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遇故吃:食物一旦離開故土就失去靈魂

2020-12-28 碎寶集

我爸從老家快遞了一些食物,有我最喜歡的韭菜木耳雞蛋餡兒的蒸包、茴香豬肉蒸包,買了縣裡有名的孫樹強醬豬蹄和餚雞給我,不忘又炒了一瓶蝦醬。

食物還是老樣子,樸實無華,口味宜人,我很愛吃。但是總覺得吃完之後,少了一些什麼。

於是,我在空盤前思考了一下。得出了這個結論——大概可能也許就是:食物一旦離開故土就失去靈魂。

味覺記憶是立體的體驗記錄,並非簡簡單單是味蕾的責任。

吃某一種食物需要當地的天氣,陽光和雨露帶來的「天氣的氣味」,說不定那個時候還有家鄉的炊煙的氣息,燒木頭時最先冒出來的那股暗沉又清透的味道,不嗆人但很辛辣。

食物還跟當地的人、鄉音有關聯,它們伴隨著進食,是味覺記憶的一部分。甚至還有土地,雨後、午後、日曬、陰天,土地散發出來的氣息也是不同的,它形成了一個穹頂,扣在了生活的天空之上,是專屬某一片大地的味道。

吃故鄉的食物,總是要在故土。一旦離開了那個大環境,離開了那個穹頂,一切都不同了。我恍然大悟那種不同,是一種「震驚」,你的肉身借著食物打開了一扇門,你以為邁進去是那個齊魯平原黃河之濱的小縣城,睜開眼發現並非如此,依然楊柳依依,卻是小橋流水的姑蘇。這種斷層帶來的震動,就是敲醒夢中人,你的立體的味覺鏈條斷掉了,當然味道的還原度也就打了折扣。

還有就是,這些食物不是天天吃,它太不日常,反而像一個尊貴的賓客。你的接待就充滿了一種陌生、間隔,距離就是這樣產生的。食物的魂魄還留在那塊土地上,它被送達的,只是肉身。

故鄉的食物只是拼圖裡的一小片,哪怕這一小片完整,它也不能表達出自己本應具備的美和味。它需要那一大片圖景烘託出來。所有言情小說和世俗電視劇裡提及的「得到了他的人得不到他的心」,說的也是作客他鄉的故吃。那心就是一整個完整的拼圖。

