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適逢2017歐亞經濟論壇開幕之際,由國家網信辦指導,陝西省委網信辦、西北工業大學、西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絲綢之路網信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西安市滻灞生態區錦江國際酒店隆重召開。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及嘉賓有國家網信辦規劃財務局局長吳鐵男,陝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莊長興,西北工業大學校長汪勁松,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澳大利亞科學與工程院院士馮大淦,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絡安全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何世平同志,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宋保維,西北工業大學校長助理、陝西網絡創新研究院工作組副組長張豔寧,滻灞生態區管委會主任門軒,省委網信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部分專家學者和兄弟省份網信辦負責同志。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網信行業代表,省內行政部門負責同志,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知名網信企業和金融投資機構負責人,以及中央及省市20多家媒體記者等近350人到會,共商網信創新發展大計。陝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孫琳主持本次論壇。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省網信辦主任 孫琳
據了解,本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關於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踐行網絡強國戰略,加快推進網信產業發展和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打通「一帶一路」信息「大動脈」。論壇由陝西網絡創新研究院、西安滻灞生態區管委會及陝西網共同承辦。
首屆絲綢之路網信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以「匯聚融合各方資源 共建信息絲綢之路」為主題,邀請國際、國內網信領域院士和知名企業代表,圍繞網信產業發展、網信領域技術創新、網信領域軍民融合等內容開展研討交流,同時舉行網信領域創新成果展示與資本對接活動。
西工大校長 汪勁松
汪勁松在致辭表示,陝西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科教及產業資源富集,具備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的先天優勢。西北工業大學與陝西省委網信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陝西網絡創新研究院,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發揮西北工業大學在網絡發展前沿技術、網信軍民融合技術等方面的領先優勢,集聚陝西乃至全國的信息資源,著力抓好網信領域學科規劃、智庫建設和重大課題攻關等工作,紮實推動網信事業發展。各方以此次論壇為契機,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構建起絲綢之路網絡創新平臺,聚焦網信技術創新、網信軍民融合、網信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前瞻性研究和進行開創性的探索實踐,以實際行動為網絡強國戰略的實施提供智力支撐。
國家網信辦規劃財務局局長 吳鐵男
國家網信辦規劃財務局局長吳鐵男在致辭時表示,應以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為指引,將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系列政策要求落到實處,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提高統籌協調能力,加快網信產業發展,協調推進重點工程、重點項目、核心技術、骨幹企業建設,探索信息絲綢之路建設,充分發揮信息化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陝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業邁上新臺階。
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莊長興
莊長興在講話中強調,陝西作為國家的科教重鎮,科教實力雄厚,在網信領域技術創新上有基礎、有優勢。陝西主攻或涉及網信領域的高校有40多所,科研院所有50多家,從業人員22萬多人。這些資源和優勢,為推進網信產業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論壇同期舉行了共建「絲路信息港」籤約儀式、金融資本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並發布陝西省網絡經濟公共服務平臺以及陝西省網絡創新、數字經濟發展兩大指數。
會上,周成虎、馮大淦院士分別做了題為《遙感大數據的產業化應用》和《網絡大健康產業的技術創新》的主旨演講。
周成虎院士表示,數據已經成為可以與物質資產和人力資本相提並論的重要的生產要素,重點就如何突破遙感大數據處理分析的應用瓶頸,以及遙感大數據智能分析的五個關鍵方面進行了分析;馮大淦院士對澳大利亞、美國的醫療服務系統現狀及遠程醫療系統的發展進行分析,且分析了通過數字創新來構建新型健康系統的挑戰。來自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委員會的何世平秘書長就《政府安全風險評述與國家應急工作實踐》進行了專題闡述。
據悉,陝西網絡創新研究院以「網絡化速度、平臺化思維、國際化視野、市場化導向」為建院思路,以瞄準網絡信息前沿技術為指引,匯聚網信領域高端人才為重點,突出「六位一體」的核心任務,通過機制體制創新,加快網信領域軍民深度融合,提升網信領域核心技術研發實力和影響力。研究院由研究院、創投公司、網新創新產業園三部分組成,其主要功能為「智庫、攻關、聚才、轉化」,重點研究方向為網絡安全、量子通信、高性能計算、核心晶片、移動通信、作業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