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貿易個體商戶「直播賣貨」有多難?門檻高、效果不明顯、定位不...

2020-12-24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方京玉 每經編輯:魏官紅

廣州市越秀區,海珠廣場及相鄰近的解放路、起義路、北京路一帶,是廣州老城區的中心區域。在上世紀80年代,這裡是廣州城內規模最大的百貨集散地,也是全國規模最大、最新潮的服裝市場。

可現在,曾經是全國服裝經濟風向標的廣州逐漸失去了其在服裝貿易領域的優勢地位。但是,其作為華南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服裝行業對全國乃至全球的輻射能力仍然相當可觀。流花批發商圈、沙河批發商圈和十三行批發商圈等服裝批發商圈,與海珠廣場、北京路等面對個人消費者的商圈共同勾勒出廣州服裝市場版圖。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阻礙了跨國供應鏈的運行,也讓走上街頭的消費者數量劇減,服裝批發與零售行業均受到嚴重打擊。為了擴展銷售渠道、增加線上銷量,轟轟烈烈的「直播潮」再次被掀起。而與規模較大、資金準備較為充足的大型批發商相比,過往以「靈活」、「低成本」打法見長的傳統個體商戶似乎並不願意去湊直播風口。

正在進行直播的一網紅鞋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方京玉 攝

難以「轉型」的個體商家

今年3月,淘寶公布了10大淘寶直播之都排行榜,杭州穩坐第一,「黑馬」廣州彎道超車位列第二,此外,上榜的還有連雲港、宿遷、上海、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在淘寶直播排行名單中,廣州不僅在一線城市裡表現突出,更在今年2月以來給出了「直播商戶激增4倍」的成績,增長速度位居前列。

這與廣州市政府對直播行業的支持分不開。2019年12月,廣州市出臺了關於推動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相關條例措施,指出全力支持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電子商務新業態的發展。廣州市商務局則於今年3月出臺了關於直播電商發展的行動方案,提出到2022年培育100家有影響力的MCN機構、孵化1000個網紅品牌,培訓1萬名帶貨達人,將廣州打造成為全國著名的電商之都等目標。

據廣東省服裝行業協會測算,目前廣東服裝產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而在直播成為最新銷售浪潮的情況下,個體商戶如何實現成功「轉型」分得一杯羹成為重要問題。

在廣州市海珠廣場的一座商場裡,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檔口」商家主要售賣衣服、鞋子品類。疫情發生後,因為商場客流量下降,商家的銷售額大幅下滑,有個別商戶選擇了停業退租。一位銷售女裝的商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疫情對生意的影響很大,每天的銷售收入遠遠不及以前的三分之一。

「2月到4月基本就沒有什麼客流量,5月份開始有了一些客流量。現在實體服裝行業受網際網路電商的衝擊,有了一些下降的趨勢,雖然疫情之前也沒有太好,但是沒有差到現在這種一塌糊塗的地步,我們這個市場有一些檔口關掉了,現在租不出去的也很多。」上述商戶表示。

商場內另外一家商戶也向記者表示,以前每天的營業額可以達到一千多元,現在一天只有一兩百塊,「總體來說是因為現在的人流量和以前沒辦法比了,疫情期間很少人出門,人流量少了銷量也就少了。而且現在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也有所下降,生意利潤也降低了。」

記者注意到,該商場銷售服裝、鞋子的樓層共有4層,但目前在門店內開直播銷售的商家僅有2~3家。在一樓,一家裝修成「網紅」風的鞋店正熱火朝天地進行直播,這樣的場景也吸引了數位路過的消費者駐足。

店面負責人告訴記者,門店是從兩個月前開始直播的,因為自己是批發商,正在進行的直播主要是幫助客戶代播。「現在的行情你也知道,實體店的客流量下滑得太厲害了,我們是做批發的,銷售一直在下降,所以我們拼命地想通過幫客戶直播把客戶的銷量拉起來,這樣我們工廠出的貨也會多一些。」該人士表示。

