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倚著「分析法」競爭的企業,咋就這麼牛?!

2021-02-13 哈佛商業評論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經過兩年多的認真籌備,《哈佛商業評論·管理聖經》系列叢書之《大師十論》《什麼造就了領導者》《自我發現與重塑》,終於終於終於重磅出爐了!」

彼得·德魯克、麥可·波特、克萊頓·克裡斯坦森、C.K.普拉哈拉德、羅伯特·卡普蘭……這陣容還能更頂級再豪華嗎?!反正小佛爺已經喜極而泣了。。

眾多全球頂級管理巨匠,為你悉心闡釋個人、企業成功背後的終極邏輯。還等啥呢?!購書連結在此(點擊書名即可)

今天的文章,是全球頂尖管理諮詢大師託馬斯·達文波特的經典名篇,來自《大師十論》一書。託馬斯·達文波特長期關注數據分析和員工知識共享,他讓無數的管理者牢記住了這樣一句話:「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來說話」。

當今企業充斥著大量數據和數據分析,組織越來越需要依靠分析法進行競爭。在一個許多公司都提供類似產品並使用類似技術的時代,業務流程成為最後剩下的差異點之一。而分析型競爭者擅長的,就是從業務流程中擠出最後的所有價值。

下面將介紹一些著名的、分析型競爭者的特點和做法,並且敘述了其他公司在量化分析賽場上競爭必須進行的一些重大變革。

研究發現表明,分析型競爭者有三大主要特性:

1. 廣泛利用模型和最優化手段。

任何公司都有關於其業務各方面的簡單描述性統計數據,例如,每個員工的平均營收,或者訂單的平均規模等。但是,分析型競爭者的視野遠遠超出了這些基本的統計數據。它們會利用預測性模型來確定利潤最高的客戶,會把公司內部產生的數據和從外部獲得的數據集中起來,去優化自己的供應鏈,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價格,它們還會針對自己的經營成本與公司業績之間的關係建立複雜模型。

這些方法能讓公司從中受益。美國前進保險公司利用可廣泛獲得的保險業務數據進行了大量試驗。該公司對細分客戶群進行界定,例如對某一類騎摩託者定義為:年齡在30歲或以上,受過高等教育,信用等級在某一水平以上,以前沒有出過事故等等。對於每個客戶群,該公司會進行回歸分析,以便發現與該客戶群所造成的損失最相關的因素。

基於分析之後,該公司再確定各個客戶群的保險收費價格。合適的價格,使得公司能從整個客戶群組合中獲得利潤,並且該公司還利用模擬軟體,進行基於假設的財務結果測試。採用這種方法,前進保險公司不僅能向客戶提供傳統高風險的保險服務項目,而且還能從中賺得利潤。而許多保險公司,則是不假思索地將高風險客戶拒之門外,根本沒有花功夫深入地研究有關數據。

2. 把分析法應用於整個企業。


分析型競爭者懂得,企業內的大多數職能——甚至包括像營銷這樣的職能——都可以用先進的量化分析技術加以改進。

UPS公司就經歷了從有針對性的分析法使用者向全面分析型競爭者演變的過程。寶潔公司甚至還建立了一個超級分析小組來對數據分析進行集中管理。寶潔的超級分析小組,由來自運營、供應鏈、銷售、客戶研究和市場營銷等部門的100多名分析人員組成。雖然大多數分析人員仍然歸屬於各業務運營單元,但這個超級分析小組是集中管理的。

這種統一管理的結果是,寶潔公司可以把足夠多的專業知識用於最緊迫的問題。例如,銷售和營銷分析人員可以向設計供應鏈的分析人員,提供市場現有發展機會的信息;而供應鏈分析人員也可以將他們在決策分析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進行分享,以用於新的領域,比如競爭情報。

3. 高管的倡導。

在整個公司範圍內採用分析法,會引起文化、流程、行為和技術方面的諸多變化。因此,像任何重大變革一樣,推行分析法,需要來自篤信量化方法的高層管理者的支持。

最理想的情況是,主要倡導者是公司的CEO。領導這一變革的CEO既要重視分析法,還要熟悉分析法的運用。他們必須懂得各種分析方法背後的理論,才能同時認識到這些方法的局限性。

