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見慣的一個成語,原來出自這首詩,長知識了

2020-12-23 郝人讀詩詞

詩豪劉禹錫,作為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唐朝大臣、思想家、哲學家、著名詩人,年輕時家境良好、博學多才、意氣風發,有極高的政治熱情,積極投身到王叔文、王丕、柳宗元的改革浪潮中去。#郝乙書法#

可惜,改革觸犯了藩鎮、宦官和大官僚集團的利益,遭到了瘋狂反撲,改革很快失敗。唐順宗李誦被迫讓位,王叔文賜死,王丕被貶身亡,劉禹錫和柳宗元等被貶為遠州司馬。從此劉禹錫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被貶生涯。

直到公元827年,55歲的劉禹錫才結束貶謫,回到洛陽,任東都尚書省。後歷任蘇州、汝州、同州刺史等職。晚年生活相對較安逸,任一些閒職,與白居易、裴度等老友吟詩和對,享年70歲。

劉禹錫任蘇州刺史時,一個叫李紳的司空大人請劉禹錫赴宴,這個李紳是誰呢?就是寫過「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和「鋤禾日當午,汗滴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那位,雖然受「牛李黨爭」影響,也是長期被貶,但後來平反後還做過宰相,但歷史名聲不太好,生活奢靡、打擊舊交,一個小人形象,得志後,再也沒有寫《憫農》時的悲農情懷了。

這個李紳可能也是為了結交劉禹錫,宴請中酒酣之際,把妙齡歌女喊出來給唱曲敬酒助興,劉禹錫覺得過於奢華,有點看不慣,但又不好意思直說,以免掃了主人的興,就賦了一首詩《贈李司空妓》送給李紳。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少女們高挽髮髻,一個個就像宮女般美麗,一曲《杜韋娘》簡直就像春風拂面。李司空可能見慣了不覺得什麼,可讓我這蘇州刺史斷了心腸啊!

