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溝裡生「金」蛋:宜賓山勾勾農業精準扶貧放大招

2021-01-18 騰訊網

脫貧攻堅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黨的報告指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現今,脫貧攻堅戰已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我國貧困人口為551萬人,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已實現脫貧。在脫貧攻堅戰中,宜賓等各省市農業企業積極助農惠農,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新方式。

近年來,宜賓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下足「繡花」功夫,在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業,不斷完善農業利益聯結機制,積極培育龍頭企業,逐步帶動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宜賓山勾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山勾勾農業)積極響應號召,依託農業特色養殖,將畜禽養殖從品種雜、效率低、疫情風險高、環境汙染大的局面,升級為標準化、集約化、科技化、智能化的現代蛋雞養殖場。

在助農扶貧的道路上,山勾勾農業以蛋雞養殖為核心,全力打造農鮮軍雞蛋品牌,切實增強農民實際增收狀況,同時著力建設相關配套設施和生態農業種植園,形成了種、養結合的環保生態產業鏈,為鄉村養殖業提供發展的內生動力。

宜賓山勾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堅持綠色產業引領,帶動了當地近百名農戶就業,生產的雞蛋品牌「農鮮軍」,以「養健康雞、生安全蛋、富家鄉人」為目的,通過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檢測,被授予「無公害農產證書」和「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證書」,遠銷北京、上海、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山勾勾農業及農鮮軍雞蛋的發展,從根本上為農戶解決了農業資源、技術、人才、經驗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助力了宜賓農業的發展,解決了農戶的後顧之憂,還擴大了宜賓品牌雞蛋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為開拓更廣闊的銷售市場、助力農戶實現增收脫貧、實現精準扶貧提供了保障。

如今,網際網路電商已經在助農扶貧領域發揮出巨大價值,山勾勾農業將藉助線上商城中的產地溯源、推廣原產地農產品等活動,減少農民及養殖戶的成本鏈路,幫助農民增收創收,打造助農惠農新模式。

