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和泰康瑞:傳承經典名方 發掘技術創新

2020-12-23 中國聯合商報

青蒿素的發現者屠呦呦曾說:「中醫是寶庫,但拿來就用還不夠」。

如何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成為每個中國人不容迴避的時代考題。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後,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中的報告明確提出了「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這個重要部署。在湖南,有這樣一家公司,默默發掘中醫藥寶庫精華三十年,不斷採用循證醫學方法探究現代臨床適應症及其機理。它就是湖南和泰康瑞,一家融合傳統中藥加工炮製工藝與現代生物技術為一體的生物技術公司。

傳承精華,前提是認識和把握中醫藥的精華。中醫藥積累了大量古籍古方,其中有很多精華值得我們汲取,但同時也需要我們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1989年,湖南三家省級單位聯合發起了傳統中醫治療針對下三焦綜合調理、男性功能提升的研究課題,各單位組織專家團隊進行課題研究。

號稱「國醫聖手」的中老名醫帶領中醫專家團隊歷時六年,篩選了有記錄的傳統名方、偏方等數百種,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反覆試驗,最終篩選出達到課題組要求的組方。但該組方在臨床上的效果並不理想,無法滿足普遍的臨床療效。

其後,三支團隊不斷分析、試驗,完善組方。研究持續到1997年,在這期間,儘管名醫們尋遍全國中老名醫和民間驗方,不斷對組方進行探索、完善,在臨床上卻始終沒有取得重大突破,課題組宣告失敗,同時得出傳統中醫藥在針對男性功能方面無普遍性療效的結論。直到2013年,課題帶頭人吸收了苗醫理論後修改的組方打破了傳統中醫針對男性功能的組方理論,提出了調理人體機能,改善前列腺,增強腎功能並提升男性功能必須先去炎症的新組方理論,根據該理論研製出的新組方在臨床試驗中終於達到了普遍的臨床效果。

雖然已經有了研究成果,但研究者們沒有就此停住腳步,而是繼續細化了中藥材品種、中藥材產地、採收季節、炮製方法等一系列課題研究。同時,也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組方進行藥理、毒理研究,規範重金屬及農殘控制工藝,研發中藥材超微粉技術。2019年,湖南和泰康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歷時30年形成的產品津罡生面向市場銷售,這段醫學科研者對古方探索創新的故事告一段落。

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和泰康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在傳承和創新兩端齊發力,堅持中西醫並重,努力擦亮中醫文化瑰寶,為健康中國助力。

