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粟良平:一碗陽春麵 小也為你讀

2021-02-26 小也電臺

本期主播:王小也,姓王小,名也。常被誤認為90後的85後,摩羯座,愛貓愛手工愛閱讀愛一切美好的事。

插播廣告:小也電臺招募「客串主播」,有興趣的小夥伴請回復「客串主播」獲取招募說明。

一碗陽春麵

聲音/王小也 作者/[日]粟良平

荔枝FM:搜索「小也電臺」或調頻FM1007021同步收聽

↓↓↓↓點擊視頻播放即可立即收聽↓↓↓↓

文/【日】慄良平 摘自《一碗清湯蕎麥麵》

對於麵館來說,最忙的時候,要算是大年夜了。北海亭麵館的這一天,也是從早就忙得不亦樂乎。

平時直到深夜十二點還很熱鬧的大街,大年夜晚上一過十點,就很寧靜了。北海亭麵館的顧客,此時也像是突然都失蹤了似的。

就在最後一位顧客出了門,店主要說關門打烊的時候,店門被咯吱咯吱地拉開了。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孩子走了進來。六歲和十歲左右的兩個男孩子,一個身嶄新的運動服。女人卻穿著不合時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歡迎光臨!」老闆娘上前去招呼。

「呃……陽春麵……一碗……可以嗎?」女人怯生生地問。那兩個小男孩躲在媽媽的身後,也怯生生地望著老闆娘。

「行啊,請,請這邊坐,」老闆娘說著,領他們母子三人坐到靠近暖氣的二號桌,一邊向櫃檯裡面喊著,「陽春麵一碗!」

聽到喊聲的老闆,抬頭瞥了他們三人一眼,應聲答道:「好咧!陽春麵一碗——」

案板上早就準備好的,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麵條,一堆是一人份。老闆抓了一堆面,繼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進鍋裡。老闆娘立刻領悟到,這是丈夫特意多給這母子三人的。

熱騰騰香噴噴的陽春麵放到桌上,母子三人立即圍著這碗面,頭碰頭地吃了起來。

「真好吃啊!」哥哥說。

「媽媽也吃呀!」弟弟挾了一筷面,送到媽媽口中。

不一會,面吃完了,付了150日元。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一起點頭謝過,出了店門。

「謝謝,祝你們過個好年!」老闆和老闆娘應聲答道。

過了新年的北海亭麵館,每天照樣忙忙碌碌。一年很快過去了,轉眼又是大年夜。

和以前的大年夜一樣,忙得不亦樂乎的這一天就要結束了。過了晚上十點,正想關門打烊,店門又被拉開了,一個女人帶著兩個男孩走了進來。

老闆娘看到那女人身上的那件不合時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去年大年夜那三位最後的顧客。

「……呃……陽春麵一碗……可以嗎?」

「請,請裡邊坐,」老闆娘將他們帶到去年的那張二號桌,「陽春麵一碗——」「好咧,陽春麵一碗——」老闆應聲回答著,並將已經熄滅的爐火重新點燃起來。

「喂,孩子他爹,給他們下三碗,好嗎?」

老闆娘在老闆耳邊輕聲說道。

「不行,如果這樣的話,他們也許會尷尬的。」

老闆說著,抓了一人半份的面下了鍋。

桌上放著一碗陽春麵,母子三人邊吃邊談著,櫃檯裡的老闆和老闆娘也能聽到他們的聲音。

「真好吃……」

「今年又能吃到北海亭的陽春麵了。」

「明年還能來吃就好了……」

吃完後,付了150日元。老闆娘看著他們的背影,「謝謝,祝你們過個好年!」

這一天,被這句說過幾十遍乃至幾百遍的祝福送走了。

隨著北海亭麵館的生意興隆,又迎來了第三年的大年夜。

從九點半開始,老闆和老闆娘雖然誰都沒說什麼,但都顯得有點心神不定。十點剛過,僱工們下班走了,老闆和老闆娘立刻把牆上掛著的各種面的價格牌一一翻了過來,趕緊寫好「陽春麵150元」,其實,從今年夏天起,隨著物價的上漲,陽春麵的價格已經是200元一碗了。