分析型競爭者不只是簡單的數字處理工廠。它們在應用技術解決多方面的問題時,還具有強大的力量以及精湛的技巧。分析型競爭者集中精力尋找應該關注的重點,建立合適的文化以及聘用合適的員工,從而最充分地利用不斷獲得的數據。

儘管分析型競爭者鼓勵根據事實做出決策,但是它們也認為,必須要對那些需要消耗較多資源的活動進行選擇。一般來說,它們會挑選幾個為公司主要戰略服務的職能部門或者項目計劃。例如,哈拉斯娛樂公司把大量分析活動對準提高客戶忠誠度、客戶服務以及諸如價格和促銷等相關領域。

文化是一個軟性的概念,而分析則是一門硬性的學科。儘管如此,分析型競爭者必須在整個公司內培養一種文化:讓所有員工對數據資料的衡量、檢驗和評估做法予以尊重。公司要敦促員工根據可靠的事實來做決定;員工們也要知道他們的績效是用同樣的方法來進行衡量的。分析型競爭者內部的人力資源機構,要嚴格地把衡量標準應用於薪酬和獎勵。

分析型公司僱用分析型人員,像所有依靠人才進行競爭的公司一樣,他們尋求最好的人才。例如,當亞馬遜公司需要為其全球供應鏈尋找一名新的負責人時,它招聘了於剛(現為1號店董事長——編者注),一位管理學教授並擁有軟體業務公司經營經驗,也是世界上優化分析的主要權威之一。

對於大多數行業的大多數公司來說,都需要藉助分析法形成自己的戰略。實際上,有進取心的分析型競爭者,都明顯是各自所在領域的領先者。它們把自己的成功大部分歸因於對數據的出色利用。而日趨激烈的全球競爭,更增強了掌握這種技能的必要性。不過,要想成為分析型競爭者,任何公司都必須準備好走一條漫長並且會艱難的路。

託馬斯·達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是百森商學院(Babson College)信息技術學傑出教授,哈佛商學院的客座教授,國際數據分析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nalytics)的研究主任和創建人之一。本文有刪節, 原文參見由哈佛商學院出版社、《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和中信出版集團聯合推出的《大師十論》(The Essentials)一書。

編輯|王曉紅xiaohongwang@hbrchina.org


《哈佛商業評論》(ID:hbrchinese)發布的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正式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與使用。版權聯繫:yiwenyang@hbrchina.org,010-85650620要擁有屬於你的卓越密碼?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訂閱管理聖經。


