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少公眾號寫TVB的專題,介紹劇集、歌曲、藝人方面的居多,但鮮有涉及到TVB的一些值得挖掘的內容,TVB作為香港演藝搖籃,被稱為「巨星少林寺」,除了在藝人、編導、電視電影製作方面的培育堪稱業界翹楚。其實TVB還有一個寶藏領域,是值得好好介紹的。那就是TVB的粵語配音,也就是TVB的聲優。本次專題也是小羅舅舅一直很想寫的。
70年代,開始引進有聲彩色電視,TVB自製的節目相對缺乏。過去一些TVB的動畫、英語頻道明珠臺外購的一些電影,並沒有專門的配音組進行配音,都是演員訓練班的一些藝人客串配音,TVB配音組是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才正式成立,90年代正式走向成熟,其中粵語配音組一開始招攬行內不少口碑好的配音演員(比如香港VCD年代的粵語配音),後面也開設專門的配音訓練班培養新人。
當然很多TVB的藝人也參與配音事業,比如80年代的「荷媽大契」李司琪,各種社團的叔父譚炳文,90年代有古明華,dodo姐,21世紀有王祖藍等等。就連古天樂sammi的電視劇《寵物情緣》裡的兩隻寵物也是陳奕迅和楊千FA配音的。
眾所周知,在TVB工作的薪水是出了名的【合理】。(合理到香港演員紛紛離巢北上發展)所以配音員入行基本上都是為了興趣和對配音事業的熱誠。
TVB配音員的薪金計算,一般以「show」來計。「一個show」是指約半小時以內片長的配音作品。在一個「show」中無論對白多寡,只要開過聲,就一個show。因此在配音組呆的越久,理論上的薪金水平會比較高,但後來因為合約的問題,很多資深的配音員也會轉為自由身配音演員,為了薪水和職業發展去「秘撈」,比如替香港電影配音(所以我們會看到《幽遊白書》的藏馬配音陳欣會給古惑仔第一部的浩南哥配音)。
此外,經過TVB同意,配音員也可接廣告、電影、遊戲配音的工作,有時在香港考試聆聽部分也會聽到他們的聲音。
90年代初起,tvb引進了一些內地、臺灣、日本、韓國的動漫、電視劇、電影,還有一些TVB引進或自製的綜藝節目、資訊節目、紀錄片等,配音員的重要性日益彰顯,工作強度和密度也逐漸增大。
首先,製作方購買節目版權,然後由專門的工作組進行翻譯(翻譯組相當有意思,不是簡單的直譯,會結合香港當下的一些流行元素進行翻譯,比如日劇《戀愛世紀》會出現松隆子對木村拓哉哼唱容祖兒的《逃避你》),選合適的導配,也就是配音組配節目的領班,通常是第一主角或者資深人士做領班,集體創作臺詞本,召開角色、劇情的研討會議、試音,彩排、錄音、混音,後期製作音效(早期沒有電腦,是用廚具的刀來模擬古裝劇的刀劍砍殺聲),完成作品後還要發給版權方進行最後的把關。如果你真的有認真關注那些日劇的幕後配音,你會發現,從語氣,聲調,節奏和情感的處理,仿佛在屏幕看到那些日劇韓劇的人在說粵語,連口型都一樣,相當專業,這就是90年代的香港,比好萊塢還要專業的電視工業。
根據《東張西望》一期節目,對資深配音員,聲演我們這一家「花師奶」這一角色的雷碧娜的採訪,雷姐也道出了做配音員的辛苦,基本上從周一做到周日,工作時間遠超「996」,沒有任何彈性時間。小編還記得,一些動漫涉及到更改或者版權問題,還會重新錄,一天可能錄10到20集左右,比如叮噹改名為多啦a夢之後,一些角色的稱呼都要更改,所有配音員都要重新錄配音。
