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贈送歌妓的這首詩,不僅抱得美人歸,還創造出一個經典成語

2020-12-23 小珏說歷史

在唐朝那個詩歌文化鼎盛的年代,一首首詩歌讓人口齒留香,傳誦千古,詩人們的故事也引人入勝,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詩人們的魅力,在當時不亞於超級明星。李白就是典型的例子,名滿天下的謫仙人,處處都有擁躉,處處都是讚美之詞。一首詩歌的好處,遠遠超過了後人的想像。

比如詩豪劉禹錫在落魄之時,就曾經用一首詩,換來美豔絕倫的歌妓。那是在他擔任蘇州刺史時,心情鬱鬱寡歡,處於頹廢困頓的階段。按照我們普通人的思維,刺史可不是小官,蘇州更是人間天堂的樂處。然而,劉禹錫少年得志,很早就當上了進士,有著經天緯地的才華,卻因為陷入朝廷紛爭,始終是在貶放的途中。

至於蘇州,在當時更不像現在的花團錦簇繁盛之地。劉禹錫四處奔波,上一站是和州,身為刺史的他,甚至還被手下的縣令擠兌。他三次移居,居住的還是小破屋,所以留下了千古名作《陋室銘》。懷著這樣的心情,劉禹錫來到蘇州,心情自然好不起來。

劉禹錫的到來,馬上引起了蘇州文壇的轟動,更是讓另外一位詩人喜出望外。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李紳,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但他的《憫農》卻是我們從小背到大的唐詩。詩中從糧食的來之不易,推及到對農民辛苦勞作的同情。此時的李紳,也因為在朝為官不得意,貶至蘇州。

李紳和劉禹錫是同齡人,都出生在大曆七年即公元772年。但是,都是為官,都是被貶,李紳和劉禹錫還是有所不同的。劉禹錫當年支持杜佑的永貞革新而受到牽連,李紳卻是在貪圖富貴的路上選擇了宰相李德裕做靠山。

更不同的是,李紳出身貧寒,開始對勞動人民抱以深切的同情,這才寫出了《憫農》,感情真摯動人。但是,他當官後,日漸豪奢,據說他喜歡吃雞舌頭,每天要吃三百多隻雞的舌頭。他的院中,死雞堆積如山。能過上這樣的生活,自然取之於民,他在朝中擔任過司空,後來還曾拜相,禍害了無數百姓。

不過,此時的李紳對劉禹錫的到來,卻表現出極其尊重的態度。同是天涯淪落人,他備下了非常豐盛的酒菜,而且還叫來自己最心愛的歌妓作陪。劉禹錫見到這個場景,立即傻眼。他蹉跎了半生,耽誤了最好的年華,昔日吹捧他的人,都紛紛躲之不及。他哪裡見過別人如此殷勤,又哪裡看到過這樣如花似玉的女子。

既然是詩人們的宴會,當然離不開寫詩助興。在酒酣耳熱之際,劉禹錫詩興大發,他熱切地看著李紳的歌妓,寫下了這首《贈李司空妓》: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這首詩的意思並不複雜,它寫的是歌妓梳著高高髮髻,戴著雲般玉鬟,穿著宮樣裝束,雍容富貴中又風情萬種。她帶著春風般的微笑,演唱了這首《杜韋娘》。李司空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卻讓我這個江南刺史肝腸寸斷。

這裡的司空指的是李紳,江南刺史這個官職在唐朝是不存在的,但因為劉禹錫的貶謫之地大多都是江南之地,所以他常常以此自稱。說起這首詩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其實在劉禹錫的作品中並不算出眾,但它去締造了「司空見慣」這個經典的成語。

劉禹錫在詩中到底是什麼情緒,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小珏卻看到了50%的羨慕,30%的無奈和20%的嫉妒。有人還分析,此中有對李紳的規勸之意。在當時,李紳可沒這麼認為,反倒覺得劉禹錫相中了他的歌妓。李紳雖然對百姓殘酷,但他對朋友很大方,更何況他家中寵妾無數,就將這位歌妓送給了劉禹錫。

