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的真相和對它的誤解
一般基督教界所說的方言與聖經所說的方言的區別
1.特洛伊木馬
2.超教派式出現的方言
3.當今也必需方言恩賜的原因
4.方言的恩賜是誰賜給誰的呢?
5.恩賜必須是造就教會的
6.方言是為不信的人
7.保羅給哥林多教會的忠告
8.天上的語言
9.謹防贗品
10.何時,何處,如何開始的?
11.獲得聖靈之人的態度
12.不是所有的神跡都是聖靈的工作
13.到底什麼是真方言呢?
14.撒但攻擊的目標是情感
15.感情性信仰的特徵
16.需要信心的時刻
1.特洛伊木馬
很多人都知道有關特洛伊木馬的故事。古希臘軍隊雖然包圍了特洛伊國家有10年之久,但始終未能將其徵服。於是他們想出一計。希臘軍在假裝乘船後退的時候,將一個大木馬留在海邊作為戰爭紀念碑。但在這一木馬裡面藏著軍兵。活動於特洛伊城的希臘間諜西門,鼓動人們將那木馬帶進城裡,以顯明他們的城是無法徵服的神秘之城。特洛伊人中了這一計謀,將那木馬拉進了城中。當夜,西門打開木馬的門,放出了裡面的軍兵,他們徑直殺了特洛伊護衛隊,打開了城門,而假裝後退卻藏在城門旁的希臘軍隊便長驅直入,攻克了特洛伊城。
來自敵人的禮物可以招致十分致命的結果。黑暗的勢力使用一打開就爆炸的糖衣炮彈成功地擊殺著很多人。當今撒但利用所謂「聖靈的恩賜」的木馬潛入基督教中,試圖摧毀上帝的教會。
後來成為牧師的湯姆,在他年輕時成為基督徒不久的某一天,打算在洛杉磯凡斯弗林斯搭順路車去看望母親。為了搭車他邊招手邊走路,過了好久,有個五旬節派基督徒斯提伯親切地讓他上了車。在坐車期間,湯姆饒有興致地講說了自己是如何成為基督徒的經歷。當他說完的時候,斯提伯就問湯姆說,「那你得到聖靈了嗎?」
由於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提問,湯姆回答說,「是啊,我覺得……我確實能通過我的生活感受到上帝的靈。我斷絕了吸毒,還有偷竊、撒謊、罵人……,因為我能夠克服自己習慣性的罪和問題了。」
「不是,不是說那些……」斯提伯好像有些憋悶的樣子,問他說,「你受了聖靈的洗嗎?你能說方言嗎?」斯提伯比起湯姆如何掙脫罪的捆綁而得勝,更感興趣於他經歷了哪種特別的恍惚經驗。斯提伯說湯姆沒能體驗作為基督徒所必須要擁有的最重要的經驗。從那之後,湯姆便對斯提伯所描述的「對基督徒而言最重要但還未體驗的方言」開始了研究。
湯姆成為基督徒後,最初所參加的教會都是通常稱為Glossolalia的五旬節派教會,他們相信說方言的忘我之境。當然,不是說那樣的教會的信徒都以同樣的方法理解方言。其中也有很多信徒對方言有其它的看法。在他們之中湯姆見到了很多上帝真正的兒女,也有很多人承認聖靈在實際生活中所成就的重生的經驗。
但大部分人,比起克服罪和個人軟弱的聖化經驗,更加關心的是多麼頻繁地說方言,多麼深地經歷了忘我之境的幻象。一到敬拜的時間,教會的整個氣氛是,教會被各自不同的方言的聲音所充滿,而那些不能說方言的則責備自己的不足。看著這樣的現象,湯姆開始深刻地研究起聖經所說的方言到底是什麼。
再進一步說,隨著近來方言擴散在所有教派當中,在教會禮拜時間特別是凌晨禱告的時間裡,也被各種方言的聲音所充滿,甚至也能聽到有些人抱怨因太吵而不能禱告了。
2.超教派式出現的方言
出現在當今基督教會的一個最重要的現象之一就是說方言。方言幾乎擴散在所有基督教中。而它又不單在基督教界,也在印度教、非洲土著宗教、佛教、天主教等幾乎所有宗教界中流行起來。雖然他們所說的方言各有不同,但他們都共同相信自己是被自己所信的神的力量所支配,而說出連自己也不知道的超自然的語言。如果超越所有宗派和教會團體所出現的這種現象,這在基督教界迅速蔓延的方言不是從上帝來的,那麼意味著這可能是誰虛構的欺騙。恩賜必須只通過「真理」這一通路才會賜下。如果方言不論真理與謬道,不論是誰信仰何種宗教而都可以賜下,那麼通過方言的恩賜所要傳播的福音也會失真。
雖然也有自己編造而假說方言的情況,但方言不是說方言的人自己編造出來的。不否認有的人是看著別人說方言,不想服輸,便自造沒有領受的方言而嘴裡嘮叨著一種奇怪的聲音,試圖讓別人知道自己也得了方言的恩賜。但大部分人的確是得了一種東西在超自然的力量下說出方言。當他們禱告的時候,某種力量控制了他們,得以說出他們未曾想到、也未曾知道的奇怪的語言來。在這種狀態下,往往他們的內心能感受平安,並能感受奇怪的力量運行在自己身上,可以不休息而禱告。
但聖經說,「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作。」(帖前5:19-22)幾乎蔓延在所有基督教裡面的方言,如果這是從上帝而來的,我們就要感謝地領受它,並熱切祈求之。但如果這不是從上帝而來,我們就有必要通過聖經驗明真相。
3.當今也必需方言恩賜的原因
方言在現今也是必需的恩賜。聖經介紹方言為聖靈的恩賜之一。「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上帝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林前12:4-6,10-11)
第一個說到方言的正是耶穌基督。「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跡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可16:15-18)耶穌在命令往普天下傳福音的時候,說到了在信的人會顯出方言的恩賜。在這裡耶穌是在說明福音的傳播與方言的恩賜連同醫病的恩賜有密切的關係。
現今也需要傳播福音,隨之,方言的恩賜也要降在傳播福音的基督徒身上。啟示錄14章裡的三天使信息也需要方言的恩賜。「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啟14:6)為了向使用各自不同語言的所有民族傳播福音,方言的恩賜是必需的。
4.方言的恩賜是誰賜給誰的呢?