對於直播帶貨這種形式,該商場其他個體商戶則反應平平。一位店主向記者表示,自己目前沒有興趣直播賣貨,也並不覺得直播可以帶動銷量增長,「直播行業也很混亂,剛開始只有一兩家直播是會不一樣,但是現在成千上萬家在直播,你都不知道找誰好。我這邊暫時沒有什麼興趣,我們的產品定位不一樣,我們做的是中老年服裝,我們的客戶群體一般都不看直播,中老年人購物還是以逛街為主。」

另外有一名商家認為,自己售賣的是500元~1000元或是1000元以上的高端服裝,商品定位不適合直播帶貨。「對於高價位的東西,直播看不到品質、區別,我覺得直播更多是低價位東西,我們做的是高價位,肯定不適合直播,除非是甩庫存。」

門店直播成本:環境、團隊、客源缺一不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前述進行直播的商家的門店看到,該門店為了吸引網紅或二級經銷商過來直播,專門將一百多平方米的門店裝修成了「網紅風」。門店內的商品陳列並未使用立體貨架,而是從不同款式的鞋中挑選一兩雙放在地面,方便主播直播時換取,另設倉庫儲存貨物。

廣州某商場中正在進行直播的一網紅鞋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方京玉 攝

「我們這個店是新開張的,主要就是為了幫客戶直播,我們的客戶有淘寶店、抖音店、快手店,也有線下門店,他們本來就是已經運營一段時間,有一定流量的。所以我們會邀請客戶過來我們的門店進行直播,或者由我們幫助直播帶貨,我們請的小姐姐是比較專業的,可以在直播中帶領客戶去關注我們的材質、面料等,吸引他們下單。」上述負責人稱。

「每天要進行8個小時的直播,如果遇到活動就做12個~13個小時的直播,門店工作的小姐姐都經過專門的直播培訓,每個人都能上鏡直播。現在門店裡一共有七八個小姐姐,再加上倉庫那邊(工作人員),這個門店總共約20個工作人員。我們的品牌一直有一些網紅的因素在裡面,之前就找了網紅帶貨,所以現在疫情後馬上轉到線上,這塊是有流量基礎的。」上述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線下布局這樣的「高配」版直播條件,其動力來自於該店面背後的生產廠家已經擁有了相當規模的二級、三級經銷商,其客戶也不乏已經有一定流量積累的淘寶、抖音、快手等網店。在此前提下,為直播投入的成本才有更大的可能被終端銷量覆蓋。

該網紅鞋店的人士也向記者坦言,開門店不是為了吸引商場顧客,而是為了給背後合作的一級經銷商、代理商等提供直播服務。「這樣的門店我們有七八家,生產工廠是我們自己的,背後合作的銷售商少說也有上千家。而且我們品牌的風格也是很年輕的,與觀看直播的受眾非常匹配。」

專門裝修設計的直播門店,清一色高顏值、活力四射的導購、直播人員,以及100餘平方米20人左右的人員配置,這樣的標準對於傳統的「檔口」式門店而言,是難以想像的。一直以來,在中國服裝、鞋類門店傳統零售場景裡,後者以「夫妻店」模式為典型代表,在日常經營中以低成本、靈活著稱,但銷售額與抗風險能力與大型生產、批發商不同,因此,轉型的需求與意願也遠不如大型商家緊迫。

業內人士:中小商家難「入局」

在個體商家對於直播帶貨頗顯抗拒的背後,是早已成為一片紅海的直播行業競爭規則已經發生變化。不同於2016年、2017年「拿著一部手機就可能突圍」的直播藍海時代,商家想要在今天的直播行業中分得一杯羹,需要付出一定的試錯成本,也要有訓練有素的後臺運營人員與具有專業能力的主播。這三點要素中的任何一點,對於從前專心耕耘門店售賣的個體商戶來說,都可能將他們阻擋在直播的專業門檻及心理門檻之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直播運營公司一枕星河的CEO龍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於個體商家來說,切入直播的難度在於以下幾點:第一,生意體量比較小,大品牌通過直播賣出的貨物數量、金額比較多,能夠抵消他們對直播付出的人力、資金、推廣等成本;第二,個體商家其實處於「沒人也沒錢」的狀態,沒有辦法一上來就嘗到直播的甜頭,也沒有辦法很快地把整個鏈路跑通;第三,對於個體商家來說,可能很難把直播的運營方法等研究清楚,也沒有渠道得到準確的信息或者學習方法,以及需要信任的人幫他們把流程理清楚。

