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也有了滬語版,《滬語人氣王》點燃年輕人表演與傳承的熱情

2021-01-08 新民晚報

圖說:長三角方言說唱串燒 官方圖

致力於滬語文化保護和傳播的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正在上海都市頻道熱播。此前,通過滬語原創才藝節目以及複賽兩兩配對的主題PK,乍現鋒芒的滬語高手們分別進入到了孫鳴潔、劉倩、計一彪和陳靚四位評委的戰隊裡。

在持續白熱化的團隊晉級賽中,選手們將組團角逐,選出最後五強。節目不僅將優秀的原創滬語作品呈現給了觀眾,也點燃了來自五湖四海並生活在上海的人說上海話的熱情,喚起大家對滬語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的意識。

《大宅門》——當滬語遇上影視經典

團隊晉級賽的第一輪是出場順序爭奪賽,計一彪老師戰隊決定出場順序的比賽遊戲是「你劃我猜」,擔任猜詞重任的是上海話說得老「來賽」的「阿慶爺叔」陳國慶以及「越劇王子」趙志剛。遊戲中,選手們為了贏得出場順序的決定權,用盡了渾身解數。不過「作天作地」「豁翎子」「壽頭颳起」這些滬語詞彙對阿慶爺叔來說簡直易如反掌,選手們紛紛表示這是真的「結棍」!

圖說:滬語版《大宅門》選段 官方圖

身為滑稽戲演員的選手李國靖,在團隊晉級賽中挑戰了一段滬語版《大宅門》選段,用上海話表演經典的影視劇橋段,帶給了大家非常新鮮的體驗,他情感飽滿、眼神到位的演繹,贏得評委嘖嘖稱讚。

隨後的比賽裡,各位選手又依照順序用上海話演繹了一段「說」,不僅有包袱抖得根本停不下來的相聲,還有時髦的長三角方言說唱大串燒……妙趣橫生的表演讓比賽現場高潮迭起,笑點不斷。滬語與其他藝術形式的碰撞,別有一番滋味。

黃梅戲——滬語唱戲曲也別有風味

孫鳴潔團隊晉級賽中,選手們用上海話演唱了許多耳熟能詳的經典老歌。其中,林吾耀所在的「四大金剛」組合更是將《夜上海》這樣的金曲進行了新編,濃濃的滬上風味加上創新的表演方式讓評委直呼老「嗲」了。

最新的團隊大戰也是精彩紛呈,選手用滬語重新演繹的京劇、黃梅戲,同樣讓大家驚喜。四位評委老師帶著各自的得力戰將同其他戰隊的選手進行PK,決出最終的五強選手。

8月28日即將迎來的總決賽可謂是看點十足,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演員張曉玲和《老娘舅》中杜祿冠的扮演者姚祺兒會親臨現場,作為助演嘉賓與選手搭檔進行表演。姚祺兒老師將與衝進決賽的兒子姚明方第一次同臺演出,作為滑稽界泰鬥姚慕雙之後,他們的表演能否贏得評委們的認可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相關焦點

