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也要負責整治提升!投5000萬!東城今年跟這條大街卯上了!

2021-02-28 家住東西城

各位親:

這兩年東西城沒少對區內的大街進行提升

特別是東城,從雍和宮獲得成功後

去年東四南北大街也進行得轟轟烈烈的

那麼今年的重點會是在哪?

毫無疑問將是平安大街

此前小編也跟大家劇透了一些了

東城這個叫停又重啟的改造,二期來了!旁邊改完的效果很驚豔!

目前,平安大街二期工程

儘管是在春節期間,但相關工作也沒停下

各標段一直在進行當中

而且,平安大街的二期工程不僅是統籌安排

各街道也有自己要負責的路段

比如十條、地安門一帶也被納入了

街道各自整治提升的範圍當中

並且已經寫到了採購意向中

根據關於平安大街(二期)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要求,東四街道負責組織實施東四十條段建築風貌提升工程,具體包括對眼界建築立面牆體、門、窗、戶外廣告等進行修繕與整治。

預算金額:2745.22萬

貫徹落實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要求,踐行新時代生態文明觀,塑造老城特色文化空間,對接首都核心區的發展定位、切實滿足百姓民生需求,按照市、區政府環境建設工作部署和街道實際工作安排,平安大街-地安門東大街段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已完成規劃設計、方案審查、預算評審工作,下一步將履行與工程建設相關的採購程序。

