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餐廳4》這檔綜藝的播出,本來是一個立意很好的節目,順流而下,宣傳中國美食和文化。
但從第一季到第四季,雖然嘉賓一直在換,但整個節目唯一不變的就是衝突。前幾季還好,感覺不是很嚴重,但這一季「花錢」的問題真的一直到現在還沒解決。
有很多網友都說,感覺中餐廳這一季所有嘉賓都在和稀泥。
之前他們在定菜單的時候看到當地的菜價很貴,他們自己在節目中也說了,中餐廳定價太便宜了,但是回來後沒有一個人提出更改菜價。
不光是這個,最誇張的是,三站下來,菜是一直在換,但價格卻始終沒變。作為消費者,這個定價便宜當然很開心。但你們不是,你們是經營餐廳的人。
每天的收入和支出達到平衡,有時候入不敷出,這個真的是在開餐廳嗎?餐廳營業了四五天,結果一分錢都沒賺到。
整期節目別的沒看到,就看見店長黃曉明當了甩手掌柜,趙麗穎還倒欠林大廚大幾千塊錢沒報銷,張亮李浩菲基本不說話,沒什麼話語權。
大家指責來指責去,最後問題落在了林大廚亂花錢這個毛病上,然後節目組就利用了這個衝突,製造了唯一的看點。
都知道一檔綜藝節目要有爆點,才會被人關注。「花錢」這個大家普遍都會關注的問題,就成了他們後期可以利用製造的矛盾點。
上一季的矛盾不也是這樣嗎?因為花錢的問題,集中在林大廚和秦海璐上,這一季只不過是換了個人罷了。
鯉娛看到很多網友都在說,這個都是他們故意製造的爆點,節目組給錢少這是事實,他們都發現了當地的菜價貴,還貴得驚人,但為什麼不調整菜價呢?
現在中餐廳的收支只能達到平衡,如果是一個真正的餐廳,在扣除員工工資和水電費煤氣費等雜七雜八的費用,這個定價估計早就倒閉了吧。
某平臺上就有網友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釋,說他們菜價定低,並不是不知情,不知道別的餐廳的菜價,而是特意故意定低的,餐廳前幾期都沒有贏利,最後來個大反轉,標準的綜藝節目的套路。
雖說當初他們五個人因為時間關係著急定菜單,沒有具體合理的考慮當地物價,沒參考當地居民的消費水平,所以菜價定低了可以理解。
但是三站都過去了,這些東西也該考慮到了吧,每站只換菜品不換價格,真的讓人感覺挺謎的,搞不懂他們是想幹什麼,唯一的解釋就是節目效果了。
畢竟別的衝突也不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啊,從第一季用到第四季的套路還沒變,感覺節目組也挺執著的。
所以,《中餐廳》這個還是當個娛樂綜藝看吧,別太上升了。畢竟綜藝節目的套路,剪輯的套路不都是這個嗎?利用藝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博取觀眾要求,引起討論,就算是被黑也沒關係,收視率上去了啊。
之前趙麗穎不就被人罵天天閒著不幹活,結果被網友爆出現場照片,以及會員版的視頻播出來後,趙麗穎一直都沒閒著,在前面幹了很多活。
結果節目組就被群嘲,說會員版跟普通版差別太大了,一個讓人粉,一個讓人黑,這不就是剪輯的鍋?
這次同樣也是啊,利用「花錢」的衝突剪輯,吵個幾期,最後幾個人重歸於好,和和睦睦,都是老劇情了。你覺得是這樣嗎?
本文由小小鯉娛原創
禁止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