相關焦點

  • 來賓:發展農業示範區 推動精準扶貧
    6月16日,記者從來賓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市全力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工作,全面「增點擴面、提質升級」,以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為載體,吸引貧困群眾加入,以多種形式反哺貧困群眾。來賓市扶貧辦副主任管志斌介紹,去年,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掛牌,這是廣西首個市級國家農業產業園,夯實了精準扶貧的基礎。糖業是來賓市的支柱產業之一。該市通過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輻射帶動,使興賓區實現糖料蔗「雙高」基地建設規模全國第一,糖料蔗品質(產糖率)和產量全國第一,糖業循環經濟及全產業鏈綜合利用水平全國第一,是國家優選劃定的確保國家糖業安全戰略的糖料蔗生產基地。
  • 我的脫貧故事丨李正勇:搬出山溝溝 生活越過越幸福
    我的脫貧故事丨李正勇:搬出山溝溝 生活越過越幸福 2020-12-10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搬出山溝溝,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
    寬闊的道路、嶄新的樓房、太陽能路燈、地下停車場,令記者感嘆搬遷點的現代化標準化,感慨牧民過上城裡人的好生活。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從比如大山溝裡搬出來的牧民,在黨和政府的幫助引導下,走上了一條他們祖輩沒有走過的路,他們積極轉變思想、奮發圖強,在怒江邊的土地上,用汗水書寫新時代羌塘牧民的幸福生活。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廣東潮州:一片小葉子託起山溝裡的脫貧致富夢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光明網潮州訊 (記者 孫滿桃)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廣東潮州市堅持因地制宜、潮州所能,積極探索出富有「潮味」特色的脫貧攻堅新路子。鳳凰鎮叫水坑村村民林金思,2016年被列為精準扶貧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家裡有5口人,父親是殘疾人。「2016年與父親扛起了一家5口人的生活重擔,通過種茶一年收入很少,只能外出打工,日子過得緊巴巴。」林金思說,潮州市政府辦牽頭精準幫扶叫水坑村以後,該村生態茶園道路及灌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為農戶提供培訓以及化肥、購置制茶農具的全額補貼,自己家開始用上了全套的現代化制茶工具。
  • 山溝裡的中國故事:或許你該對老家另眼相看了
    在鄂贛交界處大山中的偏遠鄉村裡,人們的生活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筆者用親眼所見,為您講述發生在窮山溝裡的中國故事。 眼下,想到這山溝裡蓋房子、擴建房子的人,實在太多了。 很難想像,那種只有在大城市改造中,想要在城中村拼命種房子的勁頭,如今竟然會在這偏遠的大山溝裡也能看到。 背後的原因,是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已經不再是那些外出討生活的遊子們記憶中的老家了。
  • 老宅「重生」記——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五支隊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側記
    新華社重慶12月17日電 題:老宅「重生」記——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五支隊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側記  劉新、李海林、周宇恆  3年前,58歲的譚承明守在老宅裡愁眉不展,找來幾張廢報紙糊一糊破洞的牆面,就算能擋風了。如今,譚承明住在修葺後的老房裡喜笑顏開。老宅子煥發出新的生機!
  • 從山溝溝搬進城擁抱幸福生活
    新中國成立前,我們住在舊村的土窯裡。1966年,我家在村北修了兩間土坯房。改革開放後,家裡條件好了,又在村南蓋了兩間平房。2016年,我家和全村百姓整村搬到了龍泉錦園小區。從山溝溝的平房搬進了城裡的樓房,我們全家高興極了。我們的舊村山高坡陡,基礎設施較差,全家靠種地生活,有時候在村裡打些零工,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我家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挪窮窩,斬窮根,奔富路。
  • 繪就中原版「富春山居圖」——河南洛陽大力發展溝域經濟紀實
    &nbsp&nbsp&nbsp&nbsp洛陽為什麼選擇溝域經濟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又是如何讓曾經的窮山溝變成「金餑餑」的?帶著疑問,記者驅車於青山綠野之間,探尋丘陵山區鄉村嬗變背後的訣要。
  • 扶貧種雞產「金雞」「金蛋」 輸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中新網清遠12月14日電 題:扶貧種雞產「金雞」「金蛋」 輸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作者 蔡敏婕 傅文依  99歲的馮蓮沒有想到,自己生活一輩子的清遠市雙寨村,4年間,會從原本的荒蕪凋敝變得煥然一新,10公裡硬底化道路直通入戶,300盞路燈照亮村莊,綠美古樹公園和流水塘特色村正在開建,就連家門口前的那塊生長雜草多年的荒地,也建成了文化廣場和鋪設了遊樂設施
  • 專家進村點「土」成金,窮山溝成了香草谷,百姓「脫低」致富
    本報記者 李瑤春暖大地,深山裡的延慶區大莊科鄉黃土梁村草木萌生。東坡的梯田上,村民劉殿臣正忙著平整土地,為天竺葵春種做準備。「這可是咱致富的金缽缽,得精心管哩。」劉殿臣說。說是金缽缽,名副其實。近三年來,通過精準幫扶、發展香草產業,包括劉殿臣在內的33戶低收入戶全部「脫低」。
