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影話劇《薩勒姆的女巫》堪比《演員的誕生》!這裡有專業的影視院校和腳踏實地的演員

2021-02-07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薩勒姆的女巫》簡介:1962年春天,北美麻薩諸塞州的薩勒姆小鎮。正值豆蔻年華的青春少女們,相約在生機盎然、充滿靈性的森林祈願跳舞、盡情嬉戲,甚至赤身裸體,在黑奴蒂圖巴的巫毒術下,她們說出心儀的男孩的姓名,許願能和他們一起跳舞。而巴裡斯牧師的突然出現,使女孩兒們受到了巨大的驚嚇,當晚跳舞的女孩兒們接二連三的中邪,小鎮裡開始傳言巫術出現,籠罩在女巫風雲的薩勒姆小鎮裡,人們互相指控,絞死還是懺悔,女巫真實出現還是藉由巫術已報私仇,都在1962年薩勒姆小鎮的春季,開始揭曉。

編劇:阿瑟·米勒

導演:陳欣

出品人:羅共和 黃元文

監製:唐華軍


【劇情】艾比蓋爾愛上了她曾經的僱主普羅克託,並和他發生了關係,但卻被普羅克託的妻子伊莉莎白發現並解僱了。艾比蓋爾在被同伴們嘲笑,她不顧蒂圖巴的勸阻,殺雞飲血詛咒伊莉莎白。而這時牧師帕裡斯循聲來到森林中,認為有人在搞巫術,但卻不知道具體是誰。驚恐中,帕裡斯的女兒貝蒂病了,同樣的還有帕特曼家的女兒,村民們認為這是巫術而陷入恐慌中,只有普羅克託一直在反對。



帕裡斯詢問了艾比蓋爾整件事的經過,但艾比蓋爾拒絕說出真相,也不承認她們在搞巫術。為了保住牧師職位,帕裡斯請來貝弗利的黑爾牧師幫助肅清女巫。黑爾審問了女孩子們,艾比蓋爾為了自保,謊稱自己被巫術控制,而將矛頭直指黑人蒂圖巴。蒂圖巴在嚴刑拷打之下,為了自己的性命,編造了並不存在的魔鬼和白人信徒們,女孩子們也藉此機會,紛紛指證村裡的村民們。



而在此期間,艾比蓋爾多次向普羅克託求愛,但屢遭拒絕,虔誠的上帝信徒普羅克託為了自己的外遇而倍感後悔。出於嫉妒,艾比蓋爾製作了詛咒人偶,在人偶的肚子上插上針,讓女僕瑪麗送到了伊莉莎白手中,並且自己也用銳器向自己的腹部刺去,就這樣,伊莉莎白也因為巫術而被捕。



故事發展到此可以說才剛剛起步,前兩場不但是為後來的高潮做鋪墊,也在考驗觀眾的耐性,因為矛盾衝突才剛剛展開,人性的醜惡和扭曲才剛剛顯露。



接下來的幾場,舞臺成了一個考驗人性的實驗場,人們為了報復洩憤,為了使自己開脫,為了明知自己錯了卻害怕懲罰而不能回頭。謊言主宰了一切,謊言葬送了無辜的生命。



普羅克託為拯救妻子的性命,說服了家中女僕瑪麗,來到法庭,希望戳穿艾比蓋爾的謊言。艾比蓋爾再次故伎重演,大喊自己看到了瑪麗和魔鬼在一起,在法官的威逼和艾比蓋爾等人強大的壓力下,瑪麗倍感恐懼,無法說出真相,情急之下,普羅克託說出了他和艾比蓋爾的姦情來證明自己話語的真實性。但是,在重重壓力下,瑪麗還是屈服了,指控了普羅克託,而為了結束這場鬧劇的普羅克託也大喊出了「我說,上帝已經死了!」



法官把普羅克託的妻子伊莉莎白帶上法庭,讓普羅克託和艾比蓋爾背對著她。法官問及伊莉莎白為何趕走艾比蓋爾,伊莉莎白只說發現他們關係曖昧,當法官再一次追問普羅克託是否犯有姦淫罪時,沉默良久,從不會說謊的伊莉莎白說出了:沒有。



