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第四季也和第三季一樣,總有讓人窒息的部分,上一季「明學」出圈,收視率達到了巔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內部衝突加劇,黃曉明一直走「霸道總裁」人設,一旦有人不服從於他,他就開始急眼,前半季幾乎都在吹鼻子瞪眼。直到後半部分才開始漸漸洗白。
第四季《中餐廳》問題更加突出
第四季財務問題依然十分緊張,行程已經過了三分之一,但餐廳依然處於虧損狀態,和上一季不一樣的是,黃曉明開始走「老好人」路線,對於餐廳的事務一直是聽之任之,放任不管。
林大廚依然是買買買,完全沒有節制,趙麗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最後終於忍無可忍向林大廚說「不」!但由於語氣聽起來讓人不太舒服,很多網友質疑她情商太低。
除了繞不開的財務問題,其他問題在第四季也非常明顯,按理說這一季請了4位大廚,應該是最輕鬆的一季,也是可以創營業額記錄的一季,結果節目組光請人,卻沒有好好利用四位大廚。
上一季只有林大廚一個大廚,黃曉明為了營業額拼命拉客,沒桌子硬從員工區騰出來,這季可好,四位大廚一天只營業十桌,有時候邀請的客戶沒來,還沒有十桌,中午不營業,晚上也不翻臺,髒活累活以及後廚的活以前明星都能幹,這一季完全名存實亡,明明團隊已經越來越專業,但是中餐廳卻有點開不下去的感覺。
大家都是餐廳合伙人,林大廚不但要做飯,還要負責採購,這也就算了,還要自己先墊錢,沒有一點財務自由,最後要報銷,黃曉明和趙麗穎卻當作沒聽見,完全沒有站在經營者的角度看問題,餐廳沒贏利就扣後廚的錢,這是認真的嗎?
成本多少,贏利多少,這些都是店長需要考量的東西,發現餐廳一直沒贏利,黃店長卻始終發現不了是不是菜單定價的問題,即使知道,也沒人站出來去修改菜單,對於這樣的經營模式,真的不敢認同。
回顧整個節目,還是第一季最親民
回顧整個節目,發現還是第一季最親民,當時大家都邊摸索邊進步,沒有什麼套路,整個節目呈現一種很隨意的感覺,但大家又都帶點小緊張,不知道當天能拉來多少客戶,更不知道當天能產生多少營業額。
這種期待感貫穿全季,趙薇當店長腦子活又親切,跟黃曉明的咄咄逼人比,趙薇對員工的肯定和鼓勵,顯得尤為可貴。
當時只有張亮一個廚師,黃曉明負責跑堂拉客,每個人都輪流做飯,大家其樂融融,氛圍十分好!
第一季的環境也是最好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餐廳寬敞明亮,放眼望去,就是大海,有一種度假的感覺,有時候雖然沒有營業但有客人來了,也可以坐下來喝喝飲料和啤酒,非常治癒。
後面幾季就徹底沒了這個感覺,團隊套路也變多了,每季都重點把財務矛盾放大,少了一種慢綜藝的欣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