某種意義來說,配音比演戲要更難,配音只能用聲音、用氣、用面部表情帶動的感情來完成角色的演繹,難度在於要用聲音表達各種情緒,還不能動,一動就會有雜音,所以說在這個行業不夠專業或者沒有愛,基本上是做不長久的。
和日本的「聲優」不一樣,TVB的配音演員曝光率較低,多數配音演員較為低調,不像花澤香菜這些可以隨隨便便可以憑藉配音的高人氣開個唱,所以TVB的「聲迷」,早期是通過寫信的方式寄去無線電視舊的清水灣電視城,配音員每個月會在一堆粉絲來信中選幾個親筆回信,這種互動比現在的流量wuli煩煩要質樸和浪漫。這些TVB聲優,也真的是陪著不少80後、90後長大的,相當入屋。要隆重介紹一下。
梁偉德:人稱德仔,被稱為港版「綠川光」,擅長配一些美型男,但其實他演繹的角色很多變,帥氣的詼諧都有,小編心目中排名並列第一的TVB男配音員,代表作有高達w的希羅,高達seed的基拉,工藤新一、百變小櫻的雪兔哥哥,詼諧角色有小丸子的豬太郎,寵物小精靈的喵喵怪,反派角色有鋼煉的安比等等。
蘇強文:心目中並列第一的TVB男配音員,木村拓哉御用配音員,所有木村演的日劇,粵語配音都是他,各類韓劇一號男主蘇志燮基本上也是他配音。入行前是打擊盜版vcd的海關,入行之後不小心變成了這些盜版vcd背後的配音。聲線比較斯文,動漫角色一般都是帥哥,龍珠裡豎著郭富城中分髮型的杜拉格斯,全職獵人的幻影旅團團長,棋魂的佐為,鋼煉的馬斯坦上校,足球風雲的和也前輩,還有勇者系列的各種勇者機器人、高智能方程式主角的那部車,數碼暴龍的天使獸等等。
陳欣:應該是90年代最資深的TVB男配音員,聲線渾厚,80後不可磨滅的記憶,曾志偉獎門人介紹本輯獎品的畫外音,櫻桃小丸子經常調侃小丸子的畫外音,成龍、李連杰、《同一屋簷下》江口洋介,《大長今》池珍熙香港御用配音,柯南的毛利小五郎,數碼暴龍畫外音和暴龍獸從成熟期一直到究極體的配音,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幽遊白書的藏馬、名偵探柯南的小五郎,黑執事的塞巴斯蒂安、寵物小精靈第一個劇場版的超夢夢也是他的傑作。
郭志權:龍珠的貝吉塔、幽遊白書的幽助,彈吉他會打人的超時空要塞巴沙拿,比較出色的有經常調戲小丸子的有錢浮誇男花輪同學,2002年後退出配音界。
女配音演繹的角色更多元,除了女角色,還炮製了不少經典的反串男角色:
梁少霞:據說顏值也比較高的配音員,早期也客串天氣預報的播報,多啦a夢的靜香,小魔女doremi,美少女戰士的水野亞美,寵物小精靈的小霞。
袁淑珍:魔神英雄傳騎著一部機器人的主角飛雲、忍者亂太郎很貪錢的小丸、足球小將大空翼、中華一番劉昴星,日式麵包王的東和馬、四驅兄弟的哥哥星馬烈,數碼暴龍愛哭的弟弟高石猛等等,擅長一些孩子類的角色。最具人氣的角色是鋼之鍊金術師的愛德華。
雷碧娜:我們這一家花師奶、全職獵人小傑、火影的鳴人,咕嚕咕嚕魔法陣的勇者仁傑,數碼暴龍可愛的巴達獸等等。
鄭麗麗:曾經的tvb配音界一姐,代表作有:小丸子,飛天少女豬事丁的女主,數碼暴龍的武之內空,韓劇裡的尹恩惠,皇家雙妹嘜的短髮女警夏實、高達seed的歌姬女主角,讓小編印象深刻的還有梅花三弄的陳德容。現實生活中,小丸子和小丸子的畫外音旁白是一對情侶關係,與陳欣愛情長跑二十多年。
林氏姐妹:姐姐林丹鳳(百變小櫻的基路仔、爆旋陀螺男主、寵物小精靈小智的宿敵小茂),妹妹林元春(百變小櫻的小櫻、我們這一家的花帶柑,龍珠的孫悟飯)。
