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麵:長三角一帶最低調又最老牌的麵條,渾身是故事

2020-12-27 盡色視界

傳統美食中的情愫最濃

文字原創 / 鍾誠

陽春麵人人都吃過,然而,為何叫陽春麵,知道的人卻不多。

陽春麵最早叫「清湯光」,因為清湯寡水,沒有任何澆頭,因而得名。這個名字終究不雅,而且口彩也不佳,於是,就有文人腦袋一拍,想出了這風雅而又頗有故事的名號。

早年間,陽春麵都是每碗10文銅錢,在在江浙滬一帶,陰曆10月,又被稱「小陽春」,於是,便以這「陽春」代指10文錢的面,再者,紅湯麵條上,點點蔥花,似乎也頗有陽春的意境,所以很快叫響。

陽春麵歷史悠久,又是最草根的麵條,人緣特別好。比如,宋代著名詞人趙崇就寫有一首《戀繡衾》讚美它:

江煙如霧水滿汀。早梅花、偏佔淺清。倚翠竹、寒無力,想瀟湘、斜日暮雲。幾回夢斷陽春麵,問百花、猶隔幾塵。趁月夜、霜風峭,約彩鸞、同載玉笙。

說起陽春麵,很多人對它情有獨鍾,在心底裡將之作為家鄉的味道,尤其是遊子,吃了這碗面,便與家鄉近了一些。

據考證,最早店面銷售的麵條,就是陽春麵,如果要吃帶腰花、長魚、豬肝等澆頭的麵條,都需要客人自帶。為什麼啥都沒有的麵條,備受世人看重,猶如雞窩裡飛出的鳳凰,登上大雅之堂?今天就細細聊一下。

現在長三角一帶的陽春麵,多為機制麵條,尤以高筋粉面更好。通常說來,陽春麵的麵條有乾濕之分;從麵條的形態看,更有寬面、細面、龍鬚麵等;從湯料來看,還有幹拌、紅湯、高湯等的區別。

先說這面碗裡的油,有葷素之分。

簡單的陽春麵,豬油是麵條的靈魂,用隔年黑豬網油,配上本地小香蔥,小火慢熬而成,名曰「白雪油」。還見識過別出心裁用雞油下面的,據說可防「三高」,感覺也不錯。

素麵用油多採用小磨麻油,鎮江人喜歡「浮玉」麻油,也有用手工菜籽油下面的,高湯也是用素八珍熬製湯料,面碗中飄蕩著勾人食慾的濃香。

要想下好一碗陽春麵,其實也不難。我偏愛那種麵條緊身未發鬆的,吃在嘴中勁道滑爽。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對下面的火頭和用水注意。

首先,下麵條的火頭要大,能急速煮沸麵條,稍一遲緩,麵條就吸進水分而鬆了身骨,為此,我優選龍鬚麵或者細面。最好提早兩個小時就把當天軋的溼麵攤開,略加陰乾,減少了水份的溼面,才能鍋開就熟。

面鍋中放水的多少,與煮沸麵條的時間成反比。

鍋大水多,麵條煮沸的用時也就越短;麵條在水中時間越短,吸收的水分越少,就越緊身不漲而入口勁道滑爽。

具體說來,急火鍋底清水冒大泡,水溫就達80℃上下,此刻麵條就可下鍋了。麵條下鍋後,需得用長筷將麵條輕輕的劃開,讓麵條均勻整齊地分散在水中;如果面鍋水中加點鹽,能加速水的傳熱,使面鍋開得更快,還有使煮麵水不沸出鍋的好處。

