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退群」事件現在是越來越發酵,現在整個教育部都下達了一個文件上面說所有的家長都不能在批改作業了,所有的老師都必須肩負其本職工作來。為什麼現在總是強調家長不應該介入到老師的教育環節中呢?
1.家長需要休息
其中最重要一點跟大家的認可可能不太一樣,我認為家長應該好好休息休息,每天下班回到家以後其實不用說已經是非常的疲憊了,特別是在一些大的城市裡的父母,下班可能都已經很晚了。回到家後還需要給孩子洗衣做飯,甚至還需要輔導功課。而下班的時候,本來是家長們勞累了一天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舒緩一下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能夠冷靜下來,休息好了之後第二天上班才能更有狀態。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到了晚上往往才是每一位做父母最頭疼的時候,因為給孩子輔導功課已經變成了一項最為困難的一項工作了。到了第二天,導致很多家長會休息不好,身心俱疲。到了工作裡面也會做不好,始終不在狀態,而狀態不好回到家以後會進行二次循環,甚至會影響到了家長跟孩子的交流溝通,有的家長可能會對自己的孩子發火,把自己的不滿發洩出來。那麼如此循環會讓家長越來越疲憊。我認為對孩子而言,家長的疲憊的態度對於一個孩子引發的可能更多的是暴力的家庭所以問題的第一點就在於家長需要好好的休息。
2.學生需要自我負責
首先學生需要學會自我負責,因為寫作業的事情本來就是我們身為學生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也是學習裡面最重要的一件自我完成的部分。然而有的學生不把他當做一回事,自己不去完成反而需要家長幫助才能完成。那麼我認為孩子就會失去一個自我鍛鍊的平臺,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機會。長此以往如果沒有學會如何自我負責的話,以後到了社會上以及家庭裡面,又該怎樣去應對未來需要更加負責的世界裡面。所以寫作業這件簡單的事情更應該由孩子自己完成。
3.學習能力
其實本身的學習能力才是學習裡最重要的一部分,學習有什麼內涵呢?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學習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知識,能夠自我學習。隨著信息的發展,以後的世界是多變的,幾十年以後也許我們現在所有的知識全部都要換一個新的花樣,比如現在的5G技術的普及可見知識的變化是非常之快的 如果孩子沒有自我學習的能力,那麼又該如何面對社會呢?所以對孩子而言能夠學會自我學習能夠有學習的興趣才真正有了學習力。
總結
學習是靠自覺的,不是他人逼迫來的。在科技強國時代,沒有文化是萬萬不能的,知識會影響人的一生。認真投入到學習之中,學會課前預習,大概學習新知識的內容及框架,便於課堂上的理解和消化。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