降下方言恩賜的是誰呢?為了得到方言的恩賜,是否需要去某個特別的場所呢?為了獲得方言,是否需要去禱告院或某個秘密的場所進行長時間的禱告呢?是誰賜給誰這樣的恩賜呢?正如在前面我們所讀到的,聖經顯明了恩賜的出處。「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上帝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林前12:4-6)在第4節當中的聖靈,在第5節和第6節分別表達為耶穌和上帝,以此介紹了恩賜的出處。恩賜是通過父上帝、耶穌基督和聖靈,即三位天上的統帥賜下的。也就是說,三一上帝都參與賜下恩賜。但我們之所以主要將恩賜說為聖靈的恩賜,是因為耶穌升天之前曾應許要賜下保惠師聖靈。聖靈扮演著傳達恩賜的角色。雖然傳恩賜給基督徒的是聖靈,但如果我們知道天上的三一真神都參與賜下恩賜的工作,那我們將領悟恩賜是多麼寶貴而重要啊。
如果是這樣,那麼是否所有信徒都領受相同的恩賜呢?在哥林多前書12章保羅將教會比喻為身體的肢體。正如我們的身體是分別由不同機能的胳膊、腿、眼睛、鼻子等部分組成而協調運作一樣,教會也是具有不同技能的人聚集的地方。「這人蒙聖靈賜他智慧的言語,那人也蒙這位聖靈賜他知識的言語,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林前12:8-10)
保羅通過這段話證明了上帝將不同的恩賜賜給各自不同的人。在這裡有當今基督教界誤解的一個部分,認為不管是誰只要領受了聖靈,那麼作為其結果就要說方言,這樣的教導是錯誤的。正因為這樣,有的信徒自造方言,或有的信徒則灰心失望而不去教會了。但聖經告訴我們:聖靈將不同的恩賜賜給不同的人。
從哥林多前書12章29-31節開始,保羅對這一問題做了清楚的論述。「豈都是使徒嗎?豈都是先知嗎?豈都是教師嗎?豈都是行異能的嗎?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嗎?豈都是說方言的嗎?豈都是翻方言的嗎?」回答是「不是!」保羅主張不能都是使徒,或都是先知,或都是教師,或都是行異能的和醫病的。所以,認為我們都要獲得方言的恩賜,才證明是受了聖靈的洗,這樣的主張是不符合聖經的。
5.恩賜必須是造就教會的
「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林前12:31)保羅通過整個12章對聖靈的恩賜作了說明。保羅說明了聖靈的恩賜是天父、耶穌基督和聖靈所有天上指導者參與賜下的貴重的恩賜。但在他結束這一章話語的時候,說要指示一樣比這些恩賜更重要的最妙的道。他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林前13:1-3)
「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上帝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秘。但作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說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我願意你們都說方言,更願意你們作先知講道,因為說方言的,若不翻出來,使教會被造就,那作先知講道的,就比他強了。」(林前14:1-5)
聖靈的恩賜是為了造就教會。「上帝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林前12:28)所以,聖靈的恩賜賜下來,不是為了抬高個人的能力而是為了造就教會。正如手不能孤立於身體之外而單獨存在,眼睛也不能與身體分離而行使其機能一樣,聖靈的恩賜賜給「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的我們,以造就教會(林前12:27)。但如果這一恩賜不能用來造就教會,那麼那一恩賜就如同從身體分割出來的胳膊一樣。
所以保羅說,「我若不明白那聲音的意思,這說話的人必以我為化外之人(外國人),我也以他為化外之人(外國人)。」(林前14:11)即使用漢語向不懂漢語的美國人傳百萬次福音,他們也不會理解福音。所以保羅說,說別人聽不懂的方言,說的人和聽的人都以對方為外國人,最終毫無用處。
「所以那說方言的,就當求著能翻出來。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林前14:13-14)保羅說,若要說方言,就要將其含義翻出來。他說,如果不翻譯只用方言禱告,那麼雖然是我的靈在禱告,但因不能傳達其含義而不能產生效果。保羅在這裡說的靈和心是一樣的,心靈是與肉體(身體)比較而言的。這裡的意思是,沒有翻譯而只用方言作的禱告,雖然可以呈上個人的願望,但因這不能傳達給其他信徒,而不能給整個教會帶來任何益處,因我成了教會的「化外之人」(11節)。
