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裡的長江|《再說長江》航攝+衛星遙感全景展現長江生命脈絡

2020-11-17 瀟湘晨報

展現中華兒女對母親河長江的戀戀深情,一直是文藝作品的一個母題,除了《話說長江》,2006年還有一個紀錄片《再說長江》,與《話說長江》相比,時間跨越了30多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偉大進步,長江流域沿岸地區舊貌換新顏,人們對於長江生態建設的理念也發生了轉變,提升到新高度。

2006年,大型紀錄片《再說長江》播出,講述了長江流域人民的奮鬥歷程,展現中華民族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

都為記錄,但手法不同,《話說長江》重在抒情,介紹的幾乎都是長江兩岸的人文,風俗,自然景觀,所以看《話說長江》的感覺就是這是一條充滿詩意的長江,這在介紹三峽及其下遊的廣袤長江流域尤為明顯。

《再說長江》重在寫實,第一集說拍攝《再說長江》是二十年之前那次拍攝的穿越不同時空的同一次旅行,其實不然,之後的這次因為視角不同,所記錄的內容也完全不同,《再說長江》也有人文,但把更多的鏡頭留給了變化和發展,如《三峽存證》、《告別家園》,到了下遊更是側重於講科技發展,如《時速上海》,另外由於兩次拍攝的年代不同,技術不同,《再說長江》拍攝的鏡頭顯得更加壯麗宏大。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再說長江》在片中實現了第一次飛越長江的最大規模航攝,他們沿江而下,從空中追隨這條巨龍蜿蜒東去,給電視機前的觀眾插上了一雙翅膀,從全新的視角飽覽長江沿岸壯麗的風光。

