多新品,未來會推出跨品類的組合,如蔬菜肉類組合、水果小份組合等。

盒馬鮮生作為擅長數據分析的網際網路企業,也在勤儉節約上「精打細算」。盒馬相關負責人透露,盒馬每天會根據門店銷售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嚴格控制訂貨量,使其儘量接近實際購買量。除了「日日鮮」等小份包裝菜能確保新鮮不浪費之外,近期盒馬餐飲團隊還推出一人食、小份菜。例如,推出老上海炒麵單人套餐、一人食烤魚套餐,甚至還有1/4隻烤鴨售賣,剛好夠一人一餐吃完,光碟不浪費。

外賣平臺方面也在踐行勤儉。8月5日開始,餓了麼與星展銀行合作,推出「半份計劃」,商戶可在自己的頁面上架「公益半份」參與該計劃。以一碗2元米飯為例,消費者將花1元購買「公益半份」,節約下來的部分,由合作企業向貧困兒童捐贈。目前已有近60萬家餐廳響應號召,主動推出「半份菜」「半份飯」,實現了合作企業為貧困兒童送出約3萬份營養餐。

服務610萬商家和4.5億用戶的美團,也聯合中商聯等4家協會發布倡議書,倡議商戶在點餐環節履行提醒義務,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在平臺鼓勵下,不少商戶創新參與到「食物保衛戰」中。有商戶通過優化菜單,清晰地公示菜品的主輔配料、口味、分量等信息,避免顧客因點餐誤解與信息誤導造成食品浪費。