二號桌上,早在30分鐘以前,老闆娘就已經擺好了「預約席」的牌子。

 到了十點半,店裡已經沒有客人了,但老闆和老闆娘還在等候著那母子三人的到來。他們來了。哥哥穿著中學生的制服,弟弟穿著去年哥哥穿的那件略有些大的舊衣服,兄弟二人都長大了,有點認不出來了。母親還是穿著那件不合時令的有些褪色的短大衣。

「歡迎光臨,」老闆娘笑著迎上前去。

「……呃……陽春麵兩碗……可以嗎?」母親怯生生地問。

「行,請,請裡邊坐!」

老闆娘把他們領到二號桌,一邊若無其事的將桌上那塊預約牌藏了起來,對櫃檯喊道:

「陽春麵兩碗!」

「好咧,陽春麵兩碗——」

老闆應聲答道,把三碗面的份量放進鍋裡。

母子三人吃著兩碗陽春麵,說著,笑著。

「大兒,淳兒,今天,我做母親的想要向你們道謝。」「道謝?向我們?……為什麼?」

「實在是,因為你們的父親死於交通事故,生前欠下了八個人的錢。我把撫恤金全部還了債,還不夠的部分,就每月五萬元分期償還。」

「這些我們都知道呀。」

老闆和老闆娘在櫃檯裡,一動不動地凝神聽著。

「剩下的債,到明年三月還清,可實際上,今天就已經全部還清了。」

「啊,這是真的嗎,媽媽?」

「是真的。大兒每天送報支持我,淳兒每天買菜燒飯幫我忙,所以我能夠安心工作。因為我努力工作,得到了公司的特別津貼,所以現在能夠全部還清債款。」

「好啊!媽媽,哥哥,從現在起,每天燒飯的事還是我包了!」「我也繼續送報。弟弟,我們一起努力吧!」

「謝謝,真是謝……謝……」

「我和弟弟也有一件事瞞著媽媽,今天可以說了。這是在十一月的星期天,我到弟弟學校去參加家長會。這時,弟弟已經藏了一封老師給媽媽的信……弟弟寫的作文如果被選為北海道的代表,就能參加僵的作文比賽。正因為這樣,家長會的那天,老師要弟弟自己朗讀這篇作文。老師的信如果給媽媽看了,媽媽一定會向公司請假,去聽弟弟朗讀作文,於是,弟弟就沒有把這封信交給媽媽。這事,我還是從弟弟的朋友那裡聽來的。所以,家長會那天,是我去了。」「哦,原來是這樣……那後來呢?」

「老師出的作文題目是,你『將來想成為怎樣的人』,全體學生都寫了,弟弟的題目是《一碗陽春麵》,一聽這題目,我就知道是寫的北海亭麵館的事。弟弟這傢伙,怎麼把這種難為情的事寫出來,當時我這麼想著。」

「作文寫的是,父親死於交通事故,留下一大筆債。母親每天從早到晚拼命工作,我去送早報和晚報……弟弟全寫了出來。接著又寫,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晚上,母子三人吃一碗陽春麵,非常好吃……三個人只買一碗陽春麵,麵館的叔叔阿姨還是很熱情地接待我們,謝謝我們,還祝福我們過個好年。聽到這聲音,弟弟的心中不由地喊著:不能失敗,要努力,要好好活著!因此,弟弟長大成人後,想開一家日本第一的麵館,也要對顧客說,努力吧,祝你幸福,謝謝。弟弟大聲地朗讀著作文……」此刻,櫃檯裡豎著耳朵,全神貫注聽母子三人說話的老闆和老闆娘不見。在櫃檯後面,只見他們兩人面對面地蹲著,一條毛巾,各執一端,正在擦著奪眶而出的眼淚。

