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每天有1049萬個未成年人遊戲帳戶因超時被強制下線

2020-12-28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2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騰訊了解到,協助家長管理子女遊戲行為的成長守護平臺有近2700萬家庭用戶,每天有1049萬個未成年人帳戶因超時被強制下線。

據《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顯示,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99.2%。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數比例達到78%,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10歲。

2017年,騰訊推出了成長守護平臺、在遊戲內可以自動管理用戶的健康系統和家長服務平臺,並應用了「公安實名校驗」、「人臉識別驗證」等技術。騰訊數據顯示,每天平均有1049萬未成年人帳號,因遊戲超時被下線,為了防止家長被騙代孩子過人臉,騰訊在上個月推出了遊戲充值人臉語音雙重提示。

相關焦點

  • 每天有1049萬帳號被「踢」下線,騰訊為了不讓小學生玩遊戲到底有多...
    而顯然,以騰訊為代表的遊戲大廠,在全行業制度正式落地之前就已經做出了表率,用自身努力推動行業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開展。 12月16日,在廣州召開的"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未成年人守護論壇暨未成年人守護生態共建大會"上,騰訊互動娛樂副總裁崔曉春介紹道,今年騰訊遊戲加速了防沉迷新規落地工作,對於實名為未成年的用戶進行遊戲時長
  • 騰訊崔曉春:未成年保護是騰訊遊戲的重中之重
    自2019年11月《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防沉迷新規)出臺以來,騰訊更是積極響應。  崔曉春介紹道,今年騰訊遊戲加速了防沉迷新規落地工作,對於實名為未成年的用戶進行遊戲時長、消費限制,目前已在騰訊210款遊戲中落地。
  • 《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試行,遊戲產業聚焦未成年人保護
    舉辦方供圖限時、限充、宵禁:企業多方式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此次發布會重點關注遊戲產業領域的未成年人保護議題,多家企業如騰訊、網易、盛趣遊戲等分享了各自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所做的工作。「未保是騰訊遊戲的第一優先級。」
  • 《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試行,遊戲產業聚焦未成年人保護...
    12月16日,「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未成年人守護分論壇暨未成年人守護生態共建發布會」在廣州舉行,當日,一份《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試行稿發布。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騰訊互動娛樂副總裁崔曉春、奧運冠軍鄧亞萍等參會嘉賓則從協會、企業、家長等角度,就未成年人保護問題分享各自的觀點及建議。
  • 中國遊戲分級標準公布,北京聚師網獲悉最低8歲起,沒有18歲+
    網絡通訊設備普及的今天,很多未成年人過早地接觸到網絡,更有甚者沉迷於遊戲之中無法自拔,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北京聚師網了解到12月17日,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在廣州召開,會議中提到網路遊戲適齡提示標準已經正式發布,並進入試行階段。
  • 騰訊「大戰」小學生,遊戲防沉迷覆蓋60歲以上老人
    層層加碼的守護平均每天有351萬疑似未成年帳戶觸發人臉識別,1049萬未成年帳號因登錄時長超1.5小時被系統"踢"下線……這是最近一個月騰訊遊戲防沉迷系統取得的成績。2017年初,騰訊遊戲開始打造「成長守護平臺」,通過引入家長的方式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消費進行管理。7月,《王者榮耀》正式推出騰訊遊戲健康系統。隨後,一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防沉迷「大戰」拉開了帷幕。
  • 今年中國遊戲收入2787億!遊戲分級標準出爐 未設18禁
    具體來看,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以三個不同的年齡為標準,分為8(綠色)、12(藍色)和16(黃色)。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可以看到中國的遊戲分級制度與別國略有不同,沒有存在較大爭議的18+類遊戲。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17日的遊戲產業年會上表示,《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對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使用遊戲內容作出明確規範,明年將作為遊戲審核上線的一個必備內容。
