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講滬語「開不了口」 滬語專家:方言進課堂作用不大

2021-01-18 人民網

網絡配圖

近日,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啟動「與滬有約」滬文化傳承主題活動。幾天後,錢乃榮、王汝剛、茅善玉等上海方言研究專家和地方戲曲表演藝術家們,將前往社區和學校舉辦海派文化精品講座,重點是推廣滬語。但錢乃榮卻直言「效果不會太大」。這又是為什麼呢?

錢乃榮是著名滬語專家、上海大學教授。他說:「目前有兩派在爭論,一派要保護上海話,一派則希望順其自然。我主張順其自然。但現在很多小朋友不講上海話了,這就是語言發展不順其自然的結果。」在錢教授看來,現在有個誤區,就是把推廣方言不力怪罪於外來人口增多,其實,上世紀五十年代,市中心的黃浦區真正本地人也僅在戶籍人口的6%左右,大量的是新移民,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新上海人」,但他們有個特點,就是在家裡可以說一口寧波話、蘇北話、蘇州話等,但出了家門到了社會上,又基本上都會用流利的上海話交際。「但現在情況與以前大不相同了,說方言好像變得很彆扭了。我們曾經有個調查,不要說本地孩子不說上海話,就是新上海人的後代,他們居然幾乎都已經不會說家鄉話了。」他說。

錢乃榮表示,像「生」與「傷」、「打」與「黨」、「石頭」與「舌頭」等字詞,在上海話的讀音裡應該是有區別的,現在的年輕人讀不準確也就罷了,但不能容忍的是,越來越多本地青少年說出的上海話已經難聽無比,比如,常常聽到有人把「出生證」讀成了「畜生證」,把「痱子」讀成「妃子」,把「山楂片」讀成「三隻屁」。更令錢教授不安的是,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已經「開不了口」,上海話也變成了「啞巴語言」,只會聽不會說。有一次他去某小學上課,請同學們用「搗漿糊」三個字造句,但沒人能說一句完整的上海話,換作普通話表達時就瞬間「出口成章」了。

從小在盧灣區長大的錢乃榮不僅拒絕了母校向明中學請他去上方言課的邀請,還堅稱滬語進課堂沒啥大作用,因為只是上課教教,課後又變成了普通話,或者同學間日常交流都不說方言,那麼,即便各個年級都開滬語課,也不能真正起到傳承方言的作用。此外,錢教授發現有些滬語比賽裡,會說方言的孩子就那麼幾個人,且都是按固定的幾個「節目」表演而已,幼兒園孩子在唱「篤篤篤,賣糖粥」,沒想到小學生乃至初中生上臺表演時,竟然還是賣不完的糖粥。錢教授忍不住問一個孩子「糖粥」是啥,孩子竟不知其義。如果再問問孩子剛才表演的滬語民謠「三斤胡桃四斤殼,吃儂肉,還儂殼」到底是在說什麼,孩子十有八九答不上來。

(責編:任婷(實習生)、熊旭)

推薦閱讀

跑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智慧雲」兩年前,還在上小學四年級的藏族女孩央金,每學期最大的期盼就是去多媒體教室上課。「那時候像盼望過年似的,每次去上課都很新鮮,我們班級的老師要『舌戰群儒』,才能搶到一次機會。」【詳細】

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出爐 7門學科內容調整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了《關於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調整了考試內容。9門學科中,除英語和思想政治內容不變外,其他7門學科的考試內容都有所調整。【詳細】

