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第二集:重上江源

2021-03-03 靜水流深牡丹苑


作者 I 中央電視臺《再說長江》欄目組   主播 I 雯子

配樂製作 l 微微笑

  

2004年8月,從長江第一鎮出發,我們向著峰峰相連的雪山深處走去,壯觀的探源之旅,正將紀錄時代變遷的視角投向大江的源頭。那是1976年8月25日,28位專家組成的考察隊,經過51天的跋涉,突破冰雪的阻隔走進了長江源頭,一條世界大江的身世終於水落石出。1978年1月23日,中國向世界宣布長江源頭在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南側的沱沱河長江全長6380公裡,成為世界上第三大河。我們向著各拉丹冬雪山挺進,天空之下的這片尕爾曲羌塘北依崑崙山,南以唐古拉山為屏障,羌塘位於兩座大山之間,成為海拔4500米的高原盆地,長江源頭就躲在主峰各拉丹冬的冰川深處,那裡有七十幾條現代冰川高大的各拉丹冬挺立在天盡頭,而今,它就在我們的眼前。從各拉丹冬到姜根迪如,一路滿地的礫石讓我們只能徒步前進。高原反應,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走得極慢,仿佛每個人只剩下最後一口氣,幾乎每個人都體味了生與死的考驗。據說,至今全世界也只有不足300人親眼見識過姜根迪如的風採。姜根迪如冰川就是孕育沱沱河的源頭,從空中俯瞰,兩條鋸齒狀的現代冰川一南一北,仿佛鉗子緊緊擁抱著姜根迪如雪峰,較長的南側冰川確定為大江之源。2004年,我們終於紀錄了海拔5800米大江之源的最新影像。大自然以億萬年的陣痛和沉澱,孕育了我們生命的河。走出各拉丹冬,沱沱河就像個孩子。在大地母親的胸膛上盡情地放縱身軀,交錯著地質學上所說的辮狀水系。透過密網如織的水系,遠望大江正源沱沱河,在它的身邊還有兩條河流南北相伴沱沱河、當曲、楚瑪爾河,共同構成了長江最初的源流。6380公裡的長江從沱沱河起步,命冠世界唯一冰川河流的長江,也是因沱沱河而得名,當曲發源於唐古拉山脈的東段,藏語為沼澤地的意思。作為大江南源,當曲流出了峽谷之後,最終在囊極巴隴與沱沱河匯合。從這裡開始稱為通天河,作為大江北源,它在曲麻萊匯入通天河。

  萬裡長江從雪山走來,從億萬年的歲月走來,在這裡,沱沱河、當曲、楚瑪爾河三水合一,從這裡開始才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那就是長江。

  平臺主播:雯子,聯合國非官方事物辦公室籤約朗誦藝術家。彈鋼琴、唱歌、朗誦是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名軍旅誦者,朗誦軍旅題材作品《曾經當過兵》《我是一名光榮的女兵》等朗誦,深受廣大官兵喜愛!在全民網絡平臺,成功晉級全民資深導師!曾榮獲蒼央嘉措史詩朗誦大賽精英朗誦者獎及蒼央嘉措史詩朗誦最佳主持人獎。

     配樂製作:微微笑,湖南常德人。喜歡在聲音裡行走的人。用音符串聯生活的點滴,用旋律鳴奏生命的樂章,用音樂賦予文字不一樣的靈魂。

向上滑動可看到編委會和徵稿啟事

徵稿啟事

  體裁不限,原創首發。絕抄襲,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投稿前先關注「靜水流深牡丹苑」微信公眾號:jslsmdy2018 ,加總監微信jzmd2018 。稿件用word附件形式發至郵箱851449179@qq.com,也可微信直接發給總監,附帶作者簡介和生活照一張。

     稿費全部來自讚賞。累計讚賞20元及以下者不計發稿費。累計讚賞20元以上的60%做為稿酬,40%留為平臺維護。有朗誦的作品分配原則為:作者70%、主播30%。一周以後的打賞歸平臺,不再計發。所有徵文活動的讚賞歸平臺所有,用於獎勵及平臺維護,不計發稿費。