「作文朗讀完後,老師說,『今天淳君的哥哥代替他母親來參加我們的家長會,現在我們請他來說幾句話……』」

「這時哥哥為什麼……」弟弟疑惑地望著哥哥。

「因為突然被叫上去說話,一開始,我什麼準備也說不出……諸君一直和我弟弟很要好,在此,我謝謝大家。弟弟每天做晚飯,放棄了俱樂部的活動,中途回家,我做哥哥的,感到很難為情。剛才,弟弟的《一碗陽春麵》剛開始朗讀的時候,我感到很丟臉,但是,當我看到弟弟激動地大聲朗讀時,我心裡更感到羞愧,這時我想,決不能忘記母親買一碗陽春麵的勇氣,兄弟們,齊心合力,為保護我們的母親而努力吧!從今以後,請大家更好地和我弟弟做朋友。我就說這些……」母子三人,靜靜地,互相握著手,良久。繼而又歡快地笑了起來。和去年相比,像是完全變了模樣。

作為年夜飯的陽春麵吃完了,付了300元。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深深地低頭道謝,走出了店門。

「謝謝,祝你們過個好年!」

老闆和老闆娘大聲向他們祝福,目送他們遠去……

又是一年的大年夜降臨了。北海亭麵館裡,晚上九點一過,二號桌上又擺上了預約席的牌子,等待著母子三人的到來。可是,這一天始終沒有看到他們三人的身影。

一年,又是一年,二號桌始終默默地等待著。可母子三人還是沒有出現。

北海亭麵館因為生意越來越興隆,店內重又進行了裝修。桌子、椅子都換了新的,可二號桌卻依然如故,老闆夫婦不但沒感到不協調,反而把二號桌安放在店堂的中央。「為什麼把這張舊桌子放在店堂中央?」有的顧客感到奇怪。

於是,老闆夫婦就把「一碗陽春麵」的故事告訴他們。並說,看到這張桌子,就是對自己的激勵。而且,說不定哪天那母子三人還會來,這個時候,還想用這張桌子來迎接他們。

就這樣,關於二號桌的故事,使二號桌成了幸福的桌子。顧客們到處傳頌著,有人特意從老遠的地方趕來,有女學生,也有年輕的情侶,都要到二號桌吃一碗陽春麵。二號桌也因此名聲大振。

時光流逝,年復一年。這一年的大年夜又來到了。

這時,北海亭麵館已經是這條街商會的主要成員,大年夜這天,親如家人的朋友、近鄰、同行,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都來到北海亭,在北海亭吃了過年面,聽著除夕夜的鐘聲,然後親朋好友聚集起來,一起到附近神社去燒香磕頭,以求神明保佑。這種情形,已經有五六年了。今年的大年夜當然也不例外。九點半一過,以魚店老闆夫婦捧著裝滿生魚片的大盤子進來為信號,平時的街坊好友三十多人,也都帶著酒菜,陸陸續續地會集到北海亭。店裡的氣氛一下子熱鬧起來。

知道二號桌由來的朋友們,嘴裡沒說什麼,可心裡都在想著,今年二號桌也許又要空等了吧?那塊預約席的牌子,早已悄悄地放在了二號桌上。

狹窄的座席之間,客人們一點一點地移動著身子坐下,有人還招呼著遲到的朋友。吃著面,喝著酒,互相挾著菜。有人到櫃檯裡去幫忙,有人隨意打開冰箱拿東西。什麼廉價出售的生意啦,海水浴的豔聞趣事啦,什麼添了孫子的事啦。十點半時,北海亭裡的熱鬧氣氛達到了頂點。就在這時,店門被咯吱咯吱地拉開了。人們都向門口望去,屋子裡突然靜了下來。

