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的著名景點不多,但是吃的很多,美食的名氣遠遠超過了景點,但是韓文公祠是為數不多來到潮州一定要去的地方,不僅是因為這裡名氣大,而且最重要的是這裡也是國內歷史最久遠、保存最完整的紀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專祠。
韓文公祠位於潮州市區橋東韓山,也叫筆架山中峰西麓,由於當年韓愈忠諫直言,「欲為聖明除弊事」,被遠貶潮州,作為韓愈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挫折,而且在途中十二歲幼女死去,不僅是仕途雪上加霜,更是愧疚交加的切膚之痛一齊降臨到他的身上。
當年被貶各地的朝廷大員大部分都碌碌無為,尤其是在仕途受挫之後,很多人都沉默,有些更是在鬱鬱寡歡之中去世,為數不多的人到了當地以後依舊做出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韓愈當時算是到了被貶地以後做出積極貢獻的一位,在潮州的八月期間,他釋懷自己內心的鬱結,通過驅鱷、興學、勤農、釋奴,啟用賢士,興學育才,對潮州文化的發展影響至深。
韓愈在這裡做出了有利於生產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好政策,加上為人清廉、待人和善,受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去世後,潮州人民就專門為他建立了韓文公祠,韓文公祠歷經一千餘年,經歷了多次修繕,保留至今的仍然有幾分唐朝興建起來的容貌。
在韓文公祠前,有一棵相傳當年韓愈所植的橡木,據宋禮部尚書王大寶《韓木贊》的描寫,橡樹形如華蓋,遮蔽屋簷,其外皮作魚鱗狀,春夏之交開花,紅白相間,甚是美麗。人們賦予了很多內涵,每年高考的時候,也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拜,祈禱能夠獲得更多好福氣。
雖然說這棵樹花不常開,但是潮州人崇尚韓愈,以至於「韓祠橡木」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雖然這棵也是後來因為最早的一棵死去以後,重新種植的,但也已經有些年頭了,人們依舊給予美好的期望。
韓文公祠現保存歷代碑刻40幅,明代的《增修韓祠之記》、《功不在禹下》和清代篆刻《傳道起文》、重刻的《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等,也有不少現代名人書寫的牌匾。如果看過開心麻花的第三部電影《羞羞的鐵拳》,留心的話可以發現,裡面的卷蓮門,就在韓文公祠內的主祠、天水園等多地取景,和整個電影的喜劇風格相比也是很有意思。
這些都成為重要的文物,同時也是作為遊覽韓文公祠最重要的看點之一,作為大文豪的祠堂,歷史和文化的內涵遠遠超過了景點本身的景觀,這也是人文景觀最重要的亮點。
韓文公祠前臨韓江,後依韓山。祠分前後兩進,後進比前進高2.5米,兩側由通廊連接。該祠前有五十一級臺階直達韓祠。主體建築大殿,單簷歇山頂,嵌瓷紋飾屋脊,抬梁式和穿鬥式相結合木構架。整體建築古樸典雅,融合了潮式、廣式的建築風格。
來到主祠內正中龕置韓文公坐像,環壁豎立或鑲嵌歷代碑刻四十通。這些碑刻是研究潮州歷史文化、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珍貴史料。
祠堂很漂亮,既有鮮明的地方建築特色,又不同於那些花裡胡哨的宮廟,藍白兩色,素雅高潔。山頂建有侍郎閣,閣中設有「韓愈治潮及其法治精神」專題展覽。侍郎閣登高遠眺,可見遠處的廣濟橋全景和潮州古城。
潮州的遊玩突出美食和文化兩條主線,撇開美食不談,文化潮州不得不提的韓文公祠無疑是潮州文化的代表,也是來到潮州必達的一個景點,經歷了幾百年的變遷,色澤卻一如當初,在陽光下五彩斑斕。
【作者:剛行路上】
攝影師,旅行家,自由撰稿人,視頻vlog博主,深度自駕玩家!不間斷旅行記錄拍攝20多個國家,300多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