如果僅僅以醬油和味精作調味,那是最為簡單快捷的方法,再加點油和蔥或蒜,就能對付一頓。家庭下面簡單一點,就用熟葷菜的湯做底來調製湯料,俗稱「撈麵」的紅湯麵。

講究一點,調味需要多種調料來熬製,生抽、老抽、蝦子醬油(或蠔油)、鹽、糖、食用油、蔥姜蒜等,煮開後讓它冒一冒泡,收儲備用。

高湯的湯料,更講究了很多,透著廚師的一番心血。

前人勤儉持家,熬高湯多用下腳食材,例如鱔骨、雞架殼、鴨架殼(取味),大魚魚鱗(取鮮),豬筒子骨(敲斷取骨油)。

熬製時,先洗淨浸泡2小時,再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浮沬去淨後,撈起洗淨再入鍋,加蔥姜蒜、糖、料酒、香料包(八角、桂皮、草果等),滴少許白醋,加點白胡椒粉,用中火熬燉成白湯,靜制沉澱後備用。

高湯的清湯則最為講究,需要貨真價實的土母雞、麻鴨、豬腿肉大火開,去浮沫後,再加調味小火慢燉數小時,冷透後,只取中層一層無油無渣的清湯備用。

做高湯麵時,面鍋一開,麵條要隨即整齊撈起,甩水,馬上移到麵湯中,一碗清爽整齊、熱氣騰騰,麻油香、蔥香撲面而來,必定會勾起你的食慾。

乾拌麵的品質,還與「甩水」的功夫相關。

面鍋裡水一沸,就得操起長筷,趕緊把麵條有序旋轉著撈進U型漏勺,隨即用力甩掉漏勺裡的湯水,然後就勢往碗裡一鋪……要說鋪面的齊整好看,還有「觀音頭」及「鯉魚背」的叫法,講究頗多。

乾拌麵要重油,二兩溼面,不能少於一兩葷油。乾拌麵中的油,是每根麵條之間的滑潤劑,使麵條緊身又不失滑爽。面一上桌,就必須快速反覆挑起拌均,在挑拌中,既讓麵條熱量加快散發,又使麵條均勻吸收油和調味。

你如果覺得乾拌麵油重,就選擇撈麵,用油和調味都能如願而恰到好處。

「幹拌」的叫法,較早的記載,見於清代鎮江籍文學家周伯義的小說《揚州夢》: 「吾郡人惜費,早坐教場茶館,數十錢,使堂管買上好醬醋麻油至麵館下『幹拌』,稱言『愛潔』。

