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講座 | 陳璽安:一篇關於Ray Brassier技術論的同人論文

2021-03-03 SALTPROJECTS


陳璽安:一篇關於Ray Brassier技術論的同人論文

時間:2017年8月27日 7pm

地點:北京市東城區郎家胡同4號

一篇與內容無關的宣言

同人論文,就像是同人小說,它是基於某一事物的喜好及認同,而在其正本所構成的小世界中,進行自願性質的延伸創作。它是一種粉絲勞動力。其中,原作中的風格,或者角色的性格會被保留。而那些最成功的元素,譬如角色、情節——這些元素會被那些同人作者們繼續以這個同人群體所熟知的方式被發展。也就是說,這些同人小說中的發展雖然沒有在原作中出現,但它仍是原作的延伸,加強的是原作的光環。而這些情節通常是去滿足一個粉絲群體的窺視以及消費的欲望,並且鞏固一群圍繞原作而發展出來的粉絲共同體。

當然,同人論文的這種同人的主體性,和一般文化研究強調的主體性截然不同。傳統而言,文化研究的論述強調對於一個題目有距離的掌握。他們強調批評的自我反身性。也就是說,一個主體必須同時在題目的內與外,才能掌握到批評對象的整體。

與此相反,同人論文對原作的貢獻是透過過度認同的方式。同人並不試圖超越原作。但在有些極端的例子中,它有可能比原作更廣為流傳。以下這篇論文,會是一篇同人理論寫作的初步嘗試。

警告:本次活動講座配有動態影像,但並非表演講座,並且,將會十分枯燥。Don't like, don't read。

關於講座嘉賓

陳璽安,撰寫展覽小說。他曾於2015年獲得摩納哥皮埃爾王子基金會的當代藝術寫作獎,目前為長徵計劃研究員。

* 本次講座相關出版物由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資助

Zian CHEN: Tackling Ray Brassier’s Prometheanism in Fan Thesis Approach

Time: August 27th, 2017 7pm

Address: No.4 Langjia Hutong,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A STATEMENT FOR THE FAN THESIS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ONTENT)

Fan thesis, just as fan fiction, is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r extreme favor of certain propositional or fictional universe, through which a fan would develop extensive sequels. There’s a sense of voluntarism and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fan labor. In these practices, quite often is the case that the style of the canon is kept, while the core elements such as characters and plots would be further developed in the ways that is well versed by the peer fans. 

That is to say, although the content of fan fiction didn’t really ever appeared in the canon, but it remains to be the synthetic or prosthetic totality to, and therefore consolidates the aura of, the canon. These plots usually aimed for satisfying the peer group’s consumptive fantasy or even voyeurism, therefore a community. The following essay is a primary attempt on writing a fan thesis, whose fictional universe addresses Ray Brassier’s On Prometheanism, and its plot: JG Ballard.

Spoiler alert: The talk would be held in Mandarin Chinese only.

About the Lecturer

Zian CHEN writes exhibition-novels. He has been given Contemporary Art Writ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Award, Fondation Prince Pierre de Monaco in 2015. Currently he is a researcher of Long March Project.

* The pulication of this lecture is supported by New Century Art Foundation

Salt Projects是一個策展工作室,結合跨學科的理論研究和藝術實踐,Salt Projects希望將策展和研究拓展為更加發散的藝術活動,同時,他們對表演實踐和表演性的相關議題尤為關注。這個17平米的項目空間定期舉辦「表演周末」、「實驗性講座」、主題性放映、展覽、出版等活動。

The Salt Projects is a curatorial studio in Beijing, China.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Salt understands research and curation as an open-ended activity, involving collabora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art marking. Its 17 square meters gallery hosts regular time-based events such as performances, lectures, screenings and exhibitions.