所以保羅說「這卻怎麼樣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15節)「用悟性」在英語聖經裡面記錄為「with the understanding」(使人能理解的)。保羅是在說,當禱告或唱詩的時候,不但用心靈,也要用悟性禱告或唱詩,以「造就別人」(17節)。保羅又更進一步地強烈主張,「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19節)「用悟性說」的話,是指說的人和聽的人都能明白的話。「弟兄們,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在心志上總要作大人。」(20節)「在心志上」在英語聖經裡面記錄為「in understanding」(在理解上),和「悟性」是一個意思。
6.方言是為不信的人
「這樣看來,說方言不是為信的人作證據,乃是為不信的人;作先知講道不是為不信的人作證據,乃是為信的人。所以全教會聚在一處的時候,若都說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進來,豈不說你們癲狂了嗎?」(林前14:22-23)
聖經稱「方言」為「語言」。上帝賜下聖靈的恩賜是因為有實際的需要。耶穌對門徒們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28:19)但這一命令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只知道一種或兩種語言的門徒如何向全世界的人傳播福音呢?就算門徒們都是聰明人,但他們大部分都是未受教育的文盲。他們要順從基督的命令,就需要聖靈的恩賜。這就是超自然而神秘的語言恩賜,讓人說出未曾學過的未知的語言來。
「信的人必有神跡隨著他們……說新方言。」(可16:17)通過這一經文我們可以知道,耶穌所說的新「方言」或「語言」,是指在沒有學習外語的情況下,獲得一種能力可以說出那一語言,作為「神跡」的標誌。即,是指可以流利地用先前不曾知道、也未曾學過的語言傳道的能力。聖靈裡記錄了3個講方言的例子(徒2,10,19)。好好查考這些經文就能清楚地明白方言的恩賜是意味著什麼。
「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2:1-4)
「火」象徵能力。上帝用降下來的火焰來顯明方言的恩賜,使他們都能感受到有上天的大能臨到了他們軟弱的舌頭上,正如當摩西走向埃及法老王面前之時所領受的能力(出4:10-12),和從天而來的紅炭粘在以賽亞舌頭上一樣(賽6:6-7)。
為什麼上帝必須要等到五旬節才降下方言的恩賜呢?讓我們來查考使徒行傳2章5-11節。「那時,有虔誠的猶太人從天下各國來,住在耶路撒冷。這聲音一響,眾人都來聚集。各人聽見門徒用眾人的鄉談說話,就甚納悶,都驚訝希奇說:『看哪,這說話的不都是加利利人嗎?我們各人怎麼聽見他們說我們生來所用的鄉談呢?我們帕提亞人、瑪代人、以攔人,和住在米索不達米亞、猶太、加帕多家、本都、亞西亞、弗呂家、旁非利亞、埃及的人,並靠近古利奈的利比亞一帶地方的人,從羅馬來的客旅中,或是猶太人,或是進猶太教的人,克裡特和阿拉伯人,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鄉談,講說上帝的大作為。』」
五旬節是猶太人的一個節日,是搖捆節(初熟節)之後的第50天。這日,一切散居羅馬帝國各處的虔誠的以色列人都聚在耶路撒冷敬拜。上帝早已計劃選擇這日賜下方言的恩賜,使來訪那裡的人都能用自己的母語聽到上帝的聖言。根據這段經文可以知道,當時聚集在耶路撒冷的人們至少操有15種以上的各國語言。福音得以傳給了那些住在他鄉而在五旬節訪問耶路撒冷的人群,許多人都決志歸了主,而五旬節過後,他們帶著門徒們所傳的新的福音,回到了各自的家鄉。
這裡的話語明確地表明了方言是為了突破在向全世界人傳播福音的時候所必然要碰到的語言的障礙。有的人誤解,認為五旬節的奇蹟是指獲得了能夠理解別的語言的能力。這一恩賜不是能夠聽懂別的語言,而是能夠說出別的語言的恩賜。這是語言的恩賜,不是聽力的恩賜。
此外有的人主張,方言作為天國的語言,只有上帝和那些領受翻譯的恩賜的人才能夠理解,但使徒行傳則說明門徒們和所有在場的聽眾都能聽懂那一講道(11節)。
從彼得向哥尼流及其家人的傳道,可以看到第二個例子。「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來的信徒,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因聽見他們說方言,稱讚上帝為大。」(徒10:44-46)根據使徒行傳10章1節,哥尼流是義大利人,而彼得是猶太人,使用亞蘭語。根據歷史知道,羅馬人的侍從都是從別國抓來的人。當彼得見哥尼流的時候,他們之間肯定是有語言上的障礙,可能彼得帶了翻譯在中間做翻譯。在這樣的情況下,聖靈降臨在哥尼流和他的家人身上。結果那時在場的猶太人和彼得都能聽懂他們所說的話。所以聖經記錄說,猶太人聽到他們在用他們的語言「稱讚上帝為大」(徒10:46)。後來彼得說到,「我一開講,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像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徒11:15)