你看,一碗陽春麵裡,流露出的不僅是味道,還有濃濃的人情味。

文字原創

感謝轉發

相關焦點

  • 【豫•記憶】陽春麵,老上海白領的最愛
    「陽春麵」是指一種不加任何澆頭的湯麵,也就是「清湯光面」,是老上海最大眾化的面點之一。後來因為做生意的人忌諱「清」、「光」等不吉利字眼,就有文化人取古樂曲名《陽春白雪》的「陽春」二字,名其為「陽春麵」。上海老城隍廟眾多麵館,都是吃「陽春麵」的好地方。
  • 上海陽春麵
    陽春麵對於上海人而言,是生命中最深刻也最生動的記憶,更像是一種社交密語。
  • 陽春麵
    如果一時興起,想在家裡,自己下個陽春麵,那麼只要走出小區,到附近的菜場超市,立馬可以買回現成的麵條,寬的窄的,粗的細的,厚的薄的,應有盡有。從買回來下鍋,到坐在桌邊開吃,有個十五分鐘足夠了。倒是轉著轉著,感到有點餓了,便在街邊一個小麵館坐了下來,不一會,店小二就端上來兩碗麵條。乾隆爺一看,麵湯清澈,麵條清爽,碗邊飄著點點油花和碧綠的蒜花,清香撲鼻。吃上一叉,麵條根根利索,十分爽口,吃了一碗不過癮,又來了一碗。吃完後問店家,這道美食叫什麼名字,店家一時語塞,就一碗普通的麵條,我們沒給它起過名字呀。這麼好的美食,怎麼能沒有名字呢,乾隆爺沉吟片刻,當下正值陽春三月,就叫它「陽春麵」吧。哦!
  • 江南的著名傳統小吃,在家做一份快手版的陽春麵,簡單卻經典
    陽春麵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是蘇式湯麵的經典代表,湯色清亮味道鮮美爽口,在蘇州,上海,揚州一帶,人們通常會在早上去麵館點一碗陽春麵作為早餐,在江南人的眼裡,陽春麵不僅僅是一種裹腹的食物,更是一種家常,一種情懷,它將江南人家的精緻演繹得淋漓盡致。
  • 看懂上海:一碗陽春麵
    ,簡單一句話,說明在上海人生活中,主要還是以米飯為主食,麵食一般是用來作為點心的,「陽春麵」就是點心的一種。所謂「陽春麵」,實際就是「光面」,不加任何「澆頭」。正因為沒有澆頭,所以對湯底要求非常高,會用骨頭熬出來的高湯作為湯底,味道鮮美。
  • 揚春面與陽春麵
    一碗麵條排列絲絲整齊的光面,四周漂著零星油花與青綠蔥花,仿佛能見到一絲田野綠色的春意,給人豐富的想像,所以上海人叫它「陽春麵」。這碗面,第一次吃的食客,絕對不會想到是碗光面。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它為主人因拿不出豐盛的菜餚招待客人,解脫了一些尷尬。都說上海人「精明」,會過日子,這碗陽春麵就是佐證。
  • 記憶中的那碗陽春麵
    長寧路四七六弄口的婦女食堂賣陽春麵、煎油條、攤大餅、磨豆漿、做粢飯……店雖小,供應的早點卻不少,我常端著一隻鋼精鍋子去買陽春麵,看著師傅在熱氣騰騰的灶頭上下面,他將十幾隻碗和我的鋼精鍋子分開排好,把事先熬好的豬骨湯盛進一隻只的碗裡,舀點豬油、醬油,淡醬色的麵湯清澈見底,再灑上幾粒小蔥花,煮至麵條浮起,師傅右手拿著一雙長長的筷子,左手拿漏勺,將面一撈一抖,折成三折,放進配好佐料的碗裡,一碗香飄飄的陽春麵做好了
  • 夏天,麵條最簡單的做法,5分鐘上桌,勁道滑爽又開胃,百吃不膩
    夏天,麵條最簡單的做法,5分鐘上桌,勁道滑爽又開胃,百吃不膩小時候過生日,最期盼的就是媽媽做的那一碗荷包蛋面,其實就是平時的清湯麵再放上兩個煎好的荷包蛋,麵湯鮮香可口,配上煎得焦香的荷包蛋,瞬間會有一種「世間真美好」
  • 高郵:老街盡頭尋找當地人愛的麵館,一碗陽春麵滿足最質樸的味蕾
    老麵館店內的場景 一碗陽春麵,江南很常見的手壓鹼麵條,並沒有過多的湯汁,更像是一碗拌麵。 陽春麵 拿到手的麵條拌起來,讓每一條麵條上都裹上湯汁,然後就是大快朵頤!我最愛江南麵條的口感,偏硬,有明顯的鹼味,但又不搶面香!
  • 一碗暖心的「陽春麵」
    龍虎網訊 「上碗麵條,常來常往!」在南京人的「待客之道」中,麵條是一種重要餐食,有一種特殊意義。 昨天是2020年最後一個企業家服務日,參加早餐會的企業家全部來自文旅及相關行業。