  • 《滬語人氣王》:以優秀原創滬語表演,點燃滬語傳承熱情
    致力於滬語文化保護和傳播的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正在上海都市頻道熱播。歷時2個月的激烈角逐,目前比賽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的階段,距離總決賽的到來僅剩3天!《滬語人氣王》總決賽此前,通過滬語原創才藝節目以及複賽兩兩配對的主題PK,乍現鋒芒的「滬語高手」們分別進入到了孫鳴潔、劉倩、計一彪和陳靚四位評委老師的戰隊裡。
  • 點燃滬語傳承熱情 《滬語人氣王》今晚迎來總決賽
    人民網上海8月28日電  致力於滬語文化保護和傳播的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正在上海都市頻道熱播,今晚即將迎來的總決賽看點十足:著名演員張小玲和《老娘舅》中「杜祿冠」的扮演者姚祺兒會親臨現場,作為助演嘉賓與選手搭檔進行表演。
  • 《滬語人氣王》點燃滬語傳承熱情 8.28將迎總決賽
    上海熱線訊,致力於滬語文化保護和傳播的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正在上海都市頻道熱播。此前,通過滬語原創才藝節目以及複賽兩兩配對的主題PK,乍現鋒芒的"滬語高手"們分別進入到了孫鳴潔、劉倩、計一彪和陳靚四位評委老師的戰隊裡。    在持續白熱化的團隊晉級賽中,選手們將"組團"進行角逐,選出最後的五強。
  • 《滬語人氣王》:方言選秀普及滬語,創意形式傳承方言文化
    歷經近三個月的選拔,節目於8月28日通過激烈的總決賽決出了最終的三位「人氣王」,並收穫了2.84的收視率和9.43的市場佔有率。該節目以上海方言為切入點,通過選手們精彩紛呈的滬語原創才藝節目,努力挖掘承載著上海城市記憶的滬語的內涵,帶觀眾感受滬語之美,讓更多生活在上海的人擁有說滬語的熱情,從而使滬語文化被保護和傳承下去。
  • 《滬語人氣王》:「年輕化」潮玩上海話
    歷經近三個月的選拔,節目於8月28日通過激烈的總決賽決出了最終的三位「人氣王」,並收穫了2.84的收視率和9.43的市場佔有率。該節目以上海方言為切入點,通過選手們精彩紛呈的滬語原創才藝節目,努力挖掘承載著上海城市記憶的滬語所蘊含的內涵,帶觀眾感受滬語之美,讓更多生活在上海的人擁有說滬語的熱情,從而使滬語文化被保護和傳承下去。
  • 《滬語人氣王》今晚開播
    今晚7點,全新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即將在上海都市頻道開播。節目將邀請到滬劇表演藝術家馬莉莉、越劇王子趙志剛、上海人熟悉的「阿慶爺叔」、知名演員餘婭、知名藝人孫鳴潔與新上海人劉倩組成強大的評委陣容,節目主創團隊希望通過優秀原創滬語作品的廣泛傳播,點燃更多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一起來說滬語的熱情,以及保護和傳承滬語文化的意識。
  • 《滬語人氣王》將迎總決賽
    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正在上海都市頻道熱播。此前,通過滬語原創才藝節目以及複賽兩兩配對的主題PK,乍現鋒芒的「滬語高手」們分別進入到了孫鳴潔、劉倩、計一彪和陳靚四位評委的戰隊裡。在持續白熱化的團隊晉級賽中,選手們「組團」進行角逐,選出最後的五強。
  • 《滬語人氣王》看他們各顯神通
    那些具有濃厚鄉土情的滬語童謠、繞口令、順口溜等滬諺曾縈繞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如今卻逐漸消失在許多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中。為了點燃更多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一起來說滬語的熱情,全新方言選秀節目將於6月12日周五晚7點登陸上海都市頻道。
  • 《大宅門》也有了滬語版,《滬語人氣王》點燃年輕人表演與傳承的熱情
  • 青少年講滬語「開不了口」 滬語專家:方言進課堂作用不大
    網絡配圖 近日,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啟動「與滬有約」滬文化傳承主題活動。幾天後,錢乃榮、王汝剛、茅善玉等上海方言研究專家和地方戲曲表演藝術家們,將前往社區和學校舉辦海派文化精品講座,重點是推廣滬語。
  • 【上海書城大型滬語講座】滬語滬音,妙趣橫生的上海方言暨新書發布籤售活動(語言專家與滬語人士講解+著名上海歌手林寶現場演唱)
    這是代表上海這座城市的最讓人折服的精神財富,可以說,傳承上海話,就是傳承上海的人文精神,傳承申城的本土文脈。但由於上海話在大部分人的心裡是只能說,不能寫的語言,因此,網絡上流傳的各種用上海話寫的句子漢字書寫混亂,嚴重影響到上海人的日常交際。
  • 推廣滬語的南通女孩,優秀
    當然,偶然之中似乎也有存在著必然。從小對文藝的喜愛,以及多年民族舞的基礎,聰明的錢瑩很快摸到了表演的門道,「藝術本身是相通的,只要你熱愛藝術,滬劇並沒有非常高的門檻。」不過,對於錢瑩來說,滬劇也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入門的第一關就難倒了她——上海話。「念白是滬劇入門的基礎,但這對我來說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 聲音哈嗲|「燕子姐姐朗讀」滬語版《狐假虎威》周到小夥伴現場錄製...
    《往事》節目也是「燕子姐姐」較早用滬語主持的電視節目之一。特邀主持人燕子醫生表示:「作為一位八零後,我相信很多年輕人和我一樣,從小就聽過燕子姐姐講故事的磁帶。我覺的,沒聽過『燕子姐姐講故事』的童年是不完整個。」有在清華大學工作的網友表示:「小時候生病躺家睡覺,陪伴我的就是一盤「燕子姐姐」的磁帶,A面放完翻B面,B面放完再翻A面,可以放一天。」
  • 經典滬語廣播節目縮水 《阿富根》難覓發音正宗主持人
    作為幾代上海人的記憶,《阿富根》是最早的滬語廣播節目之一,同時也是目前唯一一檔用滬語廣播的新聞類節目。53年來,《阿富根》歷經3代主持人,曾兩度停播。據透露,本周一《阿富根》常規節目停播後,不少聽眾打來電話表示惋惜。而面對滬語廣播越來越狹窄的生存空間,這位2007年就在《阿富根》欄目工作的編輯也表示,滬語廣播應該擁有一席之地。
  • 電影《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滬語版首發亮相
    電影《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滬語版首映禮現場。
  • 經典譯製片視頻連載 | 《耶穌傳》(滬語版)(1)出生與童年
    今天開始連載《耶穌傳》(滬語版),共9段。
  • 經典譯製片視頻連載 | 《耶穌傳》(滬語版)(9)人子的復活
    《耶穌傳》(滬語版)(9)人子的復活導演:約翰·克裡什
  • 首部原創滬語童謠音樂劇《搖啊搖》首演 童謠朗朗頌滬語聲聲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童謠育一方人,滬語童謠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童年。歷時兩年籌備首部滬語童謠改編音樂劇《搖啊搖》,2020年1月17至19日在上海共舞臺ET聚場正式獻演。全劇八個場景,十餘首原創音樂劇歌曲和經典滬語童謠改編而成。全劇為普通話臺詞簡潔易懂,滬語金句亮點頻現,現代音樂元素豐富,經典滬語童謠朗朗上口。《篤篤篤》、《小巴臘子開會了》、《猜東猜》、《小皮球》;流行音樂劇唱段《What should I do 》、《生命法則》、《奔跑》、全新改編《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傳統經典和時尚流行都可以在這部劇中找到!
  • 廣播小說《繁花》之十六「集郵」(滬語播講)
    考究一點,自備放大鏡,郵票鑷子,夾了一張郵票,看背面有否老垢,撕跡,膠水版,還是清爽底版,票齒全,還是缺,發現有興趣品種,翻開自家郵冊,指其中一張或幾張郵票說,對調好吧。對方同意,恭敬呈上,讓人橫翻豎看,選一或幾,最後成交 。不同意交換,可以開價,討價還價。類此私下交易,基本以年齡劃分,拖鼻涕小學生,小朋友,手中簿子與票品,一般四面起毛,票面積垢汙斑,像野小囡的頭頸,不清不爽,齷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