「做一場直播最小的單位應該有三個人,一位主播、一位管理後臺的工作人員以及一位控場工作人員。專業的主播非常重要,如果主播不專業那麼這個主播間70%成功不了。這個專業不是說主播要多漂亮,而是要有親和力,觀眾緣好一些,語速要快,語言表達要清晰,還有控場能力等,要讓進來的人都能跟著她的思路走。」龍玉告訴記者。

現在直播的主要市場正被優勢平臺方佔據,想要突圍,與大平臺保持友好的合作關係必不可少。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透露,其團隊預測,直播電商正處於「大風口」,2020年直播交易規模預計直逼萬億元。從直播交易規模的市場份額來看,網經社預測,2020年淘寶直播佔40%的市場份額,約為4000億元,快手佔25%,約2500億元,抖音佔20%,約2000億元。剩餘15%的市場份額被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小紅書、蘑菇街、唯品會等平臺瓜分。

「前期一定會遇到一些問題,最大的困難是沒有粉絲、沒有流量,開個號也沒人看,所以要解決流量的問題。最好要求商家有一定流量基礎,要麼自帶流量,要麼就是和平臺合作購買流量。但是現在和平臺合作也要充個五萬元或者十萬元,對於小商家來說成本還是挺高的。」龍玉稱。

據新華網報導,廣州一品牌服飾生產商因在疫情發生後面臨四五萬件衣服庫存的積壓,最後不得不「趕鴨子上架」進行直播。而在2019年底,他們團隊有一次並不成功的直播「試水」經歷,「有些事情不是花了錢就能成的,我們不了解直播行業,當時請過攝影師、攝像師、編導、後期、主播等,前前後後花了83萬元,都打了水漂。」該品牌的電商負責人這樣對媒體表示。

面對高昂的起步成本、未知的直播業態以及完全陌生的商業玩法,個體商家更多看到的是這個行業悲觀的一面。

「有看媒體報導過,一家賣茶葉的專門請了超過一兩百萬粉絲量的公司幫忙直播賣貨,直播兩個小時一個產品都沒賣出去,打官司還花了5萬元。」當被問到是否有開展直播帶貨的意願時,一位檔口老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給出了這樣的拒絕理由。

「直播跟之前的淘寶差不多,也有一部分人在網上買了,第一次買回來不滿意,第二次也不滿意,傷透心了,最後也還是會回歸線下。」另一位專門銷售高檔女裝的店面老闆表示。

在龍玉看來,直播遠遠不是只拿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問題,團隊、主播、流量缺一不可,直播的套路和玩法是很透明的,剩下拼的都是硬實力。