相關焦點

  • 波特提出的企業戰略「五力分析法」,如今過時了嗎?
    波特認為,對一個想要制定發展戰略的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考慮如何應對來自同行的競爭。因此企業應該通過分析,了解自己相對於同行有哪些競爭優勢。這個分析法就是「五力分析法」。舉個例子,筆記本電腦行業的『互補者』就是那些給筆記本電腦裝軟體的公司(Hill&Jones,2009年)。」還有一些線上的「互補者」,他們通常都是在社交媒體領域幫助企業做推廣的大V。通過推廣產品,他們自身也可以打造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粉絲。自有數字資產是什麼?
  • 薪酬調查分析方法:頻率分析法、圖表分析法應用
    頻率分析法應用頻率分析法是列出調查樣本數在某工資區間範圍出現的次數,得出工資在不同區間出現的頻率。有時候企業選擇市場的折中水平不一定要根據平均值或中位值,可以根據頻率分析法選擇出現頻率最高的區間。相比於集中趨勢法中的加權平均值法,頻率分析法的優點是更直觀,缺點是數據結果不夠集中。舉例某公司對20家同地區、同行業對標公司的行政助理崗位的薪酬調查結果按照工資範圍和出現頻率排列後如表所示。
  • 徐歌陽是誰啊,咋這麼牛B呢?
    徐歌陽咋紅的啊?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一件事:徐歌陽汪峰BT種子。就是汪峰作為徐歌陽的導師,把徐歌陽潛規則了,並且拍了視頻發到網上。雖然汪峰闢謠了,但是當時可是搶了不少的頭版頭條啊!路上的牛糞沒人要你咋不撿起來吃了呢?而別人版權的歌曲你張口就唱。侵權這種事情,一般當事人心裡都發虛,自己服個軟,然後把責任推給公司,算是一種通用的處理方法了。但是徐歌陽小姐姐不一樣。除了把責任推給公司,徐歌陽小姐姐表現的十分硬核。
  • 77思維模型:5why分析法
    《麥肯錫傳奇》中有一段描述:「企業倒閉最常見的原因不是因為對正確的問題提出了錯誤的答案,而是因為對錯誤的問題提出了正確的答案。太多的企業一次次做出看似最佳但卻是建立在錯誤假設之上的決策,結果一點一點地把自己逼進了死路……麥肯錫要幫助客戶免遭倒閉的厄運,就必須要找準問題……」。那麼如何透過表象看本質呢?有什麼方法步驟呢?「5why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
  • 盤點企業競爭中的那些經典公關案例!
    文丨公關之家 作者:不承權輿品牌在市場上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並且涉及到非常多方面的競爭,要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不僅需要雄厚的實力和紮實的產業基礎,還需要樹立響亮的品牌名聲和正面形象,在公關這一領域,企業之間的較量也同樣驚心動魄。
  • AARRR模型+八角行為分析法——玩轉遊戲化用戶增長策略(上)
    八角行為分析法八角行為分析法是幫助遊戲設計師去設計一款產品或者是一件事物,包括工作、生活、目標管理、團隊管理等等,使得產品和我們的工作生活方式能夠得到更大力度的執行和普及,讓人們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就像在玩有意思的遊戲一樣,從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最終幫助企業實現業務目標,這樣便實現了多方共贏的局面。
  • 洋品牌暴利所驅為何這麼「牛」?(組圖)
    人們不禁要問:中國市場的洋品牌為啥就能這麼「牛」?  從品牌忠誠到品牌迷信  在路易·威登的北京旗艦店,一個帆布包賣到近萬元,但門口常有人排隊等候,滿載而歸的顧客臉上似乎都掛著「物有所值」四個字。  就在路易·威登所在的這間高檔商場的本土品牌門店裡,卻多次聽見這樣的質疑,「就這麼點布,洋牌子要賣上千元,這不是搶錢嗎」?
  • 淺談亞馬遜與其他企業軟體公司的競爭之路
    作為企業,你需要創造這種不公平的環境。幾十年來,我們在太空和技術等領域都享受著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帶來的好處。我很緊張,因為這個情況正在快速改變,保持領先和這種不公平競爭環境的唯一方式,就是創新。 在太空探索領域,我們的競爭對手擁有很強的創新力。所以這才是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你所面對的對手不善於創新,那麼你也不需要那麼善於創新。
  • 打卡學習6——錯位競爭思維模型
    以網際網路為例,美團著名的三橫四縱,AB分類法:三橫四縱分析法:分析了阿里、百度、騰訊的生態位,確認自己與巨頭錯開。錯位競爭的核心是錯開與在位企業的正面競爭,了解在位企業,要從各個環節拆分它,去分析。在此可用組合創新的拆分法:如:熊彼特的技術、產品、市場、資源、組織五分法; 供需連;人貨場;流程法;產業鏈拆解法;產品要素拆解法;矩陣法;二分法;公式法等。
  • 貝索斯談亞馬遜競爭:成為最好的企業之一是不夠的