預算金額:3074.94萬

有時候小編也覺得挺奇怪的

此前雍和宮大街之類的進行提升

會清退一些業態,進行一個整齊的設計

還能理解

但是平安大街一直是東西城的「臉面」

小編是覺得真沒多少提升空間了

不過,最近仔細看看東四南北大街

算是明白了

方不方便都不說,至少「大市銀街」看著是利落

確實有內味兒——

東四南北大街是北京歷史悠久的商業中心之一,從元代開始,這裡商賈雲集、南來北往。隨著時代變遷,街面上的店鋪幾經更迭,商業氛圍卻有增無減。如今,這條全長2.74公裡的大街沿線商業比例達69%,分布著30餘家知名老字號和國營老店鋪,保留了京城為數不多的老業態,同時承擔著周邊居民的民生保障功能。去年8月,東四南北大街啟動了整治提升工程,再現「京韻大市」的古都風貌。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東四南北大街的業態進一步調整更新,沿街店鋪以全新面貌亮相。日前,東四南大街路西的一座5層小樓剛剛拆掉綠色圍擋,寬大的落地窗鑲嵌在白色的樓身上,文藝氣息十足。熟悉這裡人都知道,這座建築曾經是北京著名的三友商場。去年3月,三友商場遷址,原址成為亮點文創園在東城區的第四個文創園——東四·1517。「1517的意思是東四南大街15號和17號,這裡毗鄰王府井商圈、朝陽門商圈和隆福寺商圈,是文化、金融、生活的交匯處。」亮點創始人丁平介紹,東四·1517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主要面向文化金融、藝術設計、科技創意等企業招商。記者在現場看到,樓體外立面已經基本完工,內部空間正在調整。首層為臨街商業與辦公配套,2-5層為辦公空間。在有限的空間中,一座18米高的「藝亮點美術館」依樓而建,盤旋而上,這裡將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藝術活動。此外,東四·1517還打造了8處共約1800平方米的精品花園,其中5樓頂層的花園面積達1100平方米,人們可以在工作之餘放鬆精神,俯瞰古都美景。考慮到城市中心的停車難題,文創園將北側樓體改造成了現代立體停車庫。從元代的漕運經濟、求學服務,到明清時代的隆福寺商業、批發市集,再到上個世紀末的百貨市場、便民超市……800多年來,東四南北大街的業態不斷變化發展。近兩年,在「崇文爭先」理念的指導下,東城區進一步加強「文化東城」建設,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落戶東城,東四南北大街的「文化味」也越來越濃:2015年,紀念中國著名戲劇家、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創始人之一焦菊隱先生而建的菊隱劇場在東四南大街落成,為戲劇愛好者及非職業團體提供了戲劇專業的實踐平臺和藝術交流平臺;2017年,東四北大街東側的東四七條胡同裡,由飄HOME酒店改造而成的亮點·東四七條文創園建成,內嵌一座小巧的美術館,定期展覽年青、新銳設計師的藝術作品;2018年,位於東四北大街西側的隆福寺北裡文創園開園,北京唯一的木木美術社區坐落於此。一家家劇場、文創園的建成使東四南北大街的文化產業漸漸興起。
作為東四南北大街唯一的綜合性商場,三友商場在東四南大街上遷址開張。三友商場成立於1985年,原名三友紡織品商場,曾經是北京最大的紡織品專營商場,其經營的外貿產品、羊毛衫供不應求,營業面積最大時達5000平方米。重新開張的三友商場面積精簡了不少,主營羊毛衫、羽絨服等,受到老顧客的喜愛。上了點歲數的北京人都知道,過去北京有一種商店叫「信託商店」,在工資不高、物資匱乏、憑票供應的年代,人們逛不起百貨大樓、西單商場時,信託商店就成了首選。北京曾經有十多家國營信託商行,如今僅剩一家位於東四北大街43號,即北新橋信託商行。「幾十年前,一輛全新的自行車要100多元錢,是普通人收入的兩到三倍,很多人買不起新車,便到信託商行買二手自行車。」北新橋信託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與舊時走街串巷、收購舊物的小販不同,信託商店給出的價格相對公平,「以前我們採用委託方式進行交易,現在則一般採用收購方式進行交易,交易時我們會評估商品價值,給出合理的價格。」走進北新橋信託商行,歷史感撲面而來,裡面林林總總地陳列著手錶、攝影器材、家具、首飾、自行車等二手物件。