彼得在這一經文裡證實了哥尼流和他的家人所領受的方言的恩賜,和門徒們在五旬節裡領受的方言的恩賜一樣。也就是說,哥尼流和他的家人獲得方言的恩賜之後,便能用先前從來不知道的別國語言說話了。
有關方言的最後一個例子,是保羅向12個以弗所人傳道的事情。使徒行傳19章6節說,「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或作:又講道)。」在耶穌的門徒當中,保羅是受過最高教育的使徒,也是作了最多宣教旅行的人(林前14:18)。當聖靈降臨在12個以弗所人身上的時候,保羅看到他們「說方言,又說預言」的情景。很可能他們說的是在羅馬帝國所使用的語言。這樣才能用於傳道。
通過這些經文大家可以知道,方言恩賜是當不同語言的人聚集的時候,為了使他們能夠溝通而賜下的。在使徒行傳第4章當中出現了和第2章中類似的場面,但沒有降下方言的恩賜。他們所聚會的地方震動,人們都被聖靈充滿。但因為那裡沒有說別國話的外國人,所以沒有降下方言的恩賜。使徒行傳4章31節說,「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上帝的道。」
從天降下聖靈的洗禮,不是為了製造不能聽懂的奇怪的聲音,而是為了獲得傳道的能力。所以耶穌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7.保羅給哥林多教會的忠告
在保羅所記錄的14卷新約聖經書卷中,只有哥林多前書講到了方言。我們可以知道哥林多教會存在某種特別的問題,因為哥林多後書或保羅記錄的其它經卷都沒有提到過方言。
古代哥林多城有兩個著名的國際港口。所以哥林多教會聚集了很多外國人,在禮拜的方式上也出現混亂。可以肯定的是,哥林多教會的很多人用別人聽不懂的語言禱告、勸誡和講道。所以保羅說,如果用大多數人聽不懂的語言說話,就需要翻譯;不然,就閉口安靜。「若沒有人翻,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上帝說就是了。」(林前14:28)也就是說,用他人聽不懂的語言講話是不敬的行為。
讓我們聽聽保羅如下清楚的忠告,「弟兄們,我到你們那裡去,若只說方言,不用啟示、或知識、或預言、或教訓,給你們講解,我與你們有什麼益處呢?就是那有聲無氣的物,或簫、或琴,若發出來的聲音沒有分別,怎能知道所吹、所彈的是什麼呢?若吹無定的號聲,誰能預備打仗呢?你們也是如此,舌頭若不說容易明白的話,怎能知道所說的是什麼呢?這就是向空說話了。……但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若有說方言的,只好兩個人,至多三個人,且要輪流著說,也要一個人翻出來。若沒有人翻,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上帝說就是了。」(林前14:6-9,19,27,28)
說所謂方言的人們利用這些經文,竟認為在教會用自己和別人都聽不懂的語言說話是合理的,這真是讓人吃驚的事情。保羅的忠告和那樣的主張是完全不同的。提摩太前書6:20說到,要「躲避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保羅在提摩太後書2:16節再次說到,「但要遠避世俗的虛談,因為這等人必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上帝命定方言的恩賜,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和與我們語言不同的其他人分享我們的想法。如果人們不能理解你所說的方言,那麼你是否該照保羅所說的在教會中閉口安靜呢?
8.天上的語言
我所知道的五旬節派教會大部分基督徒都承認,使徒行傳裡的方言是實在的別國的語言。但他們主張在說其它國家語言之外,有著第二個恩賜。那就是所謂「天國的禱告語」。他們稱這是聖靈「說不出來的嘆息(groaning which cannot be uttered)」。他們說之所以用無人能聽懂的語言禱告,是為了不讓撒但聽懂他們的禱告。但聖經沒有任何地方讓我們隱藏禱告的話語。聖經反而說,當我們禱告的時候,撒但聽而戰兢。
那些說方言的人所說的所謂「禱告的語言」,是根據哥林多前書14章14節,「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
他們主張保羅禱告的時候也是使用了天國的語言,而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禱告什麼。但這樣的想法提示出重要的問題。如果自己不知道作了什麼禱告,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的禱告得應答了呢?