    作為企業,你需要創造這種不公平的環境。幾十年來,我們在太空和技術等領域都享受著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帶來的好處。我很緊張,因為這個情況正在快速改變,保持領先和這種不公平競爭環境的唯一方式,就是創新。在太空探索領域,我們的競爭對手擁有很強的創新力。所以這才是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關鍵詞分析法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關鍵詞分析法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準備已經開始。國家公務員面試形式主要為結構化和無領導。
  • 九方智投:行業研究的黃金分析法 ——用「波特五力分析法」建立你...
    他被譽為競爭戰略之父,其產業分析的水平可見一斑。他認為行業中存在著決定競爭規模和程度的五種力量,這五種力量綜合起來影響著產業的吸引力以及現有企業的競爭戰略決策。五種力量分別為—同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圖1:波特五力模型
  • 不簡單的5W2H和5Why分析法,全是乾貨
    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是二戰中美國陸軍兵器修理部首創。簡單、方便,易於理解、使用,富有啟發意義,廣泛用於企業管理和技術活動,對於決策和執行性的活動措施也非常有幫助,也有助於彌補考慮問題的疏漏。為什麼要這麼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麼?造成這樣的結果為什麼?④ WHEN--何時?什麼時間完成?什麼時機最適宜?⑤ WHERE--何處?在哪裡做?從哪裡入手?⑥ WHO--誰?由誰來承擔?誰來完成?誰負責?⑦ HOW MUCH--多少?做到什麼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
  • 中國機長,你咋能這麼牛
    今天,單位組織的觀影活動,觀看了《中國機長》,因為是事件改編,細節高度還原,所以相當於是劇透了很多部分了,所以沒有那種身臨其境、面臨死亡威脅時候的恐懼等感覺,倒是電影表現出來的一些細節令人深思,而這些細節也是真正讓中國機長這麼牛的原因
  • 文仲諮詢:用財務分析視角,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以我們旁觀者清的視角來看,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企業為了支撐高速增長與投資,最後導致成本高於產出,且維持了較長的時間。如何克服?還是要回到第一步,審視那些成本與產出不成比例的業務(及相應的投入)。但後來,隨著規模與競爭的擴大,A公司做得越來越累,用戶體驗也越來越差,B產品的利潤率也持續下降和很多別的公司一樣,A公司的管理層覺得有必要開拓新的業務,以解決核心業務利潤率下降的問題。於是,他們啟動了C與D兩條產品線,也招了很多看似帶來先進技術與經驗的人。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業環境的必備工具,幫你做出正確的決策
    波特五力模型是「競爭戰略之父」麥可·波特提出的,是分析企業環境的必備工具,和SWOT分析法經常一起使用,是一對好搭檔。波特五力是指用於分析企業戰略環境的五種力量,分別是:進入壁壘、替代品威脅、買方議價能力、賣方議價能力、現存競爭者之間的競爭力。
  • 二八定律——企業的重要法則
    二八定律又名也叫巴萊特定律,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 打破「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讓企業公平競爭,輕裝上陣!
    4月19日,由省市場監管廳組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共同參與的「公平競爭」主題服務活動,聚焦打造公平有序市場環境,全力服務企業戰疫情,渡難關,支持企業改革發展。此外,省市場監管廳不斷加強公平競爭執法,持續開展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文件工作,截至2019年末,全省共審查增量和存量文件38368份。「凡是妨礙市場公平的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都要堅決進行清理;凡是妨礙民營企業公平競爭的行為,都要堅決予以糾正。」王淑英介紹道。
  • CNNIC:騰訊推企業微信,企業級IM服務市場競爭升級
    此前,阿里低調推出為企業打造的通訊協同辦公平臺「釘釘」,具備移動辦公籤到、審批等商務功能,且據阿里2015年度財報,釘釘在一年的時間裡發展了近100萬家企業用戶。有分析認為,微信企業版的推出首當其衝引發了業界對釘釘前景的看衰,坐擁6億用戶的微信在流量、生態和知名度等方面都對釘釘進行了碾壓。但CNNIC分析師高爽認為,企業級服務市場的競爭格局遠未成型,針對企業客戶痛點的服務模式仍待探索。
  • 用逆向分析法分析2020年中考動點真題
    通過今日中考真題的分析,我們重點學習以前介紹過的題目思路分析方法:逆向分析法.同時注意解題方法的總結.【思路分析】(1)本小題我們用逆向分析法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