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不足成「傷心太平洋」 7000餘只新三板基金業績慘澹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富家一席酒,貧民三年糧。」用這句古詩形容公募權益基金和新三板基金之間的強烈對比再也合適不過。今年以來,受益於A股市場強勢反彈,權益基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更是有356隻基金已經成功收復了去年的「失地」;而在另一方面,7000餘只新三板基金仍在流動性不足的困境中苦苦掙扎,多數產品在到期後無法清算,已經延期。

新三板基金的尷尬還不止於此,2016年以來新三板市場遇到流動性低迷、融資功能減退、投資者門檻高等諸多問題,新三板基金的業績也是慘不忍睹:有數據查詢的可投資新三板基金產品共發行7223隻,近400隻基金參與定增新三板後虧損70%,另外,眾多新三板基金在到期退出時都遇到了難題。

新三板指數持續走低

基金產品損失嚴重

科創板推出在即,投資者對於科創板的關注、期待和躍躍欲試,不禁讓人想起四年前新三板剛剛推出時的景象,投資者的情緒是如此的相似。不過,想必科創板應該不會走新三板的老路,將投資門檻放寬到50萬元,公募基金也在積極申報科創板基金,給低淨值人群間接參與科創板投資的機會,流動性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思緒再回到2015年的春天,新三板市場井噴,新三板基金也成為了中國金融從業人員茶餘飯後的熱議話題。懷著「未來十年或許是中國股權投資的最好時代」的期待,一時間有大量高淨值投資者攜資金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無法直接參與一級市場的個人投資者,則借道新三板基金間接進入了新三板市場。

然而,僅僅時隔一年,新三板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流動性低迷、融資功能減退、投資者門檻高等問題蜂擁而至,新三板指數不斷走低,諸多新三板基金也遭遇了淨值大幅回撤。對比今年的A股市場,春節後滬指大幅上漲13.43%,而創業板指則是累計下行了12.14%,新三板指在上周五收於957.92點的新低,相比2015年6月份的2822點高點已經下跌了66.06%。

而投資標的集中在新三板市場的新三板基金,也面臨慘重的損失。《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擁有數據統計的1323隻新三板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7.93%,僅有118隻基金在今年取得了正回報,佔比不足一成。

年內業績表現最佳的新三板基金是少數派系列新三板基金:如少數派新三板尊享1號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17.63%,少數派新三板尊享2號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20.55%,少數派新三板創新1號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18.47%。記者注意到,這些少數派基金的主要收益集中在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結合當時行情推斷,大概是買到了新三板中的「藍籌股」。

市場流動性不足是硬傷

持有人面臨兩難

新三板基金產品在成立時,一般會在合同約定兩年或三年存續期和一年延展期。《證券日報》記者查詢相關產品成立時的合同了解到,合同規定的兩年或三年的存續期一般為投資期,投資於新三板相關標的獲取收益;後一年的延展期一般為退出期,原則上不再投資新的股票,以持有擇機退出變現為主。

不過,受新三板的流動性和市場環境不佳等因素影響,新三板項目投資的退出也絕非易事。新三板基金在到期退出時也面臨著估值的難題,此前有投資者對記者表示,所投資的新三板基金產品在延期清算後的單位淨值是0.6元,而在退出時卻只能按0.22元的單位淨值清算。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採訪券商分析師了解到,根據合同規定,新三板基金原本應該將其持有的新三板股票賣出變現,但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太差,選擇立即將持股變現就要考慮以更低的價格尋找接盤方,這樣一來,新三板基金的清算淨值便會進一步走低。正是因為如此,到期的新三板基金大多是由委託人通過表決方式,對相應的資管計劃進行延期清算。

股轉公司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新三板的換手率僅5.31%,做市股票全年換手率為6.47%。 要知道,即便是投資者情緒比較低落的A股市場,在去年全年的平均換手率也有124%。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流動性不佳的2018年,新三板指數全年跌幅達27.65%,1070隻做市股票有成交,其中近九成個股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跌幅超過50%的個股多達306隻。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集中到期的新三板基金預計有1600多隻,鑑於新三板市場的持續低迷,這些基金大多都會在到期後選擇延期清算。近日,長城華冠申請從新三板上摘牌,有消息稱該上市公司將轉戰科創板,但是對於目前新三板上市公司而言,有資格衝刺科創板的企業也是寥寥無幾,新三板投資者選擇割肉離場還是選擇繼續等待,皆是命運多舛。

