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中的演員」——「董夫人」盧燕

2021-01-10 新民晚報

盧燕今年92歲,滿頭銀絲,走出來依然高貴優雅。1989年,她62歲,謝晉拍攝《最後的貴族》(根據白先勇小說《謫仙記》改編),邀她演李彤的母親,一出場把四個女孩都壓了下去。當年,潘虹(飾演李彤)她們還很「土」,服裝、化妝都欠缺,只有盧燕舉手投足是對的。

盧燕是個好演員,甚至可以說是「演員中的演員」,一輩子視戲如命。但她留下來的經典之作並不多,電影《董夫人》和舞臺劇《遊園驚夢》,是她最優秀的表演。當然,《傾國傾城》《瀛臺泣血》裡的西太后,也很出色。但憑著盧燕的天賦和她對電影的一腔熱情,她本該留下更多傑作。

成全一個好角色,需要很多因素,缺一不可。舉例說,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是一部好電影,盧燕出演配角慈禧太后,這個角色是盧燕自己爭取來的,她給貝託魯奇寫信,自我推薦,想演慈禧,貝託魯奇見了盧燕,覺得她看起來太年輕了,不適合演慈禧。盧燕說:「你是要一個老太太還是一個好演員?」這句話打動了貝託魯奇,同意她演慈禧。但是,西方人真是把慈禧妖魔化了,你看看電影裡慈禧的化妝,「鬼一般」可怕,糟蹋了盧燕和她的演技。她實在是個戲痴,只要能過戲癮,在所不辭,哪怕是這樣的妝扮。

1968年,香港地區女導演唐書璇拍出了一部最具中國古典韻味的電影《董夫人》,盧燕飾演的寡婦,端莊賢淑,品性高潔,村民要給她立貞節牌坊。就在這時,村裡來了軍隊,首領楊尉官(喬宏飾演)寄居在董家書房,他健壯卻不失文雅,董夫人和女兒維玲都動了春心。楊尉官對董夫人也萌生愛意,「抓蟋蟀」一場拍得好,再莊嚴宏偉的貞節牌坊大概也不如蟋蟀從手中滑出暗含的美妙。但董夫人一直克制,人性不敢釋放。女兒維玲卻大膽示愛於楊,楊尉官得不到母親,只能求其次。董夫人成全女兒,讓她和楊尉官結婚。最後,董夫人情緒失控,砍死下蛋的黑母雞那一場戲,頗具震撼力。

電影的場景非常講究,實地拍攝,村莊所在的地理環境、董家的院落、屋內的陳設、人物的衣著,都充滿美感。那時的鄉村,尤其像董家這種耕讀之家,是理想的居住狀態。董夫人並非貴婦人,她教書、織布、養雞、下廚,還懂醫術,為村民看病,是中國理想女性的樣板。但這些解決不了「感情的事」,她是寂寞的、清苦的。電影配樂有古琴,更多的是琵琶,嘈嘈切切的琵琶聲,傳達了董夫人內心的掙扎與糾結。這部電影可以追溯到《小城之春》和《早春二月》,「第三者」的到來,吹皺一池春水。

1982年,盧燕在白先勇的舞臺劇《遊園驚夢》裡飾演錢夫人,這個角色和董夫人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都有情慾的掙扎。不過,錢夫人比起董夫人,向前邁出了關鍵一步。

盧燕出身戲曲世家,母親是京劇名伶李桂芬。盧燕是梅蘭芳的義女,在梅家住過。戲曲滋養了她,《董夫人》裡用菜葉餵雞等動作都有京昆的韻味,她也常常票戲,尤其中年階段,嗓子開了,反而比年輕時唱得更好。

私底下我見過盧燕几次,真是高雅。大約七八年前,白先勇老師在中國臺北請客,盧燕、王潤華、淡瑩、隱地是座上賓,我叨陪末座。席間,盧燕的披肩滑落地上,她輕聲慢語對隱地說:「麻煩幫我撿起來。」完全不像指使人,而是恩賜於你。老太太有強大的氣場,內斂,不張揚,卻感染著你。(何華)

