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譯文:
五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音調嘈雜,使人失去聽覺;食物豐盛,使人不知口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發狂;稀有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管理心得:
這一章,體現了老子反對物慾的思想。老子所說的「五色」、「五聲」、「五味」、圍獵之樂、難得之貨(我把它們稱為「五欲」),都反映了當時奴隸主貴族糜爛生活那令人目盲、令人耳聾、令人心發狂的腐朽文化,提醒我們今天在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也應該重視精神文明的發展,反對物慾橫流引起的精神腐蝕。然而有許多人,只求聲色物慾的滿足,價值觀、道德觀嚴重扭曲,在許多場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發狂的事例。讀了本章,不禁令人感慨不已。
在反對「五欲」的同時,老子給我們指出了一個寧靜恬淡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為腹不為目。「羅綺千箱,不過一暖,食前方丈,不過一飽」。正確的態度是只求安飽,不求縱情聲色。如果我們能夠控制並減少外在的欲望,也就不會被外在東西輕意傷害到,我們才能真正享受快樂、享受自由。回歸自然,順應正道!
老翁垂釣不為錢:
在一個美麗的海灘上,有一位不知從哪兒來的老翁,每天坐在固 定的一塊礁石上垂釣 。無論運氣怎樣,釣多釣少,兩小時的時間一 到,便收起釣具,揚長而去。
老人的古怪行為引起了一位小夥子的好奇。一次,這位小夥子 忍不住問:「當您運氣好的時候,為什麼不一鼓作氣釣上一天?這樣 一來,就可以滿載而歸了!」 「釣更多的魚用來幹什麼?」老者平淡地反問。 「可以賣錢呀!」小夥子覺得老者傻得可愛。 「得了錢用來幹什麼?」老者仍平淡地問。 「你可以買一張網,捕更多的魚,賣更多的錢。」小夥子迫不及待地說。
「賣更多的錢又幹什麼?」老者還是那副無所謂的神態。
「買一條漁船,出海去,捕更多的魚,再賺更多的錢。」小夥子繼續回答。
「賺了錢再幹什麼?」老者仍是顯出無所謂的樣子。
「組織一支船隊,賺更多的錢。」小夥子心裡直笑老者的愚鈍不化。
「賺了更多的錢再幹什麼?」老者已準備收竿了。
「開一家遠洋公司,不光捕魚,而且運貨,浩浩蕩蕩地出入世界各 大港口,賺更多更多的錢。」小夥子眉飛色舞地描述道。
「賺更多更多錢還幹什麼?」老者的口吻已經明顯地帶著嘲弄的意味。
小夥子被這位老者激怒了,沒想到自己反倒成了被問者。「您不 賺錢又幹什麼?」他反擊道。
老人笑了:「我每天只釣兩小時的魚,其餘的時間,我可以看看朝 霞,欣賞落日,種種花草、蔬菜,會會親戚朋友,悠哉悠哉,更多的錢對於我何用?」說話間,已打點行裝走了。
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