兩位西裝筆挺、手臂上搭著大衣的青年走了進來。這時,大夥才都鬆了口氣,隨著輕輕的嘆息聲,店裡又恢復了剛才的熱鬧。

「真不湊巧,店裡已經坐滿了,」老闆娘面帶歉意的說。

 就在拒絕兩位青年的時候,一個身穿和服的女人,深深低著頭走了進來,站在兩位青年的中間。店裡的人們,一下子都屏住了呼吸,耳朵也都豎了起來。

「呃……三碗陽春麵,可以嗎?」穿和服的女人平靜地說。

聽到這話,老闆娘的臉色一下子變了。十幾年前留在腦海中的母子三人的印象,和眼前這三人的形象重疊起來了。

老闆娘指著三位來客,目光和正在櫃檯裡忙碌的丈夫的目光撞到一處。

「啊,啊,……孩子他爹……」

面對著不知所措的老闆娘,青年中的一位開口了。

「我們就是十四年前的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陽春麵的顧客。那時,就是這一碗陽春麵的鼓勵,使我們三人同心合力,度過了艱難的歲月。這以後,我們搬到母親的親家滋賀縣去了。」「我今年通過了醫生的國家考試,現在京都的大學醫院當實習醫生。明年四月,我將到札幌的綜合醫院工作。還沒有開麵館的弟弟,現在京都的銀行裡工作。我和弟弟商量,計劃著生平第一次的奢侈行動。就這樣,今天我們母子三人,特意到札幌的北海亭來拜訪,想要麻煩你們煮三碗陽春麵。」

邊聽邊點頭的老闆夫婦,淚珠一串串地掉下來。

坐在靠近門口的蔬菜店老闆,嘴裡含著一口面聽著,直到這時,才把面咽了下去,站起身來。

「喂喂!老闆娘,你呆站在那裡幹什麼?這十幾年的每一個大年夜,你不是都為等待他們的到來做好了準備嗎?快,快請他們入座,快!」被蔬菜店老闆用肩頭一撞,老闆娘才清醒過來。

「歡……歡迎,請,請坐……孩子他爹,二號桌陽春麵三碗——」

「好咧——陽春麵三碗——」淚流滿面的丈夫差點應不出聲來。

店裡,突然爆發出一陣不約而同的歡呼聲和鼓掌聲。

店外,剛才還在紛紛揚揚飄著的雪花,此刻也停了。皚皚白雪映著明淨的窗子,那寫著「北海亭」的布帘子,在正月的清風中,搖著,飄著……

本文轉自讀書有疑。本文所含音頻及視頻歸小也電臺及原作者所有,轉發請告知並註明來源及ID。

用聲音傳遞閱讀的溫暖

歡迎關注小也電臺


長按圖片可掃描二維碼快速關注小也電臺

·小也電臺很需要你的支持,如果覺得還行,記得分享和點讚哦,麼麼噠!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收聽小也電臺往期所有內容