相關焦點

  • 盧燕:扮演慈禧最好的女演員,只有劉曉慶能媲美,93歲依然美麗
    盧燕說,那時候美國人根本就不了解中國人,沒見過中國是什麼樣兒,也不懂中國人的文化。華人演員在好萊塢一直處於底層,好萊塢影片裡的華人角色低眉順眼、神態造作,不是奸詐小人就是寡婦妓女。1970年,在唐書璇導演的《董夫人》中,盧燕飾演寡婦董夫人,在等待皇帝御批「貞節牌坊」的期間,與寄宿在她家的楊尉官產生了感情的波瀾,在輿論的壓力之下,董夫人將自己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最終守著貞節牌坊悲涼終老。
  • 曦潮映畫┃十七世紀董夫人,一曲悲歌何人懂
    我想這可能也是唐書璇在《董夫人》一片中成功,而在以後的電影生涯中不順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其他題材的影片,就不會像董夫人這樣,根本上是遠離、疏離語言來刻畫和呈現電影的主題/主旨的。那個主旨就是孤寂。但不是任何一種的孤寂,是人主動選擇和刻意維繫的孤寂。故董夫人不需要語言的表達和表現力,即可成功。
  • 93歲華裔演員盧燕:信念是人生最重要基石
    2019年9月22日,《德齡與慈禧》上海站最後一場演出結束,盧燕攜青年演員黃慧慈(中國香港)、鄭雲龍謝幕。楊可欣/攝年輕時的盧燕。盧燕近照。盧燕,這位享譽國際的華裔演員,一路輾轉,風塵僕僕,93歲高齡時,仍然向著她未完成的使命一次次出發。出生戲曲之家,梅蘭芳的提醒與她相伴一生盧燕1927年出生於北平,母親是與餘叔巖、言菊朋齊名的「坤伶鬚生泰鬥」李桂芬,義父是四大名旦之首的梅蘭芳。盧燕說,她從小就喜歡京劇。
  • 記者、翻譯、好萊塢演員、梅蘭芳義女,92歲盧燕將人生活成戲臺
    少女時代的繁華與戰亂上世紀70年代,盧燕在《傾國傾城》和《瀛臺泣血》中兩度扮演慈禧,並開始了解這位權傾朝野的「女野心家」。在盧燕看來,慈禧的命運,一部分被裹挾,一部分被誤解,她有手腕,亦有無奈。盧燕常從女性角度研究慈禧,對其飲食、書畫、收藏甚至化妝技術了解頗深。1986年,她在貝納爾多·貝託魯奇的電影《末代皇帝》中演慈禧,就對自己的形象頗為不滿。
  • 電影《侗族大歌》藝術總監、主演——盧燕
    「那是盧燕老師第一次聽他們唱侗歌,她閉著眼睛,用心靈在感受那些用心靈發出的天籟之音,在韻律綿長的歌聲中,時間仿佛靜止了。」        就是從那時候起,盧燕老師開始跟寨子裡的歌師們學習唱歌;也是從那時候起,她開始留起了長發。很多人都在問盧燕老師,短髮留了幾十年,你怎麼突然開始留長髮了呢?對此,盧燕老師總是笑笑,並不多說什麼。
  • 【原創電影】走進《侗族大歌》藝術總監、主演:盧燕
    「那是盧燕老師第一次聽他們唱侗歌,她閉著眼睛,用心靈在感受那些用心靈發出的天籟之音,在韻律綿長的歌聲中,時間仿佛靜止了。」就是從那時候起,盧燕老師開始跟寨子裡的歌師們學習唱歌;也是從那時候起,她開始留起了長發。很多人都在問盧燕老師,短髮留了幾十年,你怎麼突然開始留長髮了呢?對此,盧燕老師總是笑笑,並不多說什麼。
  • 著名演員盧燕悼念梅葆玖:玖弟 永遠懷念你
