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三一六年。
話說蘇秦死了之後,
他的兄弟蘇代、蘇厲也靠著遊說在諸侯之間很有名氣。
燕國的總理子之跟蘇代是親家,
想著謀朝篡位。
蘇代訪問齊國回到燕國之後,
燕國最高領袖姬噲問蘇代:
「您看齊國能不能稱霸呢?」
蘇代回答說:「不能。」
姬噲說:「為啥呢?」
蘇代說:「不信任手下的人。」
於是姬噲就讓子之主持政府日常工作。
鹿毛壽跟姬噲說:
「是人都傳說堯是個大聖人,
就是因為他能把天下讓給其他有能力的人。
現在您要是能把國家讓給子之,
那您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名聲就跟堯一樣了。」
姬噲就讓子之全面主持燕國黨內外一切事務,
自己退居二線,
子之的權力地位一下子就樹立起來了。
又有人跟姬噲說:
「大禹當年把益當成接班人,
但是給益安排的手下管事兒的都是他兒子啟的人,
等大禹老了不能治理國家了,
就說啟的能力不能勝任接班人,
讓益接替大位。
啟就領著他的人跟益打起來,
奪走了國家的最高權力,
天下人都說大禹明面上傳位給益
實際上是讓啟自己動手再搶過來。
現在您只是口頭上說讓子之主持政務
但是手下辦事兒的都是太子的人,
這就是明面上是子之
實際上卻是太子在操縱一切。」
姬噲就收繳了太子的公章,
讓三百石以上的官員都向子之宣誓效忠。
子之就正式登上了國家權力的最高峰,
姬噲歲數大了,
不再聽取任何匯報,
徹底退下來了,
國家一切事務都讓子之裁決。
到了公元前三一四年,
燕國最高領導人子之執政三年,
燕國內部是一片混亂。
子之篡位的三步走戰略特別有眼有板有節奏,
就是治理國家的能力不行,
要是治理國家有一套,
穩定了局勢,
說不準也能像齊國的老田家一樣。
軍隊的將軍市被就跟太子姬平串聯策劃舉兵收拾子之。
齊宣王派人跟姬平說:
「我聽說您打算逮住子之治他篡奪國家最高權力的罪,
想接任您父親的最高領袖的位置,
我所有的資源都任憑您調用。」
姬平就串聯自己人湊起來一大幫子,
讓市被領著去攻打子之,
沒打下來。
市被回過頭來開始打姬平。
軍隊裡的粗人像市被這樣的牆頭草不在少數。
這麼來回打了好幾個月,
前後死了好幾萬人,
老百姓都嚇得不行。
齊宣王就派章子率領齊國北方軍區的大軍進入燕國。
燕國的士兵都站在一邊看熱鬧,
城門也都不關。
齊國人就逮住了子之,
做成了肉醬,
捎帶著把姬噲也剁了。
齊宣王問孟子:
「有人跟我說不要佔領燕國,
有人跟我說佔領了燕國。
以萬乘之國討伐萬乘之國,
五十天就拿下了,
單靠人力肯定辦不到,
這都是老天爺的意思,
我要是不給老天爺面子,
恐怕會倒黴,
您看我趁機佔領了燕國咋樣?」
孟子回答說:
「佔了以後如果燕國的老百姓都很高興就佔了它,
以前有過這樣的事情,
周武王姬發滅了商紂王就是這樣。
佔了以後如果燕國的老百姓不高興就不要佔,
以前有過類似的情景,
周文王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造反就是這樣。
您派兵進入燕國,
老百姓簞食壺漿迎接您的軍隊,
這哪有其他的理由啊,
就是盼著您來了能安定社會秩序,
過上好日子。
要是在您的治理下還不如以前,
老百姓肯定就要另選他人了。」
孟子這一套跟後來兄弟和睦的李世民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意思差不多。
其他各個諸侯國商量著救助燕國,
齊宣王跟孟子說:
「有好幾個諸侯打算跟我作對,
您看咱們該怎麼辦呢?」
孟子說:
「我聽說靠七十裡地的地盤起家最後打下天下的,
以前有個商湯。
沒聽說有上千裡地的地盤還害怕別人的。
現在燕國的統治者虐待他們的老百姓,
您才發兵徵討他們,
老百姓都以為您是去救他們於水火之中的,
所以簞食壺漿迎接您的軍隊。
如果您殺了他們的父親和兄長,
捆住他們的兒子和弟弟,
拆毀了他們的宗廟,
運走了他們的重器。
這麼幹怎麼能行呢。
天下一向很畏懼強大的齊國,
現在齊國的地盤翻倍了,
但是不施行仁政,
這是要勾引全天下的兵馬來打自己啊。
請您趕緊下令,
不要欺負燕國的老百姓,
不要搬走燕國的重器,
跟燕國的人民群眾商量,
給他們重新確立領導人之後就回來,
這一切都還可以挽回。」
齊宣王不搭理這一套。
燕國的人民看著齊宣王不行就紛紛起兵反抗。
齊宣王說:
「我沒聽孟子的話,
覺得很慚愧。」
陳賈說:「您可別這麼想啊,
我去找孟子說道說道去。」
於是就去見孟子,說:
「您覺得周公是什麼樣的人啊?」
孟子說:「古代的聖人啊。」
陳賈說:
「周公讓管叔監管殷商紂王的兒子武庚,
管叔就在那個地盤上起兵造反了。
周公是知道他要造反才讓他去的嗎?」
孟子說:「那肯定是不知道。」
陳賈說:
「那照您這麼說,
聖人也會犯錯誤嗎?」
孟子說:
「周公是弟弟,
管叔是哥哥,
周公的這個錯不算啥。
並且古代的君子,
有了過錯就趕緊改了。
現在的君子,
有了過錯就一直錯下去了。
古代的君子,
他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
老百姓都能看見,
等到改了之後,
老百姓還都得靠著聖人過日子呢。
國家又給了好政策了,
爾等屁民趕緊歌頌聖德。
現在的君子,
不但一直錯下去,
還挖空心思替自己狡辯。」
這一年,
齊宣王薨,
他兒子齊閔王田地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