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在【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中扮演什麼角色?

2021-02-06 一起拍電影

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

 

10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同時也是現任國家電影局局長的王曉暉指出,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

 

規劃已定,現在全國上下應該都一門心思尋求未來的長期發展,這其中電影將成為文化環節中重要的一環。

 

今年下半年,中國內地已經成為目前全球範圍內電影市場恢復最快最好的國家,接下來行業依舊會面對艱巨的考驗,但很多問題在疫情之前已經顯現,只不過疫情在某種程度上放大了這些問題,電影仍然會在未來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那麼中國電影在【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會有很多人質疑並表示,「電影在整個文化層面的影響力可能是較弱的」,和文學出版物、音樂美術和其他眾多藝術形式相比,很多爛片的存在降低了電影在大眾層面的口碑。

 

但不能否認的,電影通俗性恰好讓其可以成為更普羅大眾的文化產品,其他文藝形式可能也有不錯的普及性,但很多普及性很強的文藝形式要面對較強的地域性(像地方戲曲),如果太過高雅文藝形式,普通民眾的接受能力又會因為文化和收入等因素打折扣。

 

那麼讓更通俗易懂的電影,成為文化層面的「總導演」就有一定的必要,大家可能看不懂各種戲曲和曲藝,地方戲曲也有可能是對牛彈琴,但電影勢必會起引流整個文化和經濟層面。

 


作為主導,電影將在未來的十四五長期規劃中逐步成為文化領域的總導演,幾乎所有和文化有關的層面都會落到電影上面,他也會成為文化層面最重要的一個角色。

 


進一步的城市化和更多更大區域中心城市的建立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重要的一步,大到整個國家,中到每座城市、小到每個家庭,發展基本都要環繞文化和經濟兩個方面。

 

很多時候平衡文化和經濟兩者的發展是重要的遺體,要麼只要文化建設、要麼只堅持經濟增長,但電影就很需要兩者的平衡。本次十四五長期規劃中,城鎮化和更多區域中心城市的新建變得更重要和緊迫。

 


雖然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不同的玩法,但如果缺少電影(院),這個城市的煙火氣味會降低,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城市在拓展時必不可少的便是地產的新建和擴張,這隨之而來的配套實施新建中,電影便會成為重要的一個棋子。

 

若干年前,大家普通還會去思考一個地區是否有配套的醫院、學校和超市等等,現在和未來的情況會變成,新的房地產發展過程中,電影院是否被提及和新建,會成為更多人考慮的首要目前,畢竟他引流和吸引顧客的能力實在是強大。



3.商業發展層面-電影將成為女主角

 

女性觀眾的崛起是中國電影近幾年高速發展的基石,儘管大家在不遺餘力的去探求更多層面的觀眾,但一次次事實讓大家深切的感受到,維護住女性觀眾的基本盤仍然異常重要。驅動大部分衝到消費的可能都是女性的訴求要得到滿足,這也就表示女性作為消費群體中最容易讓男女雙方都更有活力的一面,她的消費理念持續將仍然主導未來的經濟發展。現在來看女性觀眾的基本盤維繫和增長,在未來很多年之內,都會是經濟發展和電影事業中緊要的課題和發展方向。



長久以來,如何將國家的政策法規以及好的惠民措施合理有效的下達給普通民眾一直都是相關部門比較頭疼和棘手的問題。但電影的效果和力量卻很大很明顯,特別是近幾年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的崛起,從各個層面開始滲透到社會生活之中去,《我不是藥神》原型事件雖然在當年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伴隨著影片的上映,其強大的傳播力幾乎讓所有中國人都知道了次事件和相關政策法規的推進。

 

正面積極的影響力是永遠都會壓制負面的情緒,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更多觀眾喜歡《我不是藥神》中積極和改變的一面,這也是電影可以將正面的社會效益更好傳播的一面,也是相關部門樂意見到的一面。

 

從此層面來看,電影在未來長期內都會成為相關部門用來推進政策法規的有效工具,中國電影的多層面和多角度趨勢不會有變化,但中國電影的作為政策的輔助性本質會愈演愈烈,這一點毋庸置疑。

 


現在中國城市的趨同性很強,在每一個城市的夜間,駕車在市內穿行,大家幾乎感覺不到每個城市特別大的區別,一二線城市的擴展和修繕,讓我們的城市變得越來越像。

 