    盧燕與梅葆玖 網易娛樂4月26日報導(文/小易)京劇大師梅葆玖25日病逝,引發人們無盡的哀思,與梅葆玖相交甚篤的著名演員盧燕發文悼念盧燕,祖籍廣東中山縣,出生在北平,成長於上海。其母親是京劇名伶李桂芬,並拜梅蘭芳為義父,京劇世家的背景使得她十幾歲的時候就登臺並活躍於中國戲曲界,與梅葆玖情同手足。微博原文:懷念我的玖弟我最親愛的玖弟走了,寄爹(梅蘭芳博士)和香媽(福芝芳,母親的金蘭之交)最小的孩子,梅派藝術的傳人。
  • 盧燕的演藝生涯
    1938年,盧家騋去世,盧燕與母親被梅蘭芳夫婦接到馬思南路(現思南路)的梅公館,一住就是9年。馬思南路兩旁種的是最好的法國梧桐,一到秋天便是漫天落葉,遍地鎏金。「那個時候我住校,每個周末回去總是好多客人,賓朋滿座。」盧燕回憶,「後來日本人要梅先生出來(演出),梅先生就蓄鬚明志。有的時候他忍不住想唱,就在晚上把窗戶關好,把帘子拉起來,我媽媽給他拉胡琴,讓他吊吊嗓。」
  • 盧燕:傳奇的背後,是笨鳥先飛
    解放周末:當年與美國演員馬龍·白蘭度合作時,他曾對您說:「你的演技風格很單純、簡潔,你是好演員,千萬不要被好萊塢改變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您是否依然恪守這份單純與簡潔?有沒有被好萊塢所改變?盧燕:很多人都說過,覺得我在好萊塢那麼多年,在我身上卻看不出好萊塢的氣息,我把這種評價看成是褒獎。
  • 盧燕:演員別拿自己當大腕兒 沒有好班子你出不來
    盧燕:現在你還可以訪問到從前上過富連成科班的人,他們說的是他們訓練的孩子也不是要打他們要怎麼樣,他們訓練的孩子練功夫的課程是非常深的,因為一個孩子送進去只有五六歲,那個時候你不知道他將來的發展是擅於哪一行。
  • 影壇傳奇盧燕,分享六十年演藝之路
    年9月中下旬,93歲高齡的表演藝術家盧燕在何冀平經典話劇《德齡與慈禧》中成功演出了四場「慈禧」。因為這場演出是上海站觀眾們的福利,盧燕飾演慈禧和鄭雲龍飾演光緒這個組合在北京站演出時是沒有的。能和濮存昕、鄭雲龍合作,盧燕感到十分開心。 30歲大器晚成 1927年,盧燕出生於北京,成長於上海,母親是京劇演員李桂芬。盧燕先後在上海裨文女子中學、上海聖約翰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學習。
  • 93歲盧燕:活出了一個女人的史詩
    此次話劇演出謝幕時,盧燕更毫不掩飾,這部金牌編劇何冀平用「句句出自肺腑」的編劇法門寫就的《德齡與慈禧》,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也是最想演的戲。一個演員四次飾演同一個角色,除機緣外最合理的解釋便是勝任,而同一個慈禧,她也演出了不一樣的個性。「其中《傾國傾城》是1975年在香港拍的,沒有在紫禁城取景,而是將兩個攝影棚連起來搭景拍攝,所有服裝和配飾都是李翰祥導演自己設計的。
  • 董夫人的小城沒有春天
    前者是寡婦踏入了愛情的河;而後者則是處在苦悶婚姻中的少婦藉由另一個男人獲得了苟延殘喘的機會。當然,在中國禮教的大前提下,董夫人受制於貞節牌坊只能守寡;而周玉紋只能把情感埋葬在心理,讓愛情未開頭就煞了尾。不過,受限於導演性別和認知的緣故,兩部電影雖然著眼點類似,但是著力點卻完全不同。
  • 影壇巨擘盧燕 心繫國劇傳承