「我小時候在這裡買過二手山地車,質量和渠道絕對有保障。」家住東四附近的林先生告訴記者,他希望這裡能一直開下去,讓人們能找到老北京生活的記憶。中國書店是北京唯一一家收售古舊書籍的國營書店,在北京有多家分店,位於東四南大街的燈市口分店已經營了近70年。400多平方米的店鋪儼然是古舊書的海洋:店鋪中間一張張寬大的桌子上分類擺放著萬餘種舊書。其中有兩個書臺的舊書,價格更是便宜,大多2-5元不等。四周高大的書架也擺滿了各種年代的精品舊書,其中不乏珍貴版本的書籍,如解放區大連光華書店1948年重印的《魯迅全集》1-20冊、上海書店1986年重印出版的《良友》畫報、中國書店出版的《敬勝齋法帖》《乾隆程甲本紅樓夢》等。被保留下來的不僅有老業態,還有東四南北大街上的老字號和老店鋪。東四大街在元代稱十字街,是十分繁華的商業街。明永樂年間,東四十字路口修建了東、西、南北四座牌樓,東側牌樓上書「履仁」,西側牌樓上書「行義」,南北的牌樓上書「大市街」。「大市街」上曾經有許多知名店鋪,包括富冠京師的「四大恆」錢莊,恆信公、華盛東綢布店,永安堂藥店和以「大八件」著名的合芳樓,制黃白蜂糕的美蓉齋和瑞芳齋餑餑鋪等。雖然很多已經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中,但是其中一些老字號、老店鋪延續下來,並隨著大街的提升煥發新的光彩。
吳裕泰茶莊從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起一直坐落在東四北大街44號,至今已有133年的歷史。去年7月,店鋪與東四南北大街同時啟動改造。為了與大街風貌保持一致,吳裕泰採用「統規自建」的改造方式,即企業根據統一規定自行設計,並承擔部分修繕、修建費用。記者在現場看到,改造後的店鋪外觀由精緻的銅板構件及實木柱廊組成,青磚灰瓦的主體建築與大街整體風貌保持一致。門頭上方傳統手工磚雕和通透的現代化玻璃幕牆交相呼應,將傳統與時尚相融合。
店鋪內分為文化展示區、散茶檔口、中庭禮盒區、有機茶展示區、精品茶具展示區、茶飲休閒區六大區域,不僅涵蓋上百種茶葉、茶具、茶衍生產品,還增加了口碑產品冰淇淋、茶飲。同時全新配備的PC秤和自助購一體機,改變了以往先開票再交錢後取茶的結帳方式。東四北大街141號的北新橋滷煮老店也是一家老字號,在東四南北大街整治提升工程中,這家老店鋪被拆除了違建及超高超寬的牌匾。門面改為傳統的門樓樣式,深棕色的大木結構配以鎏金陰刻黑色實木牌匾,顯得京味十足。記者在現場看到,店鋪雖然面積不大,只有十幾張桌子,但是生意挺好。師傅動作麻利地切好小腸、肺等配料,澆上滷汁,撒上香菜,一碗香噴噴的滷煮便做好了。此外,店內還售賣很多老北京涼菜,比如芥末墩、肉皮凍等。北京稻香村、內聯升、東來順、同仁堂、永安堂……東四南北大街上共有幾十家老字號,它們在設計師「一屋一策」的精心設計下全新亮相,傳統建築元素使其更具老北京風貌。在體現「和而不同」的同時,一些商戶在街道組織下,通過更新櫥窗設計吸引更多消費者,使大街更具商業活力。
去年11月,朝陽門街道辦事處委託史家胡同風貌保護協會,在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北京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責任規劃師聯合團隊的指導下,公開招募設計師,發起「東四南大街櫥窗提升項目」,為東四南大街上的商戶設計、更換櫥窗。「設計師從櫥窗空間與布局、色彩設計、道具材料、燈光設計等方向對櫥窗進行系統性的提升與設計,讓櫥窗不僅成為店鋪展示的窗口,更成為傳承文化、美化街道和提升街道活力的載體。」朝陽門街道責任規劃師、史家胡同風貌保護協會秘書長劉靜怡介紹,首批共有9家店鋪報名參與,分別匹配了8家設計單位,經過設計討論,櫥窗更新工作於1月5日正式啟動。其中,紅都華表商場是傳統國企,專做高級服裝定製,目前消費群體主要是老年人,已經在東四南大街經營了近三十年。該商場有4個大型櫥窗,商家希望將櫥窗設計成民族傳統風格,以吉祥色調為主。「寶島眼鏡店的前身是東四南雜糧店,為了保留歷史印記,東四南雜糧店的牌匾被保留下來,如何將寶島眼鏡與東四南雜糧店兩個毫無關聯的內容融合起來,是設計師面臨的難題。「我們計劃在櫥窗上增加歷史元素,展現時代的文脈,既交代了雜糧店的歷史,又訴說了一段時光的情懷。」設計師說。