特別鳴謝 Special Acknowledgement 


相關焦點

  • 霍金生前的最後一篇論文發布了:關於黑洞信息悖論
    史蒂芬·霍金參與的最後一篇論文已經被物理學家們發布在預印版論文平臺 arXiv 上。
  • C86驚現東大學霸論文!利用推特研究竹達彩奈的生理周期
    C86驚現東大學霸論文!   近日,推特網友曝出,來自學霸雲集的東京大學的一位紳士寫了一篇名為「利用推特預測竹達彩奈的生理周期的基礎研究」的論文!好吧,這是篇相當學(紳)術(士)性的論文,引得網友紛紛吐槽。
  • 陳璽安不忍奶奶痛失愛貓 加入公益送養替毛孩找家
    記者李欣容/綜合報導主演《遺失的1/2》新生代男神陳璽安受邀擔任臺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2020年度代言人,日前陳璽安特別到送養會場協助送養貓咪,並拍攝封面照,雖然會對貓毛過敏,但他仍敬業完成拍攝工作。陳璽安擔任流浪貓協會愛心大使 。(圖/畢獅國際)陳璽安去年9月參加內湖送養會,溫柔乖巧的成貓「默默」始終沒有找到好人家,陳璽安心裡難過,覺得自己沒盡到送養責任,希望大家能給成貓機會,坦言成貓相對穩定,也適合新手飼養。陳璽安關心流浪動物。
  • 《信條》:一篇物理學論文的影像表演
    通過時間鉗形行動,炸樓以後評選高智商燒腦電影,《信條》如果自居第二,也鮮少有電影敢自稱第一,它儼然是一篇物理學論文的影像表演。如此燒腦,也註定了它會將很大一部分觀眾拒之門外,影評人也不見得都喜歡。
  • 《信條》:一篇物理學論文的影像表演
    通過時間鉗形行動,炸樓以後評選高智商燒腦電影,《信條》如果自居第二,也鮮少有電影敢自稱第一,它儼然是一篇物理學論文的影像表演。如此燒腦,也註定了它會將很大一部分觀眾拒之門外,影評人也不見得都喜歡。
  • 一篇同人文引發的「戰爭」
    這是一場由「一篇同人文」而引發的「戰爭」,處在旋渦中間的人,是肖戰,而它引發的共振,也許正在波及著每一個你和我。在科普這場「戰爭」前,先來科普一個概念:何為「同人」?CP粉們會為「博君一肖」續寫劇情、寫小劇場、甚至延伸自主創作,這都是同人界的「基操」。
  •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行專題講座《MBA/EMBA專業碩士畢業論文...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EMBA專業碩士畢業論文選題與撰寫》專題講座於11月12日晚成功舉行。本次講座由英國杜倫大學商學院管延軍教授主講,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呂鴻江教授主持,400多位MBA、EMBA學員參加。
  • Journey of a paper|一篇論文在柳葉刀審稿系統中的旅程
    關於如何準備稿件並確定論文最適合的期刊,thelancet.com[2]上有明確的投稿指南。 編輯評議(Editorial review) 期刊編輯會仔細閱讀每一篇投稿,當然,並不是每一篇投稿的文章都能被發表。
  • 【表演光譜講座】展演空間的演變:喧譁背後的單一化
    【「表演光譜」系列講座】展演空間的演變:喧譁背後的單一化
  • 【飯書記】《黃金時代》:一篇被史料壓垮了的論文
    》,是跟老婆大人一起看的。研究生們被要求在史料方面「竭澤而漁」,花費大量時間在史料的搜集與梳理上,最後丟出來的,如魯迅評鄭振鐸的文學史:不是史,只是史料長編。堆砌史實,面面俱到而無所見地,即便是論文,也不是好的論文。《黃金時代》從劇本到表演,都相當的「收」,對於中國電影喜歡畫公仔畫出腸的低智化傾向,或許是一種反撥,但用來呈現一位人物而不是一個故事,卻造成了明顯的失焦。「為什麼要拍一個腦子不好的女人」?
  • 北電錶演院長張輝論文抽檢不合格 系翟天臨老師
    5月5日,有網友爆料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院長張輝涉嫌存在學術不端問題。帖文曝出,張輝的博士論文通過抄襲網絡文章再把原文刪除的方式通過「查重」,網友用紅線劃出了抄襲的段落,直指其論文涉嫌「洗稿」。在沸沸揚揚的電影《一紙婚約》事件後,北電錶演學院院長張輝再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上。