    本期是陳超老師談民國京劇之《虹霓關》的最後一期,特別邀請了盧燕老師,共分為四部分:孔潔對話盧燕老師、盧燕老師寄語、陳超老師生旦教學視頻與二本《虹霓關》說戲錄音。孔:戲知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孔潔。我和聽眾朋友們一起聆聽了「陳超老師聊民國京劇之《虹霓關》」的12期節目。
  • 盧燕和梅葆玖 八十年姐弟情深
    由左至右分別是盧燕、梅葆玥、福芝芳、朋友家的小兒子、梅蘭芳、李碧慧和梅葆玖。盧燕雖生於京劇世家,但她作為旅美華裔影人,主要職業卻是演員、製片人、影片策劃及解說配音等,還曾三次獲得臺灣金馬獎此外她還擅長表演京劇和崑曲,其突出的藝術造詣使她獲得了聯合國國際和平藝術獎。
  • 盧燕:老上海的女性有種特別的風度(圖)
    三奪臺灣金馬獎、京劇大師梅蘭芳義女、美國奧斯卡獎終身評委……身披如此多光環的美籍華裔表演藝術家盧燕以83歲高齡擔綱中國電影《團圓》女主角。  盧燕出生於北京,成長於上海,20歲左右移居美國,並開始嘗試電影表演。許多中國影迷認識她大概是緣於電影《末代皇帝》中的慈禧。
  • 專訪奇女子盧燕:一個女人的史詩
    盧燕(英文:Lisa Lu,1927年1月19日-),原名盧萍香,盧燕香,盧燕卿,祖籍廣東中山縣,出生在北平,成長於上海,南北交融的生活環境使她終生能說一口字正腔圓的京味國語,並具備了婉約的閨秀風範。1956年盧燕全家移居洛杉磯,主要職業包括演員、製片人、影片策劃及解說配音等,曾三次獲得臺灣金馬獎。
  • 91歲藝壇老祖母盧燕:我期待能再演十年
    「1994年,67歲的盧燕晉身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終身評委。作為獲此殊榮的首位華裔演員,這個成就大概是她1958年出道時未曾想到的。彼時好萊塢奉行「白人至上」,東方面孔少數族裔很難出頭,盧燕第一個角色是電影《飛虎嬌娃》中的東方酒吧女郎,戲份近乎「打醬油」,就這樣還差點沒能演上。
  • 盧燕VS鄭小瑛:人到九十,每一天依舊是嶄新的
    白色無袖連衣裙 再造衣銀行再回首已是八十年,與梅先生生活多年卻沒能加入梨園行當,盧燕還是帶著遺憾,「我母親覺得我沒有成為好的梨園演員的資格,因為那不僅要長得好,又要有嗓子,有功底,有從小的訓練此時盧燕已經三十歲。 三十歲的中國女人初到好萊塢,艱辛可想而知,「他們對華人的認識還停留在苦難的底層勞工。」華人演員在那裡並不能獲得很好的角色。盧燕獲得的第一個角色是一名酒吧女招待,導演看到盧燕第一眼時就拒絕了。「因為酒吧女招待要性感,可我那時候看起來很老實,並不符合角色形象。」但在她的再三爭取下,導演答應給她一個試鏡的機會,竟然成功了。
  • 93歲的盧燕:梅蘭芳是她義父,30歲闖好萊塢,90歲考駕照
    1956 年,盧燕跟隨丈夫黃錫琳全家移居洛杉磯,她萌生了新的想法,財務和記者都做過了,她想嘗試做演員的想法忽然強烈起來。有段時間她都在糾結中徘徊,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直到丈夫鼓勵對她說:如果這是你的夢想,你覺得自己有這方面的才華,那麼就堅持下去,否則這會成為你一生中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