有沒有家住這附近的鄰居

春節時候您逛過這條街嗎?

反正小編看到「茉莉花茶」幾個字兒挺動心的

平時喝慣了張一元的香雪

好久沒喝吳裕泰啦

10年不遇!東三環即將拔起新地標豪宅!270度俯瞰國貿,私享空中花園!

■說明:本文由家住東西城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

■部分信息整理自:北京市政府採購網、北京東城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侵刪

■商務合作微信:jiasupao2014

關注家住東西城!

看東西城大事小情,搜家周邊吃喝玩樂!

======= 東西城的鄰友圈!=======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即可關注

商務微信:jiasupao2014

相關焦點

  • 常念「緊箍咒」,擰緊「安全閥」東城街道全力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 通訊員 李鵬今年以來,東城街道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先後召開東城街道安全生產調度會議、東城街道安委會擴大會議、東城街道森林草原防滅火暨秸稈禁燒專題會議、東城街道安全生產三年行動安排部署會議等,有部署、重落實、抓整改、出實效,全力夯實轄區安全生產基礎
  • 東城將如何推進核心區控規落地?專訪東城區委書記夏林茂
    今年上半年又制定了2020年的街區更新工作方案,搭建協同治理平臺,探索多元化融資渠道,引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突出街道主體地位,從經濟、社會、文化、環境、風貌、功能等方面統籌推進,編制實施方案,每個街道開展1-2個街區更新試點。我們將以中軸線沿線為重點來開展街區建設,實施崇雍大街沿線、故宮周邊等重點街區的保護更新,形成一批共生院,打造老城復興的標杆。
  • 聊一聊,咱們的東城街道……
    元月10號,東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劉春華帶隊做客《行風熱線》直播間。當前,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增多,基層街道辦是如何在部署防空工作?「十四五」期間,基層街道辦在謀劃哪些事?是節目中被重點提及的話題。
  • 今年沈城142條背街小巷刷出新顏值 居民出行的安全性舒適性大大提升
    背街小巷整治開啟全覆蓋模式「背街小巷是百姓走出家門口的第一條街道,事關百姓居住環境、出行環境,在背街小巷改造前,我們就充分徵求各街道、社區意見,選取市民關注、居民區周邊、破損嚴重的背街小巷進行改造。」市城鄉建設局城市建設處工作人員邢景明介紹。2018年,瀋陽完成560條背街小巷改造。
  • 大華、幸福劇院明年投用,東城將升級五大劇院群!
    在龍潭劇場群,在老崇文區政府旁邊、幸福大街上,建設幸福劇場,包括一個大劇場兩個小劇場,座位約900個,預計明年投入使用。    「下一步,將引導這五大劇場群精細化、梯度化發展。包括演出內容的細分,像戲曲類演出往長安大戲院集中;原創話劇向南鑼劇場群聚集,群眾性演出去幸福劇院。」東城區文委副主任戚家勇介紹。
  • 新明樓街道:「主題黨日+人居環境整治」 街道環境煥新貌
    新明樓街道:「主題黨日+人居環境整治」 街道環境煥新貌 街道黨工委。黨員作表率,。帶動轄區居民積極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力爭形成人人參與、 新明樓街道地處老城區,老舊小區和平房片區居多,居住人口密集,環境衛生問題突出,為營造乾淨、整潔、優美的街道環境,街道黨工委以創建「環境美街」為目標,利用「全科網格」,把黨組織、黨員和群眾動員起來,形成街道黨工委成員劃片包幹、社區黨支部確定工作清單、網格黨小組宣傳動員、黨員中心戶響應帶動四級黨建工作合力,針對環境問題清單,逐一補齊短板,全力推進整治行動。
  • 成都龍泉驛 聚焦道路整治 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隨著大運會腳步臨近,龍泉驛城管局圍繞「愛成都·迎大運」開展了系列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其中緊抓道路整治,在滿足市民出行需求、保障出行安全、改善出行體驗的同時,不斷提升城市顏值。「本次提升工作,主要對老舊人行道進行翻修改造,增強透水和防滑能力,達到平整美觀的效果。」龍泉驛市政中心道橋維護負責人湯世良介紹,人行道改造面積共5.1萬平方米,為避免長期佔道對周邊居民出行帶來不便,施工隊採用高頻次滾動流水作業方式,將工期從60天縮短至50天。如今紅嶺路、怡嶺路已相繼進入驗收階段,其他路段正按施工計劃穩步推進。
  • 東城街道實施四項舉措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東城街道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733戶、4338人,其中繼續享受政策貧困戶617戶1456人,即時幫扶78戶179人,不享受政策1038戶2703人。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東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街道最大的政治任務來抓,嚴格按照省市縣委脫貧攻堅工作要求,聚焦目標任務,全力抓好問題排查整改和政策落實工作,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一、強化產業支撐,打牢脫貧基礎。一是抓好項目謀劃實施。利用上級扶貧資金50萬元,於2017年7月建成77.75千伏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10萬千瓦時,年收益4萬元。
  • 笑懟BBC的東城「硬核店主」火了 記者再訪兩位店主
    在接受BBC記者採訪時,店主們霸氣回應:「反正比你們國家強多了」,「中國就是有活力,就是恢復得這麼快」,店主們金句頻出,被網民稱讚為「東城硬核店主」。1月11日,記者來到位於東四北大街376-1號的東單菜市場東四五條店和440號的「捯飭」服裝店,與兩位視頻中的硬核主人公面對面訪談。
  • 東城:以優良作風迎接建黨100周年