  • 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2019)在京發布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茅臺式精準扶貧」:抓牢關鍵要素,助力鄉村振興  10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爭當金融扶貧先鋒主力模範  11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為脫貧攻堅注入「核動力」  12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發揮優勢,聚焦精準,創新做好脫貧攻堅金融服務工作  13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保險+」扶貧模式建立持續精準扶貧長效機制
  • 「老田」的扶貧365
    白楊溝村第一書記田彥軍的扶貧筆記本。長城新媒體記者 馮碩 攝在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駐白楊溝村第一書記田彥軍的筆記本裡,像這樣詳細記錄每戶家庭基本情況、脫貧困難等內容的習慣,「自打來到白楊溝後,就一天也沒落」。
  • 從深山溝到金土地 從缺技術到靠手藝!石景山區助力「堯鄉」人民奔...
    從深山溝到金土地 從缺技術到靠手藝!產業幫扶託起致富底氣石景山區始終把發展扶貧產業作為帶動當地脫貧的內生動力。在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順平當地產業從無到有、從小而散到成規模,為貧困人口增收帶來了持續保障。順平縣辛莊村是全縣沿山最大的村,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適宜種植紅薯。但每年豐收時節,紅薯的銷路又成了問題。
  • 從福州山溝溝裡走出一位低調的原青海省首富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位,從福州山溝溝裡走出來的一位低調的企業家。何茂雄,1961年生,福州市永泰縣大洋鎮蒼霞村人,現常住青海省西寧市,現任福州市人大代表、青海省濱地鉀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 ...的「金蛋蛋」 —— 貴州金綠源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助農增收側記
    新寨村是蔗香鎮6個貧困村之一,地處縣城與蔗香鎮之間,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但由於群眾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農業生產粗放,生產效益不高,仍有部分家庭屬於精準貧困戶。為進一步提升群眾收入水平,提高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在上級部門的幫扶和蔗香鎮黨委、政府的引導下,該村積極探索「企業+集體+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引進貴州省胡智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並以「公司+村集體」的形式,共同註冊成立了第一個村級平臺公司——貴州金綠源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
  • 愛心助農暖心抗疫,華夏銀行鄭州分行精準扶貧急「解圍」
    原來,受近期疫情影響,歐陽寺村農戶的綠色蟲草蛋等不耐貯藏農產品從「暢銷」變成了「愁銷」。看到信息後,該負責人第一時間與吳亞龍聯繫並進一步了解詳情。據了解,歐陽寺村為新鄭市經濟薄弱村,歐陽寺村的蟲草雞蛋、紅薯粉條、小米都遠近聞名。因當地缺水,村裡一直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農業產量不高,村民收入相對較低。此次疫情影響下,進一步加劇了村裡困難戶、農戶的農產品滯銷問題。
  • 穿越種田文,山溝溝裡最窮的一家,她上山獵狍子、山雞、野兔飽腹
    穿越種田文,山溝溝裡最窮的一家,她上山獵狍子、山雞、野兔飽腹各位小仙女們好,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推薦好看的書籍了,這次要推薦的小說全都是穿越種田文,穿越到了山溝溝裡最窮的一家,她上山獵狍子、山雞、野兔飽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話不多說,讓我們趕緊看看吧!
  • 國網莊浪供電:山溝溝的寒夜又被光明照亮了
    國網莊浪供電:山溝溝的寒夜又被光明照亮了 發布時間: 2020-11-25 23:11:44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仇瑛
  • 12個典型項目一覽,教育部直屬高校這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2013年學校與蒲城縣建立定點扶貧結對幫扶關係以後,學校接續選派3任駐村第一書記,與閆家村黨支部班子一道引入並發展金銀花產業,通過黨建引領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綜合施策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產銷對接鞏固脫貧成果,扶貧育人實現校地共建共贏,逐步探索出了一條「高校+地方政府+村黨支部+村級股份合作社+貧困戶」的「五位一體」精準產業扶貧新路子。
  • 「扶貧印記」威縣沙河王莊村|貧困村變身「金雞小鎮」
    2020年6月17日,河北省邢臺市德青源(威縣)金雞產業扶貧生態園工人在蛋庫流水線工作。這些鮮蛋蛋殼上印有品牌、生產日期和追溯碼,暢銷京津,被貧困群眾稱為扶貧「金蛋」。2016年,一種嶄新的資產收益扶貧模式在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河北省邢臺市威縣開始探索,引進蛋雞產業龍頭企業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變為資產,以入股分紅的形式將周邊4個鄉鎮的4424名貧困群眾全部變為企業的「特惠股東」,走出一條「金雞幫扶」產業精準扶貧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