這位女子肯定很漂亮,讓劉禹錫也欣然笑納。而且,她還讓宰相李逢吉羨慕不已,並且搶到了手中。劉禹錫無奈之下,寫下了四首詩發洩懷念之情,這個故事我們有機會再說。

相關焦點

  • 蘇軾的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創造了兩個常用成語
    北宋文壇盟主蘇軾,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名篇,我們現在許多俗語成語,都是從蘇軾的詩詞文章中來。今天推薦一首蘇軾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詩中還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冬,蘇軾赴陝西鳳翔做官,蘇轍送蘇軾至鄭州,分手回京,寫了《懷澠池寄子瞻兄》寄給蘇軾,詩云:「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遊佳味少,無言騅馬但鳴嘶。」蘇軾依韻和了此詩。
  • 「詩豪」劉禹錫最經典的10首詩,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3、望洞庭唐代: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詩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飛馳想像,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
  • 劉禹錫這首詩才真正的大徹大悟,寥寥幾句,寫盡世間的繁花與落幕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天才詩人,但是儘管他很才華,可是他的人生經歷,卻是大起大落,晚年的光景更是悽慘,少年時代的劉禹錫,不僅風流倜儻,而且無論是詩,還是文章,那都是堪稱一絕,他在19歲的時候在長安遊學時,便是在眾多的士子中,獲得了很高的聲譽,為此他還結識了另一位偉大的詩人柳宗元
  • 一首古詩,短短四句,不僅隱藏一個成語,還引出很多典故
    下面介紹一首古詩,短短四句,不僅隱藏一個成語,還引出很多典故。古絕句漢代:佚名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這首詩也是出自於民間,表達了一位閨婦對羈途中夫君的思念。首句「藁砧今何在?」,藁(gǎo),藁,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中空;砧(zhēn),本意是指搗衣石,古代處死刑,罪人席藁伏於砧上,用斧頭斬之。「藁砧」在這裡暗指一個「夫」字,因為藁置砧上,用斧來剁,斧諧音「夫」。
  • 崔護和崔郊:一個有緣無分,一個抱得美人歸
    不過有趣的是,二人都因為一首愛情詩而名載史冊,一起來看一下。先來看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字殷功,唐代詩人。進士及第以後,仕途通達,先後做過御史大夫、節度使這樣的高官。崔護的詩風精練婉麗,語極清新,其中以這首《題都城南莊》流傳最廣,有目共賞。據唐人《本事詩》記載:崔護在年輕時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不幸落第。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比如劉禹錫和蘇軾,不僅懂得隨遇而安,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後世。再如李商隱和秦觀,雖然才華橫溢卻又經常愁怨難解,還有詩鬼李賀,更是只在人世間活了短短的27個春秋,真是細思恐極!宋代有一位詩人就總結了兩句詩,每次讀完都很有感觸。下面就分享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遊山西村宋代:陸遊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更是創作出了一首首千古名作,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精神食糧。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身為苦吟詩人的代表,與賈島合稱「郊寒島瘦」,並有著「詩囚」之稱的孟郊,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孟郊的那首歌頌母愛的唐詩《遊子吟》,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不朽詩篇。
  • 經典的歌曲劉禹錫就是這麼輕快,每句話都很深情
    劉禹錫是中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也很動人,尤其是他的愛情詩,每一個首都都充滿了濃濃的愛。然而在他的眾多愛情詩中,有一個特別的《柳枝詞》,很多人可能會誤以為這首詩是關於他們的愛情經歷,其實,這首詩不是劉禹錫的愛,而是白居易的愛情體驗,經過他的改變,這首詩成了新的經典。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三個人搶一個美女,醜聞傳成佳話,一個成語由此而來,你肯定用過
    文/不二書史三個人搶一個美女,醜聞傳成佳話,一個成語由此而來,你肯定用過說起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他那首著名的《陋室銘》裡的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司空見慣的一個成語,原來出自這首詩,長知識了
