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門」搬遷滄州,服裝賣得動嗎?商戶們這樣說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瓣瓣同心·協同五年譜新篇」「大紅門」搬遷滄州,服裝賣得動嗎?商戶們這樣說

滄州明珠商貿城,一家經營大碼女裝店鋪的老闆正在接受記者採訪

「以前在北京大紅門,4平方米小店年租金28萬元。

現在在滄州,45平方米店鋪免租金兩年。

省下的不就是賺的。」

在河北滄州的明珠商貿城4層,一家經營大碼女裝的店鋪老闆給記者算了筆帳,「從大紅門到這裡,一年就省出28萬元房租。運營成本降下來了,衣服就可以賣得比以前更便宜,但利潤卻多了。」

今年3月8日,滄州明珠商貿城二期正式開業,6800家北京大紅門服裝批發商戶集體入駐。截至目前,明珠商貿城承接北京外遷商戶超過一萬戶。

一家同樣從北京搬到滄州的店主回想起「被疏解」時的心情,他用了「沒底氣」三個字。他介紹,自己是第一批從北京外遷滄州的,但當時心裡沒底,如果銷售額下降怎麼辦?一年多來的經營情況,打消了他的顧慮,「商場寬敞了,選貨環境好了。北京到滄州坐高鐵不到一個小時,老客戶基本沒流失,收入比以前只好不差。」

據介紹,商城還安排了北京、天津、內蒙古等地的通行大巴,免費接送商戶往返。「我們銷售的大碼女裝在內蒙古特別受歡迎,」女裝店老闆說,「搬到滄州後,我們店新增了很多內蒙古的客戶,大多都是坐免費大巴來訂貨。現在,平均每天能賣一兩千件衣服,跟在大紅門時候比較,銷售量翻番了。」

滄州明珠商貿城,一名女店員正在用手機直播的方式進行線上銷售

「我們看好這裡發展前景,最近微信群裡好多商戶都討論在滄州買房。」女裝店老闆向記者介紹,這裡提供了一系列打動搬遷商戶的優惠政策,「滄州房價每平方米接近萬元,但我們享受政策優惠,按照三千多元每平米的成本價就能購房,還給解決子女上學問題,大家都願意留下安家了。」