表面上看,是說司空大人啊,你這裡的美女真好啊,既漂亮又會唱歌,可能你見慣了不覺得,我這沒見過世面的蘇州刺史,會想念她們斷了心腸啊。

實際是看不慣李紳的奢華生活,以自嘲來諷刺李紳,並用勸誡之意。可是這位過慣了奢華生活,為吃一道雞舌而宰殺三百多隻活雞的李紳哪能聽得進去呢?可惜了劉禹錫的一片良苦用心,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司空見慣」的成語,表示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司空見慣
    【成語】:司空見慣【拼音】:sī kōng jiàn guàn【解釋】: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成語故事】:  唐代詩人劉禹錫,因為性格放蕩不羈,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當地有一個曾任過司空官職的人名叫李紳,因仰慕劉禹錫的詩名,邀請他飲酒,並請了幾個歌女在席上作陪。席間,劉禹錫一時詩興大發,作詩一首:高髻雲鬢新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司空見慣這句成語,就是從劉禹錫這首詩中得來的。
  • 成語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司空見慣什麼意思?螞蟻莊園9月23日正確...
    螞蟻莊園成語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什麼?莊園小課堂2020年9月23日的問題是關於成語「司空見慣」的,古時「司空」既有官職一稱,也為姓氏之一,那麼大家認為正確答案是「一種官職」還是「一個姓氏」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的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9月23日正確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司空見慣」的成語是怎麼來的?原來跟「憫農」的作者有關
    身邊的女孩脫口而出「憫農」,我說你換一個吧,雖然「憫農」有兩首,我不知道你考我的是哪首,但我怎麼能不記得這兩首呢?那是我背會的第一首古詩,是「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古詩啊!「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 成語「飛黃騰達」,出自韓愈的一首詩,網友:用來教孩子剛好
    那麼,你知道我們經常使用的這個成語出自哪裡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這個成語出自韓愈的一首詩中。韓愈是唐代的著名詩人,他的兒子韓符少年時不喜歡讀書,十分的貪玩,所以,韓愈專門寫了這首詩來勸誡兒子,要立志飛黃騰達,不可虛度光陰。由於全詩篇幅內容過長,筆者就摘抄了部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研究一下。
  • 這個成語原來出自這個典故啊……
    前一段時間生僻字大火,沒點文化底蘊還不一定知道這首歌怎麼唱。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這些你們肯定見過,但不一定知道是出自這些歷史故事的成語。快點學起來吧。1、傾國傾城出自《詩·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漢武帝時音樂家李延年詩「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 劉禹錫贈送歌妓的這首詩,不僅抱得美人歸,還創造出一個經典成語
    詩中從糧食的來之不易,推及到對農民辛苦勞作的同情。此時的李紳,也因為在朝為官不得意,貶至蘇州。李紳和劉禹錫是同齡人,都出生在大曆七年即公元772年。但是,都是為官,都是被貶,李紳和劉禹錫還是有所不同的。劉禹錫當年支持杜佑的永貞革新而受到牽連,李紳卻是在貪圖富貴的路上選擇了宰相李德裕做靠山。
  • 成語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9月23日答案
    成語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9月23日答案 成語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9月23日答案今天問題:成語「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
  • 這26個春天的成語,原來都出自詩詞
    如果有機會,我願收藏所有跟春有關的成語。【來源】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釋義】形容各種花朵嬌豔美麗。【來源】宋·張耒《食筍》詩:荒林春雨足,新筍迸龍雛。【釋義】指春天下大雨後發出來的竹筍,而且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湧現出來。
  • 觸目驚心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出自:唐·韓愈《昌黎集·貞曜先生墓志銘》:「及其為詩,劌目怵心。」近義詞有:膽戰心驚、驚心動魄,反義詞有:司空見慣、習以為常,觸目驚心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形容事態嚴重。 觸目驚心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觸目驚心(chù mù jīng xīn) 成語釋義:看見某種嚴重情況,心裡感到震驚。 成語出處:唐·韓愈《昌黎集·貞曜先生墓志銘》:「及其為詩,劌目怵心。」
  • 司空見慣的「司空」,是啥意思?知其一的人很多,知其二的卻很少
    「司空見慣」是一個常用漢語成語,很多人都知道它的意思是「形容某事極為常見,不足為奇」,有些了解古代歷史的還知道「司空」是一個官職名。但這個成語背後所蘊含的內容,卻是一個極有深意又鮮為人知的背景故事。這個成語出處是劉禹錫的詩詞《贈李司空妓》:「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標題中的「李司空」其實也是一位人們熟悉的詩人——李紳。李紳是古代官職較高、仕途較順的詩人之一,至晚年已是封侯拜相、位極人臣。
  • 讀寫丨15個冬天的成語,出自15首冬天的詩
    【雪泥鴻爪/飛鴻印雪】【出處】 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釋義】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 蒙曼老師盛讚這首詩表達了偉大的友誼,並貢獻了一個最美成語
    在長安,杜甫難以抑制對李白的思念,寫了多首懷念李白的詩,這首便是其中之一。這首詩抒發了對李白的讚譽和懷念之情。全詩感情真摯,文筆直率,懷念之情傾懷而出。詩中不但有「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這樣流傳千古的名句,而且有「春樹暮雲」這樣美麗的成語。
  • 蘇軾,原來你不僅是書法家, 還是成語大王!
    其弟蘇轍難遣手足之情,寫了首《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蘇軾寫了《和子由澠池懷舊》詩,進行回贈。內容如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 常建這首詩,帶火了一座古寺,其中一句更是成語曲徑通幽的出處!
    他的詩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風格接近王、孟 一派。他善於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這類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該詩為題壁詩。所謂題壁詩,就是寫在牆壁上的詩。像我們最熟悉的那首《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蘇軾題在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的一首寺壁詩。本文這首詩也是一首題寺壁詩。其中,破山寺即興福寺,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因寺在破龍潤旁,故又稱「破山寺」。
  • 蘇軾的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創造了兩個常用成語
    北宋文壇盟主蘇軾,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名篇,我們現在許多俗語成語,都是從蘇軾的詩詞文章中來。今天推薦一首蘇軾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詩中還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蘇軾寫詩,善用譬喻,這首詩開篇四句,便用一個精妙的比喻,寫透了人生世事的變幻無常。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人生四處漂泊,像什麼呢?應該就像那飛鴻踏在雪泥之上。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 成語典故:耳提面命
    近義詞:諄諄教誨、苦口婆心反義詞:旁敲側擊// 成語故事 //「耳提面命」這個成語出自於《詩經·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匪乎攜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這句話的大意是:「唉!這些年輕人,不懂辨別善惡得失。我不僅要牽著他們的手,以免他們迷失方向。
  • 八個形容愛情美好的成語,原來出自這裡
    形容愛情或是表達愛意時,常會藉助成語,言簡意賅,直白明了,又避免尷尬。在引用某個成語的時候,可曾想過它的出處?今天就為朋友們介紹八個常用來表達愛意的成語,以及它們的出處。1.之死靡它: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也形容立場堅定。詩經 鄘風 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 杜甫一首詩,掀起千年波瀾,創造一個成語,引爆一個話題
    交友這首詩大意是: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間,一會兒像雲的趨合,一會兒像雨的紛散,變化多端,這種賄賂之交、勢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麼地讓人輕蔑憤慨、不屑一顧!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十一載,詩人困守長安之時,當時的境況是「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人飽諳世態炎涼、人情反覆的滋味,憤而借這首描寫交友之道的詩,來感慨交道淺薄,世態炎涼,人情反覆,所謂「人心不古」。吐露出詩人心中鬱結的憤懣與悲辛之情。
  • 15個冬天的成語,出自15首冬天的詩
    【雪泥鴻爪/飛鴻印雪】【出處】 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釋義】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 杜甫的這首詩,寫絕了李白的輕狂,還讓一個成語從此變得熱門
    更讓人感懷的是,這兩位頂尖詩人,生前還是好友。李白成名很早,名滿天下,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杜甫一生不得志,在當時只是名氣不大的普通詩人,元稹、白居易發現了他的價值,才使得他能與李白並駕齊驅。但是,這並未影響二人的友誼,他們相知相識,還共遊齊梁,留下過許多佳話。杜甫每每回憶李白,滿滿都是小迷弟對偶像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