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新民網】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社會高度關注。國新辦今天上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改委、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工信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健委、人民銀行六部門介紹有關情況,回應社會關切。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盧向東介紹,《方案》提出了到今年底、明年底、2022年底三年工作目標,到今年底對於老年人面臨智能技術的突出問題拿出解決措施,同時再經過兩年的努力,不斷完善智能化的技術服務,進一步完善傳統服務措施,逐步建立老年人面對「數字鴻溝」的長效機制。
國家衛健委:保留掛號、繳費等人工服務窗口 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
「很多醫療衛生機構使用智能技術為患者提供掛號、繳費、列印檢查檢驗結果等服務提高了便捷性,也提高了服務效率和質量。但同時,也對一些不使用和不會使用智能技術的老年患者帶來很多的麻煩和困難。而我們絕不能讓一位老年人因為智能技術的運用而掛不上號、看不成病、辦不了事,要充分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切實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說。
國家衛健委將從四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創新服務方式「兩條腿」走路原則,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還要保留傳統的服務方式。二是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籤約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一定要保留這個渠道,還要暢通這個渠道。三是保留人工服務窗口。現場掛號、繳費、列印檢驗檢查結果等服務,一定要保留人工服務窗口,這是老年人熟悉的服務方式。同時,還要配有導醫、志願者、社工等現場為老年人服務。四是進一步簡化網上預約掛號、網上問診等智能技術,要能適合老年人的需要。同時,通過網際網路這個網上服務和醫院智能終端的連接,提供更加適合老年人的服務,還要提供語音諮詢、引導服務等,盡最大的力量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
王海東還表示,國家衛健委多次發文強調,不得把「健康碼」作為出行的唯一憑證,要採取線上線下多種方式相結合手段,方便群眾出行。下一步,國家衛健委將協調相關部門,把有關的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讓電腦多費點事,讓老年人多省點事」。
工信部:推動App適老化改造 鼓勵智能設備提供「老年模式」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隋靜表示,下一步將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應用上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實抓細《實施方案》的各項措施落地。
一是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基礎電信服務。將持續推進行政村行動網路的深度覆蓋,保留並完善面對老年人傳統線下「面對面」電信營業廳服務模式,也引導基礎電信企業為老年人提供更大力度的資費優惠。二是要開展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專項行動。行動將聚焦老年人和殘疾人群體的特定需求,重點推動與老年人、殘疾人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網站、手機APP的適老化改造,同時也鼓勵企業在智能設備上提供「老年模式」、「長輩模式」等,使老年人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和服務。三是將繼續擴大老年人智能終端產品的供給,將從技術創新、產品服務供給、應用試點示範等產業環節著力,積極扶持老年健康輔助器具研製,擴大老年人智能終端產品供給。
人民銀行:將全面開展拒收現金集中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工作
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表示,人民銀行準備從三個方面採取措施,切實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滿意度。
在現金管理方面,針對現在出現的歧視、排斥使用現金等情況,將全面開展拒收現金集中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工作。在支付服務方面,針對部分老年人不會使用行動支付、日常消費不便的問題,將指導市場機構從界面、操作等方面入手,切實提升支付產品的便利性、便捷化程度,加強對老年人行動支付的知識宣傳、教育、普及推廣。對利用不正當競爭手段造成商家拒收銀行卡等歧視性支付行為、給老年人消費帶來不便的市場機構,人民銀行將開展查實處置工作,督促其落實整改。
在普惠金融方面,針對部分智能金融服務和產品主要對標青壯年客群、給老年人造成使用困難的問題,人民銀行將指導金融機構,聚焦老年人日常高頻金融場景,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貼合老年人需要的「適老」金融服務。在線上,深挖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優勢,因人而異打造一些大字版、語音版、民族語言版和簡潔版等智能金融APP,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定製化、有溫度、貼心的金融服務。
近期,94歲老人被抬進銀行做人臉識別一事備受社會關注,李偉對此表示,「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我們也將組織有關金融機構改進服務,運用一些行動裝置延伸我們的服務觸角,主動上門或者遠程辦理金融業務。」
交通運輸部:保障老年人無健康碼也能出行 沒有手機也能打車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蔡團結表示,將採取三方面措施保障老年人出行。
一是優化健康碼查驗措施,保障老年人無健康碼也能出行。會同衛健委等部門指導各地落實健康碼分區分級查控措施。對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除了機場、碼頭、長途汽車站等以外,其他場所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比如現在的公交、地鐵,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同時,推動在有對外方式的客運場站,為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設立無健康碼通道,老年人沒有健康碼照樣可以保證出行。
二是保持電召、揚召服務,保障老年人不會上網或者沒有手機也能打車。要求各地保持巡遊出租汽車揚召服務,充分發揮95128等電召服務的作用,為老年人提供電話預約或者即時叫車服務。同時,對有固定用車需求的老年人以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在各地組織愛心車隊、雷鋒車隊等,提供一對一的結對保障服務。
「我們在醫院等老年人出行集中的場所推動設置出租汽車停靠點、臨時候車點以及臨時叫車點。在一些地方設置人工按鍵,一鍵可以直接叫車,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同時,我們指導鼓勵網約車平臺,優化約車軟體,增強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鍵叫車功能,降低操作難度,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蔡團結說。
三是強化傳統服務方式,保證老年人無憂乘坐公共運輸。目前,各地普遍實施了老年人免費或者優惠乘坐公交車的政策,我們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進老年人直接憑身份證、老年卡、社保卡等證件乘坐城市公共運輸。同時,對公路、水運、軌道交通等客運場站及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等場所,要求保留人工服務窗口,鼓勵為老年人設立優先購票、專用候車區或者綠色通道,並在推進行動支付、電子客票、掃碼乘車等服務的同時,保留現金、紙質票據、憑證和證件的使用。(新民晚報駐京記者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