我們要知道哥林多前書14章14節的真正意思。讀聖經的時候有時會遇到問題,因為大部分經文使用的是古語,所以其含義看似迷糊。如果用現代語表達這節經文是這樣的,「如果我用我周圍的人所聽不懂的語言說話,那麼雖然我個人是通過聖靈而禱告,但通過禱告所傳達的我的想法則不能給聽我說話的人帶來任何果效。」如果我們想大聲地公眾禱告,就得讓別人能聽懂,要麼就安靜,我們要記住保羅的這一忠告。
讓我們再查考接下來的幾節經文,「這卻怎麼樣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不然,你用靈祝謝,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林前14:15-16)在這一經文中,說到誰在理解上有問題呢?理解上有問題的人不是說的人而是聽的人。
如果你有過和使用不知道的語言的外國人一起禱告的經歷,就會很好地明白保羅為什麼說難於說「阿門」了。因為沒有翻譯,就根本不知道別人在說什麼。
根據哥林多前書14章我們可以知道,說方言或外語是為了傳福音所需要的溝通,並以此造就教會。總之,如果沒有翻譯,那麼他所說的話只是向空氣說話,並且只有上帝和自己知道。這就是常被人誤解的第2節經文的意思。「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上帝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秘。」(林前14:2)
保羅再次強調方言要讓聽的人明白,不然就要安靜,以默想的方式和上帝交流。「你們也是如此,舌頭若不說容易明白的話,怎能知道所說的是什麼呢?這就是向空說話了。……若沒有人翻,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上帝說就是了。」(林前14:9,28)顯然,方言是為了克服言語障礙,將福音傳給其它民族和國家,而作為溝通的手段賜下的。
有的人這樣問,「保羅不是說自己說了天使的語言了嗎?」不是這樣的。保羅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林前13:1)如果大家根據上下文理解這一話語就知道,「若能說……」是指「假若能說、即使能說」的含義。同樣,保羅在下文使用了「我若有……我若將……」的表達方式。保羅最後所受的是斷頭的刑罰而不是火刑,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若……」的含義不是「做……」的意思。
9.謹防贗品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榜樣。他被聖靈充滿,但他一次也沒有用方言禱告。施洗約翰也「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但也找不到他說方言的記錄。
在新約聖經27卷書中,唯獨其中的3卷說到了方言。聖經是由大約39個人記錄而成的,但唯獨路加、保羅和馬可提到方言。我們若不著重在上帝所強調的地方,而只依靠我們的情感,那我們就不能分辨真假而追求虛假的方言,最終迷失。
真正的方言的恩賜在將福音傳給世界的事上成為強有力的大能。但要記住,撒但總是會拿出偽造品。「Glossolalia」一詞通常在五旬節派教會裡說到方言的經驗時使用。這一詞在詞典裡是這樣解釋的,「語意不清,尤指恍惚或精神分裂綜合症狀態下的言語;發出某些說話者所不知道語言的單詞或者發音的能力或現象,尤其是指處於對宗教入迷狀態時所做的表達。」
與此相反,「語言」一詞的定義是:「人類聲音的使用,並且經常是代表這些聲音的文字符號,並以有條理的組合和形式出現,目的是為了表達和交流思想和感情。」聖經說明方言是語言,但語意不清的聲音「Glossolalia」不是語言。
不時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在某個教會牧師和其師母扮演著「方言組合」。每周到了講道的時間,師母就突然站起,向天高舉雙手,開始陷入恍惚發出一種聲音。但那位師母總是反覆發出同樣的聲音,「含達卡拉薩米,含達卡拉薩米……」。這樣的現象令人產生懷疑。因為耶穌曾說,「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太6:7)
每次當那位師母發出這樣的聲音的時候,他的丈夫牧師就中斷講道,用英語翻譯師母的方言。但奇怪的一件事情是,那位師母反覆說的是同樣的話,而她的丈夫牧師所翻譯的內容每次都不同。有時翻譯的話要比他妻子發出的奇怪的聲音長出三倍。每當我們看到這樣的現象就感到奇怪,「如果上帝想要賜給我們什麼信息,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賜下全體信徒都能聽懂的語言呢?」
10.何時,何處,如何開始的?
每當看到在現今基督教會裡急速蔓延的奇怪的方言現象的時候,我們就想到學生時代讀過的歷史書裡的內容。歷史告訴我們,當今在許多教會出現的奇怪的方言現象不是基於聖經,而是基於古代外邦人的祭祀儀式。公元前6世紀,在希臘中部,被稱為阿波羅神和宙斯神的領地,生活在那裡的人信仰所謂Dionysus,狄俄尼索斯,酒神、慶祝自然的力量和豐產的狂歡宗教之神。
在一個祭祀儀式中,當有加強氣氛的煽情音樂響起的時候,一個部族祭司長抽吸著奇怪的煙霧,陷入恍惚的境地,開始反覆嘮叨著無意義的話語來。當那一祭司發出奇怪的聲響時,其他祭司就將其翻譯出來。他的聲音是關於阿波羅神的,但那只是推測,無人知道其是否正確。