  • 怎麼才能寫出一篇好論文?
    對於怎麼才能寫出一篇好論文這個問題,由於不同學術專業,不同科研層次的論文要求是不同的,它是很難給出一個通用的方法。但是,無論什麼樣的論文,都會遵循寫作的一些基本原則,都有助於提高撰寫論文的效率和質量。1、擇好題目什麼樣的論文標題才是好的呢?
  • 那隻與人合著物理學論文的暹羅貓……
    圖源:unsplash暹羅貓作為一種古老的品種,已經同人類一起生活了數百年。它是世界上最喜歡和人類交流的貓科動物之一。它們智商高、好奇心重,總是在家裡轉來轉去、活力滿滿。但你絕對想不到,它們還會寫論文!這件事發生在1975年,當時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傑克·赫瑟靈頓與他的寵物貓切斯特合作,就粒子在不同溫度下的原子行為撰寫了一篇研究深入的論文。這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歷史上唯一一次),一隻貓同人合著論文並發表在知名雜誌上。
  • 表演專業系列講座之三 【劉希平】「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主題講座
    12月14日 下午15:00表演專業系列講座之三劉希平 「人若精彩
  •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這一篇論文將SCI打下神壇
    這篇論文的發表將會給其他正在遭受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的國家們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以及中國的經驗。同時這篇論文讓小編想起了近日網上關於SCI至上的爭論。據統計,鍾南山院士現84歲,截止2010年,發表論文150多篇。到現在,200篇左右。
  • 關於「徐若瑄碩士論文」的討論與啟發
    因為我之前本身就是做公關廣告研究的,跟她畢業的專業差不多,加上我好久之前本科論文就是寫的不同媒介環境下的明星形象,她的論文立即引起了我的關注,於是找來看了一下,打算以其為樣本聊一下關於「明星」的學術。本篇文章與她本人的爭議無關,我之前也並不算她的粉絲,這純粹是一個私人化的學術討論。
  • 讓師生「相愛相殺」的畢業論文,到底是一種什麼存在?
    連結: 教育部2018年10月印發《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選題、開題、答辯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對形式、內容、難度進行嚴格監控,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
  • 實用乾貨,關於醫學SCI論文的種類
    也是SCI論文嗎?劃重點!跟大家一起再複習一下醫學SCI論文的種類:SCI論文種類,就是我們中文論文中常說的發表在哪個欄目。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期刊傾向於發表系統性綜述(Systematical Review)以及Meta分析,而不接收敘述性綜述(後續小編還會整理關於這幾者的區別,跟大家分享)。這與國內完全不同,在國內綜述是初入科研的學生起步要訓練的寫作類型。一篇review可以協助新手高效構建特定課題的知識框架體系。
  • 但丁是同人寫手鼻祖?從《神曲》到AO3,關於「同人」的那些事
    上來借蛋妞致敬所有奮鬥在同人創作一線的粉絲們一篇關於「同人」的不全面的偽科普文,本人多混日圈,部分歐美,內娛+韓圈算知識盲區
  • 孔飛力:千萬別把饒有興趣的一個故事寫成一篇乾巴論文
    期中過後不久,每個學生得約見孔老師,一對一談論學期論文的議題和採用的史料。接近期末時,每個學生有機會向同班同學介紹論文的構想和論點以及使用的原始材料,然後得到同班同學的反饋,以便對學期論文做最後的修改。這門課結束之時,我以乾隆年廓爾喀戰爭期間的漢藏關係為題,寫了學期論文。採用的主要史料有《清實錄》《欽定廓爾喀紀略》《宮中檔》等。後來,論文中涉及乾隆晚期治藏策略的部分納入了博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