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買房「大潮退去」?農民紛紛想要回到農村,原因其實很現實

2021-01-18 刀刀說財經

早些年間,老一輩的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攢下錢後都選擇回村蓋房,將村子原本的平房換成了白瓷磚的小洋樓,而年輕的一代更傾向於生活紮根在城市。農民進城購房是市場化的一種主動行為,也是農民根據自己生產生活需求所做的主動選擇。農民在城鎮買房最大的動力就是解決子女教育問題和農村青年結婚的需求。

原本我國的風俗習慣就讓人傾向於在結婚時擁有自己的房子,而且女性農民工比起男性農民工更願意留在城市生活,更願意在城市買房後安家落戶。女性農民工在尋找結婚對象的時候也更傾向於擁有有住房的城市居民或能在城市買房的農民。男方是否在城裡有房越來越成為當代農村未婚女性新的擇偶標準,這一點無疑產生了非常強的示範性消費作用。

其次城鎮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水平都要高出農村,為了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未來選擇權,大家也會選擇在村落附近的城鎮購房,給子女儘可能提供好的學習環境。再則城市擁有的醫療條件和生活環境是農村所不能比擬的。目前,雖然官方沒有專門統計,但有關於農民購房的新聞報導屢見不鮮。

縣城買房在一開始的時候十分熱絡,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鄉親們就不再向以往那熱情地在縣城購買房子。縣城的房價一天天水漲船高不說,就婚房這一作用,也大不如前了。小縣城所能提供的工作崗位有限,薪資水平更是達不到年輕一輩人的期待值。

為了獲得更高的報酬,更好的生活條件,絕大多數農民的孩子都會離開家鄉,到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去尋找機遇和機會。這樣一來購置的房屋會被擱置,變得很難處理。想要賣給別的鄉親是行不通,大家都在差不多的時間買了縣城的房子,至於沒有縣城房子的人,要麼不需要,要麼沒有經濟條件購買。

留給自己住也並不那麼現實。子女都已經脫離農村去了大城市拼搏,一個人在縣城舉目無親,鄰裡之間也被隔開,大家不會像在村子裡那樣熱情地互相來往,也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可以講。對於習慣了鄉村熱鬧生活和大家互相串門的活躍氛圍的農民來說,實在難以適應。而且住在縣城就意味著家裡的土地會被擱置,原本肥沃的土壤,缺少悉心照料的話,沒幾年就會變得荒蕪。最為重要的是,一旦脫離鄉村,紮根城市,就必須在城市尋找適合的工作。一輩子都在地裡勞作的農民,很難掌握城市的生存技能,也很難適應城市的工作,還不如在老家守著一畝三分過活。

當然,會產生以上所敘述房屋擱置情況的城鎮,一般都是在相對偏遠又落後的地區,而此類地區的城鎮化推進也是基於為實現婚配而外延擴張形成的,與以工業化來吸納農村人口為前提的城鎮化本質上天差地別。像這種特殊形式的城鎮化,必然會給農村社會的發展和城鎮化的有序推進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應當予以重視。為實現婚配形成的城鎮化,會給這些農村家庭帶來難以承受的經濟壓力,還會讓農業勞動力大量外流,其結果必然造成農村經濟的凋敝及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悽涼。

城鎮化的本質是人的城鎮化,解決好人的問題是推進城鎮化的關鍵。加強政府與進城農民之間的互動,實現由「轉移人」到「提升人」的轉變。政府方面,首先要保證婚姻移民在法律層面上的平等權,使中國社會從一個傳統社會進入現代社會,這是實現「人的城鎮化"的關鍵因素。同時還要積極創造進城農民融入城市的條件,安排就業、技能培訓,使他們能夠在城市享受到完整的家庭生活、精神生活和娛樂生活,儘量避免被城市生活邊緣化。

城鎮化所要求的城鎮人口所佔比重的提高,一定是以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為基礎的,沒有農業的現代化,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城鎮化,二者是相互協調、不可分離的整體。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並引導他們通過土地流轉,將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實現土地的規模化經營,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進而提高農業產業的利潤水平是當務之急。

讓城鄉之間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使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共同促進,我們的國家必將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共同富裕。

