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姜:謀害國君,又為何被魯國人同情?

2021-01-17 海叔說春秋
虛丘城

虛丘城是一座春秋時期的古城,這片以沙丘地貌為主的嶺地埋藏著一個有名的故事。

根據《左傳》記載魯僖公公子申在虛丘北側和邾國發生了戰爭。這是因為魯莊公的夫人哀姜在情夫慶父死後逃到了這裡。

那麼堂堂的國君夫人為什麼會落到這步田地呢?這個故事還要從頭說起。

本文的女主角哀姜作為齊國公主繼承了婆婆文姜的光榮傳統,與小叔子慶父私通。她之所以選擇做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是因為她的丈夫魯莊公不愛她在先。

當年為了加深同已經稱霸的齊國的關係,魯莊公迎娶了哀姜。但是在迎娶哀姜之前,魯莊公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寵妃孟任夫人了,可憐的哀姜剛剛出嫁就失去了丈夫的寵愛。

女人是一種沒有了美滿的愛情和婚姻就退一步嫁給事業的靈長類動物。哀姜作為一個女人自然擺脫不了這個特性。為了寄託寂寞的肉體和感情,也為了手中可以擁有權力,哀姜和一直想要奪權篡位的權臣慶父走到了一起。

魯莊公任賢

慶父是魯莊公的二弟,又名共仲,魯國人稱他為二叔,他是中國十大惡人之一,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說的就是他。他一心想在哥哥死後成為魯國國君,只是苦於內宮沒有盟友。碰巧情人哀姜不孕,建議老公魯莊公立自己的妹妹叔姜的兒子公子啟為儲而不成。

春秋時期流行陪嫁制度。就是現在說的買老婆送小姨子。主要是為了防止出現正妻不孕的情況。按理說王后哀姜無子,立她妹妹之子為太子,更有利於國本繼承。但是,偏愛孟任,對哀姜私通懷恨在心的魯莊公拒絕了這個意見,意圖走周幽王的老路,廢長立幼,立孟任生的庶子公子般為太子。哀姜不甘心,又和慶父的鐵桿盟友叔牙共同建議魯莊公按照兄終弟及的舊俗,立慶父為太子。這下可惹惱了魯莊公,他立刻下令讓四弟季友拿毒酒毒死了三弟叔牙,一下子震懾住了慶父和哀姜。

魯莊公

魯莊公病逝之後,季友擁立公子般為魯國新君。但是哀姜怎麼可能容忍孟任和自己分享國君太夫人的位子呢?為了防止公子般母子對自己不利,於是哀姜便與慶父合謀,決定除掉公子般。慶父找來和公子般有私仇的馬夫犖殺了公子般。之後順利地立公子啟為國君,史稱魯閔公。

不甘心做傀儡的魯閔公忍受不了慶父和哀姜帶來的威脅,於是他藉助齊桓公的力量,將逃到陳國的季友請回了魯國。哀姜和慶父意識到權傾天下沒有用,他們二人現在要的是慶父做國君才能永無後顧之憂。之後慶父聯合了因田地和魯閔公結仇的魯大夫卜齮殺害了魯閔公。

哀姜和慶父的所作所為失盡了魯國的人心。為了清君側,振朝綱,魯國人們開始暴亂。因此,哀姜不得不逃到了邾國。而慶父,則逃到了莒國。

得知季友已經擁立了風夫人所生的公子申為國君,成為了魯國的新重臣,慶父覺得季友會顧及弟兄之間的感情放自己一馬,不再追殺自己。但是季友卻冷血地拒絕了慶父派來求和的大臣。慶父最終以自盡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正是季友最想要的結局。於公,魯國終於結束了內亂,不會陷入離心離德的局面。於私,他也想品嘗一下權力帶來的快樂。兵不血刃地殺人才會讓魯國上下相信他是個賢德無私的救國之臣。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慶父死了,下一個就輪到哀姜了。很快,季友和公子申以私藏哀姜為由,襲擊了邾國,在虛丘城北展開了大戰,最終勝利了。哀姜被齊桓公引渡回國,本以為自己的娘家齊國能為自己撐腰,沒想到齊桓公用毒藥把哀姜毒死了,然後將她的屍體送還魯國。

齊桓公的目的可不是為了伸張正義,作為一名政治家 齊桓公其實一直在密切關注著魯國的局勢。他心裡盤算的是如何利用魯國的內亂為齊國謀得最大的利益。原本想趁魯國內亂的時候一舉吞併魯國。但是後來魯國局勢的發展被季友穩定住了,哀姜的回國也使齊桓公失去了攻打魯國的理由。齊桓公大義滅親表面上是為了維護齊國的名聲,實際上是為了進一步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號令諸侯,樹立自己輔助弱國的正義化身的形象。也是為了間接地告訴其他諸侯國,魯國已經弱小了,大國可以任意幹涉它的內政,以挽回自己的政治損失。

魯國的君臣百姓看出了齊桓公的想法,將弒君的哀姜以國母之禮安葬了。以表達對齊桓公的抗議,告訴齊桓公,哀姜再不怎麼樣也是魯國的國君正妻,齊桓公沒有資格處死哀姜。也向其他國家展示了魯國人包容一切的氣度。