    劉禹錫任蘇州刺史時,一個叫李紳的司空大人請劉禹錫赴宴,這個李紳是誰呢?就是寫過「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那位,雖然受「牛李黨爭」影響,也是長期被貶,但後來平反後還做過宰相,但歷史名聲不太好,生活奢靡、打擊舊交,一個小人形象,得志後,再也沒有寫《憫農》時的悲農情懷了。
  • 劉禹錫經典的歌曲是愛情詩,每一句話都打動人心,寫下動人的愛情
    他是劉禹錫,單詞mengde,和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也被稱為詩人「,他的詩別具一格,寫得極為有趣,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卻充滿了詩情畫意,並且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裡面每一句都感人肺腑,特別是他後期的作品情感細膩,寫得極為感人,尤其是這首《竹枝詞二首·其一
  • 杜甫一首詩,掀起千年波瀾,創造一個成語,引爆一個話題
    這些詩都用較長的篇幅反映了社會的亂象和世態的炎涼,與此同時,他還有一首短小的古體詩,通過正反對比手法批判了「人心不古」,交道淺薄。一直到今天,人們還以此為話題來探討道德的滑坡現象。貧交行 杜甫翻手為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 劉禹錫一首愛情詩,時常被人誤讀,你有沒有讀對呢?
    白居易在這首詩中,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回想了那段情感經歷,寫得很有感情,樸素自然、清新可愛,散發著濃鬱的生活氣息。詩歌裡面的這句:「若為此路今重過,十五年前舊板橋。」可見當時的白居易的愛情境界。《桐江詩話》以及《唐才子傳》裡面關於這首詩都有記載,大概的記錄也是一致,可見這首詩正是改寫了白居易的作品,所以並不是劉禹錫的愛情經歷,但有很多人卻是理解錯了,認為是劉禹錫的愛情。
  • 杜甫的這首詩,寫絕了李白的輕狂,還讓一個成語從此變得熱門
    更讓人感懷的是,這兩位頂尖詩人,生前還是好友。李白成名很早,名滿天下,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杜甫一生不得志,在當時只是名氣不大的普通詩人,元稹、白居易發現了他的價值,才使得他能與李白並駕齊驅。但是,這並未影響二人的友誼,他們相知相識,還共遊齊梁,留下過許多佳話。杜甫每每回憶李白,滿滿都是小迷弟對偶像的崇拜。
  • 孟郊46歲中進士,寫首詩表達心情,一不小心創造出千年流傳的成語
    孟郊,是我們都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一首《遊子吟》是我們從小都會背的詩,其中最深情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極言母愛之偉大,打動了多少身為兒女的人們。孟郊的父親只是一名小吏,所以他從小家境清貧,性格孤僻,很少與人往來。
  • 蒙曼:劉禹錫《蜀先主廟》
    在群雄並起、弱肉強食的漢末,織席販履出身的劉備,能夠建立這樣的基業實屬不易,當得起曹操「天下英雄」的稱號。那可能有人會說了,既然如此,劉禹錫這首詩就應該是「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確實也有版本這麼寫,但是我覺得還是「天地英雄氣」更好,為什麼呢?因為和天下相比,天地是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概念,是說劉備的英雄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至大無垠,這才能配得起下一句「千秋尚凜然」。
  • 蒙曼老師盛讚這首詩表達了偉大的友誼,並貢獻了一個最美成語
    在長安,杜甫難以抑制對李白的思念,寫了多首懷念李白的詩,這首便是其中之一。這首詩抒發了對李白的讚譽和懷念之情。全詩感情真摯,文筆直率,懷念之情傾懷而出。詩中不但有「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這樣流傳千古的名句,而且有「春樹暮雲」這樣美麗的成語。
  • 【走近鄭州歷史名人】詩豪劉禹錫
    作為詩的盛世,唐代的詩人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破土而出。公元772年,大詩人白居易在新鄭出生不久,另一位詩人劉禹錫在離他不遠的滎陽也誕生了。很多人對劉禹錫的印象,來自中學課本裡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自信又開朗;別人寫秋天總有些傷感惆悵,他卻是興致勃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也被後世稱為「詩豪」,他的詩別具一格,寫得也是極為深刻,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充滿了獨特的韻味,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所以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明白什麼是人生,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