不僅如此,《再說長江》中還運用高清動畫和衛星遙感航攝全景展現長江生命脈絡……節目組在國家測繪局的幫助下,取得了整個長江流域的衛星遙感圖,並結合高清動畫技術,把一幅特殊的中國山水圖呈現在觀眾面前。在這幅山水圖中,所有的山峰丘陵,都是根據衛星遙感數據按比例繪製的,而滔滔江水則在其間奔騰穿行,在詩情畫意中描繪出令人震驚的視覺效果,同時也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對長江流域的地理知識有了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片中還大量採用了真實再現和動畫合成的方式,重現了古蜀文化中的三星堆文明,以及長江文明的源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再說長江·再聽經典
    作為《話說長江》的續篇,2004年,33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在中央電視臺正式立項並開始拍攝。【2006版《再說長江》宣傳片】如果說《話說長江》是開河之作,《再說長江》則是代表了中國的變化。《再說長江》中有很多《話說長江》的鏡頭重現,當年片中很多人物再次走進畫面。《再說長江》策劃時明確的主旨就是以長江沿岸風光地貌,風土人情的變化來反映中國20年來的經濟建設所帶來的巨變。《話說長江》是部風光片,散文化的解說讓沒走出過家門的老百姓看到了祖國各地人們的生活狀態;2006年,長江沿途很多地方早已成為旅遊勝地,不再神秘。
  • 長江光影致敬祖國致敬英雄 遊客齊聲祝福:祖國萬歲!
    在武漢長江大橋上,市民與長江燈光秀合影。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眾多市民在武漢長江大橋上觀看長江燈光秀。武漢綠地中心外牆上,金色鳳凰展翅騰飛;開闊的江面之上,長江二橋近在咫尺,車流如織的街道、機器轟鳴的工廠、書聲琅琅的校園,各種場景清晰呈現在眼前;兩岸樓宇之中,五彩動畫光影交錯,用一幕幕光影展示祖國與人民、城市緊密相連、眾志成城的時代精神。「太美了,這裡視野開闊,隨手一拍就是大片。」觀眾紛紛舉起手機,記錄絢爛的美景。「致敬祖國 祖國萬歲!」
  • 朗讀:《再說長江》旁白
    ▲《話說長江》解說詞朗讀:陳鐸/虹雲(中國電視史上第一批主持人)2006年,中央電視臺為《話說長江》拍攝的續集紀錄片《再說長江》,開篇主要介紹了《話說長江》的一些往事。解說詞由李易(著名播音配音員)朗讀。好的解說詞朗讀能為紀錄片增添色彩、感染力,如果你看過這兩部紀錄片就能深有體會。
  • 以圖為鑑 再說長江——《長江歷史圖譜》今日發布
    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要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貫徹省委省政府要求,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歷史文化,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從兩千多種輿地、政書、兵書、地方志等古代文獻中,精心遴選長江河道、長江口、江防與沿江風光等古代輿地圖、山水圖,彙編成《長江歷史圖譜》,將歷史上長江的樣貌加以呈現,為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提供歷史借鑑。
  • 4K紀錄片《長江之戀》這樣譜寫新「長江之歌」
    古往今來,歌頌長江的名篇佳作總是層出不窮。繼《話說長江》《再說長江》後,2019年國慶期間又一部關於長江的紀錄片《長江之戀》引發廣泛關注。這部紀錄片通過全景式、浸潤式、立體式的記錄,帶領觀眾領略大美長江。10月25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與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紀錄片《長江之戀》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長江最全「寫真集」發布,長江歷史圖譜首次彙編整理
    本書是長江歷史圖譜的首次彙編整理。江蘇省地方志學會顧問、《長江歷史圖譜》主編張乃格詳細介紹了《長江歷史圖譜》的編纂情況。《長江歷史圖譜》從一千多種輿地、政書、地方志等古代文獻中,選編珍貴的長江歷史圖譜。跨越千年,看長江的前世今生、潮息潮生,都在這部最全 " 寫真集 " 裡。徐海說,《長江歷史圖譜》介紹長江的歷史風貌、地理形勢和沿途風光," 讀者想要了解歷史上的巴山蜀水是什麼樣子,岷山、金沙江是如何走向,都可以在我們這套《長江歷史圖譜》中尋得答案。"
  • 電視紀錄片《長江之戀》:一曲讚美長江的時代戀歌
    它以4K高清畫質,帶領觀眾領略長江沿岸的美景,如三峽一帶江水的奔流而下,漢江平原的一望無際,太湖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更為可貴的是,它聚焦了長江流域沿岸在「長江大保護」政策下,民眾的生動實踐帶來的舊貌換新顏,也有機融合了長江沿線的歷史、地理、人文等一系列元素,記錄和展現了兩岸古風與今韻交織、保護和發展並存的圖景。
  • 《長江圖》:片中對於整個長江的圖景展現非常震撼
    理解不了的普通觀眾完全可以把它當作長江風光片來看。理解得了的牛逼觀眾也可以把它當作沾染政治的藝術片來看。類比公路片的說法,可以叫它為「水路片」。沿著長江講故事,只不過有了水的氣息,故事變得朦朧又凝重起來了。對於那些喜歡長江,喜歡三峽的地理控來說,這部影片足以給予他們高潮。
  • 圖說湖北:「視覺長江」裡的新中國 讀不盡70年滄海桑田
    未來網記者 李盈盈攝  12月18-21日,「視覺長江——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北省攝影作品展」在北京中國文聯文藝家之家展覽館展出。此次展覽由中國文聯、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國攝影家協會支持,湖北省文聯、湖北省發改委主辦。