因為普羅克託的入獄而倍感後悔的艾比蓋爾捲走了帕裡斯所有的錢,試圖勸服普羅克託和她一起逃走。但是普羅克託沒有來,艾比蓋爾獨自一人逃跑了。



艾比蓋爾捲款逃跑使得帕裡斯失去了所有。而這時法官誘逼普羅克託在懺悔書上簽字。而普羅克託卻知道了伊莉莎白懷孕的消息。在良心和謊言、生與死之間,普羅克託終於撕毀了懺悔書,選擇了良心,選擇了絞刑架。在被絞死前,普羅克託和幾個和他一樣的堅守信仰的人大聲朗誦了《聖經》,並且從容赴死,這是全劇的最高潮。



駭人聽聞的故事情節賦予了對人性弱點的關注和對生命意義的拷問,足以讓所有觀眾動容。在這場鬧劇中,人性中固有的自私、軟弱、卑劣、兇頑與良知的衝撞,無時不在心中激蕩。如果說有哪部戲可以等待,有哪部戲可以重看,《薩勒姆的女巫》就是。


相關焦點

  • 《薩勒姆的女巫》引媒體關注
    十年來,一直有觀眾詢問王曉鷹,《薩勒姆的女巫》什麼時候再演。這讓他看到了該劇深刻的感染力,「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碰不到這樣的遭遇,但它卻能觸碰到觀眾內心最深處的情感,這也就是戲劇的魅力所在。」王曉鷹還透露,從二次創作的角度看,當初這部劇已經做到極致,此次重演在劇情上不會有什麼大變動,但演員們對一些表現感情的小細節,會演繹得更細膩深入。
  • 王曉鷹:《紅色》之後,《薩勒姆的女巫》重來
    王曉鷹:《薩勒姆的女巫》是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以發生在美國17世紀一個真實的案子「薩勒姆女巫案」為背景創作的,美國薩勒姆鎮還建有女巫博物館,女巫博物館裡有大量的揭發證詞、大量的法庭審訊口供。1998年,我到美國去排戲,在報紙上看到人們呼籲為當年錯打成女巫的人平反。時隔數百年,「女巫」的子孫後代還在背負著這個汙點。所以,如果要承認自己是女巫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 薩勒姆的女巫 | 史與戲的跨時代漫談
    為更好地創作劇本,米勒曾於1952年親身遊覽故事的發生地,並意識到1692年的薩勒姆和當時的美國有著諸多共通點。演員如同隨時可能被濫捕濫殺的薩勒姆民眾,共產主義者則是需要清繳的女巫。而所謂的社會棟梁如麥卡錫和HUAC(「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之流,正在迫害「左翼分子嫌疑者」。1953年《薩勒姆的女巫》在百老匯首演。曾被批為拙劣的政治獵巫寓言。
  • 圈內動態國家話劇院《薩勒姆女巫》十年後復排受關注
    王曉鷹說,當劇中人抱著「不要任何人來批判,按自己的意願去做」的信念,在誠實與謊言乃至生與死之間作著殘酷的抉擇時,這場人性考驗便開始逼近生命意義的核心。十年來,一直有觀眾詢問王曉鷹,《薩勒姆的女巫》什麼時候再演。這讓他看到了該劇深刻的感染力,「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碰不到這樣的遭遇,但它卻能觸碰到觀眾內心最深處的情感,這也就是戲劇的魅力所在。」
  • 《薩勒姆的女巫》十年歸來再現輝煌 引媒體強烈關注
    在當年眾多的讚譽中,王曉鷹最為在意的評價是「這部戲有超過10位演員非常好地塑造了自己的角色」。而此次復排幾乎是10年前的原班人馬。時隔10年,當年擔任主演的張秋歌,如今已兩鬢斑白;當年在戲中扮演小女巫的幾位年輕女演員也都當了媽媽……現在,大家再次團聚在《薩勒姆的女巫》劇組,都把自己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生命經驗融入這部極具分量的作品當中。