來源:國際在線

相關焦點

  • 大紅門市場服務中心在滄州掛牌 外遷商戶二次創業「有人管」!
    來滄州明珠商貿城拿貨的商戶絡繹不絕。為了更好地服務商戶,大紅門市場服務中心今天正式掛牌服務中心是北京豐臺和河北滄州搭建的豐臺-滄州協同發展平臺和大紅門-明珠商貿城溝通對接平臺,雙方將致力於為外遷商戶進行「第二次創業」提供服務,讓「北京大紅門」品牌價值與影響力實現京外拓展,全面引導服裝產業鏈整體外遷,實現兩地共贏。
  • 3000餘明珠商戶直播帶貨
    電商培訓助力服裝銷售轉戰線上3000餘明珠商戶直播帶貨」說起直播售貨,從北京大紅門疏解來滄州明珠商貿城的「80後」店主明珠商貿城藉助快手(北京)電商直播平臺,對部分商戶進行培訓,教大家在各網絡平臺開通帳號,幫他們做好運營保障。同時,積極鼓勵商戶網絡直播,並通過減免租金、保障物流渠道等方式,幫助商戶快速打通銷售渠道。
  • 滄州打造「河海相濟」動能強勁的重要增長極
    堅定不移融入協同發展大局,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現場連線】 1月17日,記者來到滄州明珠商貿城A區早市,在早市二樓經營精品女裝的商戶蘇小競,剛與客戶成交了一筆訂單。「2017年,我們從大紅門早市搬到滄州明珠商貿城。剛來的時候,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沒想到,還真來對了!」
  • 服裝批發市場直播賣貨,是門好生意嗎
    來源:中國商報目前,服裝批發市場已陸續復工,但與疫情前相比,線下客流仍未恢復。商戶紛紛瞄準線上,開啟直播賣貨。電商平臺也伸出援手助力商家解困。那麼,對於服裝批發市場來說,線上銷售是門好生意嗎?在此背景下,服裝商戶紛紛轉戰線上,開啟直播賣貨模式。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廣州白馬服裝市場通過直播、微信等線上形式積極「雲賣貨」,保持服裝產業的商貿活力;遼寧省瀋陽市五聯商業廣場的每個商戶幾乎都註冊了快手帳號,直播銷售額佔到實體店銷售比例約20%。
  • 韓國東大門服裝批發詳細攻略
    東大門市場是首爾最具代表性的市場之一, 裡點的物品包羅萬象, 從各種小的風行裝潢品到 男裝、女裝、鞋種,而且價格比其他地方都要就宜很多,因此這裡時常是三三兩兩。韓國東大門服裝市場,以服裝設計而揚名國內,對設計十 分正視。雖然 我對大紅門並不是很了解,但「兩門」運營業態雷同,其中有良多方面是共通的,再加上大 紅門偉大的客流量和高聞名度對我們極具吸引力。因此在韓 國的這三年,對如何購物仍是頗有口得。
  • 大火後的北京邊緣人:3天內必須搬走 與北京說再見
    地上一層為餐飲、洗浴、生產加工儲存服裝等商戶;地上二層、局部三層均為出租房,共305間房、租住400餘人。這和6年前舊宮鎮「4·25」大火極為類似,兩度經歷火災的劉小傑在朋友圈寫道,「新建村看來也呆不了了,做服裝的,這次又要面臨南小街失火時的情況了」。
  • 商戶呼籲延長搬遷時間
    12月22日,新京報記者現場探訪發現,北京建材經貿大廈上下5層的商戶大部分都已關門,只剩下零星商戶還在營業。面對突然收到的關門通知,一些「措手不及」的商戶呼籲能延長搬遷時間。現場一名保安稱「聽說大廈要改成寫字樓,但還未具體通知」。為何突然通知關門歇業?北京建材經貿大廈接下來作何規劃?
  • 服裝貿易個體商戶「直播賣貨」有多難?門檻高、效果不明顯、定位不...
    據廣東省服裝行業協會測算,目前廣東服裝產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而在直播成為最新銷售浪潮的情況下,個體商戶如何實現成功「轉型」分得一杯羹成為重要問題。在廣州市海珠廣場的一座商場裡,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檔口」商家主要售賣衣服、鞋子品類。疫情發生後,因為商場客流量下降,商家的銷售額大幅下滑,有個別商戶選擇了停業退租。
  • 即墨服裝市場開市復工 許多商戶轉戰線上經營
    記者看到,多數服裝從業人員,開門後主要是整理店內貨物,為線上線下復工復產做好準備。  記者注意到,約有9000家商戶的即墨服裝市場,首日復工的商戶不足半數,沒有復工的包括一部分外地商戶和小業主。  「去年進的一大批服裝,現在還在庫房內,如果不及時出手,損失會很大。」一家服裝實體店主介紹,他在即墨做服裝生意已經幾十年了,對網絡線上銷售涉及得很少。今年這場疫情,讓他不得不考慮重新建起線上經營平臺。在即墨服裝市場經營幾十年的老闆趙遠軍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即墨服裝市場有許多實體店,已經及時轉入線上經營,實體+線上才是服裝經營的雙刃劍。
  • 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原標題: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經過一個多月的恢復,之前冷清的廣州沙河服裝
  • 易地搬遷戶 走上幸福路!《人民日報》點讚昭通鎮雄縣
    「一開始『保姆式服務』,現在得注意避免農民工過於依賴政府,要讓他們儘快融入當地、獨立發展。」因為貧困,馮登友高二輟學。為了讓3個兒子讀書,他和妻子早早來縣城租房打工。「家裡的茅草房只剩下一根木樑,多虧了易地搬遷,才在城裡有了房。」如今兒子們一個考上教職、一個當兵、一個讀研。
  • 杭州四季青要搬遷了?
    近日,社交平臺上出現了這樣的新聞其實,早在前兩年,就有杭州四季青要搬遷的消息。這兩天又被重新提起,源自於一個名叫【朱思碼記】的公號發布的消息。文中稱:2017年9月18日,四季青集團內部討論會上。當一位檔口商家代表再次提出了關於集團是否能夠保證老市場不會拆遷的問題時,集團董事長祝浩泉神情嚴肅,他表示自己無法做出這樣的保證。
  • 易地搬遷戶 走上幸福路(經濟新方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一開始『保姆式服務』,現在得注意避免農民工過於依賴政府,要讓他們儘快融入當地、獨立發展。」  因為貧困,馮登友高二輟學。為了讓3個兒子讀書,他和妻子早早來縣城租房打工。「家裡的茅草房只剩下一根木樑,多虧了易地搬遷,才在城裡有了房。」  如今兒子們一個考上教職、一個當兵、一個讀研。家裡條件改善,馮登友知道感恩,當了樓棟長,帶著10多位貧困戶在工地就近務工。
  • 服裝市場要禁止「直播賣貨」?你怎麼看?
    核心提示:「我不開直播,因為我得保證來我這裡拿貨的商戶的利潤,如果我開了直播,他們的價格肯定不會比我便宜,那就真都做死了。」 服裝市場要禁止商戶「直播賣貨」?
  • 火爆滄州的MV:紅色外星人空降滄州!
    微電影:紅色外星人空降滄州!
  • 河北滄州小夥追漲買房 自嘲結婚剛需跌了也無悔
    河北省滄州市的王黎明(化名)由於著急買房結婚,2018年春節剛過,便以2.2萬元/平方米的單價買了滄州市區某樓盤普通高層期房,如今整整過去兩年,房價穩穩下降超過兩成,他雖然有點鬱悶,但並不覺得有多麼後悔,「為了娶媳婦而買房,是剛需,反正就算漲我也不能把它賣了。」
  • 線下轉線上 我市服裝品牌商直播賣貨
    福鼎新聞網訊(李坤如)「剛進來的寶寶們,記得左上角點關注,右下角點讚,這件海藻絨的睡衣只剩最後一件了,只要49快!和以往的生意紅火的春節不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大多數門店都暫停了經營,服裝品牌商也迎來了「寒潮」。因此,如何處理囤貨成了服裝品牌商的共有的難題,這期間,福鼎市服裝商會會長楊道淋和常務理事江建斌提出直播賣貨的模式,由商會做引導,提供技術人力指導,對接線上營銷模式。而經過這段時間的技術指導,店內的銷售員也基本能做好每場的直播賣貨。
  • 鄭州又有倆市場接到外遷通知,12月底前將全部搬遷完畢
    該商戶稱,19日下午,他接到市場管理方的通知,說第二天上午10點在凱賓世家酒店召開「搬遷說明會」,關於市場外遷的幾個重要問題將在會上一一說明。,今年 9月底,先讓宛航市場的三輪車、四輪車200多家商戶進行了搬遷。
  • 滄州街頭這個地兒,「行兇」的竟是只鳥
    喜鵲在頭頂搭窩,有人會認為這是有福的象徵,可這「一家」卻愁壞了樹下的商戶們,怎麼回事?原來喜鵲搭窩也講究「建築質量」了,居然用上了五金建材。可這搭窩用的電焊條或鐵絲卻不時會掉下來,曾經一根高空墜落的電焊條扎到了早點攤的榨菜和豆漿,嚇得攤主躲得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