相關焦點

  • 公募基金布局新三板,又有新動作!首例老基金投資範圍增加精選層
    從產品業績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可投資新三板的基金平均業績為14.25%,富國積極成長一年定開混合基金收益率達到30.1%,業績不俗,匯添富、工銀瑞信、華夏、招商旗下產品收益率超過12%。談及首批新三板基金業績表現,業內人士認為,此類產品運作時間尚短,還需要更長時間來驗證投資能力。
  • 公募加緊布局新三板 首例老基金開閘投資精選層
    據記者了解,很多基金公司對於是否在老基金中增加新三板投資還有猶豫。北京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所在公司沒有明確計劃將新三板納入基金投資範圍,主要原因是投研部門無此需求。「新三板流動性一般,且相關系統採購成本比較高。」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目前機構投資者對此類基金沒什麼需求,而且投資新三板需要配備新的系統,採購成本要200萬。
  • 天星資本牽頭髮起百億級新三板振興系列基金 在京舉行啟動儀式
    1月15日,由天星資本牽頭,多家投資機構、政府平臺、證券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規模100億元的新三板振興系列基金,在 ZVCA2020(第8屆)國際視野下的創新與資本論壇上宣告正式啟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北京股權交易中心、上海股權交易中心、民生證券、太平洋證券、阿聯杜拜工商會等領導、中外嘉賓共同出席並見證了啟動儀式。
  • 公募基金交出「成績單」——權益類基金規模和業績「雙豐收」
    原標題:公募基金交出「成績單」——權益類基金規模和業績「雙豐收」科創50ETF、新三板基金、公募REITs……在剛過去的2020年,公募基金行業改革創新提速,規模和業績均表現不俗。Wind資訊統計顯示,2020年公募基金存量規模突破18萬億元,同比增長26%,較2019年底的數據增加約4萬億元,刷新歷史新高。在新發基金方面,2020年共成立新基金1431隻,合計募集規模達到3.16萬億元,超過2017年至2019年新發基金規模的總和。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新發基金規模合計2萬億元,佔新發基金的63%。
  • 「傷心太平洋」 !太平洋證券2018年業績或虧損15億元,大概率成券商...
    「傷心太平洋」 !太平洋證券2018年業績或虧損15億元,大概率成券商「虧損王」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8 15:14:18
  • 首換董事長 如何拯救「傷心」太平洋?
    除了這些數據,市場給太平洋證券貼的標籤更多:閃電上市、業績常年墊底、自營投資巨虧、高管離奇高薪、戰略跟不上市場節奏……太平洋證券的經營真的有這麼糟糕嗎?為此,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通過多方調查,力圖還原太平洋證券「傷心」的真相。新董事長臨危受命上市10年,太平洋證券即將迎來第二任董事長。
  • 超7000家新三板公司預約年報披露
    新三板新一輪的年報披露即將開啟。全國股轉公司官網顯示,截至1月14日,超過7000家公司已經預約了年報披露時間,44家精選層公司已全部預約,預計在今年1月與2月披露年報的新三板公司共102家,其中不乏衝刺精選層的公司身影。
  • 虧損王+墊底王,太平洋證券成投資者的「傷心太平洋」
    「虧損『太平洋』,傷心太平洋。」
  • 新三板精選層打新技巧? 精選層打新三大特點
    精選層輔導公司估值較低的一個原因是新三板市場目前流動性弱於科創板與創業板,改革後有助於提升流動性,從而提升估值。  打新要重點關注成長股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投資周期在3年以上的投資者,可以把重點放在基礎層、具備高成長性的小而美的潛力企業上,陪同企業從基礎層到創新層再到精選層甚至轉板上市,追逐升層投資帶來的巨大紅利。
  • 新三板精選層開市,讓子彈飛一會——洪泰快評
    截至今天收盤,僅10隻股票上漲,21隻股票下跌,4隻個股跌幅超20%,即超6成企業跌破發行價。 新三板採用分層機制,設立精選層、建立公開發行制度、優化投資者適當性安排、建立轉板機制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是監管機構激發新三板市場活力、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 新三板「冷風」吹疼了誰?多機構深度被套