  • 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第二集:重上江源
    作者 I 中央電視臺《再說長江》欄目組   主播 I 雯子配樂製作 l 微微笑那是1976年8月25日,28位專家組成的考察隊,經過51天的跋涉,突破冰雪的阻隔走進了長江源頭,一條世界大江的身世終於水落石出。1978年1月23日,中國向世界宣布長江源頭在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南側的沱沱河長江全長6380公裡,成為世界上第三大河。
  • 長江之戀
    古往今來,歌頌長江的名篇佳作總是層出不窮,繼《話說長江》《再說長江》後,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牽頭,聯合長江經濟帶11家省級衛視創製的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再次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吐旦旦巴站在沱沱河畔攝影的一幕令許多觀眾印象深刻,但其實這張照片背景裡虛化的是上千隻飛蚊。團隊成員們在攝製過程中克服艱苦條件,完美地完成了任務。更令人讚嘆的是,這部恢弘的紀錄片在短短5個月裡就完成了拍攝。製片人、總導演劉麗婷在前期策劃時帶領節目組,將紀錄片設計分成故事、採訪和空鏡三大板塊,提高拍攝效率。
  • 時代戀歌《長江之戀》
    國內首部4K拍攝,全景式、浸潤式、立體式記錄長江的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百鍊出爐!繼1983年的《話說長江》、2006年的《再說長江》後,2019年的長江系列紀錄片《長江之戀》再次進入到大家的視野。、河流孕育的生靈以及世代守護長江的芸芸眾生。
  • 滬通長江大橋全景圖來襲,超級壯觀!
    滬蘇通長江大橋是通滬鐵路控制性工程,全長11.08公裡,南部為蘇州市張家港,北端為南通市通州,下層為四線鐵路通道,上層為六車道高速公路合建橋梁。大橋主塔高330米,主航道橋主跨1092米,是世界上公鐵兩用斜拉橋的最高主塔和最大跨度。
  • 江風撫琴、光影律動!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奏響光的樂章
    交匯點訊 斜拉索在流光溢彩中忽隱忽現,好似琴弦一般,與橋面交相輝映,在長江上奏響光的樂章……12月22日晚,南京長江上又一條連接江南江北的交通「玉帶」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夜景照明正式完成調試。
  • 《再說長江》之《無夢到徽州》(有視頻)
  • 《長江歷史圖譜》:展長江壯闊雄姿
    全長將近10米的《江山萬裡圖》,兩百多幅珍貴的長江沿線圖畫……近日,由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選編的《長江歷史圖譜》與讀者見面,長江歷史圖譜首次得到彙編整理,再現了長江文化的悠遠與厚重。  省地方志辦公室成立專業的選編團隊,在南京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等單位的支持下,青燈黃卷,孜孜不倦,從兩千多種地方志和輿地、政書、兵書等古代文獻中,精選反映長江河道、長江口、江防與沿江風光等內容的古代輿地圖、山水圖205幅,編成這部《長江歷史圖譜》,由江蘇鳳凰出版社出版,將歷史上長江的樣貌加以呈現,為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提供歷史借鑑。
  • 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第一集:大江巨變
    作者 I 中央電視臺《再說長江》欄目組   主播 I 雯子  這是20多年前一部史詩般的電視系列節目《話說長江》中的影像,拍攝者將鏡頭對準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紀錄下與它有關的神奇自然,厚重人文和長江流域人們的生存狀態。
  • 為環保發聲,川渝兩地「生命長江」主播宣講團成立
    全省主播齊聚成都2020年11月18日,《主播看四川——鄉村振興區縣行》大型媒體行動頒獎活動暨川渝兩地「生命長江川渝兩地「生命長江」主播宣講團成立《主播看四川——鄉村振興區縣行》大型媒體行動完美收官節目2020年6月1日開播,每天一期15分鐘,讓觀眾足不出戶就全景感受到了四川各地鄉村通過脫貧攻堅,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主播看四川——鄉村振興區縣行》大型媒體行動順利收官之後,省視協從眾多的作品中評出了10件優秀作品和10位區縣十佳電視主持人。
  • 《長江圖》,長江途,這是我的長江!
    他接了一單生意,駕駛貨船沿著長江送貨,途中他不斷上岸尋找豔遇,但他逐漸發現,在不同地方遇到的女人都像是同一個人——安陸(辛芷蕾飾)。隨著輪船逆江而上,安陸也越來越年輕,高淳發現安陸每次出現的地點都與一本未知作者寫的《長江圖》詩集有關,他不斷停船不斷尋找安陸,最終一直上溯到長江源頭的雪山,找到安陸的起源。
  • 長江燈光秀,嗨爆武漢兩江四岸!
    4月30號晚,「致敬勞動者」暨兩江四岸「長江燈光秀」啟幕秀點亮了武漢的夜。本次啟幕秀以「科技文化融合」為出發點,長江大橋至長江二橋為核心表演區域,以長江大橋橋頭堡、引橋外立面為「畫布」,將兩岸樓宇、橋梁、黃鶴樓、龜山、蛇山、龜山電視塔等亮化設施,配合雷射,按編好的程序,共同演繹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 圖片源於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