  •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超99%,騰訊等攜手發布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
    圖:騰訊公司副總裁、天美工作室群總裁、騰訊DN.A計劃發起人姚曉光進行主題演講去年8月,騰訊DN.A計劃團隊在深圳舉辦了少年團夏令營,邀請了19個孩子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參加。因為網絡使用問題,他們的家庭關係一度非常緊張,甚至有孩子已經決意退學。
  • 千億騰訊遊戲的「另一面」:屢陷未成年人充值投訴旋渦
    本報記者 鍾廣蓮 吳可仲 深圳報導營收逾千億元的騰訊遊戲業務,卻頻頻因未成年人充值問題而遭到投訴。6月28日,有用戶在黑貓投訴平臺發布消息稱,由於疫情期間,孩子不開學,在家用手機下載騰訊《穿越火線》,並且隱瞞家長,多次通過微信充值消費。
  • 99.2%的未成年人「觸網」,網絡素養誰來培養?
    為了防止家長在不知情情況下幫孩子通過遊戲平臺的人臉識別,上個月,我們又上線了遊戲充值時人臉語音的雙重提示。」 26日,在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新教育研究院和騰訊共同舉辦的「青少年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上,騰訊公司副總裁、天美工作室群總裁姚曉光講起他們和青少年的「鬥智鬥勇」——過去一個月,每天平均有1049萬個未成年人帳號因為遊戲時間超時被平臺「請」下線。
  • 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一個「貓鼠遊戲」背後的社會問題
    冷靜下來之後,鄭海的第一反應是找騰訊的客服,問個究竟。電話打到了騰訊客服中心的小龍那裡。小龍所在的條線是騰訊未成年人服務熱線,有時也經常接到用戶反饋普通的消費問題。鄭海等於是「誤打誤撞」接上了小龍。「我的錢不見了,你們幫我找一下。」鄭海說。小龍主業是處理未成年人的不理性遊戲消費問題,聽到對方聲音像是個家長,他本能地反應說:「是您孩子消費的嗎?」
  • 如何看待未成年人遊戲沉迷,過度消費問題?
    馬化騰在最近一段時間真的是遭遇糟心的事件,就是因為未成年人一直沉迷於消費,沉迷於網絡。4月28日江蘇消保委開始對於7家網遊公司也展開一系列的約談,也要求必須要增加充值人臉識別的功能。對於騰訊這家企業,其實有很多人有著不同的看法,比如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盈利能力的一大企業,而且還擁有QQ以及微信等社交軟體,簡直就是社交的霸主。但是大家之所以恨騰訊,是因為它的利潤大部分都是來源於遊戲端,不管是手遊遊戲又或者是網遊遊戲,都有著較高的收益,但是也導致很多未成年人因此沉迷於遊戲。
  • 每天超20起!騰訊遊戲:成年人借未成年人名義惡意申訴退款頻發
    由於未成年人不具備成熟的金錢觀念,導致常在遊戲或者是網絡平臺中,出現過度不理性消費的情況,甚至有些未成年人還會拿家長的金錢,購買遊戲道具,或者是用於打賞,給家庭造成損失。為此,各大網絡和遊戲平臺,都會針對這種情況進行核實調查,如果確實是由未成年人操作的,在家長的申訴下,往往會主動退還這些錢款。騰訊遊戲方面表示,對於疑似未成年人的充值行為,騰訊遊戲有一套完善的受理渠道,一般情況下家長需要提供未成年人充值的證據。
  • 番茄周報丨刺激,遊戲股透綠透紅;暴雪國服未成年人超時限制收益
    與此同時數據也顯示,在這1880萬中,正在玩遊戲的為593.8萬,其中《CS:GO》《絕地求生》《DOTA2》《GTA5》《怪物獵人:世界》這五款遊戲的玩家佔比一半以上。公告顯示,對於未滿18歲和實名信息不完整的玩家,暴雪會將其統一納入未成年人保護系統,當這些玩家在線時長超過1.5小時之後,其帳號便會受到遊戲收益的限制。且每天22點至次日8點之間,該保護系統內的玩家無法登陸遊戲。
  • 騰訊遊戲限制老人充值 馬化騰跟阿公阿嬤和中小學生都槓上了?
    防沉迷系統推出2年,騰訊遊戲又出招了:這次還是馬化騰親自下場參與產品設計,直接限制:60歲及以上的用戶,自然月消費超過1000元,再充值要人臉識別才能繼續。看似防老人,其實是跟拿爺爺手機充錢玩遊戲的熊孩子們槓上了——360度無死角防沉迷。世界首富也擔心孩子沉迷遊戲全世界的大人都在為孩子沉迷遊戲操碎了心。
  • 網際網路快報丨騰訊遊戲:成年人借未成年人之名惡意申請退款頻發
    騰訊遊戲:成年人借未成年人之名惡意申請退款情況頻發近日,有媒體報導未成年人在網路遊戲中大額充值遭遇退款難問題。針對家長反映的情況,騰訊遊戲方面表示,對於疑似未成年人的充值行為,騰訊遊戲有一套完善的受理渠道,一般情況下家長需要提供未成年人充值的證據,但是考慮到家長在實際舉證中的客觀難度,騰訊遊戲會根據用戶提供信息和後臺數據進行對比判斷,得出是否未成年充值的結論。
  • 從1.0進化到3.0,騰訊遊戲防沉迷系統持續升級,馬化騰一直在努力
    2017年開始,騰訊遊戲率先構建了「事前-事中-事後」涵蓋未成年人遊戲行為的健康防護方案,協助家長直接管理未成年人子女的遊戲時間、遊戲消費,限制實名未成年用戶的遊戲時間,對疑似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費進行主動提醒等。
  • 為了管住熊孩子,騰訊遊戲3年升級N項防溺技術,現在又新增絕招
    騰訊這是準備「大小通吃」嗎?早在2019年10月,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時,《人民日報》就曾發布評論說,要解決當中的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這一現實問題,實行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時間管理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