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 中央電視臺《再說長江》欄目組 主播 I 雯子
配樂製作 l 微微笑
2004年8月,從長江第一鎮出發,我們向著峰峰相連的雪山深處走去,壯觀的探源之旅,正將紀錄時代變遷的視角投向大江的源頭。那是1976年8月25日,28位專家組成的考察隊,經過51天的跋涉,突破冰雪的阻隔走進了長江源頭,一條世界大江的身世終於水落石出。1978年1月23日,中國向世界宣布長江源頭在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南側的沱沱河長江全長6380公裡,成為世界上第三大河。我們向著各拉丹冬雪山挺進,天空之下的這片尕爾曲羌塘北依崑崙山,南以唐古拉山為屏障,羌塘位於兩座大山之間,成為海拔4500米的高原盆地,長江源頭就躲在主峰各拉丹冬的冰川深處,那裡有七十幾條現代冰川高大的各拉丹冬挺立在天盡頭,而今,它就在我們的眼前。從各拉丹冬到姜根迪如,一路滿地的礫石讓我們只能徒步前進。高原反應,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走得極慢,仿佛每個人只剩下最後一口氣,幾乎每個人都體味了生與死的考驗。據說,至今全世界也只有不足300人親眼見識過姜根迪如的風採。姜根迪如冰川就是孕育沱沱河的源頭,從空中俯瞰,兩條鋸齒狀的現代冰川一南一北,仿佛鉗子緊緊擁抱著姜根迪如雪峰,較長的南側冰川確定為大江之源。2004年,我們終於紀錄了海拔5800米大江之源的最新影像。大自然以億萬年的陣痛和沉澱,孕育了我們生命的河。走出各拉丹冬,沱沱河就像個孩子。在大地母親的胸膛上盡情地放縱身軀,交錯著地質學上所說的辮狀水系。透過密網如織的水系,遠望大江正源沱沱河,在它的身邊還有兩條河流南北相伴沱沱河、當曲、楚瑪爾河,共同構成了長江最初的源流。6380公裡的長江從沱沱河起步,命冠世界唯一冰川河流的長江,也是因沱沱河而得名,當曲發源於唐古拉山脈的東段,藏語為沼澤地的意思。作為大江南源,當曲流出了峽谷之後,最終在囊極巴隴與沱沱河匯合。從這裡開始稱為通天河,作為大江北源,它在曲麻萊匯入通天河。
萬裡長江從雪山走來,從億萬年的歲月走來,在這裡,沱沱河、當曲、楚瑪爾河三水合一,從這裡開始才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那就是長江。
平臺主播:雯子,聯合國非官方事物辦公室籤約朗誦藝術家。彈鋼琴、唱歌、朗誦是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名軍旅誦者,朗誦軍旅題材作品《曾經當過兵》《我是一名光榮的女兵》等朗誦,深受廣大官兵喜愛!在全民網絡平臺,成功晉級全民資深導師!曾榮獲蒼央嘉措史詩朗誦大賽精英朗誦者獎及蒼央嘉措史詩朗誦最佳主持人獎。
配樂製作:微微笑,湖南常德人。喜歡在聲音裡行走的人。用音符串聯生活的點滴,用旋律鳴奏生命的樂章,用音樂賦予文字不一樣的靈魂。
(向上滑動可看到編委會和徵稿啟事)
徵稿啟事
體裁不限,原創首發。杜絕抄襲,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投稿前先關注「靜水流深牡丹苑」微信公眾號:jslsmdy2018 ,加總監微信jzmd2018 。稿件用word附件形式發至郵箱851449179@qq.com,也可微信直接發給總監,附帶作者簡介和生活照一張。
稿費全部來自讚賞。累計讚賞20元及以下者不計發稿費。累計讚賞20元以上的60%做為稿酬,40%留為平臺維護。有朗誦的作品分配原則為:作者70%、主播30%。一周以後的打賞歸平臺,不再計發。所有徵文活動的讚賞歸平臺所有,用於獎勵及平臺維護,不計發稿費。
原創作品版權發布 ,公眾號轉載須授權。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
商務合作:微信號:jzmd2018
《靜水流深牡丹苑》編輯部
2019.3.2
創刊人:江中牡丹,原中國紅舞臺網站總監。現任《靜水流深牡丹苑》平臺總監。黑龍江省牡丹江人。一個在文字裡行走的女性,作品散見於網絡、有關雜誌報紙。在如歌的歲月裡,一直秉承著自己的風格,靜觀花開花落,笑看雲捲雲舒。微信:jzmd2018
讚賞通道
總 監:江中牡丹 微信:jzmd2018
總編輯:石 紹 輝 微信:13102179099
常務總監:芳 華 微信:nbdwwbgn36726
總監助理:賈鳳增 微信:1361206622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