相關焦點

  • 一碗陽春麵
    比如我們都看過的《一碗陽春麵》,甚至它還出現在語文課本中了。 故事很簡單:北海道札幌的一家麵館,大年夜要打烊時,迎來母子三人且只要一碗陽春麵。老闆夫婦熱情接待,暗中給了他們一碗半的量。第二年也是如此。 高中時,金融郭靖讀《一碗陽春麵》,被母子三人的奮發努力和麵館夫妻的關懷感動,淚流滿面。至今時讀時流,總能感受一股向上的力量。讀得多了,也有了一些新的體會。 一)譯名《一碗陽春麵》是日本慄良平所著,其實應該是《一碗清湯蕎麥麵》。
  • 看懂上海:一碗陽春麵
    「陽春麵」之為上海的特色,就像大餅、油條、豆漿、粢飯「四大金剛」一樣,乃是深深與上海人的生活維繫在一起的。陽春麵,雖說便宜,但依然保持著蘇、滬菜點的風格,不即不離、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在這裡顯現出來,以至於很多旅居海外多年的朋友,回滬後非要在路邊的小店吃上一碗陽春麵,方才有了回家的感覺。
  • 《一碗陽春麵》中文介紹
    「呃……陽春麵……一碗……可以嗎?」女人怯生生地問。 那兩個小男孩躲在媽媽的身後,也怯生生地望著老闆娘。   「行啊,請,請這邊坐,」老闆娘說著,領他們母子三人坐到靠近暖氣的二號桌,一邊向櫃檯裡面喊著,「陽春麵一碗!」   聽到喊聲的老闆,抬頭瞥了他們三人一眼,應聲答道:「好咧!陽春麵一碗——」   案板上早就準備好的,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麵條,一堆是一人份。
  • 還記得《一碗陽春麵》嗎?孩子,真正的善良,大多是沉默的
    故人重逢,麵館夫婦盛情招待了他們,店裡所有食客也為他們的到來而鼓掌歡呼。故事結束了,但是它帶給大家的感動和影響卻在繼續。這個故事還被選入高中課本,有的讀者當年讀了,後來有了孩子又找出來讀給自己的孩子聽,溫暖了兩代人。
  • 陽春三月,那一碗讓我動了心思的陽春麵
    陽光明媚的春天,沒有什麼比來一碗陽春麵更應景了。似乎除了月餅元宵之類的節日美食外,也只有陽春麵是以時光命名的家常美食了吧。 上海人對於陽春麵的喜愛程度,就好像是四川人離不開辣一樣。簡單樸素甚至時不時就會想念,特別是那碗醬油湯底......
  • 還記得黃浦江畔,那一碗蔥綠湯清的陽春麵嗎?
    碼頭上的飲食攤,一碗即燒即食的陽春麵這「一毛錢一碗」的陽春麵,在空氣中漾開豬油的香氣,在物資匱乏的老時光裡,是廉價又不失體面的美味簡單歸簡單,腔調要足,體現在一碗陽春麵裡,就八個字:湯清、面健、油香、蔥綠。
  • 【感恩】當年一碗陽春麵,讓99歲抗戰老兵泣不成聲!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客居南京的杭州老人朱亞泉今年99歲了,冬至(12月21日)午餐時分,他忽然想起一碗熱騰騰的陽春麵。    昨天,老人的長女朱寧玲講了父親和一碗陽春麵的故事——冬至午餐時分,老爸鄭重其事地說想起一件往事要告訴我們,我以為有什麼要事相告,未曾開口他已老淚縱橫了。
  • 當年「一碗陽春麵」感動所有人,現在他們生活的還好麼?
    還記得11年前感動全臺的「一碗陽春麵」的故事嗎?5個年幼的孩子陪伴罹癌住院的母親,幾個小姐弟在麵館僅合點一碗陽春麵,並堅持只吃一半,剩下的要打包帶回給爸媽。故事經傳媒報導,感動了全臺灣。梓敬即將入伍,周醫師特地舉辦宴席為他踐行自幼最頑皮的魏梓敬,曾經是媽媽最擔心的孩子。當年,他年紀太小,對於「一碗麵」的故事,他幾乎沒什麼記憶了。
  • 揚春面與陽春麵
    一碗麵條排列絲絲整齊的光面,四周漂著零星油花與青綠蔥花,仿佛能見到一絲田野綠色的春意,給人豐富的想像,所以上海人叫它「陽春麵」。這碗面,第一次吃的食客,絕對不會想到是碗光面。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它為主人因拿不出豐盛的菜餚招待客人,解脫了一些尷尬。都說上海人「精明」,會過日子,這碗陽春麵就是佐證。
  • 上海陽春麵
    用「陽春白雪」來命名一碗「下裡巴人」的面,這是上海人的斯文。你若不懂陽春麵的奧妙,就說明你還沒進入上海人的生活。蕎麥陽春麵小時候,街上有很多麵店,陽春麵是主打品種。二兩面用糧票八分錢一碗,往上走的話,有二兩半一碗、三兩一碗的。戲子的腔,廚子的湯,麵館的湯是頂頂重要的。