生活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當中,也能目睹與此相似的現象。那些印第安人喝了一種迷幻藥之後,就圍坐在一起,用幾個小時的時間來邊聽鼓點聲邊唱宗教歌曲。隨著時間的過去,幾個印第安人就開始即興就有關刺激性的幻象喃喃自語起來。正因為這些相似的祭祀方式,五旬節派教會成為最受美國印第安人歡迎的地方。
信仰各種異教迷信的非洲各部落,為了從他們的神獲得祝福而獻雞和山羊等動物為祭,並圍火跳舞,同時伴隨著催眠性質的節奏唱歌。隨著時間的一點點過去,其中幾個人就進入交鬼的狀態,嘴裡呢喃著奇怪的聲音。當這樣的時候,那一村落的術士或祭司就翻譯他們的話語。Voodoo,伏都教是一種西非原始宗教,伏都教徒們至今也依然舉行這樣的儀式。
【伏都教:一種主要在加勒比海國家尤其是海地流行的宗教,由羅馬天主教儀式原理和達荷美奴隸的泛靈論和魔法結合而成,其中一個至高的上帝統治著包括地方神、監護神、神化的祖先及聖者的萬神殿,他們與信徒在夢境中、夢幻之境和宗教儀式的領地進行交流。】
這種外邦式的祭祀儀式最初進入美國教會的時間是1800年代。從非洲抓來的奴隸們來到美國之後,雖然被強迫接受基督教而去教會,但他們還沒有到可以自己讀經理解的程度。他們雖然屬於各個不同的非洲部落,但他們在跳神的舞蹈和交鬼的聲音上是一致的。
這些奴隸們誤以為他們交鬼的聲音是方言的恩賜,並開始製造新種類的方言。與強烈節奏的音樂一同進行的這種狂熱的儀式,最初被美國南部地方的教會所接受。當時基督教團體還諷刺那樣的人是「Holy Rollers」(神聖的囀舌金絲雀)。有的人為了證明自己與神靈相交,便在儀式當中拿出毒蛇。這是誤解馬可福音16:18節裡「手能拿蛇;若喝了什麼毒物,也必不受害……」的話語的緣故。為了證明自己獲得了聖靈而拿蛇在手上的行為,不是得了聖靈的證據,而是對上帝刻意的試探。
白人們的五旬節派運動於1906年始於在洛杉磯Azusa Street(阿族撒街道)的Apostolic Faith Gospel Mission(使徒信仰福音使團)。這一團體的負責人是叫William Seymour(威廉西摩)的黑人傳道人。從那時起,這一團體的指導者們便持續發展了他們的教理,努力讓一般基督徒更感興趣。「從1960年代開始,這一五旬節派運動就拉攏傳統的白人基督徒。到如今,跨越全世界在改正教和天主教裡面接受五旬節派教導的已有數百萬人。」Compton’s Interactive Encyclopedia,under the entry 「Pentecostals」(康普頓交互式百科全書,「五旬節派」條目)
在背誦無我之境禱文的外邦儀式中,音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知道這一點很重要。模仿於此的虛假方言,可以在模仿外邦宗教音樂的基督教音樂和宗教儀式中找到其根源。不斷重複的非正規節拍的演奏,使人們喪失理性的能力,並導引人進入催眠性的無我之境。通過這樣的氣氛,反覆的喃喃自語就自然而然地佔了主導。
現今撒但正使用偽造的方言恩賜。正如特洛伊木馬一樣,外邦宗教的禮拜方式進入到基督教中,成功地佔據了一席之地,令人吃驚。撒但試圖將基督徒從信心引向情感。某些五旬節派教會主張聖經是已過時的老套,方言才是賜給基督徒的新的信息,甚至主張方言比聖經更可信。現今在基督教裡面撒但的舞臺已搭建成形到這個地步。
11.獲得聖靈之人的態度
「受靈浸的人應該是在地上打滾而說方言。」這樣的思想是對上帝之靈的褻瀆。上帝將他的聖靈賜給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恢復他的形象,而不是為了使人喪失人的尊嚴和可以自控的理性。
在舊約時代,迦密山上的外邦先知們圍繞祭壇四周蹦跳喊叫。他們說著預言而虐待自己的身體。但與此相反,以利亞則安靜地跪下雙膝,獻上單純的禱告。「上帝不是叫人混亂。」(林前14:33)當我們領受聖靈的時候無法自制,這樣的想法和聖經的話語不符。「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林前14:32)當耶穌在加利利對岸的格拉森人之地醫治被鬼附的人的時候,「鬼所離開的那人坐在耶穌腳前,穿著衣服,心裡明白過來」(路8:35)。上帝邀請說,「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
讀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反問,「你怎麼能這樣說呢?我多年來一直說方言,並且我知道這是從上帝來的。」但是作為基督徒,我們不能以我們所具有的感覺來下結論。因為撒但通過我們的感覺和情感來接近我們。我們的信心要建立在上帝的話語之上。
有一位曾常說方言而有熱心的五旬節派信徒,學習了有關方言的內容之後,得以重新細想自己的方言是否從正確的靈而來。於是他以真誠的心禱告說,「主啊,如果這是你的旨意,如果我沒有得到真正的方言恩賜,請把它從我身上拿去。」他說,從那之後他再也沒有那種無我之境的喃喃自語了。如果是真正的基督徒,就要懂得將自己懷抱的一切想法和行動放在上帝的祭壇之上。不管那是多麼受歡迎、受到多麼多的人的喜愛,也要懂得將與真理不符的一切捨去。「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是在人面前自稱為義的,你們的心,上帝卻知道;因為人所尊貴的,是上帝看為可憎惡的。」(路16:15)
12.不是所有的神跡都是聖靈的工作