  • 【內有福利】《薩勒姆的女巫》駕臨杭城
    老者許是會想起幾十年前的那場浩劫,少者許是在這迷惘的當代會突然被當頭一擊。誰也躲不開舞臺上那個偌大面具的審視。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齣戲的前世今生,不要走開,後邊會有驚喜喲:幾個世紀前,許多虔誠的基督徒以及一些宗教堅信魔鬼會給特定的人——巫師——傷害他人的能力,以此換取他們忠心。從14世紀一直到17世紀末,「巫術狂熱」一直遊蕩在歐洲大陸。
  • 《薩勒姆的女巫》落幕 黑爾牧師于洋新劇將播
    于洋出演黑爾牧師  昨日,由王曉鷹執導話劇《薩勒姆的女巫》在國家大劇院進行最後一場演出,作為國家話劇院經典保留劇目,十年後再與觀眾重逢,反響依然高漲,不減當年。  在話劇《薩勒姆的女巫》中,國家話劇院優秀演員于洋在其中出演「黑爾牧師」,他正義、善良、盡職盡責,面對荒誕的審巫事件勇於抵抗。當薩勒姆小鎮上的村民受到誣陷之時,他作為一個真正的牧師,為村民開解心中的忿恨。可以說,黑爾牧師是整部劇作中的關鍵性人物,他的內心有著極為複雜的掙扎與煎熬。
  • 阿瑟·米勒丨我為什麼寫下《薩勒姆的女巫》
    即便如此,《薩勒姆的女巫》仍舊贏得了1953年託尼獎的最佳劇本獎。 一年之後,新製作面世並獲得成功,該劇從此成為經典。它是美國戲劇典範中的重要作品之一。2020年初,當美國這個國家捲入了彈劾聽證會,大家有興趣通過重現過去的意想不到的片段來處理當前的事件。
  • 薩勒姆的女巫:煉獄之聲,必有迴響
    阿瑟·米勒的頭銜很多,「美國戲劇的良心」、「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劇作家」、「美國的脊梁」、「瑪麗蓮·夢露前夫」,與尤金·奧尼爾、田納西·威廉斯並稱為20世紀美國戲劇三大家,他的經典戲劇作品《美國大鐘》、《都是我兒子》、《推銷員之死》、《薩勒姆的女巫》等享譽海內外,是世界各大劇場的長演劇目
  • 戲劇美學之阿瑟.米勒的薩勒姆的女巫
    哈姆雷特替父復仇、重整乾坤的使命感是他自己存在的必要根據和自我設計的精神支柱。生存問題與人類生活是如此密切相關,以至於古今中外有數不清的藝術家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諸如戲劇、音樂、繪畫、影視、小說、詩歌等,來表現對它的認識與感悟。美國當代戲劇中有數部我們中國觀眾熟知的作品莫不如此。
  • 今夏,百老匯全明星版《薩勒姆的女巫》又多了些意味
    中國國家話劇院版《薩勒姆的女巫》,舞臺上絞索高懸。阿瑟·米勒的原劇名「The Crucible」意為「嚴峻的考驗」。暗黑氣質的中文版劇名在吸引目光之餘,也曾引來誤會。據說常有國內觀眾觀劇前提出「那是部魔幻劇嗎?和《哈利·波特》有關係嗎?」之類的問題。
  • 韓國留學:影視表演專業有哪些院校可以選擇?
    韓國的影視表演在世界上都比較有名,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影星都出自韓國。並且韓國的影視產業也是推動韓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量之一。不論是韓國的優秀電影,還是優秀電視劇都在世界上得到大家的喜愛。這樣就給想學影視表演類專業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平臺和就業機會。
  • 《薩勒姆的女巫》,讓我們永遠記住『恐懼』的罪惡