相關焦點

  • 【上海書城大型滬語講座】滬語滬音,妙趣橫生的上海方言暨新書發布籤售活動(語言專家與滬語人士講解+著名上海歌手林寶現場演唱)
    >傳承具有積極作用。作為上海知名滬語專家,丁迪蒙老師將介紹最新出版的《上海方言詞語使用手冊》一>滬語誦讀的魅力如果你也喜愛滬語,那麼本次活動絕對不容錯過。如果你喜愛滬語,並對上海方言的書寫和使用感興趣,那麼這次活動絕對不容錯過。
  • 《滬語人氣王》:方言選秀普及滬語,創意形式傳承方言文化
    電視指南:《滬語人氣王》以上海方言為切入點,通過選手們精彩紛呈的滬語原創才藝節目,努力挖掘承載著上海城市記憶的滬語的內涵,帶觀眾感受滬語之美,從而使滬語文化被保護和傳承下去。該節目以上海方言為切入點,通過選手們精彩紛呈的滬語原創才藝節目,努力挖掘承載著上海城市記憶的滬語的內涵,帶觀眾感受滬語之美,讓更多生活在上海的人擁有說滬語的熱情,從而使滬語文化被保護和傳承下去。
  • 《滬語人氣王》:以優秀原創滬語表演,點燃滬語傳承熱情
    致力於滬語文化保護和傳播的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正在上海都市頻道熱播。歷時2個月的激烈角逐,目前比賽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的階段,距離總決賽的到來僅剩3天!李國靖《大宅門》而後的比賽裡,各位選手又依照順序用上海話演繹了一段「說」,不僅有包袱抖得根本停不下來的相聲,還有時髦的長三角方言說唱大串燒……妙趣橫生的表演讓比賽現場高潮迭起,笑點不斷。
  • 《滬語人氣王》點燃滬語傳承熱情 8.28將迎總決賽
    上海熱線訊,致力於滬語文化保護和傳播的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正在上海都市頻道熱播。此前,通過滬語原創才藝節目以及複賽兩兩配對的主題PK,乍現鋒芒的"滬語高手"們分別進入到了孫鳴潔、劉倩、計一彪和陳靚四位評委老師的戰隊裡。    在持續白熱化的團隊晉級賽中,選手們將"組團"進行角逐,選出最後的五強。
  • 《大宅門》也有了滬語版,《滬語人氣王》點燃年輕人表演與傳承的熱情
    圖說:長三角方言說唱串燒 官方圖致力於滬語文化保護和傳播的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正在上海都市頻道熱播。此前,通過滬語原創才藝節目以及複賽兩兩配對的主題PK,乍現鋒芒的滬語高手們分別進入到了孫鳴潔、劉倩、計一彪和陳靚四位評委的戰隊裡。
  • 點燃滬語傳承熱情 《滬語人氣王》今晚迎來總決賽
    人民網上海8月28日電  致力於滬語文化保護和傳播的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正在上海都市頻道熱播,今晚即將迎來的總決賽看點十足:著名演員張小玲和《老娘舅》中「杜祿冠」的扮演者姚祺兒會親臨現場,作為助演嘉賓與選手搭檔進行表演。
  • 《滬語人氣王》:「年輕化」潮玩上海話
    滬語承載著上海的城市記憶,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6月12日,致力於滬語文化傳播和推廣的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在上海都市頻道首播,節目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很高的關注度,也讓觀眾看到了一群在方言傳承上努力創新的優秀選手。
  • 經典滬語廣播節目縮水 《阿富根》難覓發音正宗主持人
    昨日有網友在微博表達遺憾之情,稱從1961年開始的經典滬語新聞廣播節目《阿富根》近日悄然縮水,原本日播的節目,只剩周日一天還有播出。節目編輯唐亮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透露,由於上海廣播正處整合階段,《阿富根》的確取消了周一至周五的直播,目前只有周日上午10-11點還能聽到阿富根和小妹熟悉的聲音。至於今後的去向,唐亮表示,目前還是未知數,但也不排除改到其他廣播頻率恢復播出的可能。
  • 聲音哈嗲|「燕子姐姐朗讀」滬語版《狐假虎威》周到小夥伴現場錄製...
    《往事》節目也是「燕子姐姐」較早用滬語主持的電視節目之一。特邀主持人燕子醫生表示:「作為一位八零後,我相信很多年輕人和我一樣,從小就聽過燕子姐姐講故事的磁帶。我覺的,沒聽過『燕子姐姐講故事』的童年是不完整個。」有在清華大學工作的網友表示:「小時候生病躺家睡覺,陪伴我的就是一盤「燕子姐姐」的磁帶,A面放完翻B面,B面放完再翻A面,可以放一天。」
  • 《滬語人氣王》看他們各顯神通
    儂會講上海閒話嗎?儂曉得上海閒話哪能來額?作為海派文化重要載體,滬語以不斷豐富的內涵與創新的表達記錄了時代的發展,承載了上海的城市記憶。然而隨著社會交往環境的多元化與普通話的廣泛普及,在上海這座國際性都市,越來越少的上海人習慣開口說方言,熟知滬語的人群也逐漸老齡化。那些具有濃厚鄉土情的滬語童謠、繞口令、順口溜等滬諺曾縈繞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如今卻逐漸消失在許多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中。