相關焦點

  • 在縣城買房後悔死了,沒在縣城買房的恭喜了,教你怎麼選地段
    很多人因為工作的城市房價太高了,因此,會選擇在自己的老家縣城裡買房,可是,為什麼有的人會說在縣城買房後悔死了,為什麼沒在縣城買房的恭喜了,小縣城買房怎麼選地段呢?下面就一起來看下原因吧。
  • 「農村三個怪像」,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孩子。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以70年代後的農村地區為例。 他們離開村莊時,許多人是根本不支持他們的。他們這種觀念在現在看來是非常落後的,其實他們的落後是非常可以理解。因為在當時,從那個年代觀念來看,出門並打工那不是什么正經事,而且是非常冒險的事。
  • 臨近過年,農村興起「睡衣潮」,專家稱有傷風雅,農民卻不以為然
    臨近過年,農村興起"睡衣潮",專家稱有傷風雅,農民卻不以為然 轉眼年關已到,大批的農民工都開始了"返鄉潮",往日冷清的農村也開始熱鬧了起來。每年在臨近過年的時候,氣溫都是格外的低,這幾天筆者家鄉溫度還算不錯,但是下周就開始降溫了。
  • 銀幕裡的縣城和農村去哪了?
    《山海情》以及之前《大江大河》的熱播印證了一個道理:城鎮化狂飆後的中國觀眾偶爾還是會為優秀的農村劇買單的。在大小螢屏上充斥著五環內的職場焦慮、倫理撕扯、狗血婚姻、商戰算計、紙醉金迷的當下,睽違已久的農村總算展現了些許存在感。曾幾何時,農村電視劇是螢屏裡的主流供給,農民主題的電影也在銀幕上產生過巨大聲量,第五代導演們擅長用細小的切口來展開宏大的敘事,這讓他們在各大電影節拿獎到手軟。
  • 歌手扎堆參加《我就是演員》,當大潮退去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越來越多的歌手開始拍戲,而大量演員也出現在晚會、音綜的現場,看上去一切仿佛回到了早期香港藝人那樣的盛世,但實際上情況卻不容樂觀。最本質的區別就是現在的藝人轉型,原因和當年香港藝人完全不同。只有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流量」恰恰就是這正在退去的浪潮。另外華語樂壇更新換代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一年兩檔甚至更多的選秀節目,再加上其他類似的比賽和綜藝,一線以下的偶像數量過於巨大,這種情況下想要在歌壇出頭難如登天。
  • 嶽雲鵬弟弟:哥哥為五個姐姐買房,他當農民靠父親才在農村蓋新房
    在觀眾看來,嶽雲鵬是一個忠誠的徒弟、負責的丈夫和懂得反哺的弟弟,他成名後對師傅忠誠、對妻子不離不棄、為五個姐姐買車買房……然而身為嶽雲鵬的弟弟,嶽雪剛卻與哥哥大不同,他沒有什麼本事只能當農民,靠父親才在農村蓋新房,對此很多網友疑惑,嶽雲鵬為五個姐姐買車買房,為何唯獨不善待弟弟?
  • 深圳男子找了土著女友,女友不願意跟著回縣城,想買房壓力很大!
    父母一直希望我回老家縣城買房或者回老家大山裡建房子,父親說全村都建樓房了,沒建房子也都到縣城買房去了,就我家還是老房子。女朋友是深圳人,又不願意跟我回廣西,回我們縣城她都不願意,更不用說是大山裡了,回大山建房子肯定就直接分手了,你們看航拍我們廣西老家大山村落這樣的環境,不說深圳人,就我自己都怕回家,如果沒有車的話,出來還得請人騎摩託車送出來,開車也要2個多小時才到現縣城。
  • 農民每年都交新農合,為何看病愛去小診所?農民:原因太現實
    農民:原因太現實新農合正在繳費之中,今年的新農合不出意外地又上漲了,從去年的每人250元,上漲到了今年的280元,對於新農合的漲幅速度確實有點大,最開始的時候是每年每人十塊錢,即便是價格這麼低,村民卻並不認可,很多人都不相信會有這好事,隨著新農合逐漸深入人心,醫保也成為了每年必須繳納購買的,只不過價格是連年上漲,直到今年的每人280元。
  • 農村「看病難」?這三個原因是問題所在,農民有苦難言
    農村"看病難"?這三個原因是問題所在,農民有苦難言筆者一直都說,雖然農村正走在變好的路上,但同時也面臨著很多的難題。比如"娶妻難"現在就特別的嚴重,很多農村小夥子面臨著來自父母和社會的雙重壓力,但又遲遲找不到媳婦,原因我之前的文章也分析了不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當然除了這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看病難",可能很多朋友會有疑問了,為什麼有了新農合,農村還是"看病難"?這三個原因是問題所在。
  • 縣城也不錯,你為什麼不在縣城安家呢?
    #縣域經濟#為何不在縣城安家?為什麼選擇離開縣城?我們那離縣城很遠,高中之前,去縣城多是在寒暑假,而且是匆匆而來、匆匆而歸。而高中階段,我不想回憶。因此,對於我們縣城,我沒有多少感情,甚至有些厭惡。城裡的同學說,討厭這裡你就別來!
  • 神評論|在農村什麼事是讓你感覺很害怕的?網友:村中的惡霸村霸很可惡
    關於「在農村什麼事是讓你感覺很害怕的?」這個問題,小編精心挑選了一個回答供大家討論。在農村一切都很自然而和諧,然而日漸發展的工業正慢慢吞噬農村這塊淨土,巨大的味精廠所排汙染嗆得周邊人無法呼吸,方圓百裡氣味兇悍!但當地財政可大量獲利,以此改善公務員公資等很難改變此類汙染。另外農村一線勞動力已經七老八十了,年輕人出去打工定居城市,家中老人孤獨求敗呀!