  • 5分鐘就能做出一碗有名的傳統名面-陽春麵,做法簡單,湯鮮味美
    傳統的陽春麵是來源於底層百姓吃的清湯麵,只需麵條一把, 小蔥 一捏,豬油少許,僅以醬油和鹽來增色調味,用開水衝湯即成,湯清面滑,極為鮮美。陽春麵這名字頗為大氣,卻實實在在是來自於市井坊間。「小陽春」是農曆十月的別稱。《紅樓夢》第九十四回,怡紅院中的海棠花開了,賈母就說「如今雖是十一月,因節氣遲,還算十月,應著小陽春的天氣,因為和暖,開花也是有的。」
  • 午夜陽春麵.
    回自己的出租屋需要走一個小巷子,剛拐進去趙明就看到了一點點光,走進一看,只見一個小小的門店門前擺著兩三張桌子和凳子,似乎有人在屋裡忙碌著...「小夥子,要來碗陽春麵嗎?」突然,一個中年婦女的聲音想起。趙明回過頭,看到一個中年婦女站在自己面前,那位婦女神情看上去很是和藹,只是臉色看上去很蒼白,穿著也有些奇怪,是民國時期的那種對襟襖。
  • 陽春麵
    這似乎成了揚州人早餐的標配,這裡說的光面,就是陽春麵,上了歲數的人,有的還稱其為清湯麵。據說,鹽商們在揚州的時候,有人避諱「光」和「清」字,而就「陽春麵」這三個字的來歷,還與乾隆爺南巡有關。歷史上,康乾祖孫都曾六次來揚。來的次數多了,揚州大大小小的街巷就熟了。也說不清究竟是哪一次,這天他覺得有點閒情,便故意避開文武百官,只帶著禮部尚書汪廷珍,兩人在城裡轉悠,姑且叫做微服私訪吧。
  • 一碗暖心的「陽春麵」
    昨天是2020年最後一個企業家服務日,參加早餐會的企業家全部來自文旅及相關行業。招待這群天天「待客」的企業家們,我市也端上來南京大牌檔的「老牌陽春麵」,希望大家堅定文旅產業復甦發展信心,研究把握企業創新發展路徑,努力創造屬於自己和整個行業的「陽春」。
  • 記憶中的那碗陽春麵
    記憶中令人垂涎的味道不是什麼山珍海味,生猛海鮮,而是八分錢一碗沒有「澆頭」的光面。嚴冬的晚上,我飢腸轆轆,家裡的煤球爐又封了,我壯著膽子問我母親要了八分錢,拖著拖鞋,襪子沒穿就衝出了家門,直奔婦女食堂,走在路上,凍得直搓雙手,進得店堂,剛坐下不久,一碗冒著熱氣的陽春麵端了上來,湯上飄著翠綠的點點蔥花,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把陽春麵卷到了筷子上,一口吞下去,如此反覆,愜意無比,時而,我又找到麵條頭,一根又一根的吮面,「嗖」的一下,面吞肚子裡了。
  • 【豫•記憶】陽春麵,老上海白領的最愛
    「陽春麵」是指一種不加任何澆頭的湯麵,也就是「清湯光面」,是老上海最大眾化的面點之一。後來因為做生意的人忌諱「清」、「光」等不吉利字眼,就有文化人取古樂曲名《陽春白雪》的「陽春」二字,名其為「陽春麵」。上海老城隍廟眾多麵館,都是吃「陽春麵」的好地方。
  • 高郵:老街盡頭尋找當地人愛的麵館,一碗陽春麵滿足最質樸的味蕾
    和美食錯過的公交車、計程車、小電驢 八點半左右坐上了揚州到高郵的旅遊大巴車,十點半左右到達了高郵,因為對行程沒有什麼特殊的安排,就晃晃悠悠的打車去了京杭運河中河心島上的鎮國寺(之後的遊記會介紹)。
  • 老電影裡的小情懷 一碗清湯蕎麥麵
    熟悉日本的人都知道慄良平有部老電影叫《一碗陽春麵》,日文字面上來說就是「一碗清湯蕎麥麵」。我是在還不怎麼看電影的年紀時接觸到了這部《一碗陽春麵》,也是在我還沒怎麼被日本吸引的時候看到了這部影片。拉扯兩個孩子,背負債務的母親,如父親般照顧弟弟的哥哥,像大人一樣為家裡著想的弟弟。
  • 傳統陽春麵的家常做法,3分鐘做好,新手小白一看就會
    陽春麵是上海江蘇那邊的特產,在我本地並不常見,陽春麵七分功夫在面裡,三分功夫在湯裡,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一份面,不同的人做起來,他的味道就是不一樣,簡簡單單的麵條,清湯碗裡飄著幾滴油星,學生時代囫圇吞棗的吃的陽春麵,如今竟然成了一個執念了,不知怎麼回事,腦子裡突然有一個念頭,要不自己做一份陽春麵試試?
  • 陽春麵:長三角一帶最低調又最老牌的麵條,渾身是故事
    現在長三角一帶的陽春麵,多為機制麵條,尤以高筋粉面更好。通常說來,陽春麵的麵條有乾濕之分;從麵條的形態看,更有寬面、細面、龍鬚麵等;從湯料來看,還有幹拌、紅湯、高湯等的區別。先說這面碗裡的油,有葷素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