  • 《滬語人氣王》今晚開播
    今晚7點,全新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即將在上海都市頻道開播。圖說:全新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即將開播 官方圖滬語文化海納百川通過節目可以了解到,語言是一座城市的個性文化名片,上海的本地語言有數千年歷史,比如被大眾廣泛熟知的意為「我們」的詞彙「阿拉」即來自寧波話。
  • 首部原創滬語童謠音樂劇《搖啊搖》首演 童謠朗朗頌滬語聲聲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童謠育一方人,滬語童謠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童年。歷時兩年籌備首部滬語童謠改編音樂劇《搖啊搖》,2020年1月17至19日在上海共舞臺ET聚場正式獻演。音樂劇《搖啊搖》大膽啟動素人青少年,由20餘位平均年齡8歲的孩子經過半年的專業訓練並出演劇中主、配角,三個專業成人音樂劇演員甘為綠葉。全劇八個場景,十餘首原創音樂劇歌曲和經典滬語童謠改編而成。全劇為普通話臺詞簡潔易懂,滬語金句亮點頻現,現代音樂元素豐富,經典滬語童謠朗朗上口。
  • 廣播小說《繁花》之二十八「抄家」(滬語播講)
    老法師與工人轉過來,繼續登記唱名,「金不離」,「銀不離」,就是金銀別針,大小廿叄只。銀子「條脫」,就是鐲頭,就寫銀手鐲,大小捌只。「橫雲」,俗名銀簪子,兩包,計壹拾肆只。「落珠」,就是銀盤,拾寸,拾肆寸,各半打,壹拾貳只。銀鴛鴦「錯落」,就是銀酒壺,肆把。銀茶壺,俗名「吞口」,也叫「偏提」,叄把。銀咖啡壺兩把。銀冰筒,壹件,銀瓶大小兩對,銀七寶蓮花塔,兩座。
  • 滬語悅讀:故裡春秋——從新昌路講起
    陳醫生歡喜講眼「痛則勿通、勿通則痛」搿種繞來繞去個閒話,反正我是聽勿懂,毛估估麼,大約摸是講經脈通了,關節就勿痛;關節痛就是因為經脈勿通。不曉得是針灸個效果還是因為聊得開心,每趟從診所回來,姆媽總歸是開開心心個樣子。但是,風溼性關節炎是慢性病,邪氣難根除。
  • 電影《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滬語版首發亮相
    電影《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滬語版首映禮現場。
  • 廣播小說《繁花》之二十七「掃四舊」(滬語播講)
    女人不響,捂緊頭髮,頭髮還是露出來,嚓。下面剪開褲管,準備扯。下面一剪,兩手捂下面,頭上就嚓嚓嚓剪頭髮,連忙抱頭,下面一刀剪開,嘶啦一響扯開。女人哭道,姆媽,救命呀。一個學生說,叫啥,大包頭,包屁股褲子,尖頭皮鞋,統統剪,褲腳管,男人規定六寸半,女人六寸,超過就剪。只聽外圍有人說,小癟三,真是瞎卵搞,下作。高中生站起來說,啥人放臭屁,啊,骨頭髮癢了。幾個學生立起來,警惕尋視。大家不響。
  • @滬語小達人,用上海話講述「喜愛上海的理由」就能當小明星
    本文圖片均來自「好兒童畫報」微信公眾號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語言文字水平測試中心、上海教育報刊總社和上海市戲劇家協會等聯合舉辦的2020第二屆「喜愛上海的理由」滬語小達人交流展示活動將啟動。活動在上海市教委指導下,邀請了滬語專家秦來來、滬劇表演藝術家馬莉莉、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殷健靈、簡平等「大咖」,主辦單位還將為參賽學校和個人提供有關活動的專刊及學習輔導材料,方便線下、線上學習。
  • 廣播小說《繁花》之十九「約會遇險」(滬語播講)
    孟先生說,我不是小看人,政府禁止私人開錄像館,每張碟,至少要三四百朝上,要自摸,有這種身價買吧。陶陶說,喂,我買不買管儂屁事,死老卵。孟先生一噎。此刻,吃茶女人過來,敬上一張名片,講北方話說,兩位好,我也是來看碟的,咱們一塊兒瞧瞧,我知道一些。陶陶接過名片,上面是,上海海靜天安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靜。
  • 廣播小說《繁花》之三十五「女人的戰爭」(滬語播講)
    陶陶說,又不開心了。芳妹說,潘靜來過了。陶陶一嚇,外表冷靜說,為啥。芳妹說,要我讓位,要我離婚。陶陶說,亂話三千。芳妹說,潘靜明講了,跟陶陶,目前已經無法分開了,男女感情最重要,性關係,以後彌補。陶陶說,怪吧,有這種女人吧。
  • 《滬語人氣王》將迎總決賽
    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正在上海都市頻道熱播。此前,通過滬語原創才藝節目以及複賽兩兩配對的主題PK,乍現鋒芒的「滬語高手」們分別進入到了孫鳴潔、劉倩、計一彪和陳靚四位評委的戰隊裡。在持續白熱化的團隊晉級賽中,選手們「組團」進行角逐,選出最後的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