  原創作品版權發布 ,公眾號轉載須授權。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

商務合作:微信號:jzmd2018

《靜水流深牡丹苑》編輯部

2019.3.2

     創刊人:江中牡丹,原中國紅舞臺網站總監。現任《靜水流深牡丹苑》平臺總監。黑龍江省牡丹江人。一個在文字裡行走的女性,作品散見於網絡、有關雜誌報紙。在如歌的歲月裡,一直秉承著自己的風格,靜觀花開花落,笑看雲捲雲舒。微信:jzmd2018

讚賞通道

  總    監:江中牡丹  微信:jzmd2018

  總編輯:石 紹 輝  微信:13102179099

  常務總監:芳  華  微信:nbdwwbgn36726

  總監助理:賈鳳增 微信:1361206622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南通展映大型電視紀錄片《長江》
    《長  江》昨天下午,由中央電視臺、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大型電視紀錄片
  • 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第一集:大江巨變
    作者 I 中央電視臺《再說長江》欄目組   主播 I 雯子  這是20多年前一部史詩般的電視系列節目《話說長江》中的影像,拍攝者將鏡頭對準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紀錄下與它有關的神奇自然,厚重人文和長江流域人們的生存狀態。
  • 再說長江·再聽經典
    1983年,大型電視專題紀錄片《話說長江》出現在中央電視臺螢屏上。
  • 朗讀:《再說長江》旁白
    ▲《話說長江》解說詞朗讀:陳鐸/虹雲(中國電視史上第一批主持人)2006年,中央電視臺為《話說長江》拍攝的續集紀錄片《再說長江》,開篇主要介紹了《話說長江》的一些往事。解說詞由李易(著名播音配音員)朗讀。好的解說詞朗讀能為紀錄片增添色彩、感染力,如果你看過這兩部紀錄片就能深有體會。
  • 電視紀錄片《長江之戀》:一曲讚美長江的時代戀歌
    《長江之戀》劇照:人們在金沙江邊種樹   百度圖片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牽頭,聯合長江經濟帶11家省級衛視創製的6集電視紀錄片《長江之戀》日前與觀眾見面。上海文化與旅遊局局長於秀芬說,「這部紀錄片展現了中華兒女對長江的戀戀深情,是一部了解長江的百科全書,也是一曲讚美長江的時代戀歌。」該片播出後受到專家一致好評,播出期間觀眾熱情點讚,52城收視0.15,豆瓣評分高達9.0。「我們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了多少深情。」
  • 今天上午,大型電視紀錄片《長江》正式展映!如皋重磅出鏡!
    由中央電視臺、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大型電視紀錄片《長江》正在展映。紀錄片《長江》是中央電視臺《話說長江》、《再說長江》之後的第三部關於長江題材的大型電視作品,以跨越6380公裡的地理距離,穿越數千年的的時間長度,解讀長江領跑中國的偉大秘密。
  • 大型電視紀錄片《長江》央視開播,第一集就閃耀餘杭元素!
    據介紹,《長江》系列紀錄片共分《江河接力》、《領跑千年》、《現代脊梁》、《中部使命》、《地久天長》、《江海絲路》6集,每集時長50分鐘。沿途拍攝跨越了6380公裡長江沿線,穿越數千年的時間長度,旨在解讀長江領跑中國的偉大秘密,講述長江接力黃河領跑中國經濟文化的千年故事,探討長江在現實中國和未來格局中的重任使命。
  • 再說長江配音技巧分析,淺析紀錄片配音技巧論文
    再說長江配音技巧分析20 多年前,一部史詩般的電視系列節目《話說長江》中的影像,拍攝者將鏡頭對準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記錄下與它有關的神奇自然、厚重人文和長江流域人們的生存狀態。上世紀80年代,一個將改變中國人生活的時代正在到來,時代變遷的急促腳步,成為《話說長江》中,最具歷史張力的影像。
  • 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明晚開播,傾情講述長江故事
    因此,有關長江的紀錄片總是能引起人們的關注,人們通過紀錄片不僅看到了長江的變化,也看到了時代的進步、社會的變遷。三江源如今,繼《話說長江》、《再說長江》後,長江系列的紀錄片再次進入到大家的視野中。此次,紀錄片《長江之戀》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扶持項目,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牽頭,聯合長江經濟帶11省市衛視,聚焦新思路、新做法下的新長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巨製。2019年,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派出的8個攝製組,沿著6380多公裡長江溯源而上,輾轉10萬多公裡,用鏡頭記錄下生生不息的江水、河流孕育的生靈以及世代守護長江的芸芸眾生。
  • 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喜獲優秀電視紀錄片獎