    新三板市場的低迷,正令前期爭相湧入的諸多投資機構陷入尷尬境地。  28日收盤,新三板做市指數(899002)報1104.58,跌0.22%,創出了連續17個交易日下跌的記錄,較2015年4月2673點的高位已跌去了58.70%。  「新三板仍處擴容較快階段,但投資門檻並未降低,流動性逐漸陷入缺失的困境。
  • 中融基金推出新混基朱柏蓉「一拖八」 5隻基金任職回報率不足6%
    時至年底,油氣類QDII基金業績出現了「V型」反轉,有8隻產品漲幅超30%,漲幅最低的也有26%。然而,油氣類QDII波動較大,若要參與也需多一份謹慎。與此同時,私募已連續四周加倉,「新錢」也在源源不斷湧入,僅11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產品備案規模就超過了600億元。此外,中證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數逾七成成分股周漲幅為正,其中汽車、白酒類成分股表現亮眼。
  • 專訪中信建投李旭東:做好新三板改革中的「擺渡人」
    李旭東:過去的新三板存在投資者門檻高、流動性及融資功能不足等問題,未能有效連接投資者與實體企業,市場功能未充分發揮。滬深交易所則為成熟的公開市場,對於未能達到滬深交易所IPO上市條件的中小企業而言,要麼等滿足條件直接到滬深交易所IPO上市,要麼選擇與資本市場隔岸相望,因此資本市場未能有效服務於實體經濟特別是眾多中小企業。
  • 新三板改革對市場的重大意義-新三板深改即將迎來高光時刻! 如何...
    齊雲核心觀點:  一是本次新三板深化改革,降低投資者門檻等措施,有利於引導更多資金流向新三板企業,提升企業關注度及市值,擴大新三板市場整體的資產體量,加快培育和吸引優質企業,同時改善新三板二級市場長期以來存在的流動性問題進而補充完善了市場的估值定價功能。
  • 百億私募滾雪球投資年內業績慘澹 21隻基金跌超20%
    百億私募成「黑天鵝」滾雪球投資年內業績滑鐵盧經過去年的大幅反彈,A股在今年初卻突遭疫情幹擾,然而在流動性充裕和市場對盈利預期確定性股票追捧的情況下,科技成長股、消費行業和生物醫藥行業卻逆勢大幅上漲,儘管在三季度這些板塊出現高位震蕩,但依然不改年內巨大的漲幅。
  • 股基業績大滑坡 財通基金評級從5星跌落至3星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筆尖最近,財通基金有些失落,由於旗下股票型基金業績的「瘸腿」,令其公司的綜合評級出現了大滑坡。那麼,在股市扶搖直上的這段時間,財通基金的股票型基金投資業績緣何會出現這種反常情況呢?
  • 萬家精選去年業績同類排名墊底 公司13位基金經理任職年限不足3年
    Wind數據顯示,萬家基金旗下萬家精選、萬家瑞興2020年收益率均告負,分別為-1.44%、-1.08%,主要原因是偏愛地產股,而該板塊全年跌幅超過9%受益於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2020年權益類基金整體業績可觀,也大幅領先於中證指數、深圳成指等主流指數,尤其是主動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明顯。不過,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萬家基金)卻出現負收益的產品。
  • QDII基金業績回暖 匯添富全球消費美元現匯淨值增長率94%
    原標題:海外市場給力 QDII基金業績普遍回暖 來源:中國證券報今年是QDII基金出海的第13年,在經歷了業績大起大落後,首批4隻QDII基金今年收益全部「回正」。整體來看,QDII基金2020年創下出海以來的最好成績,目前的冠軍QDII基金淨值增長率已經超過90%,為歷年最高水平。對於2021年海外投資,QDII基金人士表示,港股市場估值尚處於低位,且新經濟公司雲集,港股有望在未來幾年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 規模下滑頻收罰單 東吳基金業績「吊車尾」
    然而,在東吳證券業績亮眼的同時,作為旗下控股子公司的東吳基金卻表現不佳。年報披露,2019年東吳基金的營業收入達到2.06億元,較2018年的2.3億元下滑超10%。淨利潤更是由盈轉虧,從2018年的盈利0.29億元,變為虧損0.95億元,在已披露的近50家同類機構中「吊車尾」。
  • 基金可投新三板 助力精選層成長
    4月17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指引》。這意味著,公募基金將可參與新三板精選層投資,從而為新三板市場迎來一股重要「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