啟示在聖經裡最清楚的末時代徵兆之一是,在關乎所有靈魂命運的最後戰爭中,撒但的勢力將會顯現使人可以看見。聖經記錄說,在末時代撒但將會動用他一切辦法,展開其欺騙性的戰略,將全世界納入他的陣營。使徒約翰記錄說,「……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忿忿地下到你們那裡去了。」(啟12:12)為這一場準備了整個地球歷史的最後戰爭,撒但將會利用政治和宗教的勢力。狡猾非凡的撒但一直以來在部署著不讓人得救的戰略。他的最終目標是使人違背上帝的律法。因為若想阻止人去天國,使他們持續不斷地幹犯律法即可。
為最後的欺騙,他的戰略是使所有人挑戰上帝的權威。為此,首先就要讓屬於各個教派的基督徒們都一邊幹犯律法,一邊感受不到任何愧疚。其次,通過他們所行的神跡,使他們即使不在上帝的旨意裡生活,卻依然擁有一種強烈的情感性的確信,認為上帝與自己同在。
為實現這樣的計劃,撒但試圖摧毀在信仰問題上將聖經視為最高權威的傳統見解,而建立取而代之的其它權威。撒但也布下戰略,各個教派間存在的某種見解差異抹殺掉。通過這樣的戰略,撒但試圖往他所希望的方向誘導全體基督徒。
基督曾這樣警告,「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太7:21-23)
讓我們好好思想主所賜下的這一警告。出現在這一經文裡的人們自認為是基督徒,甚至傳道、醫病、趕鬼,行極大的能力。但耶穌卻說不認識他們。所以,不能說他們是以基督的能力行了某種屬靈的恩賜。既然如此,那麼是誰將這種超自然的能力給了他們,使他們能行出那種神跡的呢?能行出那種能力的根源,只有上帝或撒但。耶穌說他們是「作惡的人」,由此可以知道,他們無疑是藉助罪惡的創始者撒但的能力傳道並醫病趕鬼的。
這一話語告訴我們,在末時代,將會有看似獲得聖靈恩賜的欺騙性神跡。而那些神跡從表面上看起來和真正的恩賜相仿,並會在好像聖靈充滿的氛圍中奉耶穌的名行使。
耶穌曾說,「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進入一切的真理。」(約16:13)引導我們進入所有真理的聖靈,他的工作是從責備罪開始的。「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16:8)任何一個人,如果不能因聖靈對自己違背律法的罪的責備,而經歷饒恕和聖化的經驗,他就不能經歷真正的聖靈充滿。說謊言,偷竊,姦淫……,與此同時還指望聖靈的充滿,這不是對上帝的信靠而是褻瀆的要求。
「所以我告訴你們: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凡說話幹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說話幹犯聖靈的,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太12:31-32)使徒路加清楚地宣告了獲得聖靈的原則,「我們為這事作見證,上帝賜給順從之人的聖靈,也為這事作見證。」(徒5:32)上帝賜聖靈給領受真理的話語並按其話語順從的人。
通過這一經文我們可以知道,耶穌為何排斥那些曾行神跡的人,並稱他們為「作惡的人」。他們雖然尋求上天的能力,但他們過的是拒絕天父旨意和律法的生活,因而他們並沒有獲得聖靈的能力而是受到撒但的欺騙。
在求聖靈的恩賜之前,先讓我們來思想一下聖靈的九個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是否充滿在自己的品性和生活中。要記住,說聖靈的大能也能降臨在那些沒有結出聖靈的果子的基督徒身上,這是撒但的欺騙。聖靈的恩賜和能力不能降臨在那些故意否認或拒絕上帝的真理的人身上。如果拒絕和否認上帝話語的人也能獲得聖靈的澆灌,那麼還有什麼人是不能得聖靈的呢?你是否認為聖靈的恩賜和能力也能賜給那些領受它之後就會自私和冒失地運用、還沒有真正變化的人呢?
你是否如渴慕神跡一般視真理為重要呢?你是否不但愛耶穌,也愛耶穌的真理和誡命,並完全順從呢?當你自身的信仰經歷和上帝的話語不一致的時候,你是否可以承認聖經話語的權威,哪怕要否定自己的經驗呢?
在現代基督教會傳播福音的事業上,方言也是必需的恩賜。如果你覺得你領受了方言的恩賜,那麼在你主張那一恩賜之前,就要先通過禱告和查考聖經來檢驗那一恩賜的真實性。正如先知有真假,方言也有真假。這一切的真實性都要以聖經來判定。
13.到底什麼是真方言呢?
1800年起,從非洲來到美國的奴隸們被強迫成為基督徒。這樣來的基督徒在禮拜之中常發出奇怪的聲響。而由此起步的方言運動如今已成為全世界性的現象了。現今幾乎所有基督教的教派在禮拜時都講說方言。
經常可以遇到來參加聚會的人向我提出這樣的疑問。「牧師,說方言才是獲得聖靈的證據嗎?」「怎樣才能流暢地說方言呢?」「在教會說方言是符合聖經的嗎?」「到底什麼是真方言呢?」
方言(tongue),顧名思義就是指語言,指為交流、溝通而說的系統性的語言。
啟示錄14:6節說,「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在這裡「各方」原文是every tongue(各種語言),方言無疑是指外語。為向其它國家的人傳福音就要知道那一國家的語言才行。
哥林多前書12:10中有這樣的話語,「又叫一人能說方言(tongue),又叫一人能翻方言。」我們可以知道在這裡的方言也是指外語。但是,為什麼如今方言的概念被理解成只給上帝講的一種奇怪的不能聽懂的聲音了呢?