「素人想要直播成功,在2016年、2017年還是有很大可能的,但是現在的確要有團隊。除非素人先天條件真的特別好,比如之前是主持人或者服裝搭配師之類很專業的人員,慢慢做還是有希望的。」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服裝市場要禁止「直播賣貨」?你怎麼看?
    核心提示:「我不開直播,因為我得保證來我這裡拿貨的商戶的利潤,如果我開了直播,他們的價格肯定不會比我便宜,那就真都做死了。」 服裝市場要禁止商戶「直播賣貨」?
  • 服裝批發市場直播賣貨,是門好生意嗎
    在此背景下,服裝商戶紛紛轉戰線上,開啟直播賣貨模式。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廣州白馬服裝市場通過直播、微信等線上形式積極「雲賣貨」,保持服裝產業的商貿活力;遼寧省瀋陽市五聯商業廣場的每個商戶幾乎都註冊了快手帳號,直播銷售額佔到實體店銷售比例約20%。
  • 線下轉線上 我市服裝品牌商直播賣貨
    想買的人可以加下客服微信……」2月15日晚,釐裡女裝江建斌和名媛內衣店的導購員周琦正在賣力介紹店內的衣服,一場兩個多小時的直播結束後,周琦終於鬆了口氣,萬萬沒想到今年自己轉行做起了直播。和以往的生意紅火的春節不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大多數門店都暫停了經營,服裝品牌商也迎來了「寒潮」。
  • 朝天門服裝批發商直播帶貨突圍記
    連日來,記者走訪渝中區朝天門、大坪等地的服裝批發市場和地下商場,探訪這些傳統的服裝經營戶們在網際網路浪潮衝擊下,如何以直播帶貨方式來轉型求變。而1樓另一家店鋪的男店員正在整理手機支架,說下午要進行直播。店鋪老闆稱,現在服裝生意不好做,今年直播興起,不少商家都通過直播賣貨,他們也在轉型求變中用上了直播。為此,還招聘了美女主播。
  • 復工遙遙無期,一場直播帶貨拯救一個服裝品牌
    快手主播花番蝶夢直播3小時,幫助一家服裝零售商清理掉200萬的春節服裝庫存;東北巴拉巴拉加盟商姜雪英在快手直播月銷售額超過40萬,品牌商特地邀請她給線下加盟商同行做直播培訓;位於山東的帶貨主播「購物狂貝姐」團隊已經開車前往廣州,當地多個服裝製造廠庫存大量積壓,特地邀請他們前去幫忙直播賣貨。
  • 東莞虎門服裝專項直播帶貨大賽今天啟動,1000多商戶借網絡平臺集中...
    通過服裝專項直播帶貨大賽,幫助傳統服裝商戶轉型和增收 為積極響應政府關於做好疫情防疫防控工作不鬆懈的前提下,積極促進企業經濟發展,尤其是解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號召, 東莞市虎門黃河時裝城副總經理孟祥龍告訴記者,今年是電商直播高速發展時期,為了搶佔直播紅利,引導商戶們在新媒體短視頻風口下實現轉型升級,帶動商戶找到生意的新增長點,黃河優品直播大賽今天上午正式啟動。該大賽將帶動超過1000家服裝企業參與直播帶貨,並讓參賽的服裝企業可以熟練掌握直播帶貨技能,助力服裝商戶轉型發展。
  • 疫情讓老闆娘「變形」貨車司機:白天拉貨,晚上車廂直播賣庫存
    她叫王家美,33歲的她在6年前開始做服裝外貿批發生意,本已步入事業穩定期,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她的生活。為了賺錢也為了證明自己,她白天當貨運司機,晚上試著在車廂裡直播賣庫存服裝,找尋到了屬於她自己的新定位。
  • 實探廣州批發市場裡的直播江湖:草根主播遊走,傳統商戶觀望
    有了貨源,架起手機,主播的草臺班子算是搭了起來,「門檻真的挺低的,但是往上爬確實很難。」亮哥感嘆。今年以來,主播職業被正名為「網際網路營銷師」,其社會價值被大眾所重視,但草根主播的生活實則不易。貨的品質,是主播能夠得到買家信任的關鍵因素,但這也是最大的風險因素。
  • 直播帶貨賦能,傳統服裝批發市場轉型升級
    疫情襲來,實體經濟受創,天河區針對轄區服裝市場密集、從業人員多、人口流動大的特點,聚焦病毒傳染強、防控管理難等問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此外,疫情期間,傳統服裝批發市場幾乎按下「暫停鍵」,天河區危中尋機,藉助廣州打造「直播電商之都」的機遇,以直播帶貨賦能傳統服裝批發市場轉型升級,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 3000餘明珠商戶直播帶貨