  • 農業眾籌大潮退去
    早在2014年,以「大家種」「有機有利」「嘗鮮眾籌」「耕地寶」為代表的農業眾籌平臺發展得如火如荼,可好景不長,潮水退去,方知誰在裸泳。現如今,這些農業眾籌平臺有的不再涉及眾籌,有的項目數、融資額「一瀉千裡」,農業眾籌的發展模式飽受質疑。  發展模式飽受質疑  農業眾籌起源於美國,是一種輕資產的運營理念。
  • 農村人十幾歲出去打工,勤勞能幹不怕吃苦,為何幾十年富不起來
    農村、農民、農業,更多三農資訊盡在「話聊三農事」今天的話題是:農村人基本從20歲左右就開始外出打工了,有時候到了60歲甚至還在打工,工作了幾十年為什麼就是富不起來呢?什麼原因導致的呢?60後可以算是最早外出打工的那一批人了,他們在外工作了一輩子,現如今也都快60歲了,按道理來說應該退休準備養老了,可對農民工來說,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他們一旦回到農村,也就意味著沒有了收入,而且年輕的時候太拼了,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了國家規定的8個小時,長期超負荷的工作,這也導致他們的身體多多少少都出現了一些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尤為明顯,我們都知道農民非常勤勞
  • 農民兢兢業業打工幾十年,為啥不能富?3個原因扎心了
    從小在農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做人要本本分分,踏踏實實,不要偷奸耍滑,農民也一直是這樣做的,農民的樸素、真誠為大家所熟知。五六十年代的農村比較貧窮,但是那個時代的農民靠著不發達的技術,在貧瘠的土地上種出了大量的糧食,他們在田間地頭拋灑汗水,辛勤耕種,是土地如生命,那時的農民均以種地為生。直到改革開放以後,農民開始漸漸地外出打工,開始了一生的農民工之路,直到如今,外出打工似乎成為了農民的不二選擇,放眼望去如今農民工的身影遍布在全國各地。
  • 農村人口逐漸減少,未來農村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
    對於拆遷,一部分村民盼著趕快實行,分了樓就意味著有錢了,有的人家裡宅基地面積大,拆遷分樓房不止一套,儼然成為了拆二代,但是對於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習慣了農村生活,不願意離開打小就耳熟能詳的鄉間環境,搬去了樓房還要裝修,生活成本提高,也沒有地種了,沒有了生活來源。
  • 山東買房者:留不下的大城市,回不去的老家!
    以前的闖關東是這樣,始於1990年代末的農民工外出潮也是這樣。山東人多,能吃苦,去了東北就把東北變成了「大糧倉」,去了大城市就把大城市建設的雄偉、輝煌。 山東人念家、傳統,年初離家,年終回家,在大城市掙到了錢,就回老家蓋新房子,在外邊風雨無阻只為了家人住的舒服、有面子,這是每一位山東男人的責任擔當。
  • 跑男們的「中年危機」洶湧而至: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事實上,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沉迷於溫香軟玉似的綜藝懷抱的跑男們,他們「遊泳」的場面更精彩、也更讓人扼腕嘆息。危機已經悄然而至,可惜身處危局之中的人們還在「假裝睡覺」。
  • 未來農村戶口4大優勢,城裡人只有羨慕的份,農民要過好日子了
    歡迎大家來到【三農老頭頻道】,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未來「農村戶口」4大優勢,城裡人無法享受,農民要過好日子了!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農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我們國家戶籍類型,主要有兩大類「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說專業一點就是「農業戶口和非農戶口」。
  • 農村新的改變,農業部指出4個重點?專家:8億農民息息相關
    農村新的改變,農業部指出4個重點?專家:8億農民息息相關隨著農村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方式與之以往有著明顯的不同,不僅生活環境越來越好,曾經的汙水橫流的河道如今已清澈,道路也修繕得越來越暢通,收入也有了明顯的提高,農村的生活變好,各種管理也越發的規範,生活有了更多的希望。
  • 大潮退去,誰在裸泳?
    我問:你做大健康的哪一個分支?他說:養老方面。我說:很好,養老行業也是大勢所趨。我問:那你的爆品是什麼?他說:沒有爆品,從創口貼到輪椅都有。我問:那你跟別的同行有什麼不同?浮躁、浮誇、虛假的大潮退去的時候,你能保證自己沒有在裸泳嗎?今晚直播間是我們的VIP專場,涵姐想跟我的VIP們聊一聊什麼樣的人才真的值錢,才值得錢追著他跑,且不願意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