相關焦點

  • 《情遇曼哈頓》他鄉遇故知,悲喜未可知
    民間常說人生的四大喜,莫過於「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電影《情遇曼哈頓》所講述的故事,就是這四大喜之一——他鄉遇故知,
  • 寮國,我來了---他鄉遇故知.
    看來以後偷情得往月球上發展了。她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才有剛才的問話。我回答道:確實是老苗如假包換!大家都很激動,小樹一直在大叫。在這偏僻的異鄉能碰到朋友真是人生四大喜之一:他鄉遇故知!字母更是在那裡嚷嚷:相好的躲哪裡去了?相好的躲哪裡去了?讓他失望了,就我一個老男人。她們是從柬埔寨的暹粒過境來到寮國,打算去萬象。
  • 他鄉遇故知!男子東京街頭唱日語版《海闊天空》,改粵語後瞬間淚奔!
    古人有云,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是啊,他鄉遇故知的感動,恐怕那些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遊子們,最有感觸了。然而,屏幕這端的我們,又有幾位不是在異鄉?為學業、為工作、為夢想.
  • 帶著鄉愁奮鬥在他鄉,故土是一幅畫,故土是一首詩
    帶著鄉愁奮鬥在他鄉,故土是一幅畫,故土是一首詩。我思念故鄉的那條山路,蜿蜒曲折。無論你身在何處,都能憑藉一抹溫馨的氣息,讓一顆疲憊的心回歸故裡,找到那一種久違的感動,投到故鄉溫暖的懷抱裡。對工作在項目上的美好回憶也有很多很多,美好片段組成奮鬥的歷程,這是工程人,也是奮鬥在他鄉遊子。
  • 兩首訪友的詩詞,一首失落,另一首有著他鄉遇故知的心情
    他有一首詩叫做《江鄉故人偶集客舍》這一首詩,寫的詩人客居異鄉,在月圓秋夜偶遇自己的老鄉,驚喜的以為自己是在夢裡,後來才知道這是真實。於是和朋友暢飲,一直到天亮,但是又害怕天亮的分別,充分表現了同鄉之間深厚的友情。《江鄉故人偶集客舍》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裡逢。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 失去靈魂的朱一旦 有錢人的生活沒有了樸實無華 只剩下枯燥
    10.16號,第230期發上平臺,朱一旦的扮演者兼團隊老闆朱亙原聲出演,表示對原作品的背景音樂到表演形式都已經膩了,要尋找新的風格。這期帶有明顯官宣性質的視頻告訴粉絲,《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將要告別過去,重新開始。果然,10.16當天上午,朱亙團隊靈魂人物,身兼策劃+導演+編劇+配音的張策宣布自己已經在10月1號離職。
  • 遠離故土親人,一身泥濘,滿面風塵,最害怕讀到這些詩句
    父母在,人生會苦生活會難,可從不會覺得害怕;一旦父母遠去,人生風雨都只能獨自面對,苦累尚可承受,無處歸依的心卻再也找不到停靠的港灣。猶記得離家時,母親淚眼婆娑、執意相送。當時只顧著少年的瀟灑,直到秋寒添衣,才明白母親無言的叮嚀。
  • 故知造句和解釋_故知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故知(gù zhī)。近義詞有:故交,舊友。 [艾青《在世界的這一邊》:「也不是他鄉遇見了故知,許多人都從來不曾見面,但在一種崇高的感情下,個個都像是久別的愛人。」] 故知參考例句: 1、為學應溫故知新,才能日益精進。 2、他鄉故知石人高千仞邁向更高峰郭起豪。
  • 萌芽經典 | 食物與他鄉
    那些他鄉的時刻,好像才是生活本然的樣子,充沛誠懇而不問來路。我的飛機到達溫哥華,是八月的一個中午。坐上計程車,第一次穿過這座陽光籠罩的城市,司機不知道來自哪裡,講話有濃重的口音,他問我從哪裡來,聽說我是第一次來加拿大,便興致勃勃地告訴我這座城市眼下正是最美的季節,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冬天到來前的溫暖和陽光。
  • 電影《愛在他鄉》 | 高更:「我很清楚,我是偉大的藝術家。」
    上海電影節剛剛落幕 ~而其中的一部電影作品《高更:愛在他鄉》引起了小編的注意1891年,後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在巴黎的藝術圈已小有名氣,但為文明社會的虛偽感到厭煩。對於原始世界的渴望驅使他離開家中妻小,來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準備好為追尋已久的自然、野性、純粹的生活與創作環境犧牲一切。高更走進叢林深處,認識了當地的毛利人,邂逅了原住民女孩德胡拉;一段三角關係也若隱若現地緩緩浮出...
  • 女 鴻:他鄉一遇(小說)
    敬請閱讀「孤鴻文苑」為您編發的女鴻小說《他鄉一遇》,讀後,您或許會有一番糾結和思考……他鄉一遇(小說)作者:女  鴻我早有登泰山看日出的想法,可什麼時候去呢?報團在法定假日去,遊人一定很多,不敢去;平時有空了,我先生又沒空陪我,還是不敢去。
  • 一日一話 | 高更:愛在他鄉
    電影《高更:愛在他鄉》:1891年,後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在巴黎的藝術圈已小有名氣,但為文明社會的虛偽與矯情感到厭煩。對於原始世界的渴望驅使他離開家中妻小,來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準備好為追尋已久的自然、野性、純粹的生活與創作環境犧牲一切。
  • 詩歌《故土人間》:回不去故土,道不完情愁
    故土,顧名思義,也叫故鄉,是指人土生土長的地方。說到故土,古今往昔,不乏一些仁人志士在上面做文章,他們跟隨時代的變遷與文明一起進步,這其中,有自小時就遠離家鄉外出求學的遊子,有身在異鄉為國謀發展的「他鄉之客」,最後,當這場旅行停止時,故土定是那心靈落腳的最後一站,一草,一木、一語、一話、 滿滿的都是故事。有人說,故土最有味道的是在舊時,那時時間慢,樹木的一葉紋理都看在眼裡,從小到大,生長的還是死亡的都各有形態,現代的文明社會呢?
  • 詩詞新解:他鄉容不下靈魂?白居易說「大抵心安即是家」
    如今,很多年輕人在外工作打拼,異地他鄉,總讓人有漂泊不定的感覺。於是這樣一句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共鳴:有家的地方沒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安放不了肉身。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越來越多人進入大城市,肉身不在故鄉已然是事實,可是他鄉真的容不下靈魂嗎?古代也有比較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多數是政治原因。
  • 回歸故土——樓蘭
    人們也了解到了這個物產豐富的小國飽受匈奴的掠奪之苦,最後不得不放棄他們的故土,在大漢的保護下南遷建設新國。國都新址取名「鄯善」,在他們的意思裡,就是「新水」的意思。 儘管樓蘭人有千萬個不願意,但是迫於匈奴的長期欺壓,不得不舉國搬遷,離開樓蘭,離開羅布泊,至此樓蘭就不存在了,最後被黃沙淹沒。
  • 他鄉的「故知」(書寫新中國故事)
    資料圖片讀美國著名漢學家、翻譯家伯頓·沃森的著作《我的中國夢:1983年中國紀行》,跟隨他的足跡「暢遊」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多地,品味他記錄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感受「他鄉遇故知」的欣喜。正如沃森在書中所寫:「過去,我讀中國文學作品時,看到的只是文字;現在,伴隨著文本的是臉龐和風景,同文字一起走來的有味道、聲音和畫面。
  • 農村俗語:「故鄉土,他鄉菜;玲瓏的女人,老鱉蓋」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故鄉土,他鄉菜;玲瓏的女人,老鱉蓋」。說句實在話,這句俗語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因此,不理解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從這首詩歌裡,我們就能夠感受到柳宗元對家鄉故土的思念之情。其實,古代文人因流落異鄉而對故鄉有著濃濃的思念之情的遠遠不止柳宗元一個人,像唐朝的李白、劉禹錫、劉長卿等都寫過思念故鄉的不朽詩篇,在他們的心中,故鄉才是他們的家,才是他們真正的歸宿。
  • 減肥期間適合晚上吃的食物
    一旦下定決心改善肥胖就要先制定減肥計劃,把生活細節一步一步都標詳細,知道自己每天要做哪些事情能促進減肥效果。其中飲食佔主要比例,吃的對不對決定 了減肥效率。那減肥期間適合晚上吃的食物?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出現肥胖問題,有多少人每天為了如何減肥而犯愁。
  • 離開張策後,朱一旦「沒內味兒」了
    「頂流網紅」朱一旦和「靈魂旁白」張策「分手」了。
  • 有些食物,就是得用手拿著吃才有靈魂的!
    有時候,有些食物,就是得用手拿著吃才有靈魂的。 不過,要說到最大的差別,小汐還是認為,一種是適合用手拿著吃的零食,另一種是要用筷子吃的菜。一樣很美味,但屬性卻不同,有些食物,雖然原材料一樣,但用手吃的就是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