    電商培訓助力服裝銷售轉戰線上3000餘明珠商戶直播帶貨今年疫情發生之後,明珠商貿城為商戶提供便利,幫助他們從線下銷售轉到線上。據統計,在淘寶、快手、抖音、唯品會等網絡平臺直播帶貨的商戶達3000餘家。明珠商貿城藉助快手(北京)電商直播平臺,對部分商戶進行培訓,教大家在各網絡平臺開通帳號,幫他們做好運營保障。同時,積極鼓勵商戶網絡直播,並通過減免租金、保障物流渠道等方式,幫助商戶快速打通銷售渠道。
  • 「大紅門」搬遷滄州,服裝賣得動嗎?商戶們這樣說
    「瓣瓣同心·協同五年譜新篇」「大紅門」搬遷滄州,服裝賣得動嗎?商戶們這樣說滄州明珠商貿城,一家經營大碼女裝店鋪的老闆正在接受記者採訪「以前在北京大紅門,4平方米小店年租金28萬元。現在在滄州,45平方米店鋪免租金兩年。
  • 關曉彤與薇婭直播賣貨,黑眼圈明顯狀態差,氣質被薇婭「碾壓」?
    現如今直播賣貨可以說是越來越火爆,所以也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直播賣貨的行列當中,這其中不光有粉絲多人氣高的網紅,還有娛樂圈的不少明星藝人也加入到了其中。近日,關曉彤就現身薇婭直播間,與薇婭一同直播帶貨,但她當天直播時的狀態卻被吐槽,氣質被薇婭「碾壓」?
  • 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原標題: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經過一個多月的恢復,之前冷清的廣州沙河服裝
  • 抖音直播賣貨該怎麼做 新手直播賣貨步驟是什麼
    想要在抖音直播間帶貨,先得開通抖音直播帶貨功能,才能在直播間添加購物車售賣商品,那麼抖音直播賣貨該怎麼做?新手直播賣貨步驟是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即墨服裝市場開市復工 許多商戶轉戰線上經營
    記者看到,多數服裝從業人員,開門後主要是整理店內貨物,為線上線下復工復產做好準備。  記者注意到,約有9000家商戶的即墨服裝市場,首日復工的商戶不足半數,沒有復工的包括一部分外地商戶和小業主。  「去年進的一大批服裝,現在還在庫房內,如果不及時出手,損失會很大。」一家服裝實體店主介紹,他在即墨做服裝生意已經幾十年了,對網絡線上銷售涉及得很少。今年這場疫情,讓他不得不考慮重新建起線上經營平臺。在即墨服裝市場經營幾十年的老闆趙遠軍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即墨服裝市場有許多實體店,已經及時轉入線上經營,實體+線上才是服裝經營的雙刃劍。
  • 直播賣貨三字經:人、貨、場
    隨著帶貨一哥、一姐李佳琦、薇婭的火爆、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直播帶貨這條銷售新路子。直播賣貨不僅漸漸成了商家及平臺賣貨的標配,也成了運營人員必備的技能。所以,不管你是商家還是運營新手小白,如果你對直播賣貨很感興趣,請看完這篇文章。
  • 會唱歌不等於會賣貨,汪峰轉行做直播到底有幾分靠譜?
    來源標題:會唱歌不等於會賣貨,汪峰轉行做直播到底有幾分靠譜? 最近娛樂圈又傳出重磅消息,搖滾一哥汪峰要正式轉行去做京東主播啦。7月15日晚上8點,汪峰將會變身汪老闆,跟粉絲燃情開麥。
  • 抖音直播帶貨周榜前五大換血!前10竟有7位在賣衣服!
    雙節過後的首周氣溫逐漸降低,是秋冬換季的節點,保暖衣物的需求都會明顯上升。根據蟬媽媽數據分析,服裝業已成為抖音直播帶貨的頭部品類,在抖音直播帶貨達人榜單上,銷售額前十的帳號裡面,就有7位是做抖音服裝帶貨的主播。那麼讓我們通過蟬媽媽數據來看看抖音上周發生了些什麼?
  • 有人直播賣貨半年掙300萬
    目前,以快手直播為主要銷售方式的商戶達2000餘戶,其中大型電商直播中心有6處,直播的流量佔據佟二堡生意人線上流量的半壁江山。香港時代廣場線上運營管理團隊招聘的職位,就有專門的快手直播崗位。即便如此,一個小紙殼箱就能裝下全部的直播設備,可以說直播帶貨這一新興事物是「投資回報率」很高的買賣。
  •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草根走播與網紅主播的帶貨江湖
    「檔口走播」卜桐原本在福建廈門經營著一間服裝門店,她每個月都會到廣州進貨。近兩年,卜桐切身感受到了直播帶貨裡的紅利:「我之前的門店一天大概賣100件衣服,而在我進貨的廣州萬佳服裝批發市場,有的主播一個晚上就能賣出去幾千件。」 卜桐開店付店租、僱店員,每個月成本過萬。受疫情影響,這家做了快10年的服裝店經營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