我們看到聖經裡原本所講的方言恩賜,其內容和種類都被嚴重地誤解了。我們通過稍微學習聖經就可以知道,出現在使徒行傳第2章裡的新約時代首次方言的經歷,即五旬節方言,這一方言的恩賜是為了使從外國各地聚集而來的人們(移民的猶太人)能用他們的語言聽懂福音而顯現的聖靈的恩賜。聖經記錄說,生活在國外、為守節而聚集在耶路撒冷的人們,他們用自己的「鄉談(tongues)」聽到沒有多大學問的門徒們的講道,都大感驚訝。門徒「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tongues)來」。但這一聖經裡的方言到了現代到底是如何變成發出奇怪聲響的東西了呢?真讓人莫名其妙。
有一次,曾說過多年方言的姊妹見證說,當她知道自己方言的經歷對品性的變化——聖靈的最大證據——沒有帶來任何幫助的時候,感到十分震驚。她說,情感性的興奮狀態或刺激的感覺雖然是事實,但對實際的結出聖靈的果子毫無效用。她發現了自己憑靠感覺過信仰生活的面貌。有些信徒說,當旁邊的人說方言時,因自己也非要說些什麼不可的緣故,就自造出無人能聽懂的言語而絮絮叨叨起來。這樣的見證絕不只是可以一笑了之的事情。
我們作為生活在耶穌即將來臨的末時代的信徒,現在已到了要用聖經試驗我們所擁有的所有信仰的時候。如果是不符合聖經的,即使有再多的人相信和跟從,也要斷然棄絕,這才是只對上帝忠誠的信心。如果當今普遍說的方言是與上帝的話語之聖經不符合的經驗,那麼就可以說那不是聖靈所給的經驗。如果那不是聖靈所給的經驗,就可以說那是從別的靈而來的。如果是這樣,那就是非同小可的事情了。
14.撒但攻擊的目標是情感
不依靠聖經真理的基督徒,就會依靠自己的情感。從而撒但就會通過奇蹟和超自然現象,堅決地攻擊人的情感。依靠感覺和情感維持信仰的基督徒,就沒有任何可以抵禦撒但攻擊的防護牆了。因為撒但以刺激人的精神並使人興奮的方法,來散播謬道和虛假事物。未能從真理中找到真正的喜樂和滿足的基督徒,就會在追求無用的感情性快感中,陷入撒但所布下的網羅。
當今撒但想方設法在教會中將情感和信心混淆起來。我們要明白,認為感情得以高漲才會有信心的增長和得救的確信的人,事實上處在最容易被撒但的計謀所欺騙的情形之中。撒但將可以行各種虛假神跡奇事的能力給與那些不能正確理解真理的、或在品性和生活中還未能結出充滿的果子的基督徒,並通過他們高漲的情感接近他們,就這樣,高漲的情感讓他們確信上帝特別地和自己同在。
但這樣的經驗並不是聖經所講的真正的變化。甚至有的人通過快速地重複某句單一的話語,試圖以這樣的禱告強行激起自己以往曾經歷的情感性快感和滿足。但只要引導他們生活的這樣的信仰原則不被糾正,他們就不會有真正的變化,也不能開始重生的生活。這樣的人每當自己的信仰不能得到感情性的滿足的時候,就會深深氣餒和灰心。他們受了撒但的欺騙,也受了自己的情感的欺騙。這等人的屬靈經驗就無法超越自身的情感而進入到更深的境地了。
15.感情性信仰的特徵
感情性信仰的證據是什麼呢?那就是不管上帝的話語和真理的要求是多麼清楚,也不放棄自己的意思。強行祈求上帝允許自己走與上帝通過聖經話語清楚顯明的旨意相反的道路,這真可謂是感情性信仰的代表性證據。因撒但裝扮成光明的天使,在不受懷疑的地方布下網羅,所以若不以正直的心努力研究聖經,誰也不能躲避撒但的陷阱。
儘管清楚地知道上帝的真理和律法的要求為何,但大多以情感為重的信仰都有一種「若聖靈不親自向我個人說話,我還是要繼續走我的路」的固執傾向。撒但接近這樣的人,給他們所希望的情感和感覺來滿足他們的欲望。通過這樣的過程,他們拒絕上帝之真理的要求,而追隨自己的情感和感覺所要求的生活,最終是自欺。
如果這樣,那什麼是我們具有耶穌基督的心的標誌呢?那就是自我和驕傲死去,比自身更高舉真理的生活。不願意領受清楚明白的聖經真理的基督徒,他們喜歡的不是明了的真理,而是安撫自己良心和滿足自己情感的講道。對不需要克己和犧牲的道理表現出極大的好感,這正是感情性信仰的特徵。感覺不是信心。信心乃是我們的一生遵照上帝的話語而生活。
16.需要信心的時刻
當一切都按預想的有很好的進展,所有的事情都很好地實現時,就顯不出信心的真正價值。當周圍的情況趨向極度惡化時,其價值才真正地發揮出來。一切都圓滿而和平時,就無法知道誰是具有真正信心的基督徒。但當情況變化、一切惡化時,具有真信心的基督徒就要高高地顯出來了。當自身的情感要求錯誤的東西時,當自己的感覺要求不利於健康的食物時,當自己的肉體高喊著索要世俗而情慾性的東西時,真正的信心會拒絕這一切並獲得勝利。
誤解信心的基督徒勢必會抓住感情性的信仰。有的人認為,當聖靈多多降臨在自己身上時,就能有大的信心,而當自己不能感覺到聖靈的大能時,就不能有任何信心了。但當感受到聖靈的缺乏時,才正是活用信心的時候。當情緒和悲傷、空虛和孤獨襲來時,才正是我們發揮信心、向上帝伸手求救的時候。當黑雲壓境、要籠罩內心的時候,才正是通過信心突破黑暗,撥開烏雲,得以仰望在那裡依然關注我們的基督的時候。
真正的信心是對上帝話語的完全依靠。唯有對話語完全順從的人,才能要求上帝的話語所應許的祝福。這正是約翰福音15:7節的含義,「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