哀姜

值得一提的是,哀姜雖然淫亂王室,殺了兩位君主,但魯國對其卻是持同情態度。因為她的婆婆文姜行為比她更惡劣,但還能影響國政,相比之下,同樣是齊國公主和弒君從犯的哀姜卻慘死在齊魯兩國的政治博弈之間,所以魯國人對哀姜的態度更多的是憐憫。

人們常說人死如燈滅,一個人的終極死亡就是她的死對大家沒什麼影響。

哀姜就是這樣可憐的女人,她生命中遇到的每個男人,包括慶父都是為了利用她,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大難臨頭各自飛。她失敗的原因就在於還不夠狠辣,沒有很強的政治能力,最終的結局也是早就註定。以哀姜為背景的魯國內亂,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最是無情帝王家,在權力面前,每個人都有成為反派的那一天。

海叔說春秋圈子作者:jennifer

相關焦點

  • 哀姜:愛情、政治的雙重犧牲品(超級女團11)
    想來,在收養養子的過程中,哀姜是真的很哀傷。「只要還有愛情,那生活的苦難終會過去!」哀姜這樣安慰自己。小叔子慶父對哀姜很好,非常好。看見深閨幽怨的哀姜,忍不住出言安慰;哀姜難受的時候,會在樓下給哀姜唱小曲;哀姜憂鬱的時候,會給哀姜帶上無數小玩意逗她開心。一來二去,哀姜漸漸被小叔子打動了心扉。有一天,哀姜在和慶父約會時,慶父說了這樣一句話:「嫂子,我一定會讓你的兒子成為國君的!你放心!」說得斬釘截鐵。
  • 偷情上癮的風流女:哀姜把魯國翻個底朝天(圖)
    因此,這個「侯」應該是指齊桓公的哥哥齊襄公,他在位十二年,哀姜應當是他在當國君八年時生下的閨女。而且,很有可能這樁婚事是魯莊公的母親文姜一手促成的,因為哀姜出生時,文姜正與齊襄公打得火熱。有了這樁親上加親的婚姻,文姜也可以有了經常跑到齊國偷情的藉口。另外一個證據是,魯莊公最早的心上人,是魯國一個姓黨大夫的長女叫任的(稱為「孟任」)。
  • 魯莊公好色誤國:娶齊國公女哀姜導致慶父之亂
    魯莊公好色誤國:娶齊國公女哀姜導致慶父之亂 在即位24年之後,他又娶了齊國公女哀姜為夫人。這個哀姜也是搞緋聞的高手。魯莊公的二弟叫慶父,在魯國頗有權勢。哀姜於是就看上了慶父,兩人私通。更可怕的是,這場宮廷緋聞又直接引發了魯國歷史上著名的慶父之亂。  魯莊公和哀姜之間沒有生子。這樣,魯國也就沒有了嫡長子。但哀姜以與陪嫁的叔姜之子啟方為己子,想讓啟方做魯莊公的接班人。可是,魯莊公不同意。他想立子般為接班人。
  • 歷史倪說60 魯國再出齊國淫女哀姜,人常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遵循舊制,應該由嫡長子繼承君位,但由於夫人哀姜沒有生育,魯莊公只能選擇立哀姜的妹妹叔姜兒子公子開為太子。但是魯莊公並不喜歡這個公子開。於是就想到了寵妃孟任的兒子公子斑,可是問題是公子斑不是長子不能繼承國君位置。魯國當時的規矩是,國君無長子來繼承國君位置時,可以傳位給君主的弟弟。於是魯莊公找來姬叔牙來商量,並試探他。
  • 孔子為何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慶父
    按當時的繼承法,魯莊公去世後,法定的繼承人應該是他的嫡子,但是,夫人哀姜沒能生出繼承人來。因此,魯國的君主之位究竟該傳給誰?就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魯莊公的庶長子般、庶長兄慶父,都可以成為合法的繼承人。無論是公子般還是慶父當上了魯君,都不應該視作篡位者。所以孔子並沒把慶父歸入「亂臣賊子」之列。
  • 架空魯國國君的「三桓」家族是怎麼來的?
    僅僅過了幾十年後,各諸侯國國君的臣子們也開始有樣學樣,逐步架空國君。晉國是六卿掌握實權,齊國是田氏、高氏、鮑氏等大家族掌權,宋國是七個家族來回鬥爭,魯國國君則被「三桓」徹底架空。為什麼各國國君都不約而同的被架空?其中的原理很簡單。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1.難免出現能力差的國君。而諸侯國內掌權的各大家族卻在不斷洗牌,激烈的競爭導致人才輩出,出現主弱臣強的局面。
  • 哀姜是齊桓公的妹妹、侄女還是女兒?(八卦史記39)
    李大嘴 大嘴讀史《史 記·齊太公世家》中提到了一個女人——哀姜。這 個厲害的哀姜有兩件事很出名。第一件事——「未娶而先淫」。哀姜和魯莊公訂婚之後,魯莊公先後兩次到齊國看望哀姜,放在現在很正常的事情在古代卻是很不正常的,魯莊公因此被指責「未娶而先淫」。其實最多是一般的見面交談,不會有什麼婚前性行為,哀姜很冤。第二件事——「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雖然婚前見過面,但畢竟是政治婚姻,所以哀姜和魯莊公夫妻間沒啥感情。不安分的哀姜和魯莊公的弟弟慶父私通,染綠了魯莊公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