可能除了方言和飲食上的區別,各個區域之間的差別會越來越小。那麼凸顯和提高整體中國人的對美以及道德層面的提高,電影會更為有效且便利。

 

電影的大銀幕衝擊力是非同凡響的,不僅僅可以體現每個區域的差別,同時又會集中的表現中國在各個層面對美和道德的提高,如果只是指望著家長帶孩子「硬邦邦」的報學習班、在學校和家庭內部接受道德&文化教育,看來是遠遠不夠的。

 

好的電影仍然有很強的社會示範效益,這方面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給予我們不錯的示範效益,只不過我們在未來需要用我們的方式來引導和展示。

 


大部分人其實蠻難理解電影可以作為一種科學技術的前沿代表,這其中體現較明顯的便是《金剛川》,要知道以往的概念下製作這樣一部高規格的工業化影片至少也得一年以上的時間的。

 

但今非昔比了,目前中國電影也同樣成為了世界工廠,同時我們在自主技術方面也有長途的進步,雖然在核心的伺服器和軟體方面仍然有很大差距,但伴隨中國電影的良好發展態勢,以及就目前趨勢其他國家和地區短期內難恢復的情況,世界電影的一些製作流程的中心有可能要出現一個轉移的過程。

 


這其中電影工業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勢必會引流到中國,畢竟直接掌握前沿技術對於快速完成項目是很必要的,和我們之前為世界領先的科技企業代工一樣,工業中心的調整勢必也會帶來相關科技的發展,同時各種科技的發展其實也是同步和並進的。

 

藉助電影的優勢方面,科技的進步都會通過電影來展現,當然電影自己本身並不會成為直接導致科技迭代的因素,但他會用更具體的方式來將科技最炫目的一面讓觀眾知曉。

 


未來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文化強國,需要在文化的軟實力方面有所加強,這其中肯定包括對重大事件的記錄,以及體育、旅遊等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會得到加強,這連同教育等方面都會將整體引導國民有更高的文化自信,以及整體素質大幅度提升。

 

就重大事件來看,《湄公河行動》《中國機長》《奪冠》《我和我的祖國》等已經開了好頭,而接下來如同地震、疫情、桌球、電競等重要題材的影片都已經在籌備或者拍攝中。將迎來更多優秀題材的影片的開發機會。

 

體育電影和文旅電影近些年有一個整體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到很多以旅遊為主的城市都在彰顯電影對區域的影響力,同樣未來勢必會出現更多的體育大片,《奪冠》可能僅僅是一個開始,後繼者只能越來越符合觀眾的期待和審美。體育電影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作用是明顯的,也是其他文藝作品難以體現的。

 


文旅體娛向來不分家,且結合的緊密無間,電影作為其中的橋梁和銜接,在未來勢必成為形象大使,利用明星效應,讓觀眾更喜愛體育、更喜歡我們國家廣袤的地域和絢麗的風景,電影未來在這一方面的作用會日益凸顯。

 

為中國和中國電影勾勒一副長期和美好的藍圖已經要比多年前簡單明了且樂觀多了,我們也已經從那種謹小慎微、出言謹慎的時期緩慢走出。電影可能起不到在經濟發展中絕對的主導作用,但他在文化領域所起到的作用仍然會越來越重要,且越來越無法被取代。