黃鳳英:擅長女王類和年少系男主的角色,火箭兵團的武藏、哆啦A夢的小夫、數碼暴龍的八神太一、美少女戰士的月野兔,全職獵人的基路亞等等。
陸惠玲:松隆子御用配音、婚紗小天使的桃子、毛利蘭、Keroro軍曹、數碼暴龍的亞古獸。演繹較為出色的還有幽遊白書的幻海,老太婆與少女兩種聲線切換自如。
曾佩儀:從ATV轉會過來的配音員,代表作有遊戲王裡的武藤遊戲,魔神英雄傳裡很可愛的小忍者、海賊王的娜美,丈夫也是配音員,和她有很多對手戲,比如海賊王的路飛、遊戲王的宿敵、霸道總裁海馬的配音。最經典的角色是喜羊羊的粵語版,和珠三角地區每天六點半都可以看到的經典廣告「等我變身先、雞蛋六隻、糖兩茶匙、加橙皮」的配音。
篇幅有限,太多經典角色了,男配音員還有林國雄(龍珠的孫悟空,小丸子爸爸)、梁志達(atv轉會過來,櫻木花道、全職獵人的西索)、鄺樹培(高達seed阿斯蘭)、 馮錦堂(龍珠的魔童)、陳卓智(多啦a夢的胖虎)、何國星(勇者王的凱)。
最後,想為大家介紹TVB三位「泰鬥級」的已故配音員:
林保全(1951-2015):林保全憑著精湛的配音功底,演繹了許許多多的知名卡通人物,他的聲音早已和角色融為一體。
盧素娟(1952-2006):永遠的大雄、寵物小精靈的小智、江戶川柯南、數碼暴龍第二部大輔、忍者亂太郎)、源家祥(小丸子的爺爺、包青天、各種tvb外購劇的爺爺):
剛剛在前兩周去世的還有vcd時代永遠的男一號陳廷軒(藤原拓海、不思議遊戲的鬼宿、半澤直樹、還珠格格五阿哥、vcd版龍珠GT的超級撒亞人4孫悟空等等):
TVB粵語配音也貢獻過一些經典的梗,最出名的莫過於高達系列了,早期香港的配音翻譯是徹底本土化,所以會很直接的把一些世俗化的粵語直接用在那些很緊張的戰鬥畫面中,譬如《機動戰士高達》第42集的「機械嘅嘢,你識條春咩」。 還有,機動戰士高達劇場版《夏亞的逆襲》(港譯《馬沙之反擊》)馬沙與阿寶最後的戰鬥中,馬沙的機體頭部監視器被打壞的時候,說出了這句臺詞。
「弊啦,監視器香咗!點會咁架?」
在普通話的解釋大概是「糟糕,監視器壞了」
(【香】這個字在粵語是非常通俗的一種表達)
這句話應該是粵語配音裡最著名的一個梗了。這個梗在b站目前與吃x吧梁非凡人氣並駕齊驅。
TVB配音員的聲音,其實不局限在電視劇、動漫,走在香港街頭,地鐵、戶外公益廣告、遊樂場的廣播等等,都是他們帶來的熟悉聲音。
因為職業特殊性的緣故,比起日本聲優很高的地位,香港配音演員得不到官方的重視,宣傳甚少。但正是這些兢兢業業的配音演員們對配音事業懷有無比的熱忱與熱愛,為角色塑造鮮活的靈魂,讓角色走入觀眾的內心與記憶的深處,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塑造屬於我們的香港文化集體回憶。
其實,TVB的配音員們,早就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是「聲臨其境」。
有哪些你念念不忘的TVB配音作品?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最後要說的是,TVB的配音演員不僅在粵語配音上貢獻了很多經典,不少演員的國語配音也是讓我們「耳熟能詳」。這裡,為大家送上」TVB配音大哥杜燕歌「的一個訪談視頻,看完這個你大概會錯覺:怎麼滿屏都是古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