    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喜獲優秀電視紀錄片獎 2020-09-30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輾轉萬裡,紀錄片《長江之戀》是如何拍就的
    於是,輾轉10萬多公裡,踏遍長江岸,高歌新華章,「沾著泥土、帶著露水」的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百鍊出爐。六集紀錄片《長江之戀》是聚焦新思路、新做法下的新長江的創新之作,也是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作品。
  • 光影裡的長江|《再說長江》航攝+衛星遙感全景展現長江生命脈絡
    展現中華兒女對母親河長江的戀戀深情,一直是文藝作品的一個母題,除了《話說長江》,2006年還有一個紀錄片《再說長江》,與《話說長江》相比,時間跨越了30多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偉大進步,長江流域沿岸地區舊貌換新顏,人們對於長江生態建設的理念也發生了轉變,提升到新高度。
  • 大型電視紀錄片《滹沱築夢》第二集:《激濁揚清》
    大型電視紀錄片《滹沱築夢》第二集:《激濁揚清》點擊觀看:大型電視紀錄片《滹沱築夢》第一集:《河水有聲》滹沱河,石家莊的母親河她承載千年歷史、孕育繁盛文化、滋潤萬千百姓全景表現滹沱河滄桑巨變由石家莊廣播電視臺傾力打造的三集大型電視紀錄片
  • 絕版視頻:李易談《再說長江》
    這是李易老師2006年在《再說長江》上映後,在新浪做的一期訪談節目,長達54分32秒,極為罕見,極為珍貴。  但幸運的是,當年《再說長江》上映時,我在新浪看到了這期節目,當時就用流媒體嗅探技術下載保留,如今想來,這是當年最明智的舉動。
  • 4K紀錄片《長江之戀》這樣譜寫新「長江之歌」
    古往今來,歌頌長江的名篇佳作總是層出不窮。繼《話說長江》《再說長江》後,2019年國慶期間又一部關於長江的紀錄片《長江之戀》引發廣泛關注。這部紀錄片通過全景式、浸潤式、立體式的記錄,帶領觀眾領略大美長江。10月25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與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紀錄片《長江之戀》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星光獎」揭曉 | 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喜獲優秀電視紀錄片獎
    28日晚,第32屆電視劇「飛天獎」、第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頒獎典禮在河北省衡水市衡水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出品的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喜獲「星光獎」優秀電視紀錄片獎。紀錄片《長江之戀》是國內首部4K拍攝,全景式、浸潤式、立體式記錄長江的大型紀錄片。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二集《殊死較量》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二集《殊死較量》 2020-10-20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再說長江》之《無夢到徽州》(有視頻)
  • 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在東方衛視播出
    8月26日起,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牽頭,聯合湖南、浙江、江蘇等11家省級衛視創製的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在東方衛視播出。展現中華兒女對母親河長江的戀戀深情,一直是文藝作品的一個母題,其中就包括兩部經典紀錄片《話說長江》《再說長江》。時間跨越了30多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偉大進步,長江流域沿岸地區舊貌換新顏,人們對於長江生態建設的理念也發生了轉變,提升到新高度。於是,講述長江流域人民的奮鬥歷程,展現中華民族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的又一部紀錄片新鮮出爐。
  • 各方專家點評文獻紀錄片《長江支隊》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田恬)7月30日,文獻紀錄片《長江支隊:從太行到八閩》(以下簡稱《長江支隊》)在北京、石家莊兩地以視頻連線形式舉行專家研評會。來自中國文聯、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等單位及文藝評論界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