早十晚六,避假期:電影定檔經濟學

神秘的朝鮮電影產業|文娛地理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相關焦點

  • 對焦「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目標,奮力譜寫建設電影強國新篇章
    對焦「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目標,奮力譜寫建設電影強國新篇章 時間:2020.11.1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電影報
  • 2035年中國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將是什麼體驗?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王慶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22日發布的《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指出,到2035年,中國基本建成交通強國。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深刻認識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意義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主講人:胡智鋒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標誌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重要地位及其規律認識的深化,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推動建成文化強國提供了行動指南,為我們深刻認識新時代文化建設新使命、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明確了前進方向。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電影大國邁向...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主講人:胡智鋒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交匯點上,對「十四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 中國文化強國論壇舉行 於冬談中國電影海外出口
    來源:新浪娛樂中國文化強國論壇在澳門舉行12月27日,由中國電影研究院、澳淶塢電影工作者總會、澳淶塢文化創意產業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化強國論壇在澳門舉行,王海歌、於冬、劉燕銘、高滿堂、康洪雷、蔡安安、吳在權、張光北、廉潔、魏君子、董萌、李自松、韓浩月等多位中國影視文化界大咖分成三組
  •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強國
    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強調在「十四五」時期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從戰略和全局上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標誌著我國文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推動建成文化強國提供了新使命、新方向和新任務。     一、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使命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 黃文藝: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文藝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關於「十四五」時期法治中國建設的目標,《建議》提出「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這兩句話表述很簡潔,但內涵很豐富。  黨的十九大科學提出了未來30年法治中國建設「兩步走」戰略。
  • 中國文化強國論壇在澳門舉行,於冬:中國電影海外出口分三步實現
    12月27日,由中國電影研究院、澳淶塢電影工作者總會、澳淶塢文化創意產業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化強國論壇在澳門美獅美高梅舉行,王海歌、於冬、劉燕銘、高滿堂、康洪雷、蔡安安、吳在權、張光北、廉潔、魏君子、董萌、李自松、韓浩月等多位中國影視文化界大咖分成三組,圍繞著「中國影視產業助力文化強國建設」「制度性話語權建設與建設文化強國」「文化強國戰略下的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三大議題各抒己見
  • 為建成體育強國貢獻高等體育院校力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強調到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擘畫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我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和戰略安排,向全國體育戰線包括高等體育院校發出了動員令
  • 2035年的中國交通是什麼體驗?安排得明明白白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2020年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這是繼2016年12月國新辦發布《中國交通運輸發展》之後,再次以政府白皮書形式,對交通運輸工作的全方位展示。中國交通的現狀如何?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交通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交通強國怎麼加快建設?白皮書中都有闡述。
  • 【地評線】南方網評:走穩走實文化強國之路,為開啟新徵程構築精神...
    五中全會對文化強國建設再次從戰略和全局上作出規劃和設計,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新的「時間表」和「施工圖」,按下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快進鍵」, 鼓舞人心、振奮人心、凝聚人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
  • 2035年,不僅僅是憧憬和期待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2035年遠景目標」,火了!「2035年,我就XX歲了!」許多民眾、特別是中青年,一邊計算著屆時自己的年齡,一邊分享對15年後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一位00後大學生說,「2035年我就33歲了。
  • 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關鍵詞「強國」
    繼承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奮鬥目標,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我們黨錨定這個強國目標作出了全面部署:「十四五」時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乘勢而上,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挺進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到2035
  • 中國電影,機會來了!將面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審議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十三五」期間,我國的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特別是電影產業和事業的發展,在市場和創作上都迎來了可喜的成績。
  • 官渡區:2035年全面建成昆明城市新中心
    12月21日,中共昆明市官渡區委第十一屆委員會召開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全會透露了官渡區「十四五」規劃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35年發展遠景目標。到2035年,官渡區將全面建成昆明城市新中心,綜合樞紐重要承載區、開放發展引領區輻射帶動作用更加凸顯。
  •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劉偉等:2020-2035年中國經濟增長與基本實現...
    內容摘要:2020-2035年是中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到2035年中國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雖然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涵是廣泛的,但從經濟增長的視角來看,需要以實現到2035年人均實際GDP水平較2020年翻一番為核心目標。
  • 每日一詞∣2035年遠景目標 Long-Range Objectives Through the...
    October 26 to 29 adopted the Party leadership's proposals for formulat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2021-2025)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Long-Range Objectives Through the Year 2035
  • 2035年,廣州要建成全球交通樞紐
    一、 客內貨外,動內普外從建設廣石線入手推進樞紐改造7月30日,國家發改委批覆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廣州市此前出臺了《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2018-2035年)》。沒有了貨車的影響,再等白雲站建成,就可以將到發廣州站和廣州東站的普速旅客列車移到白雲站到發。到時,廣州站和廣州東站就可以全面啟動改造,並且以後廣州站和廣州東站也以到發動車組為主。」陳偉庚表示。 // 廣石線施工中的撥道作業目前,經過5年的攻堅克難,廣石線已全部建成,具備開通條件。
  • 五中全會公報速覽:判定當前形勢,明晰2035年圖景,提出「十四五...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當前的國內外形勢、2035年遠景目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等作出部署。
  • 特稿|「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意義及其與2035年遠景目標的內在邏輯
    黨的十九大將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這30年分兩個階段來作出戰略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