文字:李曄 欒吟之

原標題:《連1/4烤鴨都賣,生鮮電商外賣推「一頓吃光」和「半份計劃」,線上光碟用戶省錢》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半份菜、小碼菜來了!還有小袋生鮮、外賣一人食也有啦
    在增加半份菜、小碼菜供應的同時 主動開發外賣平臺「一人食」套餐 多家生鮮電商還上架了小袋生鮮等 「菜品」和「菜量」兩難全的餐桌「囧」境 將變得越來越少!
  • 半份菜、小碼菜來了!還有小袋生鮮...
    在增加半份菜、小碼菜供應的同時主動開發外賣平臺「一人食」套餐多家生鮮電商還上架了小袋生鮮等「菜品」和「菜量」兩難全的餐桌「囧」境將變得越來越少!外賣「一人食」火了這一邊,堂吃的菜點產品在積極「瘦身」,另一邊,外賣平臺上的各款「一人食」配套組合越發受到歡迎。工作日中午12點剛過,在淮海中路淮海國際廣場上班的白領鍾先生拿到了自己的外賣,一份單人的海南雞飯套餐。
  • 烤鴨打包,火鍋店賣生鮮……看復工餐企如何靠外賣「自救」
    羲和雅苑的烤鴨外賣。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圖當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部分餐飲企業獲悉,隨著上海復工加速,傳統餐飲店的「自救」也急速上線,無論哪一種方式,「配送上門」成為標配。
  • 小份菜、半份菜成西安餐飲消費新風尚
    西部網訊(記者 馬晴茹)「一份菜太少不夠吃,兩份菜太多會浪費。」近日,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滿足市民合理就餐需求,西安不少餐飲企業和外賣商家均推出半份菜、小份菜服務。今天(9月2日),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街頭走訪後發現,商家菜品中小份菜的銷量明顯增加,小份菜、半份菜成了消費者餐飲新風尚。
  • 買生鮮,線上線下共同做旺市場
    線上線下各有所愛  「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梨一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鮮食材在生活當中的「出鏡率」越來越高。而購買生鮮的渠道,線上線下可謂「各有千秋」。  李奇在湖北武漢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上班,平時工作繁忙,沒時間逛超市,米麵、蔬菜、肉蛋等食材都會選擇在京東、餓了麼等平臺上購買。
  • 線上生鮮外賣火爆,誰為餐盒垃圾買單?
    如何在外賣便利生活和環保之間找到更好平衡點?記者進行了調查。從線下轉至線上的「買汰燒」夜晚11時許,仍然可以看到外賣騎手在大街小巷穿梭的身影。餐飲店生意好轉,外賣業務保持旺盛的勢頭。據餓了麼數據顯示,進入6月以來,南京夜晚外賣訂單量相比4月增長35.42%。
  • 2019年,生鮮電商如何快速招代理?
    27不要以為我只是一個生鮮電商,我就只賣水果,本質上我啥都賣,只要是好產品我都可能賣,畢竟我是寶媽互助團團長。有人問我怎麼這麼多產品?因為我們舒雍會會員多,我在我們會員中篩選出優秀的供貨商,幫他們清貨,招代理,我本質上不賺差價,靠會員費賺錢。每年收些會員,戰略合作夥伴,還有徒弟。28🔥 為什麼我們寶媽互助團有價值?
  • 盒馬和北京人恩怨先放一放,來首生鮮電商們的五環之歌
    前者追求快速、便利和好體驗,可以為了一定程度上犧牲性價比需求;而後者追求性價比,可以為了性價比犧牲一定的時效性和體驗。生鮮電商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滿足前者需求,需要保證配送時效性和品質,對物流能力、渠道布局、產品服務有著較高要求,配送時效有二小時達、一小時達、半小時達,更加強調成本、效率和體驗。生鮮新零售標兵盒馬、社區生鮮便利店等垂直生鮮電商,滿足的是這一類用戶的需求。
  • 萬惡的生鮮電商,請問你給三農留下了什麼?
    圖1-社區團購玩家圖(來自知乎網友熊繹,原圖忘記是出自哪家公司了)此圖還差滴滴和拼多多,至於錢大媽嚴格意義上不是團購哦,未來還有字節跳動和快手。生鮮電商作為比社區團購更大範疇的業態,一直在為人民服務,不過對於三農的社會價值,還沒有發揮。
  • 【行業報告】生鮮電商行業深度報告:生鮮到家,流量、數據、供應鏈...
    據Euromonitor 數據,2018 年我國生鮮線上消費量同比增長+33%,遠超其他業態。據艾瑞諮 詢數據, 2018 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 2045 億元,同比增長+56.3%, 2013-2018 年 CAGR+74.4%,線上生鮮市場高速增長。考慮到 2020 年受疫情影響生鮮線 上需求井噴,預計 2020 年實際數據將高於預測值。
  • 農貿市場、外賣、生鮮用量大增 限塑令升級能否管住塑膠袋?
    新華社北京9月3日消息,農貿市場裡,每個攤位前都掛著一堆塑膠袋,幾頭蒜裝一袋,一把小白菜裝一袋,買一趟菜下來,用上十來個塑膠袋很平常;生鮮電商上買個菜,各種蔬菜被塑料網套、保鮮膜、塑料盒等包裹得嚴嚴實實……9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正式施行,新固廢法明確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
  • 全國網際網路大鱷搶佔貴陽社區生鮮菜場,線上or線下買菜,你咋選?
    記者了解到,此前人們對口碑餓了麼、美團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訂外賣上。但現在,這幾個APP不僅僅可以訂外賣,還可以買菜。此外,打開拼多多、京東等電商APP,同樣也能夠訂購蔬菜、水果、生鮮、肉禽等物品。這些電商平臺無一例外的都有特價產品和運費補貼。
  • 全民搶菜,誰主生鮮?
    即使如此,新鮮的肉品和葉菜類依然十分緊缺。「太難了!」凌晨1點多,輾轉於十來個生鮮平臺的小袁決定放棄了,定好第二天上午5:30的鬧鐘,憤懣睡下。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打得人們措手不及,「小袁們」不太順暢的購買體驗,不過是冰山一角。可以肯定的是,疫情當前,在這場重新被點燃的生鮮大戰裡,每一個角色都不可或缺。生鮮騎手:爆了!
  • 線上買菜,線上賣菜 能否繼續火爆?-新聞中心-北方網
    除了年輕人,一些以前只去菜市場買菜的大爺大媽也開始領取各種優惠券,用好幾個買菜APP來比價、下單,就連微信聊天,都要和親戚朋友交換天貓超市、盒馬、京東到家、每日優鮮等各種應用的最新活動。線上買菜滿足了用戶的現實需求,也給商家帶來了無限生機。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38期:貴州黔西南州長攜9位市縣長...
    計劃三年內新增智能取物櫃1.5萬臺以上,著力構建覆蓋15分鐘社區生活圈及住宅小區的智能末端配送體系;建設300個社區生鮮前置倉,3個城市分選中心。據悉,空港貿易分公司將發揮「產地直採、空運直達、綠色健康、物美價優」優勢,全力打造航空物流國企電商自有品牌。該公司將採取線上、線下同步運營,線上主要由「翼生鮮」電商平臺運營,線下主要由門店、經銷商、團購、無人貨櫃四大模塊組成。
  • 貴陽社區生鮮菜場被網際網路大鱷搶佔,線上線下買菜你咋選?
    無獨有偶,在市區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王小姐同樣也是電商生鮮平臺上的簇擁者。才參加工作3年多的她一直以來都有網購的習慣,但她更喜歡使用美團的「美團優選」來選購生鮮。「有時候經常加班,回到家都七八點了,又不想草草用外賣解決,正好可以提前一天在平臺上選好菜品下好單,回家時順道拿著就走了,節省了再去超市或菜場買菜的時間,而且提前一天下單還可以經常遇到很多搞活動的特價新鮮菜,感覺又方便又划算!」王小姐說。據了解,此前人們對口碑餓了麼、美團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訂外賣上。但現在,這幾個APP不僅僅可以訂外賣,還可以買菜。
  • 群雄逐鹿的生鮮電商中,叮咚買菜如何佔領市場?
    1.3 社會(Society)文化層面傳統生鮮電商缺乏行業標準,服務過程沒有專業的監督過程影響行業發展,已經過了紅利期,網際網路與生鮮電商的結合,縮短中間環節,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服務,同時新零售的出現,使得生鮮電商呈現多元化發展線上線下結合
  • 生鮮電商「疫」外火爆 天九共享助優菜優果新秀崛起
    近年來,生鮮電商是一個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但又往往知難而退的領域。「硬幣」的正面是誘人的市場前景,反面則是他的高門檻,需要強大的冷鏈物流硬核和長期燒錢來拓客。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加速養成了用戶線上消費習慣,也助推形成了井噴的市場,為生鮮電商行業帶來重大利好。
  • 生鮮電商玩社交,百萬吃客內容互動造中國版INS
    來源 搜狐新聞疫情下,線上社交行業迎來井噴式增長。宅家的日子,線上買菜、自己下廚,更是給生鮮電商帶來龐大的流量。當生鮮電商玩起社交,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近日,本來生活網正式啟動「百萬吃客招募」計劃,用戶在本來生活APP上的「吃客社區」,發表圖文、視頻等評論互動產生優質內容,將有望獲得百萬獎勵。內測3個月,已經產生數千條用戶分享內容。
  • 入口的生鮮蔬果從哪裡來?「一米市集」想做食材可溯源的線上農夫市集
    「小刺蝟草莓,農耕者宋全福,成長地點練塘鎮蒸澱東淇村,搬運距離41.1km。」 一米市集平臺上的食材有一張「身份證」,告訴消費者這些入口的食物從哪裡來、由誰種植、距離多遠。食材可溯源,這是一米市集區別於其他生鮮電商的地方,希望打通從農田到餐桌的供應鏈,將食物的來源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