    其經典作品,《都是我的兒子們》、《推銷員之死》、《美國大鐘》、《代價》等劇目紛紛在西區和寬街迎來復排,其中不乏瑪麗安娜·艾略特(《天使在美國》導演)這樣的大導參與製作。值得一提的是,由女性擔任普克託的《薩勒姆的女巫》,也在東倫敦的The Yard Theatre上演。
  • 讀劇 | 《薩勒姆的女巫》: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魔鬼
    《薩勒姆的女巫》擱筆於1953年,正是美國「麥卡錫主義」對關國進步人士和共產黨人野蠻迫害到登峰造極之時。麥卡錫是一名國會議員,他的言行是麥卡錫主義的集中體現。他利用他的政治身份放肆地煽動反共輿論,收集共產黨員、民主進步人士和持不同政見者的材料,並對他們進行惡意誹謗和無情迫害。
  • 《薩勒姆的女巫》十年歸來再現輝煌 首批觀眾好評如潮
    ,以不負眾望的深刻和厚重,再現當年演出的盛況和輝煌。以下是內部觀演場的首批觀眾在看過《薩勒姆的女巫》之後發表的評論和感受:,普羅克託等人的勇敢才真正將薩勒姆的「女巫」消除殆盡。《薩勒姆的女巫》講述的正是一個關於人性與信仰的故事,塑造了一群在相同信仰環境下,展現出不同行為的人物。普羅克託、麗貝卡、伊莉莎白……這些普通人,讓人們認清法庭的虛偽、人性的猜忌與報復,也正是他們,揭開所謂「救贖薩勒姆」的謊言,用心中的信仰實現對薩勒姆的再救贖。救贖是故事從始至終的主題:無論是法庭一邊對被控告的「罪人們」的「救贖」,還是普羅克託等人對自身、對他人的救贖。
  • 《薩勒姆的女巫》改成舞劇竟然這麼震撼,猝不及防就入了舞蹈的坑
    蘇格蘭芭蕾舞團近日在愛丁堡戲劇節上首演了最新芭蕾舞劇《薩勒姆的女巫》,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是《薩勒姆的女巫》也許恰恰是非常適合改編成舞劇的,黑暗的森林、起舞的女郎、佯裝的巫術、赤裸的情慾、凌厲的審判……這些都非常適合發掘並打造成極具張力的舞蹈場景啊。
  • 加場開票 |《薩勒姆的女巫》《李爾王》本周末再登首都劇場
    還記得人藝2019邀請展特別影像單元一票難求的《薩勒姆的女巫>人藝首都劇場不見不散《薩勒姆的女巫美國戲劇三傑之一阿瑟·米勒託尼獎劇作倫敦老維克劇院復排版現場錄製理察·阿米蒂奇完美演繹人性的罪與罰《薩勒姆的女巫
  • 《薩勒姆的女巫》背景介紹
    完成了初步研究之後,米勒打算親赴薩勒姆查詢歷史檔案。恰在此時,他接到了伊利亞․卡贊(Elia Kazan)的電話。米勒與卡贊彼時是多年好友,兩人的合作取得了佳績——正是卡贊執導了《都是我的兒子》(1947)和《推銷員之死》(1949),卡贊也因此兩獲託尼獎最佳導演獎。卡贊曾於30年代中期短暫加入過美國共產黨,因為不願意受黨的約束而最終退出。因為這段經歷,HUAC傳召他接受調查。
  • 英國影視配樂專業留學院校有哪些?
    影視配樂是一種與視覺同步為畫面創作音樂,展示的是相關音樂主題和烘託情感的背景音樂。在英國音樂留學中,影視配樂專業是留學熱門專業。那麼,你知道英國影視配樂專業留學院校有哪些嗎?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院校吧!
  • 薩勒姆的女巫——北影表演學院畢業匯報演出
    劇目:《薩勒姆的女巫北京高端名家講座、文化活動第一發布和交流平臺!2010年誕生於北大清華校園中,涵蓋人大、北師大等北京各高校、及社會最高品味的開放免費講座和活動,5年50000場。經濟人文、社科管理經典,學術思想前沿。大師身邊宜聆教,未來精英共成長!在本微信公號中分別輸入【北大】【清華】【人大】【北師】二字可自動提取四校當日講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