相關焦點

  • 喚醒沉睡的中藥經典名方(健康焦點)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王志勇說,遵循中醫藥規律,簡化審批程序,深化中藥註冊領域改革,將古代經典名方發揚光大,造福廣大公眾,是新時期傳承創新中醫藥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組織專家對關鍵信息進行論證和完善,作為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簡化註冊審批的重要依據。王永炎認為,在關鍵信息考證中,尊重歷史演變規律,傳承不泥古,用發展的眼光去認識關鍵共性問題。既要「尊古」,確保經典名方的臨床療效,又要「崇今」,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的需求。
  • 國家藥監局:以臨床價值為導向,推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製
    《意見》中明確,全面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堅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推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製,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健全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審批體系;注重整體觀和中醫藥原創思維;強化中藥質量安全監管,推進中藥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
  • 國家藥監局關於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深化改革,健全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審批體系。傳承精華,注重整體觀和中醫藥原創思維,促進中藥守正創新。
  • 創新名方,傳承國粹!麝香保心丸獲選「十三五中國醫藥科技標誌性...
    1 在傳承中實現中醫藥創新發展 在業界看來,作為中醫藥現代化探索的典型範例,國家中藥保密品種麝香保心丸此次獲選可謂實至名歸。麝香保心丸源自宋代名方「蘇合香丸」,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經典中成藥。
  • 《國家藥監局關於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關於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促進中藥守正創新。堅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鼓勵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療效評價,探索引入真實世界證據用於支持中藥新藥註冊上市;推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製,建立與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特點相適應的審評模式,成立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專家審評委員會,實施簡化審批;促進中藥創新發展,推動開展多區域臨床試驗規範性研究能力與體系建設,促進中藥臨床研究質量整體提升;鼓勵二次開發,支持運用符合產品特點的新技術、新工藝以及體現臨床應用優勢和特點的新劑型改進已上市中藥品種
  • 國家藥監局: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趙文君)國家藥監局25日發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對改革完善中藥審評審批機制,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進行整體規劃。實施意見提出促進中藥守正創新、健全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審批體系、強化中藥質量安全監管、注重多方協調聯動、推進中藥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五方面共20項改革措施。為構建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審批體系,實施意見提出改革中藥註冊分類,構建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相結合的審評證據體系,完善中藥審評審批制度。
  • 一個從經典名方中篩選研發出的速效通治方,背後有...
    ◇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精華,及時從中醫藥經典中優化組合有效方劑,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是此次疫情防控救治給我們的重要啟示這是一場百年來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波及,全球確診病例超過1100萬例。
  • 漳州:推動中藥傳承創新 讓老手藝重獲新生
    2020年12月中旬,漳州市首次評選出9名「漳州市名老藥工」,並啟動名老藥工工作室建設,旨在發揮名老藥工的示範引領作用,保護與傳承瀕危的漳州特色中藥炮製與製劑技術,培養一批高層次中藥人才,通過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讓老手藝重獲新生。長久以來,相較於備受重視的中醫,中藥的傳承創新關注度相對較低。近年來,國家層面多次提及「推動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
  • 傳承中醫精華 實現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
  • 藥聞速遞 | 專家:藉助數字聽診技術可監測早期肺部病變
    1、兩局:推進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簡化註冊審批5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綜合司公開徵求《古代經典名方關鍵信息考證原則(徵求意見稿)》、《古代經典名方關鍵信息表(7首方劑)(徵求意見稿)》意見。
  • 傳承瑰寶,守正創新 ——第三屆民族醫藥傳承振興與發展大會召開
    12月11日-12日,第三屆民族醫藥傳承振興與發展大會在湖南長沙舉辦。大會以「發揮民族醫藥優勢,振興民族醫藥發展」為主題,作為第五屆全國民族地區發展大會的主體論壇之一,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同步召開。
  • 守正創新:中國新時代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使命
    從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的「半條被子」,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再到長沙市馬欄山文創園,習近平總書記9月的湖南考察路線其實也正是一條文化傳承發展的路線,對文化產業的守正創新、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啟示。
  • 經典傳承,文藝創新——《小戲骨之白毛女》北京看片會
    、原總政歌劇團團長、著名作曲家王祖皆;《白毛女》編劇丁毅之女丁沁;《白毛女》作曲馬可之女馬海星、馬海瑩等嘉賓及相關劇目拍攝地政府代表、劇目投資方和媒體出席審片會。習近平同志指出: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小戲骨欄目拍攝的《白毛女》正是乘2015年隆重紀念經典民族歌劇《白毛女》在延安誕生70周年的東風,貫徹踐行習總書記指示精神傳承創新的成果。
  • 龍鳳堂:走進傳承創新發展的春天
    中醫藥傳承久遠,歷經滄桑而世代不衰。名方良藥星光閃耀,點染中醫藥浩瀚雲河。在建設健康中國、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當下,民族醫藥企業順勢而為,百舸爭流,抒寫新時代華彩新篇。在這裡,可以感受傳承創新發展的律動,領略中醫藥的自我升華,觸摸中藥產業走向的未來。龍鳳堂,自2014年開始籌建,歷時七年發展,現在已然平地拔起。步入主廠區正門廣場,仿古牌坊迎面而立,龍鳳閣襟帶一池碧水,現代化廠房設施矗立,儼然有序。水系環繞,草樹掩映;古建新廈,傳統現代,和諧一體。
  • 後疫情時代,如何喚醒沉睡的中藥經典名方養生?
    面對機遇和挑戰,藥店在引流、商品(增量品類)、全渠道、數位化在線化營銷、員工能力等方面的建設都迫在眉睫。筆者單從養生中藥方面說說,後疫情時代,藥店如何喚醒沉睡的中藥經典名方養生。中藥飲片是藥店經營的重要品類,其形態創新是重要的產業鏈升級方向,近年來以中藥配方顆粒、破壁飲片為代表的新型飲片適應消費需求,注入時尚元素,愈來愈被消費者接受,新型飲片相對傳統中藥飲片提供了更多選擇和部分替代的空間,更貼近多元場景的應用。
  • 《經典中國故事繪本》:創新形式傳承傳統文化
    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編輯胡建勇介紹了這套書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探索和出版價值。中宣部出版物數據中心副主任、中國版本圖書館副館長杜大力評價了這套書融合創新的出版形式和時代意義。任率英先生的三子任夢熊與王叔暉先生的侄子王維澄分享了大師創作經典背後的故事,湯素蘭暢談了畫作中這些經過千百年時間淘洗流傳下來傳統故事新時代的文化內涵和對少年兒童的教育意義。他們致敬這批「喜聞樂見」的經典,回望那個「群星璀璨」的時代,探討如何用「最中國」的繪畫和文字,講好「最中國」的經典故事。
  • 成都中醫腫瘤研究院:正規中醫腫瘤醫院,多年老品牌傳承經典
    成都中醫腫瘤研究院_多年老品牌傳承經典?對於腫瘤的治療,在醫院的選擇上是康復治療很關鍵的。成都中醫腫瘤研究院是成都一家臨床中醫診療有很多年的醫院了,傳承國醫經典,注重中醫特色,名醫薈萃,在多年的抗癌臨床中,不斷的總結完善,得出了一套現代中醫全面抗癌的"中醫抗癌消瘤體系",並用於臨床診治腫瘤多年,其也都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患者對此的口碑評價也還不錯。
  • 「特色鮮明 守正創新」 2020中國中藥製劑大會召開
    12月19日,以「特色鮮明,守正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中藥製劑大會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簡稱世界中聯)中藥藥劑專業委員會第十五屆學術年會、世界中聯中藥新型給藥系統專業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製劑分會第二十一屆學術年會在廣西南寧召開。
  • 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挖掘經典名方力量,弘揚中醫藥文化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堅持中西醫並重,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在「十四五」規劃中,國家對未來五年醫療健康事業做出了新的規劃和部署,其中,中醫藥學作為中華民族的原創科學和中華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和發展方向。
  • 為湖南建設創新高地貢獻湘大智慧和力量——訪湘潭大學校長李伯超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 通訊員 申永豐 「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地落細,就是要集聚優勢特色,傳承紅色基因,加快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努力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為全省打造『創新高地』貢獻湘大智慧和力量。」近日,湘潭大學校長李伯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