    東城區委書記夏林茂主持會議並強調,要堅持「崇文爭先」,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決策部署,全力抓好明年各項重點工作,著力打造「五個東城」,以優良作風迎接建黨100周年。金暉、吳松元、宋鐵健、湯欽飛等東城區級領導班子成員,東城區「法檢」兩長,東城區委區政府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各街道黨政負責同志參會。
  • 曬曬東城成績單——以精細工作打造「品質東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民生改善既反映著國家發展的宏大敘事,更連接著人民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改善民生不能作為一句「大話」、「空話」,街道作為貼近群眾的第一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我們在工作中要時刻點亮的思想燈塔,全心全意、紮根人民是我們在工作中要時刻謹記的根本宗旨。彈指一揮間,一載悠悠過。
  • 龍門浩街道:提速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感
    今年以來,街道城市管理考核實績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均名列鎮街系統第一,「三生四宜」品質城市建設實績第二季度名列鎮街系統第一,今年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業績評估結果為街道序列第一名。今年9月,街道「共建『六個美麗』,共享『幸福街道』」被中央黨校、人民網評為2020年度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十佳案例。
  • 什剎海街道整治背街小巷,堂前燕歸來,百姓笑開懷
    今年以來,什剎海街道25個社區全面投入到背街小巷環境整治的三年計劃行動中來,街巷胡同正在恢復以前的容顏,再加上轄區內各社區根據自已的地域特色開展的一些保護環境的宣傳,什剎海地區正在為建設水巷共融和諧宜居之地而努力。  藕芽胡屬於護國寺社區,共有人口279戶,824人。藕芽胡同居民反映胡同內下水道因管道老化破損導致堵塞,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 松齡路街道:加快民生建設 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今年以來,松齡路街道克服疫情影響,大力推動北部新城建設,強力實施民生項目20餘項,經濟社會取得較大突破。松齡路街道的發展離不開廣大居民群眾的支持和幫助,如您接到省市區測評電話時,請為淄川區和松齡路街道回答滿意。
  • 南山區西麗街道開展木粉塵涉爆企業專項整治
    連日來,西麗街道積極開展木粉塵涉爆企業專項整治行動,全面落實專項整治責任,強化技術支撐,在轄區樹立和培育標杆示範企業,督促轄區木粉塵企業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據了解,西麗街道轄區內有140家木粉塵涉爆的木加工企業,監管壓力較大。
  • 東城也有個「隨手拍」,兩年多居民「報案」5萬件
    走在小區裡,發現建築垃圾堆成一團,居民張守祥立即掏出手機,打開東城「隨手拍」APP,一拍一上傳,沒出兩小時,專門負責人員就來到現場,垃圾被清理一空。不止堆物堆料的問題,在東城轄區內,居民只要看到開牆打洞、佔道經營、井蓋丟失、路燈不亮等問題,都可以拿出手機,打開東城「隨手拍」APP,通過拍照、定位、上傳等步驟,反映的問題便會傳送至網格中心管理平臺,然後由區級平臺下派到專業部門及各街道進行處置,確保問題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決。
  • 濰坊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紅高粱大街變身景觀大道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4日訊為深度提升紅高粱小鎮建設顏值,以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助推紅高粱小鎮高品質建設,今年以來,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高標準推進紅高粱大街等區內主要街路提升改造工程,進一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推出了一張亮麗新名片。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下足「繡花功」,南京2000條道路舊貌換新顏
    市城市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金安凡在發布會上介紹,2017年—2019年,南京整治背街小巷多達1773條,今年又將完成200條背街小巷的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132條。金安凡介紹,今年以來,南京規範整理單車59.6萬餘輛次,清理1176輛「殭屍車」。
  • 東城街道:念好「三字訣」,做實做細人口普查工作
    自荊州區人口普查工作啟動以來,東城街辦精心謀劃,按照「街辦統一領導、社區分級負責」的原則,層層壓實責任,不斷優化工作方案,念好「精、細、實」三字決,全力做實做細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各項工作。劉棋是東城街辦東門社區黨委副書記,孩子僅有8個月大,由於此次人口普查時間緊,任務重,她早出晚歸,不僅要處理社區事務,還要採取「錯時服務」,利用業餘時間入戶登記。孩子3-4個小時就要餵奶,她沒有時間給孩子餵奶時,只能讓家人給孩子餵牛奶。她的愛人看她每天都很辛苦,就陪她一起加班加點入戶登記填表。
  • 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了不起的「她力量」
    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了不起的「她力量」 2020-12-17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