  • 還記得黃浦江畔,那一碗蔥綠湯清的陽春麵嗎?
    銀絲細面臥進湯裡,挑一勺豬油,撒一把蔥花,這清心寡欲的佛系麵條,就是老上海人念念不忘的——陽春麵。稱麵條回家下面的阿姨爺叔最最「低配」的版本,甚至不需要高湯,碗底放一撮味精、半勺豬油、一點生抽,用開水衝開,盤上象牙白的
  • 傳統陽春麵的家常做法,3分鐘做好,新手小白一看就會
    陽春麵是上海江蘇那邊的特產,在我本地並不常見,陽春麵七分功夫在面裡,三分功夫在湯裡,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一份面,不同的人做起來,他的味道就是不一樣,簡簡單單的麵條,清湯碗裡飄著幾滴油星,學生時代囫圇吞棗的吃的陽春麵,如今竟然成了一個執念了,不知怎麼回事,腦子裡突然有一個念頭,要不自己做一份陽春麵試試?
  • 一天不吃就想念的上海老牌羊肉,藏在閔行這裡→
    原來是上海老牌特色——華漕羊肉!古法燒制的羊肉香而不羶,滋味綿長吃著羊肉喝著燒酒真是絕配鮮美的羊肉浸入陽春麵中又是一種別樣的風味一碗羊肉麵下來,渾身毛孔舒展開來一口羊肉一口酒三十年的時光匆匆而過一杯酒、一份白切羊肉、一碗陽春麵,是很多客人的標配,也是自古華漕羊肉最經典的搭配。
  • 幫你抵禦錫城寒風的六碗麵條,像不像媽媽做的味道?
    大雪已過,冬日的錫城越來越蕭瑟,也有這樣一碗碗暖融融的面。無論屋外多麼寒風刺骨,只要進屋落座大口吃完,都會讓你渾身溫暖,陣陣暖流淌過心間。今日小mo給您溫暖推薦的六碗麵條,不知您是否聞到媽媽做飯時飄出的熟悉味道。阿黑麵館:酸菜魚面榮軍醫院旁的阿黑麵館,果然不負盛名。面很順滑勁道,湯頭很鮮而且不會口渴,花生辣醬很地道。
  • 陽春麵到底要不要放醬油?怎樣煮才湯汁清爽,味道鮮美
    炎炎夏日,總想吃些清爽的東西,這碗陽春麵就很不錯,陽春麵也叫清湯麵或光面,不加任何配料味只有湯,關聽名字就可以知道它的味道了,湯汁清清爽爽,麵條純白鮮香入味。陽春麵的麵湯很考究,湯要清爽不油膩,味道要鮮香,吃過之後不覺得口乾。
  • 5分鐘就能做出一碗有名的傳統名面-陽春麵,做法簡單,湯鮮味美
    陽春麵,大概是中國數百種傳統名面中做法最簡單快速的一種了。
  • 江蘇最年輕城市,為長三角核心城市,實力不俗卻常因低調而「吃虧」
    江蘇作為我國的經濟大省,無論是經濟發展、城市建設還是旅遊產業都可圈可點,下轄的地級市更是全部進入了我國百強市,是我國發展最均衡的省份。提起江蘇的城市,有熱門旅遊城市南京、蘇州、無錫、揚州等;但是江蘇也有不少城市雖然發展不俗,但依舊比較低調。你知道江蘇最年輕的城市是哪一座嗎?它就是典型的有實力、卻低調的城市。
  • 淮揚頂級麵條大賞
    淮揚美食聞名天下,但鮮為人知的是,淮揚地區的麵條也是極富特色的。成都人費執御來揚州品嘗了麵條以後,讚不絕口,說道「揚郡麵館,美甲天下」,並作詞一首:「揚州好,問鶴小樓前。入夏恰宜盤水妙,浸晨還喜過橋鮮。一箸值千錢。」揚州陽春麵麵條並非美味佳餚,而是再尋常不過的食物。中國美食的精華卻正是要化腐朽為神奇,化平庸為高端。
  • 上海最貴麵條排行榜
    模樣討喜的貓耳面口感Q彈有嚼勁,搭配新鮮軟綿的海膽與Q嫩的龍蝦肉,特殊的造型又能很好的吸收醬汁,可以算得上目前最好吃的貓耳朵。 細細品嘗,蟹膏的獨特口感搭配軟香而有韌勁的麵條,感覺可以驅散所有的負能量。一碗下去,只剩下滿足二字。
  • 《一碗陽春麵》中文介紹
    中文全文  一碗陽春麵   日本 慄良平   對於麵館來說,最忙的時候,要算是大年夜了。北海亭麵館的這一天,也是從早就忙得不亦樂乎。   平時直到深夜十二點還很熱鬧的大街,大年夜晚上一過十點,就很寧靜了。北海亭麵館的顧客,此時也像是突然都失蹤了似的。   就在最後一位顧客出了門,店主要說關門打烊的時候,店門被咯吱咯吱地拉開了。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孩子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